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说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499
颗粒名称: 编纂说明
页数: 1

内容

一、昆嵛山是山东名山,因为长期为多个行政区“分而治之”,所以一直没有完整的《昆嵛山志》。此次由文登市国土资源局首倡,由省国土资源厅牵头,威海、烟台两市与相关四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史志部门及国有昆嵛山林场联合组成编委会,成立办公室,鼎力合作,积极供稿、审稿,成此鸿篇。
  二、创修《昆嵛山志》,广泛采撷地方文献资料,深入大山实地考察,走访山民逸闻轶事,拜访地质矿产等有关专家,力求全面、客观、科学地记叙昆嵛山的自然要素和人文底蕴,力求无愧于昆嵛山人的企盼和要求。
  三、本志的记叙地域范围,仅以古代牟平、文登两县志的传统范围为据,以自然实体为界:南北至海,东至西母猪河、初村河,西至沁水河和黄垒河,东西最宽33.8千米,南北最长60.6千米,共1846.63平方千米,某些内容,记述范围有所突破。植被、动物等资料,均以国有昆嵛山林场和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资料为据。
  四、本志记述时间,上限自事物发端,下限至2008年末。《大事记》下限延至2010年。五、本志以志为主,志、记、述、传、图、表、录诸体并用;卷首设序、目录、概述、大事记;卷末设人物、附录、后记;中设专志九编,编下设章、节、目,共54章208节,卷前与卷中插图758幅,力求文图并茂。内容交叉者,用此详彼略或注明详见某编某章的方法处理,史实史迹有异说者,诸说并存。
  六、本志《人物》传略,遵惯例只收已故人物,分宗教界、军政界、学界、英烈模范四类158人,以正面人物为主,兼记反面人物,但均与昆嵛山有关;附记在世名人66人。
  七、资料来源于地方志、古籍、档案、图书、报刊和考察记录等,除直接引用注明出处外,一般不加注。涉及统计数字,以各级统计机关的数字或调查数据为准。
  八、本志纪年,中华民国成立前用中国历史纪年,加注公元纪年;从民国元年始,用公元纪年;地理名称、政府职官等,依当时当地历史习惯称呼。1949年10月1日前后简称“建国前”、“建国后”。
  九、本志文体,采用书面语体文。使用文字、标点、数字、计量单位,均按国家颁发的统一规定书写。必要时,加括注或文后注。
  十、引文尊重原著。“()”表示行文(包括引文)间的注释,文后注依次用①②③……表示,“<>”表示对原文的补充,“[]”表示衍文,“口”表示缺字或难以辨认的字。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昆嵛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