第一节 棕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53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棕壤
分类号: S155.2+3
页数: 2
页码: 99-100
摘要: 本节记述了昆嵛山区主要土壤类型棕壤性土、棕壤亚类、酸性棕壤、白浆化棕壤、潮棕壤、风积棕壤的介绍。
关键词: 昆嵛山 土壤 棕壤

内容

以棕色或棕褐色为主,淋溶淀积作用明显,心土层较粘重,无石灰反应,呈微酸一酸性反映,pH值为6上下,是区内主要土壤类型。可利用面积114620.89公顷,占可利用总面积的82.88%。按其发育程度和潜水状况,分为多个亚类。
  棕壤性土 俗称石碴土、岭沙土,占可利用总面积的44.71%。主要分布于山丘的中上部,土体厚度小于60厘米。因发育不完全,无心土层,表层以上即半风化母岩,土壤疏松,粗沙、砾石含量大,有机质仅占0.55%,结构差,水土流失严重,生产能力低,是区内最瘠薄的土壤类型。pH值为6.2,可分为酸性岩类和基性岩类两个土属。
  棕壤亚类 俗称黄土、黄堰土和黄粘土。占可利用总面积的24.37%。主要分布于山丘的中下部和部分缓坡地带。土体在1米以上淀积层较粘重,持水力强,生产能力一般。pH值为6.6。
  酸性棕壤 这是一种盐基不饱和而又无灰化特征的棕壤,因此,国外又名“低盐基棕壤”、“不饱和棕色森林土”等,主要分布在昆嵛山西侧,海拔300~800米的乔木林下,面积44公顷,占可利用总面积的0.03%。酸性棕壤的成土过程具有强烈的淋失作用,尤其是侧渗型淋失尤为强烈。主要表现为:土壤反应呈酸性,pH值为4.5~5.6;土体内粘粒和铁、锰淀积不明显;盐基高度不饱和,除表层接近40%外,以下各层均在20%以下;腐殖化过程明显,有机质层厚度大,一般为30~40厘米,含量高,表层达5.97%。在棕壤土类内是最高的。
  白浆化棕壤 俗称白浆土,包浆土。占总可利用面积的0.31%。主要分布于缓坡地带。文登泽头镇上泊子等地较多。其特征:在表土下有一含大量铁锰结核的白色土层,底部土质粘重,紧实、极难透水,汛期易泡浆,滞水澥涝,理化性能差,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属滞水型白浆化棕壤土属,pH值为7.0。
  潮棕壤 俗称潮黄土、黑黄土、黑土、汤土。可利用面积占总可利用面积的6.86%。分布于泊区,潜水位2~3米。因土层深厚,水分状况较好,其生产性能在棕壤土类中居首位,6.8。
  风积棕壤 俗称砂堰土。集中分布于牟半区近海地带蛤堆后等古沙丘上,由风积沙土发育而成,占可利用总面积的0.08%,pH值为6.5,属沙质风积棕壤一个土种。土壤稀松,通透性良好,易耕易管,宜种性广,有较强的抗涝性和一定的抗旱性,但土壤质地轻,养分含量低,保水能力差,培肥困难。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昆嵛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