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500
颗粒名称: 目录
页数: 9
页码: 1-9

内容

目录
  题字
  图照
  序
  编纂说明
  概述………………………………………………………………01
  大事记……………………………………………………………07
  第一编 自然环境
  第一章 地理范围与山名演变……………………………………58
  第一节 地理位置…………………………………………………58
  第二节 地理分区…………………………………………………58
  第三节 山名演变…………………………………………………59
  第二章 地质………………………………………………………61
  第一节 地层………………………………………………………61
  第二节 岩浆岩……………………………………………………61
  第三节 构造………………………………………………………67
  第四节 山脉的形成………………………………………………70
  第五节 地震………………………………………………………72
  第三章 地貌………………………………………………………74
  第一节 低山丘陵地形……………………………………………74
  第二节 堆积平原地形……………………………………………75
  第三节 山口、山谷和山洞………………………………………79
  第四章 气候与物候………………………………………………84
  第一节 四季特点…………………………………………………84
  第二节 日照与日辐射……………………………………………85
  第三节 气温………………………………………………………85
  第四节 降水………………………………………………………87
  第五节 蒸发………………………………………………………88
  第六节 灾害性天气………………………………………………88
  第七节 物候………………………………………………………89
  第五章 水文………………………………………………………91
  第一节 地表水…………………………………………………91
  第二节 地下水…………………………………………………95
  第六章 海域……………………………………………………97
  第一节 海岸……………………………………………………97
  第二节 港湾……………………………………………………97
  第三节 岛屿和岩礁……………………………………………98
  第四节 潮汐……………………………………………………99
  第七章 土壤……………………………………………………99
  第一节 棕壤……………………………………………………99
  第二节 潮土……………………………………………………100
  第三节 水稻土和盐土…………………………………………101
  第四节 风沙土和山地草甸土…………………………………101
  第八章 植被……………………………………………………101
  第一节 森林植被………………………………………………101
  第二节 灌草丛植被……………………………………………102
  第三节 农田植被………………………………………………102
  第九章 自然资源………………………………………………103
  第一节 土地资源………………………………………………103
  第二节 水资源…………………………………………………103
  第三节 矿产资源………………………………………………104
  第四节 生物资源………………………………………………104
  第五节 药材资源………………………………………………114
  第六节 景观资源………………………………………………115
  第二编 人文环境第一章各镇概况………………………………………………120
  第一节 烟台市牟平区域………………………………………120
  第二节 威海市乳山区域………………………………………124
  第三节 威海市文登区域………………………………………126
  第四节 威海市环翠区初村镇西部……………………………130
  第二章 居民……………………………………………………131
  第一节 居民分布………………………………………………131
  第二节 古代居民生活…………………………………………134
  第三节 现代居民生活…………………………………………136
  第三章 民俗……………………………………………………137
  第一节 神灵崇拜………………………………………………138
  第二节 庙会………………………………………………………140
  第三节 儒释道三教遗风…………………………………………142
  第四节 婚嫁习俗…………………………………………………144
  第五节 丧葬习俗…………………………………………………145
  第六节 祭祀习俗…………………………………………………146
  第七节 节日习俗…………………………………………………146
  第四章 方言………………………………………………………149
  第一节 声母………………………………………………………149
  第二节 韵母………………………………………………………150
  第三节 声调………………………………………………………151
  第四节 词汇………………………………………………………151
  第五节 谚语歇后语………………………………………………155
  第五章 神话传说轶事异闻………………………………………156
  第一节 神话传说…………………………………………………156
  第二节 轶事………………………………………………………165
  第三节 异闻………………………………………………………169
  第三编 名胜古迹
  第一章 昆嵛十二景………………………………………………172
  第一节 泰礴观海…………………………………………………172
  第二节 昆嵛叠翠…………………………………………………173
  第三节 龙池喷雪…………………………………………………174
  第四节 烟霞神清…………………………………………………175
  第五节 太古清流…………………………………………………177
  第六节 高山平湖…………………………………………………178
  第七节 山市蜃楼…………………………………………………179
  第八节 麻姑洞天…………………………………………………180
  第九节 摩崖圣经…………………………………………………182
  第十节 东华紫府…………………………………………………184
  第十一节 玉阳洞天………………………………………………187
  第十二节 昆嵛长城………………………………………………189
  第二章 中心区景观………………………………………………191
  第一节 涝夼区……………………………………………………191
  第二节 无染院区…………………………………………………195
  第三节 石门子区…………………………………………………199
  第四节 老蜂窝区…………………………………………………205
  第五节 三瓣石区…………………………………………………207
  第六节 老牛洞区…………………………………………………211
  第三章 北区景观…………………………………………………213
  第一节 初村镇西部景区…………………………………………213
  第二节 姜格庄镇景区……………………………………………214
  第三节 龙泉镇景区………………………………………………217
  第四节 大窑镇景区………………………………………………220
  第四章 西区景观…………………………………………………223
  第一节 玉林店镇景区……………………………………………223
  第二节 莒格庄镇景区……………………………………………225
  第三节 水道镇东部景区…………………………………………227
  第五章 南区景观…………………………………………………228
  第一节 下初镇景区………………………………………………228
  第二节 冯家镇景区………………………………………………230
  第三节 南黄镇景区………………………………………………231
   第四节 小观镇景区………………………………………………231
  第五节 泽头镇景区………………………………………………234
  第六节 葛家镇景区………………………………………………237
  第六章 东区景观…………………………………………………240
  第一节 米山镇西部景区…………………………………………240
  第二节 汪疃镇西部景区…………………………………………245
  第三节 界石镇景区………………………………………………247
  第四编 国有昆嵛山林场
  第一章 机构设置…………………………………………………256
  第一节 事业管理机构……………………………………………256
  第二节 中共昆嵛山林场组织……………………………………260
  第二章 林场树木种类及分布……………………………………262
  第一节 乔木………………………………………………………263
  第二节 灌木………………………………………………………276
  第三节 藤木………………………………………………………285
  第三章 林业生产…………………………………………………288
  第一节 生产管理体制……………………………………………288
  第二节 整地………………………………………………………289
  第三节 造林………………………………………………………289
  第四节 引种………………………………………………………293
  第五节 财务收支……………………………………………………294
  第四章 多种经营……………………………………………………295
  第一节 种植业………………………………………………………295
  第二节 养殖业………………………………………………………295
  第三节 运输业………………………………………………………296
  第四节 木材加工……………………………………………………296
  第五节 纤维板生产…………………………………………………296
  第六节 维修加工……………………………………………………297
  第七节 塑料加工……………………………………………………297
  第八节 其他经营……………………………………………………297
  第五章 护林…………………………………………………………299
  第一节 护林队伍……………………………………………………299
  第二节 封山育林……………………………………………………300
  第三节 森林防火……………………………………………………300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302
  第六章 教育与科研…………………………………………………303
  第一节 林业教育……………………………………………………303
  第二节 中国昆嵛山武术学校………………………………………304
  第三节 科研队伍与科研成果………………………………………305
  第七章 国家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307
  第一节 国家森林公园………………………………………………307
  第二节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7
  第三节 昆嵛山省级地质公园………………………………………308
  第八章 职工与林民生活……………………………………………308
  第一节 职工生活……………………………………………………308
  第二节 林民生活……………………………………………………312
  第九章 主要荣誉……………………………………………………313
  第一节 集体荣誉……………………………………………………313
  第二节 个人荣誉……………………………………………………314
  第五编 特色产业第一章黄金开采业…………………………………………………318
  第一节 清代以前的黄金开采业……………………………………318
  第二节 民国期间的黄金开采业……………………………………319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黄金开采业………………………………320
  第四节 主要黄金企业选记…………………………………………323
  第二章 蚕业与丝绸业……………………………………………326
  第一节 清代以前的蚕业与丝绸业………………………………326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蚕业与丝绸业………………………………328
  第三节 建国后的蚕业与丝绸业…………………………………328
  第三章 采石业……………………………………………………333
  第一节 采石场分布………………………………………………333
  第二节 采石业管理………………………………………………335
  第四章 旅游业……………………………………………………338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338
  第二节 大型旅游活动……………………………………………349
  第三节 旅游宣传…………………………………………………351
  第四节 交通和旅游产品…………………………………………352
  第五节 主要旅游涉外饭店………………………………………352
  第六节 旅游管理…………………………………………………354
  第七节 旅游机构…………………………………………………354
  第五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兵工业……………………355
  第一节 兵工研究…………………………………………………355
  第二节 兵工生产…………………………………………………356
  第六编 战事
  第一章 古代战事提要……………………………………………362
  第一节 汉代战事…………………………………………………362
  第二节 晋隋唐宋战事……………………………………………362
  第三节 金元明清战事……………………………………………362
  第二章 民国前期战事……………………………………………365
  第一节 辛亥革命…………………………………………………365
  第二节 渔盐民和农民的抗税斗争………………………………366
  第三节 军阀混战于牟平城………………………………………367
  第四节 “一一·四”暴动与昆嵛山红军游击队………………367
  第三章 抗日战争…………………………………………………369
  第一节 胶东抗战第一枪…………………………………………369
  第二节 日军侵占牟平城罪行录…………………………………372
  第三节 联合抗日纵队的抗日战斗………………………………375
  第四节 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376
  第五节 1944年的攻势作战………………………………………380
  第六节 反投降战斗………………………………………………381
  第四章 解放战争………………………………………………386
  第一节 浪暖口保卫战…………………………………………386
  第二节 碑楼战斗………………………………………………386
  第三节 龙泉区子弟兵的阻击战………………………………386
  第四节 参军支前………………………………………………387
  第七编 宗教第一章王重阳到昆嵛山创全真教……………………………392
  第一节 出关前的王重阳………………………………………393
  第二节 发展全真骨干七真人…………………………………393
  第三节 建石门庵、开烟霞洞…………………………………394
  第四节 昆嵛山中教诲弟子……………………………………395
  第二章 创立三州五会…………………………………………396
  第一节 创三教七宝会…………………………………………396
  第二节 建三教金莲会…………………………………………399
  第三节 建三光、玉华、平等三会……………………………400
  第三章 重阳弟子对三州五会的贡献…………………………401
  第一节 王玉阳对三州五会的贡献……………………………401
  第二节 马丹阳对三州五会的贡献……………………………404
  第三节 刘长生对三州五会的贡献……………………………407
  第四节 郝太古对三州五会的贡献……………………………409
  第五节 丘长春对三州五会的贡献……………………………409
  第四章 元代以后的昆嵛山全真教……………………………410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昆嵛山全真教……………………………410
  第二节 民国与新中国时期的昆嵛山全真教…………………414
  第三节 昆嵛山全真教末代道士访问记………………………415
  第五章 昆嵛山全真教音乐……………………………………426
  第一节 发祥于昆嵛山的珍贵道乐遗产………………………426
  第二节 全真教音乐与胶东的说唱音乐………………………426
  第三节 全真教音乐的流传、研究与保护……………………427
  第四节 全真教音乐选…………………………………………428
  第六章 昆嵛山全真教的演变…………………………………434
  第一节 由贵简到贵盛…………………………………………434
  第二节 由隐修到显达…………………………………………434
  第三节 由无产到有产…………………………………………434
  第四节 道士素质的衰变………………………………………435
  第七章 昆嵛山全真教的特点…………………………………435
  第一节 道、释、儒三教合一…………………………………435
  第二节 以“全精、全气、全神”为成仙证真的最高境界…436
  第三节 苦己利人的实践原则…………………………………437
  第八章 佛教……………………………………………………438
  第一节 隋代寺院………………………………………………438
  第二节 唐与五代寺院…………………………………………439
  第三节 宋代寺院………………………………………………440
  第四节 金元寺院………………………………………………441
  第五节 明清以后及不明年代寺院……………………………44l1
  第九章 其他宗教………………………………………………442
  第一节 基督教…………………………………………………442
  第二节 天主教…………………………………………………442
  第八编 石刻第一章宋以前石刻……………………………………………446
  第一节 汉代石刻………………………………………………446
  第二节 唐无染院碑……………………………………………447
  第三节 宋代石刻………………………………………………449
  第二章 金元石刻………………………………………………452
  第一节 金代石刻………………………………………………452
  第二节 元代石刻………………………………………………460
  第三章 明清石刻………………………………………………487
  第一节 明代石刻………………………………………………487
  第二节 清代石刻………………………………………………491
  第四章 现代石刻………………………………………………503
  第一节 民国石刻………………………………………………503
  第二节 新中国石刻……………………………………………504
  第九编 艺文第一章著述目录………………………………………………516
  第一节 著作名录………………………………………………516
  第二节 科技论文目录…………………………………………518
  第二章 散文……………………………………………………518
  第一节 古代散文………………………………………………518
  第二节 现代散文………………………………………………525
  第三章 韵文……………………………………………………538
  第一节 元以前韵文……………………………………………538
  第二节 明清韵文………………………………………………544
  第三节 现代韵文………………………………………………555
  人物
  一 宗教界…………………………………………………………562
  二 军政界…………………………………………………………574
  三 学界……………………………………………………………592
  四 英烈模范………………………………………………………601
  附录
  一 昆嵛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名录……………………………628
  二 昆嵛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名录……………………………632
  三 昆嵛山自然保护区动物名录…………………………………657
  四 昆嵛山自然保护区部分真菌名录……………………………686
  五 昆嵛山及胶东其他名山上的铁锚……………………………688
  六 郑玄“客耕东莱”考…………………………………………690
  七 于得水在昆嵛山区的革命活动 ——《于得水革命回忆录》节录………………………………693
  图表索引…………………………………………………………706
  一 卷前彩页………………………………………………………706
  二 编前彩页………………………………………………………706
  三 卷内插图………………………………………………………706
  四 表格索引………………………………………………………716
  后记
  《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有关人员名单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昆嵛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