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编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烟台市志(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1446
颗粒名称: 第六编 农业
分类号: F327
页数: 104
页码: 169-2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烟台是农业大市,具体从农业产业化起步早、发展快、农业外向度不断提升、科技兴农事业长足发展、农业已由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向市场化、规范化、标准化迈进等方面介绍。
关键词: 烟台 农业 经济

内容

烟台是农业大市,农、林、果、菜、牧、渔六业并举,名、优、特农副产品众多,烟台苹果、莱阳梨、烟台大樱桃、对虾、海参、鲍鱼、扇贝等驰名中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在烟台逐步展开,并陆续推向林、牧、副、渔各业。1983年后,全市开始对粮油购销体制进行相应改革,到2002年全部取消粮油订购任务。2002年,全市农业产值达到241.23亿元,比1978年增加224.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26元,比1978年增加3665元。农村产业结构全面调整优化,开始由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转变,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并举,农、工、商、建筑、服务业等综合经营,多种经济成分并行的发展格局,同时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农业产业化起步早、发展快。1993年,烟台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农业产业化,围绕粮油、水果、水产、畜牧、蔬菜五大支柱产业,培植起莱阳龙大、牟平九发、龙口复发中记等龙头企业,建立起龙头带动、市场驱动、科技牵动、主导产业拉动、合作经济组织推动五大产业经营模式,以及农业产业化利益调节、服务保障、科技推动、多元投入、宏观调控五大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以区域布局、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内容的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农科教相结合的产业化组织体制和经营格局。
  农业外向度不断提升。1984年烟台被列入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后,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国际适销对路的名、优、特、稀农产品及鲜活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营造大宗、标准化、系列化的出口创汇产业。通过举办国际葡萄酒节、东亚城市交易会、APEC贸易博览会、果蔬会等国际贸易活动和各种农产品推介会,将烟台的农业全面推向国际市场。至2002年,全市农业累计利用外资15亿美元,发展衣业三资企业1100多个,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1800多台(套);出口衣产品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量78万吨,创汇11.5亿美元。烟台已成为重要的农产
  品出口基地和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
  科技兴农事业长足发展。1978-2002年,共培育、引进农业新品种320多个,取得省以上科技成果230项;建成规范化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场)310个,有160多个产品被国家、省评为兔牌,其中10个名牌在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家和香港地区注册。农业喷灌、滴灌、管灌、微灌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1993年,烟台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节水农业示范市。2002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27.1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1.9%,比1978年增加5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进入农、林、牧、渔生产加工的各个领域,耕地、灌溉、运输、植保、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开发等基本实现机械化。
  农业已由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向市场化、规范化、标准化迈进。至2002年,在全省率先制定出42个主要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并在全市推广实施。筹建1个国家级果品及苗木质检中必,7个县级农产品质检站,5个市场速测点。规划建设42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全市农业标准化基地已达108个,面积10万多公顷。已有49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81种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5家企业通过美国IACCP质量体系认证。
  第一章 机构
  1956年文登专署与莱阳专署合并成立莱阳专署,设立农业科、林业科、水利科。1958年莱阳专署迁烟后农业机构几经变革。1983年11月烟台实行市管县体制后,烟台市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水产局、农业机械管理局等先后成立,机构渐趋稳定。同时相应建立起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站、种子工作站、畜牧兽医站、土壤肥料工作站、果树工作站和林木种子站等一批直接服务于农、林、牧业等方面的专门工作机构。
  第一节 烟台市农业局
  1978年1月,烟台行署农业局由原农林局分离成立。1980年改称烟台地区农业局,内设办公室、农业科、经管科、畜牧科、果树科,编制36人。1981年10月增设政工科、计财科。1982年10月,烟台地区民政局将土地管理工作移交给烟台地区农业局。1983年11月改称为烟台市农业局。
  1984年1月,市农业局内设办公室、政工科、农业科、计划财务科、农村会计辅导统计科、土地管理科、农村能源办公室,编制39人。同年8月,成立农村能源电气化公司,为局级企业单位,同时撤销市农业局能源办公室,其工作并入农村能源电气化公司。1987年3月,撤销土地管理科,设地籍法规管理科、城乡用地管理科,增加行政编制7人。同年7月,烟台市土地管理局成立,市农业局地籍法规科、城乡用地管理科即行撤销,行政编制为33人。1988年6月,市农业局增设科教科。同年12月,将农村会计辅导统计科更名为农村经济管理科,增设畜牧科。1989年12月,市农业局增加行政编制4名,用于配备市国际农发基金项目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1990年2月,市国际农发基金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科级单位,对内作为农业局的科室设置。同年11月增设离退休干部科。
  1991年3月,设立烟台市国际农发基金项目管理办公室,为副县级事业单位,由市农业局代管,原局内部设立的市国际农发基金领导小组办公室随即撤销,行政编制调整为33名。同年5月,设立烟台市畜牧处,为副县级机构,由市农业局归口管理,同时撤销市农业局畜牧科。1996年,市农业局内设办公室、政工科、计划财务科(挂审计科牌子)、科技教育科、生产科、多种经营科、农村合作经济管理科(挂市农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农业资源区划管理科(挂市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牌子)、法规信息科。农业区划工作由市农办移交给市农业局承担。同年9月,市畜牧处更名为烟台市畜牧局,由市农业局负责管理。
  2001年3月,烟台市人民政府农业办公室和市农业局合并成立烟台市农业局,将农村环境保护的职能划归市环境保护局,增加农业产业政策研究、农业行政执法和农业质量标准管理职能,将农业技术推广、农技人员及农民培训等职能交给有关事业单位。市农业局管理市畜牧局、市农业机械管理办公室,内设办公室、政工科、政策法规科(挂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的牌子)、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科、产业化经营与市场信息科(挂农业质量管理办公室牌子)、计划财务科、科技教育科、生产指导科、生态农业科(挂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办公室、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牌子)、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2年,机关在职人员45名。
  至2002年底,市农业局共有10个直属单位: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烟台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烟台市国际农发基金项目管理办公室、烟台市果树工作站、烟台市种子管理站、烟台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烟台市果树园艺场、烟台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烟台市农业局招待所。
  第二节 烟台市林业局
  1978年,烟台地区林业局成立。1983年11月更名为烟台市林业局,编制18人。1988年4月增加行政编制3人,编制总额为21人。1990年2月,编制24人。1996年编制27人,2002年2月编制26人。
  1982年2月16日设烟台地区绿化委员会,1984年1月16日更名为烟台市绿化委员会,其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由造林绿化科负责日常工作。1988年3月5日设烟台市护林防火指挥部。
  至2002年,烟台市林业局下辖烟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烟台市森林保护站、烟台市林业技术推广站、烟台市林木种苗站、烟台市森林资源监测管理站。
  第三节 烟台市水利局
  1968年4月成立烟台地区水利建设指挥部革命委员会。1969年12月更名为烟台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部水利局。1972年12月更名为烟台地区革命委员会水利局。1978年7月更名为烟台地区行政公署水利局。1979年12月更名为烟台地区水利局。1983年11月更名烟台市水利局。1984年1月,内设办公室、政工科、财务科、工程科、农水科;1996年9月,内设办公室、政工科、财务科、农村水利科、水政科、计划基建科、水利经营管理科、科技科、防汛抗旱工作科、引黄济烟工作科(1998年3月撤销)。2002年机关在职人员33人。
  至2002年,烟台市水利局下辖烟台市供水项目办公室、烟台市大沽夹河管理处、烟台市水利勘测设计院、烟台市水利工程处、烟台市水利培训中心。第四节 烟台市畜牧局
  1979年烟台地区农业局设畜牧科。1983年12月,畜牧科并入农业科。1991年5月,成立市畜牧处,为副县级机构,由市农业局管理,同时撤销市农业局畜牧科。1996年9月,市畜牧处更名为市畜牧局(副县级),由市农业局管理,内设办公室、生产科、动物卫生科、饲料工业科,机关人员编制15人。2001年2月,市畜牧局改为正县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生产科技科、兽医与兽药管理科、饲料科,编制16名。
  2002年,烟台市畜牧局下辖烟台市畜牧兽医工作站、烟台市饲料(兽药)监察所、烟台市动物防疫监督所。
  第五节 烟台市农业机械管理办公室
  1978年4月20日,烟台地区农业机械管理局成立,正县级行政单位,编制33人,实有18人。内设办公室、机务组和技术培训组。1980年内部科室调整为办公室、计财科、机务科和安全监理科。
  1983年10月,地区农业机械管理局并入地区农业局。局内设农业机械管理站。1984年1月,烟台市农业机械管理站撤销,成立烟台市农业机械管理公司,受市农业委员会管理,编制26人。内设办公室、机务管理科、经营管理科和技术推广培训科。1986年5月和1990年9月先后增设农机安全监理站(科)和政工科。1989年7月,增加事业编制3人,用于配备农机安全监理人员。1997年3月,政工科并于办公室。1984年8月,恢复烟台市农业机械管理局,与市农业机械管理公司合署。2000年12月,农业机械管理局及管理公司同时撤销,改为烟台市农业机械管理办公室,编制18人。
  至2002年,烟台市农业机械管理办公室下辖烟台市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烟台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烟台市农业机械化学校。
  第二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烟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始于70年代末。至1982年,由生产队实行的评工计分、定额管理、按劳付酬等劳动管理制度被以包工到组、到劳,联产计酬的责任制所代替。1983年,将生产队统一使用土地的制度改为农民自己使用,以“统一经营、专业承包、包干分配”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全区普遍实行。1984年,在延长土地承包期、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同时,逐步建立健全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全市普遍进行撤社改乡(镇)、改队建村工作,实行政社分开,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至2002年,全市基本形成多种经营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一体化经营格局,为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第一节 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1979-1982年,烟台境内实行的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开放后,烟台市农村逐步实现土地承包。1983年,人民公社改为乡(镇),大队、生产队的管理核算体制被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所代替,农民取得土地使用权。1983年底,全市农民使用土地46.9万公顷,占87.4%;集体使用土地6.76万公顷,占12.6%。到1988年底,全市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的村81个,经营土地6133.3公顷,从业劳动力1万多人;有农田专业大户的村245个,承包土地1200公顷。
  1984年后,随着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在土地使用上本着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对承包地进行适当调整,对初期的口头协议补签书面合同。1986年,将土地承包使用期延长至15年。1999年2月,又进而延包到30年,机动地比例严格控制在耕地总面积的5%限额以内,稳定完善了土地承包关系。
  1999年2月,市政府印发《关于延长土地承包期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提出要逐步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允许承包方在承包期内对承包地依法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反租、倒包等;鼓励承包方相互之间,承包方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及外商之间,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与企事业单位及外商之间,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相互之间,通过流转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同时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需遵循以下原则: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到2002年底,已完成土地延包的村5792个,完成土地承包面积35.7万公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132.4万份,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112.8万份。
  土地承包使用形式 一田制 即以行政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按实有人口或劳力将土地平均分配到户。1983年底,全市实行一田制的大队2001个,耕地13.72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25.5%02002年底,几乎所有的村都实行了一田制,耕地34.81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84.2%o两田制 即将一部分农田按人口均分,所收获的粮食归农户作口粮;将另一部分农田承包给部分劳力为责任田,收获的粮食交给国家或集体,由集体付给报酬。1983年底,全市实行两田制的大队4490个,耕地33.19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61.8%。2002年底,全市“两田制”耕地2.86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6.92%。
  租赁 指集体(或农户)对所辖范围内的土地在不改变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引入市场机制,把使用权租赁给外来农户或单位开发使用。1997年,龙口市诸由观镇冶基村将400公顷耕地(粮田266.7公顷,果园133.3公顷)租赁给新加坡复发中记私人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无公害名优果品基地。租赁期20年,累计租金9800多万元。在20年租赁期内,400公顷土地使用权归复发中记有限公司所有,公司向冶基村交付土地租赁费和村民购粮款,并安排部分农民在基地就业。租期期满,基地内的果树及其他所有设施投入全部归冶基村所有。2002年全市租赁土地面积1380公顷。
  第二节 农业经营体制改革
  家庭承包责任制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本形式有联产到组、联产到劳、专业承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联产到组是生产队在对作业组实行土地、劳力、牲畜、农具四固定的基础上,包工、包产、包成本。联产到劳是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不许包产到户的形势下实行的一种形式。专业承包多由村集体组织与从事某项专业生产的专业队、专业组、专业户签订合同。包产到户是生产队把耕地按劳力或人劳比例承包到户,实行包工、包产、包成本。包干到户是生产队把耕地按人口承包到户,也有的拿出部分耕地按劳力承包,既不包工,也不包产,只把生产队应该完成税赋、包购议购任务、乡镇统筹费和村队的集体提留,按地亩落实到户,签订合同,自主经营,完成上交任务后,全部收入归自己。1978—1980年底,全区实行劳动定额的大队占90%以上,联产到劳的占2.37%;联产到组的占5.6%。到1981年底,全区有71.3%的大队实行联产到组、到劳。1982年下半年到1983年底,责任制由包产发展到包干,全市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大队6491个,占99.4%。
  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普遍实行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有的乡镇设立“经济委员会”,有的乡镇设立“农委”和“农工商联合公司”等,负责对本乡镇的农业生产进行管理、协调、指导和服务。村一级合作经济组织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建立起来,主要负责全村家庭联产承包后的组织、协调、管理和为承包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2002年底,全市各类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6650个。
  1985年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境内出现大批专业户(重点户),包括承包专业户和自营专业户。他们以商品生产者的面貌出现,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各种能手的作用,促进了生产专业分工和多样化的经济联合,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多成分、跨区域的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种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研究会)等。莱阳市宇敏蔬菜供销合作社,由莱阳市照旺庄镇祝家疃村党支部书记王宇敏联合村里42户农民,于1995年3月18日成立,为烟台市第一个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到2002年底,全市专业合作社(协会)604个,其中股份合作社395个,专业协会209个。莱阳市河洛镇奶牛养殖销售服务合作社、蓬莱市北沟镇葡萄专业合作社、龙口市山东梨协会被列为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单位。
  第三节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80年代初,农业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广泛和紧密,农产品交换价值的实现越来越依赖于专门的队伍。相应的服务组织逐步发育、发展,形成为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990年6月,省委在牟平县召开社会化服务体系研讨会。1991—1993年,山东省农委、财政厅把蓬莱市作为县级农村社会化服务规范化试点市。烟台市委、市政府提出以部门专业化服务为主导,以社区综合性服务为基础,以农户互助联合的灵活性服务为补充,向服务组织实体化、服务内容指标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考核制度化方向发展。全市形成以县级为龙头、乡级为纽带、村级为基础的上下配套、纵横交错的服务网络。
  社区性服务体系 1989年,全市社区性服务形成六大体系:1.以县市区农技推广中心为依托,乡镇农技综合服务站为纽带,村农业综合服务队、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2.以县市区农机局为依托,乡镇农机站为纽带,村农业综合服务队为基础的农机服务体系;3.以县市区水利局为依托,乡镇水利站为纽带,村农业综合服务队为基础的水利服务体系;4.以县市区供销社为依托,基层供销社、乡镇物资站为纽带,村农业综合服务队为基础的农用生产资料供应服务体系;5.以县市区果树站为依托,乡镇果业技术站为纽带,村农业综合服务队为基础的果业服务体系;6.以县市区畜牧兽医站为依托,乡镇兽医站为纽带,村农业综合服务队为基础的畜牧防疫体系。在整个社区性服务体系中,另有部分农民自我形成服务组织,主要有三种形式:各种专业生产协会和专业技术研究会,各种农民自办的服务联合体,农民服务专业户。到1989年底,全市190多个乡镇建立了社区性服务组织,96%的村建立了相应的服务组织。
  专业性服务体系 改革开放后,烟台市围绕某一产业或生产项目,以企事业单位和服务组织为依托,实行农工商、产供销一条龙,从生产到加工销售的全程服务。到1989年,全市初步形成粮油、果品、水产、龙口粉丝、长把梨、肉食鸡、长毛兔、大樱桃、丝绸、猪禽蛋十大专业服务体系。招远县从1986年开始,先后在7个果品集中产区,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原则成立7个果业合作社,入社果园面积6000多公顷,占全市果园面积的36%。在此基础上,由县供销社牵头,组建招远县果业联合服务社,在全国12个城市设立批发市场,投资1200万元建起罐头食品加工厂,形成完整的果业服务体系。至1989年,全市7823个服务组织中,专业性服务组织4850个,占62%;农村服务专业户达1.9万个,联户办服务组织2100个。
  进入90年代,为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协会等新的服务主体。2002年2月1日,烟台市苹果协会成立。协会为会员提供技术、市场、价格、信息等系列化服务,协调政府、企业、农户之间的关系,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信息化服务体系 改革开放后,烟台各地利用科普小报、“明白纸”“黑板报”等向农民传递农业信息。1995年,莱州市在全国率先开通“农业科技110”,组织20多名专家接受电话咨询。随后,招远、龙口、蓬莱、莱阳等市的农业信息化也逐步展开。1999年,烟台市农业信息中心成立,涵盖农业、林业、水利、水产、农机、畜牧、气象等多个部门,与12个县市区、100多个乡镇实现互连互通,负责农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2000年,成立由农业、计划、财政、电信等部门参加的烟台市农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2001年1月,市农业局设立产业化经营与市场信息科,具体负责研究确定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规划和建设,预测并发布主要产业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供求、价格等信息。到2002年底,各县市区均成立农业信息中心,100多个乡镇依托农业综合服务站成立农业信息服务站,农业信息员发展到4500多人,形成以市农业信息中心为平台,覆盖全市所有县市区、乡镇和部分专业村、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大户、经纪人及专业协会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
  2002年,烟台市投资200多万元为100多个乡镇统一配备微机和打印机,培训信息员600多人。通过推广普及微机网络,开展网上网外专家咨询、招商等形式为重点用户提供信息服务。2002年7月,市农业局、电信局联合向农户推广“信息机”,将因特网上的农业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户,农户通过电话在因特网上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各地还利用96288专家服务热线和“科技110”服务热线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咨询服务,通过“网上农贸市场”向国内外推介农业招商项目。2002年接受农民咨询6000多人次,收到网上订单100多份,实现网上交易额8000多万元。同年,烟台市被列为全省农业信息化综合试点市。
  第三章 农业区划与经济结构
  1980年,烟台地、县两级分别成立农业区划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开展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到1986年底,先后组织4000多名科技人员分别进行种植业、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渔业、农业气候、土壤、农业机械、乡镇企业的资源调查和区划,形成综合农业区划成果报告225份,专题调查报告680份,成果应用计划210份,编绘各种农业资源分布图320幅,农业区划图160幅,并拍摄了电视专题片《农业区划在烟台》,编辑出版《烟台名优土特产资源》。
  1991-1992年,烟台市开展中低产田、低产园、低产水面、低产林地和荒地、荒山、荒水、荒滩资源调查,并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实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做了大量专题调查研究,完成农业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和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与此同时,全市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大力调整,使农业经济结构实现三个重大转变,即由单一的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转变,由产量、数量型增长为主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为主转变,由面向国内市场的内向型农业向面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农业转变,逐步建立起与本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相协调,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农业经济格局。
  第一节 农业区划
  山地林牧果油区 包括福山、龙口、招远、蓬莱、海阳、栖霞、牟平7个市(区)的47个乡镇,1637个行政村。土地面积40.77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0.2%。总户数34.46万户,农业人口119.8万人。农业劳力50.72万人,其中林牧副渔劳力38.16万人,占75.2%。
  农业生产条件和特点:1.中山、低山地貌类型,面积大,土壤种类多,发展林、果、油、牧具有一定的生产优势。区内分布着昆嵛山、艾山、牙山、罗山四大山系。山地类型土地面积28.22万公顷,占全市山地总面积的57%,占本区总面积的69.2%;丘陵地貌土地99533.3公顷,占全市丘陵总面积的18.6%,占本区总面积的24.4%;平原地貌土地2.6万公顷,占全市平原总面积的8.1%,占该区总面积的6.4%。本区土壤从高到低分布着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等土壤亚类。土壤养分含量低,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均低于平原区,钾含量高于平原区和丘陵区。山地坡度大,通风透光,昼夜温差大,栽植果树果实色泽好,含糖量高,也是果品生产的良好基地。山地中乔木树种以落叶松和刺槐为主,灌木以柞岚、酸枣、棉槐等为主,草本植物以黄背草为主,为林、果、油、牧的综合发展奠定了基础。2.人均土地资源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是全市人均土地资源最多的农业类型区。有2.77万公顷林地需要改建,有6.45万公顷未利用土地需要开发。3.地下水蕴藏量少,地表水拦蓄困难,水资源利用率低。本区花岗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交错分布,岩石结构紧密,储水性差。由于本区受较高山脉的影响,年降水量高于同纬度的平均值,一般为650~950毫米,水资源总量为9.91亿立方米。受季风影响,本区50%~60%的降水集中在7、8两个月,加上土层浅、坡陡、林草覆被率低等条件的限制,60%~70%的降水流失,水资源可利用量仅有5.32亿立方米。干旱是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4.林草覆被质量差,水土流失严重。本区林地多为幼龄期的赤松和柞岚,林木覆被质量较差。荒山荒坡上草的覆被率为20%~60%不等,特别是薄层土地带和陡坡地上生长的黄背草,草疏质差,遇到中到大雨,大量的土壤随水流失。本区年侵蚀模数为1950吨/平方公里,土壤年流失总量达795.1万吨,从而造成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低。
  丘陵油粮果牧区 包括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栖霞、海阳、牟平8市(区)共69个乡镇,2534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55.91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1.4%。总户数53.28万户,农业人口192.5万人。农业劳力92.51万人,其中林牧副渔劳力68.8万人,占74.4%。
  农业生产条件和特点:1.地形地貌有利于拦蓄客水,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本区地貌主要由海拔100~300米的丘陵和缓丘构成,丘陵地貌面积30.16万公顷,占全市丘陵面积的56.2%,占本区总面积的53.9%;山地面积17.48万公顷,占本区总面积的31.3%;在河道谷口处,有零星小平原面积8.27万公顷,占本区总面积的14.8%。据测算,本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86亿立方米,平均每亩土地占有水资源177立方米。本区范围内现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76座,塘坝3327个,开发利用潜力很大。2.气候条件优越,利于发展种植业生产。由于受海洋影响,全年光照平均为2660小时,以5、6月份最长,9、10月份天气晴朗,有利于作物灌浆成熟。年平均气温11℃~12.5℃,大于10℃的积温为3900℃~4400℃,农作物两年三作热量有余,运用套作技术,可实行小麦—玉米或小麦—花生一年两作。年降水量650~900毫米,其中55%~60%的降雨集中在6、7、8三个热量较多的月份,雨热同步,既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又提高了降水的利用率。3.本区土壤多为棕壤和潮土,表层质地以轻壤土、壤质土和沙壤土为主,养分含量较低,大范围内有机质含量为0.42%~0.86%,全氮含量0.035%~0.065%,碱解氮40~60PPm,速效磷5~9PPm,速效钾40~60PPm。4.荒山草地和田坎地堰多,饲草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食草动物。本区的田坎、地堰、荒滩、荒山等未利用土地生长着大量的野生杂草,另外还有大量作物秸秆、藤蔓可用作饲草。1987年饲草利用仅占总量的35%左右,尚余较多饲草未被利用。在草场改良、牧草品种更新方面的潜力很大。
  平原沿海粮渔副林区 包括芝罘、福山、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海阳、牟平、长岛等10个县市区的83个乡镇,2423个行政村。总户数74.9万户,农业人口214.5万人。农业劳力90.4万人,其中林牧副渔劳力59.8万人,占66.2%。土地总面积38.38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8.4%。本区北靠渤海、黄海,南靠黄海,有海岸线702.5公里,滩涂2.84万公顷,0~15米浅海水域65.62万公顷,有500平方米以上岛屿64个,其中有居民岛15个,面积68.8平方公里,岛岸线206.62公里。
  农业生产条件和特点:1.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是粮菜精种高产区。本区平原面积占全市平原总面积的66%,耕地土层多为厚层(60~100厘米)和深厚层(>100厘米),土质肥沃,排灌条件好。平原区由于地处山丘下部,地下水位较高,加之近海,因此水源较充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1.48亿立方米,每亩土地平均占有水资源199立方米,是全市亩均占有水量最多的一个区。本区是小麦、玉米、大豆、蔬菜等农作物的精种高产区,是烟台市主要粮食生产基地。2。浅海、滩涂面积大,发展水产养殖有很大潜力。本区地处沿海,浅海、滩涂适养面积大。年平均气温11℃~12.5℃,海水年平均温度11.8℃~14.1℃。最热的8月平均水温为21.2℃~27.2℃。浅海海水的理化性状好。溶解氧饱和度4个季度月平均值达104.1%,普遍呈饱和状态,而且变化幅度小,水平分布比较均匀,适合多种生物生长发育。本区浅海藻类分布约132种,在生产上初具规模的经济种类有海带、紫菜、石花菜、裙带菜和江篱等,较名贵的海珍品有刺参、栉孔扇贝、鲍鱼、海胆、紫石房蛤等。浅海、滩涂的开发潜力很大。3.耕地成方连片,潮上滩地多,村庄分布密,发展农田林网、四旁植树及沿海防风固沙林有很大的优势。本区在海岸线以上1~6公里范围内有海相沉积及风成再造的潮上滩地约30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8%。其特点是地下水位高,盐碱度大,土壤肥力低,可以栽植抗盐耐瘠的柽柳、黑松、刺槐、枰柳等树种防风固沙,也可以栽种优质耐盐牧草,以发展养畜生产。本区耕地的特点是每方农田面积较大,沟渠道路规划较好,田边路旁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栽植林木生长快质量好。平原区人口多,村庄分布密度大,村民住宅的四旁有较多的空隙地。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可以植树的空隙地一般为村宅占地的30%。这些地土层深厚,适合栽植毛白杨、楸树、刺槐、榆树、国槐、银杏、水杉等经济树种,还可栽植紫荆、紫薇、月季、白蜡、迎春等绿化树种。
  第二节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1978年到90年代初,烟台农业经济冲破“以粮为纲”的束缚,开始由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种植业结构调整按照“稳一块,活一块”的思路,在确保粮食自给的前提下,本着宜粮则粮、宜油则油、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适当压缩粮田面积,扩大花生、果品、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林业结构调整通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人工造林等多种方式,发展林木种苗、花卉和野生动植物,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渔业结构调整贯彻“以养为主,养捕并举”的方针,在发展海洋捕捞的同时,大规模开发浅海滩涂,走耕海牧渔的路子;畜牧业结构调整按照因地制宜、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稳定生猪和禽蛋生产,加快肉牛和肉羊生产,突出肉鸡和奶牛生产,养殖结构得到优化。这期间,还推出建设海上烟台、山上烟台、田里烟台的战略举措,把农业发展的空间由农田拓展到山上和海上。海上烟台:利用9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20多万公顷可开发的浅海滩涂资源,大搞“蓝色革命”,实施沿海内陆一齐上,发展海水养殖、远洋捕捞和海产晶加工业,使全市水产业收入达到或超过同期农田总收入,从海上再开发出“一个烟台”。山上烟台:通过放开产业政策,放宽经营形式,大搞山区综合开发,发展林、果、牧,使全市林果牧三业收入达到或超过同期农田总收入,从山上再开发出“一个烟台”。田里烟台:对基本粮田保护区以外的土地,适度放开种植计划,允许农民自主种植,发展瓜菜、药材等生长周期比较短的高效经济作物,建立弹性农业结构,培植起粮油、果品、水产、畜牧、蔬菜五大支柱产业,农民收入有了可靠的来源。
  1992—1994年,农业结构调整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全市农业实行对内大开发,对外大开放,划出100万亩农田、100万亩果园、100万亩林业山滩和100万亩浅海滩涂,作为对外开放基地。全市建有40个市级基地,每个县市区抓10个县级基地,每个乡镇抓2个乡镇级基地,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经营。全市采取四面开放:东赴日本、韩国搞“引返”贸易,西进欧洲开辟远洋高价市场,南下香港、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各国搞鲜活贸易,北上俄罗斯等国家开展“反季节”贸易。先后举办国际葡萄酒节、樱桃节、梨花节、苹果节、扇贝节等经贸活动,吸引外商合资合作搞农业开发。面向国际市场,做好“引洋、养野、串季、仿古”文章。“引洋”即将国外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手段引进来,实行移植嫁接,对传统农业实行改造,改变传统粮油果菜的老品种、老面孔,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全市从国外引进生菜、芥蓝、牛蒡、球茎茴香等特菜新品种,红富士、水晶梨、玛瑙杏、红心李、美味油桃等果品新品种。引进苹果套袋、反光着色、打蜡保鲜、作物调节生长剂等先进技术。引进波斯猫、宫廷狗、美国七彩山鸡等观赏动物和珍禽。“养野”即发展野生动植物以及精深加工。将荠菜、苦菜、刺菜等多种野生菜纳入开发加工领域。野生动物养殖加工发展到梅花鹿、山鸡、獭狸、银狐、甲鱼等品种。“串季”即利用保护栽培设施,对蔬菜、大樱桃、西瓜、草莓、桃子、香椿等实行反季节种植,开发淡季市场。全市出现一大批淡季蔬菜、瓜果供应基地,形成各具特色的草莓之乡、西瓜之乡、樱桃之乡、香椿之乡。“仿古”即开发历史上的名优产品,挖掘传统的独特加工工艺,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莱胡参、银杏等传统产品,石狮、石桌、石凳和石碑等仿古石材产品得到广泛开发。
  2001年、2002年市政府先后制定《关于加快全市绿色食品开发的意见》《关于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意见》,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质量推向新的水平。全市发展各类农业标准化基地17万公顷;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企业32家,认证产品112个;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100家,认证产品241个;“鲁花”牌食用植物油、“龙大”牌粉丝、“登海”牌玉米种等20个农产品被评为山东名牌产品;张裕葡萄酒、威龙葡萄酒和喜旺低温肉制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全市农产品有效注册商标1125件,其中张裕、龙丰、龙大、鲁花4件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威龙、喜旺、山村果园等20件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烟台苹果、龙口粉丝、烟台葡萄酒3个产品获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近2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HACCP、ISO9000、ISO9002等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0004环境体系认证。农业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使全市农林牧渔四业产值比由1978年的80.29∶1.77∶9.84∶8.1调整为2002年48.01∶1.96∶16.61∶33.42,粮经作物面积比由82∶18调整为69∶31。农村二、三产业收入达到1598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来自二、三产业。
  第四章 农业综合开发与产业化
  烟台的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在全国、全省起步较早。1984年开始全面实施海岛开发、扶贫开发、重点乡镇农业开发、黄渤海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农业新品种研究开发等多种农业专项开发。1993年,市委、市政府又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农业产业化。199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召开,确立“抓住主导产业,体现烟台特色,膨胀五大支柱,做好四篇文章”的发展思路(“五大支柱”指粮油、果品、蔬菜、畜牧、水产,“四篇文章”指连接、拉长、活化、优化产业链)。通过综合开发和产业化经营,全市先后建立起商品粮、吨粮田、名优特稀、农副产品出口等一大批专业化生产基地和更具市场竟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建立起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综合开发、经营运行机制,加强农业标准化和测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开展农业名牌创建和“十佳”农产品专业乡镇、“十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十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考核评比活动,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和产业化经营进入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时期。
  第一节 农业综合开发
  海岛开发 烟台有500平方米以上的基岩海岛64个,占全省的21.1%,分布在7个县市区,面积68.8平方公里,海岛海岸线长206.62公里。这些岛屿中,有居民的岛15个,行政村54个。1987年,全市海岛人口5.1万人。长岛县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管辖的庙岛群岛(亦称长山列岛)有大小32个岛屿。
  烟台海岛海域广阔,鱼虾资源丰富,发展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条件优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海岛开发建设出现历史性转折。特别是1984年后,烟台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四次海岛座谈会精神,制定和实施海岛开发建设规划,全面落实“以渔为主,多种经营”的经济建设方针和退耕还林、调整粮食购销政策、增加海岛所需计划物资供应、放宽贷款政策、开展海产养殖保险、提高海岛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等15条政策措施,组织有关部门帮助海岛解决实际问题,海岛建设出现新气象。到1987年,15个居民岛中已有14个岛解决了吃水问题,11个岛通了电,实现岛岛通航、通邮、通讯。全市海岛海水养殖面积达到3400公顷,实现由“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海上捕捞由近海作业转向远近结合,海岛渔业总收入1.1亿元,比1984年增长1.2倍。海岛绿化和旅游区建设打开新局面,1984-1987年退耕还林840公顷,1987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8.9%,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2%。在长岛、养马岛、崆峒岛新开发旅游观光点15处,海岛经济收入大幅度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岛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1亿元,比1984年增长1.98倍;渔民人均所得1589元,比1984年增长1.1倍。
  重点贫困乡镇农业综合开发 1990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扶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乡镇若干政策的意见》,确定对26个贫困乡镇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为期3年),并把任务落实到市直38个对口扶持部门和8个综合扶持部门。经过3年开发,到1992年26个重点乡镇农村经济净收入6.3亿元,比1989年增长85.3%,增幅比全市高25个百分点;村集体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达1.6亿元,比1989年增长2.2倍,村级集体积累1.2亿元,增长154.2%,增幅比全市高68.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所得864.4元,比1989年增加364.7元,增长73%,增幅比全市高37.9个百分点。
  1993年,市委、市政府确定,全市再抓25个贫困乡镇,实施第二轮重点乡镇开发计划。经过3年努力,25个重点乡镇全部达到或基本达到考核标准,完成脱贫任务。至1995年,25个重点乡镇经济总收入达到55.8亿元,比1992年增长35%,增幅比全市高4个百分点;村集体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人均占有达到532元,增长117%,增幅比全市高37个百分点;集体积累人均占有达到365元,增长135%,增幅比全市高15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所得达到1920元,增长161%,增幅比全市高30个百分点。
  门楼库区开发 1990年3月始,全市开展帮扶门楼库区扶贫开发工作。1990—1992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增容与脱贫并举的指导方针,确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起好步,三年见成效”的整体目标,安排27个市直部门对口帮扶库区村,以实现库区村的脱贫致富。1996—2000年,针对库区村经济基础薄弱、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明显效果。2001—2003年,为巩固前两轮扶贫开发成果,延续帮扶库区经济发展。三轮扶贫,市直部门帮扶库区经济发展资金(含以物折资)3000多万元,启动库区村办企业8个,改造老企业6个,开发新产品5个,安置库区剩余劳动力1000余人,发展个体运输户、个体商贩800多户,开发荒山537.7公顷,改造老残果园392公顷,铺设输水管道54420米,浆砌渠道17119米,建高位蓄水池48座,扬水站69座,机井34眼,自来水工程25项。至2002年,35个库区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06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1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87.3%和78%。有23个库区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 1988年,国家开始实施“两黄”(黄河三角洲和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1997年改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同年,烟台市被列入开发范围,涉及牟平、莱州、龙口三市区。到2002年底,全市已有莱山、牟平、福山、蓬莱、海阳、莱州、招远7个市区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计划县序列(龙口因承担煤矿塌陷地治理项目到1998年结束),开发范围涉及50个乡镇,302个村,34.3万人口,成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大市之一。至2002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3.1亿元,新增粮食21773万公斤,新增农业产值91498万元。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961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5%。
  土地治理项目 1997—2002年,烟台市改造中低产田1.96万公顷,项目总投资8595万元,共铺设地下管道848公里,新钻修复机电井1525眼,修建桥涵闸等渠系建筑物3010座,开挖疏浚渠道960公里,衬砌防渗渠道50公里,深翻整平土地1.6万公顷,配方施肥1.27万公顷,改良土壤1.93万公顷,修机耕路1027公里,购置联合收割机、大型拖拉机、推土机等农用动力机械152台,配套农机具541台(套),培训农民14万人次,新建农田林网1.96万公顷,植树95万株。项目区发展果品、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1.4万公顷,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农田。
  多种经营及龙头企业项目 1997—2002年,烟台市先后扶持莱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招远金海缘果汁有限公司、莱州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4个龙头企业,项目总投资2.13亿元,企业新增产值5.31亿元,实现利税7334万元,带动农户1.2万户。
  农业现代化示范项目 招远市承担2002年度全国首批12个农业现代化示范项目,建设期3年。2002年度总投资1560万元,共建设优质葡萄基地80公顷和绿宝石、黄金梨等新品种基地40公顷。建冬暖式大棚45个,现代化种鸡厂1处。改建农产品质量检测站,购置24台套先进设备,示范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基地200公顷。2002年,新增产值100多万元,带动农户5000多户。
  农业新品种研究开发 1996年,烟台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实施农业新品种研究开发工程,每年拨款440万元,连续六年组织有关科技人员进行联合技术攻关,以实现农业发展的新突破。
  新品种选育 1996年始,全市农业科研部门开发研究生物育种、核技术育种和太空育种等高新育种技术。到2002年,全市累计选育和引进国内外各类农作物、畜禽新品种、新品系、新材料400多个,有28个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烟农18”小麦、掖单系列玉米等农业新品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小麦新品种在农业部谷物品种监督检察测试中,有8个达到优质小麦标准,其中4个达到优质面包专用小麦标准,4个达到面条专用小麦标准。玉米选育出4个新品种通过山东省和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甘薯选出烟薯27号、烟薯16号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筛选出优良高淀粉加工用新品种和烘烤加工用黄芯品种。蔬菜方面选育出3个番茄新品种和4个辣椒新品系。花生选育出3个适宜烟台市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通过山东省审定。果品方面,筛选的烟嘎1~2号苹果和芝罘大樱桃新品种通过山东省农作物良种审定;红富士优系1~3号通过省级审定,其内在品质和外观品质明显优于日本的红富士苹果。畜牧方面,全市共引进冷精64万余支(颗),冷配改良肉牛28.4万头,引进新长白、大约克原种猪256头,对外提供种猪5万头。
  新品种示范推广 全市各级农业科技部门在充分利用市、县、乡、村四级推广网络的同时,因地制宜抓好各类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制定了全市蔬菜、果树科技示范园(区)标准。到2002年,全市累计建立各类示范园300多个。这些科技园成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田,农作物高产攻关田,是各级领导农业、指挥农业生产的样板田。1999年,莱州“137小麦示范园”亩产达到773.8公斤,再创北方冬小麦最高纪录。花生培创的高产示范田,最高亩产达到636.1公斤。
  良种产业化 按照“面向市场定课题一引进开发出成果一生产推广促转化一经验创收养科技”的科技开发模式,推进农业良种产业化进程。至2002年,烟台农科院建基地、促联合,在50个重点乡镇建立良种繁育推广体系,销售良种76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38万元。莱州农科院选育的紧凑型玉米新品种,推广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3。
  农产品基地建设 1986-1994年,烟台市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农产品基地建设,通过适度投资、技术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培植农业发展后劲,引导农民按市场需要发展商品生产,走“种植一养殖一加工”多次增值的致富道路,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步伐。基地建设项目资金主要用于繁育普及良种,推广配套新技术,扶持名、特、优、稀产品的生产,添置必要的设备和设施等。至2002年,全市共安排10项,总投资807万元,分别是芝罘区、福山区大樱桃,招远红富士苹果、红臻金杏,福山红富士苹果,龙口长把梨冷风库,烟台保护地蔬菜,芝罘区西牟香椿,芝罘特菜试验场,芝罘烟台蔬菜基地,市农技中心特种蔬菜,莱阳出口蔬菜开发示范项目等。
  商品粮基地建设 1986-2002年,烟台市先后安排粮食生产专项资金项目23项,总投资1.18亿元,由龙口、莱阳、莱州、栖霞、蓬莱、福山、海阳、招远、牟平等市(区)和市农技中心实施,专门进行农业开发、农业技术推广、良种繁育、中低产田改造、农机具的更新及农田水利等方面的建设。投资3670万元,安排8处商品粮基地建设。“七五”时期,莱阳市实施第一批商品粮基地项目。“八五”时期,莱阳、龙口、牟平、招远、莱州和市农科院分别实施了该项目。莱州市建设第四批商品粮基地,总投资870万元,共新建仓库、品种资源库750平方米,晒场3100平方米,新晶种示范展示田4公顷;扩大改善水浇面积2466.7公顷;购置小麦收割机、种子精选机、农技推广“大头车”等,小麦收割机扩大联合收割面积1.2万公顷。
  吨粮田建设 1990年,市委、市政府以乡镇为单位,整建制进行吨粮乡镇建设,确定招远市玲珑镇等35个乡镇作为市级吨粮乡镇进行大力开发。1992年,吨粮乡镇的5.9万公顷粮田,平均单产863公斤,总产达到76.2万吨;1.7万公顷花生,平均单产216公斤,总产5.7万吨。1991年,省政府确定用3年时间在全省建成100处吨粮乡镇,分配给烟台市的任务是9处乡镇。省财政每年安排投资24.3万元,市、县财政各安排12.2万元作为配套资金。1992年,福山区回里镇等9处乡镇1.7万公顷土地全部达标。1994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确定从1995年到2000年,在全市实施“两田”开发:新建设吨粮田10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00万亩,3年为一期,每期从征收的水利建设基金中安排200万元作为市级扶持资金,主要用于良种繁育,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乡镇农技站所需设施和仪器设备支付,“两田”开发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以及组织发动、测产验收等。2001年,参与“两田”开发的122个乡镇共建成吨粮田7.4万公顷,改造中低产田7.2万公顷。吨粮田、中低产田平均亩产达到1034.8公斤和746公斤,分别超出“两田”开发产量指标34.8公斤和46公斤;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达到1.11%和0.83%,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参与“两田”开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水平同比增长0.98%。
  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 1986—1989年,烟台市实施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包括海阳、栖霞花生出口基地,栖霞优质苹果基地,海阳玉米笋出口基地,龙口长把梨出口基地,莱阳食用菌菌种场,招远龙口粉丝出口基地等7处,总投资1140万元。共建仓库、晒场、种子加工生产车间等土建项目35548.5平方米,新打机井2216眼,挖平塘861个,兴建拦蓄水工程1420个,改建排灌管渠543公里,发展节水管灌、喷灌、滴灌,改善水浇地面积13.05万公顷,改造中低产田5.67万公顷。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测报防治等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实现良种繁育推广统一供种,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良种化程度均达到95%以上。新建化肥厂2932.5平方米,推广配方施肥59.53万公顷。建立农业信息网点32个,农贸市场4处,农药、土肥、病虫害监测站105处,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130.07万公顷。到1994年,全市农副产品出口基地仅开发加工的果品类项目就有8个,产品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和东南亚等国外市场。栖霞苹果产量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建冷风库2座,贮藏能力450万公斤,年加工能力1500万公斤,年增值120万元,商品率达到80%。
  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90年代初,烟台市围绕粮油、水产、水果、蔬菜、畜牧五大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采取科研、涉农部门创办,机关干部领办,龙头企业兴办和乡村集体联办等形式,建立起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园。2001年,全市启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11”工程,即市级抓好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县市区抓10处不同类型的科技示范园(区),每个乡镇抓1处科技示范园(区)建设。2001年,市县两级投入资金1500万元,主要用于园(区)的科技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聘请中国农业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专家对园(区)建设进行规划。到2002年,全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总投资达6.9亿元,年创产值8.6亿元。建起各类农业示范园(区)319处,其中种植业207处,畜牧业46处,水产养殖业29处,林业32处,综合型5处。
  市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从2001年开始正式启动实施。高新区以市农科院为核心,包括福山区农科所和11个行政村,规划建设面积6平方公里,设立“一园五区”,即省级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科技创新区、设施农业示范区、优质畜禽繁育养殖示范区、农副产品加工区和农业商贸区等六大功能区。高新区建设共硬化路面25320平方米,种植绿化带5100平方米,排水沟浆砌5800米,管灌1万米,机井21眼。完成农业科技博览园第一游览区珍奇果蔬区工程和省级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工程。园(区)引进项目10个。2002年底,园(区)收入达1000万元,高新区内的省级果业技术示范园被列入省重点扶持发展园(区)。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199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后,烟台农业标准化快速发展。2001年,市政府成立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协调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2002年6月,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现场会议在莱阳市召开,制定《关于在全市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意见》,确定以粮油、果品、蔬菜、畜牧、水产等五大产业为重点,以标准化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全面推行标准化。到2002年,烟台市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了粮油、果品、蔬菜、食用菌等27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种鸡场、商品肉鸡场、种猪场、商品猪场、奶牛场等6个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大菱鲆、海带等2个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完成国家、省下达的蝴蝶兰、脱毒草莓、红富士苹果、无公害大樱桃、无公害芸豆、无公害绿豆、龙口粉丝、速冻芋仔等16个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标准和技术规程,并汇编《烟台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作为地方性标准发布实施。全市还建设了栖霞苹果、莱阳蔬菜、长岛水产、福山大樱桃、莱州玉米等5个国家级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莱阳无公害蔬菜、龙口无公害水果、栖霞无公害水果等3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龙口放心果、栖霞放心果、蓬莱放心水产品等3个省级放心农产品基地;招远无公害苹果、莱阳无公害蔬菜、莱州大姜等3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规划建立12处市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10处市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示范基地、20处市级无公害畜禽生产示范基地。每个县市区建立2~3处县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部分龙头企业规划建立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市农业标准化基地108个,面积达10.1万公顷。
  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2000年始,烟台市注重抓好市、县、企业三个层次的检验检测网络建设。到2002年,农业部和省农业厅分别在市农科院设立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和省农产品质量综合检测中心。市政府在市农科院设立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负责全市农产品的质量检验检测工作。设立莱阳市、龙口市、招远市、栖馋市、莱州市、长岛县、牟平区等7个县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在部分市场建立起20个市场速测点,开展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检验检测服务。全市初步形成以市级检测机构为中心,市、县、企三级检测机构相结合的检验检测网络。招远市农产品质量检测站达到省级资质计量认证。
  农业名牌建设 1993年,烟台市全面实施农业创名牌战略。到2002年,全市共引进培育农业新品种300多个,创出“龙大”牌蔬菜、“润飘”“天誉”牌苹果、“山村果园”牌果汁、“双塔”牌粉丝、“九发”牌食用菌、“鲁花”牌花生油等一批名牌产品。红富士苹果、莱阳梨、烟台大樱桃、龙口粉丝、烟台葡萄酒、浓缩果汁等产品享誉国内外。在历届农业博览会上,全市共有175个产品被认定为名牌产品;有1125个农产品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60多个商标在国外注册;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41个,绿色食品112个。2002年8月,烟台苹果、龙口粉丝、烟台葡萄酒获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建设 烟台农业综合发展项目是国内利用国际农发基金优惠贷款的第六个项目,1990年4月20日正式签约并实施。国际农发基金贷款总额为1680万个特别提款权,折合美元2150万元,贷款期50年,手续费1%。项目实际执行期(建设期)6年,即1990年4月22日—1996年12月31日。项目区选定在胶东边远贫困山区,包括烟台市的蓬莱、招远、栖霞、海阳、牟平和威海市的文登共6市、区的34个乡镇981个村15.6万农户;项目内容为生产类建设(包括防护林、果树发展、土壤改良、花生良种推广及加工厂)、畜牧饲养及加工、水利工程、投入物供应、项目管理等5个方面。项目资金筹措总额为26417.9万元,其中农发基金贷款14137.5万元,农行贷款3406.7万元,财政配套2937.4万元,村级自筹1813.2万元,劳务抵资4123.1万元。资金使用情况:生产类贷款8595.9万元,畜牧贷款4874.6万元,水利贷款8973.6万元,化肥进口2081.6万元,项目管理1703万元。
  项目建设和发展提高了项目区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亩产由1989年的398公斤增加到1996年的772公斤,增长94%;花生亩产由107.2公斤增加到226.4公斤,增长111%,增幅远远超过全市同期粮油产量的平均增长水平。项目农户1996年人均纯收入1635元,比1989年增加1332元,增长5倍多;项目农户1996年人均肉蛋奶消费量分别为8.91公斤、9.45公斤和0.84公斤,比1989年分别增长99%、196%和833%。1996年项目建设期结束,实际受益村1007个、农户17.65万户,分别比评估时增加2.65%和12.81%。项目工程建设超额完成总体设计目标。其中,生产类项目完成防护林建设0.25万公顷,发展果树0.46万公顷,土壤深翻0.79万公顷,推广花生良种0.47万公顷,建花生良种场2个、加工厂2个;畜牧类项目中发展奶山羊2.6万只,肉牛0.27万头,肉鸡0.7万组合(1组合50只),肥猪4.7万头,母猪0.52万头,长毛兔0.3万组合(1组合8只),建种鸡场2个,畜牧加工厂4个;水利项目完成工程266处,其中水库6处,大口井100处,扬水站48处,机井24处,喷、管、滴灌51处,渠道37处,扩大和改善水浇地1.67万公顷;投入物供应为进口磷酸二铵19945吨。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80年代初,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从事农林牧渔多种经营和山地、水面、滩涂、丘陵的综合开发,全市涌现出一批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销业等方面的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镇),形成一批以农产品生产经营为依托,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多层次组合的经济联合体。同时,烟台乡镇企业起步较早,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出现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的龙头型经济实体,这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创造了必备条件。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多措并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生产基地建设 80年代中期以来,烟台市调整农业结构,相继推出畜牧“双百工程”、乡镇企业“龙虎工程”等举措,培植起粮油、水果、水产、畜牧、蔬菜五大支柱产业。1992年,烟台确定建立农业开发开放区,实行对内大开发对外大开放,并进一步探索实践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反租、倒包等土地流转形式,进行大规模产业化基地建设。到2002年底,全市已建成各具产业特色的专业镇80个,专业村2500个。基本形成以栖霞、龙口、招远、蓬莱为主的果品,以海阳、莱阳为主的蔬菜,以开发区、长岛、莱州为主的海珍品养殖,以莱州、莱阳、蓬莱为主的畜牧养殖和加工,以牟平、栖霞为主的食用菌养殖,以招远、龙口为主的粉丝加工等六大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产业区和产业带。建立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643个,面积27.94万公顷,其中市级基地40个,面积5.92万公顷;县级基地137个,面积10.66万公顷;乡镇级基地466个,面积11.36万公顷。
  龙头企业建设 1993年始,、烟台境内采取集中扶持、兼并联合、股份合作、招商引资、乡镇企业改造转化等形式,培育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企业集团和企业群体。2002年,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786家,过亿元的44家,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以上的30家。龙大食品集团公司、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烟台中粮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烟台山村果园绿色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海缘果汁饮料有限公司、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益生种畜禽有限公司、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农业龙头企业被列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山东天府集团、山东吉龙集团公司、山东金城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龙丰集团公司、烟台源通果汁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北方安德利果汁股份有限公司、莱州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市喜旺食品有限公司、龙口复发中记冷藏有限公司、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龙口市渤海水产有限公司、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等22家农业龙头企业被列为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出以莱阳鲁花、龙口龙丰、招远金城等企业为主的粮油龙头企业群体;以福山山村果园、牟平北方安德利、招远金海缘等企业为主的果品龙头企业群体;以莱阳龙大、吉龙、牟平九发等企业为主的蔬菜龙头企业群体;以蓬莱民和、烟台喜旺、莱阳春雪等企业为主的畜产品龙头企业群体;以烟台东方海洋、蓬莱京鲁渔业、开发区鲁星等企业为主的水产龙头企业群体;以烟台张裕、蓬莱中粮、龙口威龙等企业为主的葡萄酒酿造企业群体。各类龙头企业带动市内外生产基地37.33万公顷,农户250万户。
  合作组织培育 1993年始,按照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引导农民发展农产品销售型、农工商一体型、生产资源供应型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有5种类型:1.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如莱州市柴棚镇奶牛生产合作社。2.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吸收广大农民和有关服务单位投资入股,建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如莱阳宏富蔬菜生产销售合作社。3.以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发展龙头企业带产业,如莱阳宇敏供销合作社兴办的蔬菜批发市场。4.引导基层供销社参与兴办合作经济组织,如蓬莱市北沟镇葡萄销售合作社。5。对现有初级联合体加以引导规范,使其成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同时,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组织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大户和技术研宄、推广等部门组建全市性行业协会,如烟台市苹果协会、食用菌协会、畜牧协会、饲料协会、生猪产销协会、水产协会。至2002年,全市共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2000多个。莱阳市注册的合作社达200多个。
  经营模式探索 1993-2002年,烟台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实践推广4种模式:1.“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烟台中粮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组织1100户农民自愿联为一体,建成“一体型样板基地”400公顷,由公司投入、公司管理,干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引导农民搞标准化生产。由政府出面、公司资助建立葡萄生产合作社,合作社肩挑两头,一头联企业,一头带领1.1万个农户建成1466.7公顷“紧密型生产基地”。公司与合作社相互合作,合作社与农民实行订单收购,农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转为公司农业工人。2.“公司+农场(养殖场)+农业工人”模式。龙大食品集团公司通过将“公司+农户”改造为“公司+农场(养殖场)+农业工人”的先进管理模式,从源头上控制原料质量,逐步化解市场危机,实现企业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平稳过渡。3.“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1995年,莱阳市宏达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宏达果蔬加工合作社,围绕社员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开展系列化服务,增加了公司和社员的经济收入。4.“公司+银行+农户”模式。烟台山村果园绿色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为解决本地奶源严重不足的问题,与福山区农村信用社达成合作协议,信用社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支持农户发展奶牛养殖,企业负责定期提供养殖技术、集中挤奶和收购;奶款由信用社和企业结算,并由信用社发放给奶户。
  国内外市场开拓 2001-2002年,市政府把开拓果品市场列为全市经济工作的大事要事之一,由市县政府组织、农口部门牵头,先后组织3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到北京、广州、成都、天津、上海、哈尔滨、长沙、深圳、香港以及西欧、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开展30次以果品为主的农产品推介、展销活动,共签订果品及其加工制品购销合同或合作协议300份,总量100万吨,金额30亿元。中央电视台四套节目对烟台苹果进行广告宣传。全市11个县市区在北京、上海、哈尔滨、深圳等30个城市建立烟台苹果专卖销售网点55个,总投资5000多万元,总面积2万平方米,年销售果品40万吨。市里从这些网点中筛选确定20处给予重点扶持,并统一挂“中国烟台苹果专卖”的牌子。2002年,全市共出口农产品78万吨,出口额11.5亿美元,农业外向度64%。全市有40多个农业企业在20多个国家开设销售窗口和办事处,农产品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种80多个。
  运行机制建设 自1993年始,烟台市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经营利益调节机制、服务保障机制、科技推动机制、多元投入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其中利益调节机制采取3种形式:1.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契约,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各自行为,稳定购销关系,保护企业和农户的利益;2.龙头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吸收农民入股,使企业与农户形成较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3.龙头企业建立风险补偿制度,当农户遇到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受到损失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多元投入机制采取5种方式:1.龙头企业每年从所得利润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2.推行股份合作制筹集社会资金;3.引导支持工商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投资农业产业化;4.各级财政、金融部门对龙头企业发展实行贷款贴息;5.采取会展招商、网上招商、上门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吸引外资。到2002年底,全市农业累计利用外资15亿美元。
  第五章 种植业
  境内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粮食、油料、蔬菜和少量黄烟、红麻、茶、棉花等。1979年粮食种植面积64.15万公顷,平均亩产505.5公斤,被列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地区。90年代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广,农作物产量得到提高。1998年,粮食亩产量提高到757.87公斤;花生种植面积11.96万公顷,总产量达到44.64万吨。1999年以来,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全市粮油作物种植面积有所下降。至2002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41.34万公顷,总产量195.9万吨;花生种植面积11.38万公顷,总产量36.15万吨;蔬菜种植面积大幅提高,由1978年的2万公顷扩大到6万公顷,总产量266万吨,产值22亿元。
  第一节 粮油作物
  境内粮食作物主要有禾谷类、豆类和薯类。禾谷类种植面积最多的有小麦、玉米,其次为谷子、高粱及零星种植的稻谷、黍、大麦、啤酒大麦等。豆类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大豆、绿豆、豇豆,其次还有零星种植的豌豆、小豆、黑豆等。薯类种植面积较大的是甘薯。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是花生,另外有零星种植的芝麻、向日葵、油菜、蓖麻等。
  小麦 1978年,境内播种小麦29.29万多公顷,总产80.6万吨。80年代引进并推广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在地力、肥水条件较好的中高产地块上,通过减少基本苗,培育壮苗,依靠分蘖成穗,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水肥生产效率,使个体营养良好,发育健壮,实现穗足、穗大、粒重、高产的目的。这一时期,农业科研工作者还根据旱地小麦的生育特点,从科学施肥、培肥地力、蓄水保墒、优化群体结构和抗旱品种等方面研究形成旱作综合增产栽培技术;结合晚茬麦的生育特点,研究形成以穗定苗、科学运筹肥水为中心的晚茬麦独秆栽培技术。1989年全市播种小麦28.04万公顷,总产96.19万吨。进入90年代,烟台市重点加强小麦稳产600公斤栽培技术的研究,逐步形成一套完备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全市超600公斤的高产地块屡见不鲜。1996年始引进由甘肃省农科院创立的以“四改四建立”为核心的节水抗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拉动全市小麦尤其是旱地小麦产量的提高。随后,一批优质小麦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得到普及,提高了小麦生产的优质化、标准化水平。龙口市前诸留村8017-2小麦高产田,1997年经国内著名专家验收17.44亩,平均亩产707.3公斤,其中2.91亩单产达731.73公斤,创国内平原区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1999年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30亩“137示范田”经专家验收2.32亩,平均亩产达773.86公斤,刷新国内平原区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2002年全市播种小麦19.04万公顷,总产69.74万吨。
  甘薯 1978年,境内甘薯面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12.22万公顷减少到11.23万公顷,单产(折粮)由170多公斤提高到410.6公斤。进入80年代后,因小麦、玉米、花生种植面积扩大,甘薯面积逐年减少,产量下降。1985年甘薯种植面积下降到6.13万公顷,单产332.8公斤。1985—1992年全市甘薯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6万公顷左右,单产350公斤左右。进入90年代,烟台市农业科研部门致力于脱毒甘薯栽培技术研究,不断更新甘薯品种,推广普及优质加工专用型甘薯品种和栽培技术,甘薯产量有了很大提高。1993年全市种植面积4.83万公顷,亩产上升到457.5公斤。1993—2002年甘薯平均单产超过460公斤/亩,其中1994—1996年、1998年各年度的平均单产均超过500公斤。其间甘薯高产典型不断涌现,1997年海阳市大闫家镇路疃村7.47公顷脱毒“丰收白”亩产鲜薯5403公斤;招远市辛庄镇寺口村6.67公顷脱毒“丰收白”亩产鲜薯5155公斤。1998年莱山区长青示范园0.33公顷脱毒“鲁薯6号”亩产鲜薯5587.5公斤;海阳市大山所镇古庄头村0.15公顷“烟薯16”亩产鲜薯5528公斤;牟平区龙泉镇星石泊村0.2公顷“烟薯16”亩产鲜薯6023.3公斤;牟平区五宁镇五里头村3.33公顷脱毒“丰收白”亩产鲜薯5074公斤。1999年海阳市大山所镇古庄头村0.14公顷“烟薯16”亩产鲜薯5050公斤;莱山区初家镇曲家村0.67公顷脱毒“鲁薯6号”亩产鲜薯5325公斤。
  玉米 境内玉米种植类型分为春玉米和夏玉米两种。1960年前主要种植春玉米。随着玉米杂交种的推广,夏玉米面积越来越大。1978年,境内播种玉米21.24万公顷,总产90.4万吨,其中夏玉米面积占90%左右。1978—1989年,玉米生产稳定发展,全市平均年玉米播种面积20.3万公顷,平均亩产330公斤。1978年全区亩产500公斤以上丰产田占夏玉米总面积的0.02%,1984年达到3.98万公顷,占夏玉米总面积的20%。1978年掖县沟西大队45.85公顷夏玉米平均亩产594.5公斤;1979年黄县下丁家十六队1亩夏玉米产量达708.45公斤。1980年掖县后邓村李登海用自己培育的杂交种“掖单二号”种植1.326亩春玉米,经实地验收亩产903.6公斤,创全省春玉米高产纪录。1981年烟台地区出现16个百亩高产方,共117.93公顷,平均亩产610公斤,其中产量高的20公顷,平均亩产700公斤以上。黄县下丁家圈子种植的6.8公顷,平均亩产749.8公斤,其中高产地块亩产达943.65公斤,创全国夏玉米最高纪录。李登海1986年培育1.08亩夏玉米平均亩产962.1公斤,1988年培育1.03亩夏玉米平均亩产1008.88公斤,1989年培育1亩“掖单13号”产量达1096公斤,连创全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进入90年代,烟台市科研工作者根据紧凑型玉米新品种的生长发育特点,在土壤、光热、水肥、品种、密度、叶面积动态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规范化技术指标,推动全市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1995年,全市播种玉米面积18.44万公顷,总产137.88万吨。2001年,科技工作者从玉米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完成并推广玉米无公害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玉米生产的优质化水平。1990—2002年,全市玉米平均单产420公斤,增产率为27.3%;超高产攻关田(亩产超750公斤)9000公顷,其中1998年超高产攻关田面积达2100公顷,平均单产763公斤,是超高产攻关田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年份。2002年全市玉米播种面积16.66万公顷,总产100.08万吨。
  高粱 境内主要种植夏高粱。1980年,高粱种植面积仅有6666.8公顷。此后逐年降低,到1986年降到3753.3公顷,单产168公斤。1987年3706.7公顷,单产192公斤。进入90年代,面积进一步减少,到1994年下降到2905公顷,单产236公斤。1998年减少到1934公顷,单产220.8公斤。2001年减至1238公顷,单产170.2公斤。2002年,全市高粱种植面积1063公顷,单产177.8公斤。
  谷子 境内谷子栽培分春谷和夏谷。70年代后期,境内谷子种植面积在6666.7公顷左右,平均单产在175公斤。进入80年代种植面积逐渐下降。1986年,全市谷子种植面积减到5106.7公顷,单产158公斤。1987年减少到4433.3公顷,单产176公斤。进入90年代,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面积进一步下降,1994年减少到3479公顷,单产152公斤。2002年种植面积减少为1696公顷,单产136.8公斤。
  花生 境内种植花生历史悠久。1978—1990年,花生栽培技术不断提高,生产发展迅速,年均种植面积15.88万公顷,单产159.69公斤,总产38.1万吨,比1978年前20年平均面积增加28.74%,单产提高42.64%,总产增加82.39%。其中,1984年产量最高,单产216公斤,总产达到54.3万吨。1986年花生种植面积最大,为16.96万公顷。1991—2002年,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相应调整,全市花生面积有所下降,但由于高产规范化种植新技术和良种的普及应用,单产大幅度提高,总产仍稳定在40万吨左右。这期间年均种植面积为12.31万公顷,单产195.5公斤,总产36万吨,较前一阶段面积减少22.6%,单产提高18.3%。1979年海阳县忠厚技术队1.1亩“海花1号”亩产513.4公斤,招远县小李家农科队1.14亩“徐州68-4”亩产650.5公斤。1983年蓬莱县孟家庄农科队1.2亩“海花1号”亩产746.3公斤。1996—1998年,全市培植创高产示范样板田93处,面积4547公顷,其中千亩以上的丰产方14处,平均亩产469.9公斤;百亩丰产方52处,平均亩产543.1公斤;小面积攻关田27处7.2公顷,平均亩产579.6公斤。
  1979年,掖县农业技术员桑寿亭创造花生带壳播种技术,充分利用早春土壤墒情,保证一播全苗,一般增产10%~15%。1984年福山区农技站进一步发展花生带壳播种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产量又提高10%左右。1970—1991年,莱阳农学院沈毓骏教授先后发明露地花生(ANM)丰产栽培法和直播花生(ANM)栽培法,单产约提高20%左右。进入90年代,烟台市科研工作者创新春膜秋覆花生复种种植方式,并形成以花生播种覆膜为主的机械单项种植技术雏形,花生增产22%以上。1996年始,花生机械覆膜规范化栽培技术开始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实现花生亩增18%,产值亩增210元以上。2001年,烟台市花生工作者从产地环境选择、栽培措施、田间管理、病虫草防治等方面入手,完成花生无公害生产技术并在全市逐渐推广。
  大豆 境内大豆分春大豆和夏大豆两种。1978—1990年,全市常年大豆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公顷左右,平均单产122.8公斤,年均总产5.5万吨。进入90年代,随着一批高产大豆新品种推广普及,大豆产量有很大提高。1990—2002年,全市大豆平均单产145公斤,总产达到6.62万吨,较上一阶段分别增长18.08%和23.2%。
  1978—1985年,境内进行第一次大豆品种更换,以“东解1号”“济黄10号”“烟黄1号、2号”等代替老品种,每年种植“东解1号”在1.73万公顷以上,“济黄10号”4000公顷以上。年平均亩产大豆123.3公斤,较1975—1977年亩均增加12.75公斤。1986—1995年进行第二次品种更换,以“鲁豆5号”“鲁豆4号”“东解1号”等代替原有品种。每年种植“鲁豆5号”5.11万公顷以上,“鲁豆4号”0.59万公顷以上,年平均亩产大豆138.65公斤,较上一时期平均亩增15.4公斤,增幅达12.49%。1996—2002年进行第三次品种更换,以“鲁豆11号”“鲁豆4号”“烟豆4号”等代替原有品种,每年种植“鲁豆11号”0.67万公顷左右,“鲁豆4号”0.8万公顷以上,“烟豆4号”0.73万公顷以上。年平均亩产大豆139.2公斤,比1986—1995年每亩增加0.55公斤,增幅达0.38%。
  第二节 蔬菜
  烟台境内蔬菜种植历史悠久且品种多样。1978年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2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蔬菜面积不断扩大,发展趋势由大白菜、萝卜、韭菜等大路菜占主导地位转向黄瓜、西葫芦、番茄、青椒等细菜占主导地位,由分散经营转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由内销为主转向内外销同发展,由片面追求产量转向提高产品质量,全面推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1990年全市蔬菜总产量92.06万吨,1995年提高到256.42万吨,2000年为243.39万吨。2002年,烟台栽培的蔬菜已达10多类、800多个品种,总产量266万吨,播种面积6万公顷。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大白菜、番茄、茄子、青椒、黄瓜、西葫芦、马铃薯、生姜、芹菜等,大部分蔬菜品种各县市区均有栽种。
  烟台属低山丘岭地区,境内松树分布较广,出产野生食用菌,主要有灰树花(栗蘑)、松乳菇(扎蛾)、粘蛾(牛肝菌)、黄伞(柳蘑)、榆耳(榆蘑)、大红菇、草菇等。60年代,境内开始人工栽培食用菌。2002年,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种类达10余种。
  按食用部分和植物学特性归类,烟台市主要蔬菜(含食用菌)种类如下:
  白菜类:主要有十字花科的大白菜、油菜、苔菜、芥蓝、结球甘蓝、花椰菜、叶用芥菜等;
  根菜类:主要有十字花科的萝卜、芜菁、根用芥菜、辣根,伞形科的胡萝卜,菊科的牛蒡等;
  葱蒜类:主要有百合科的韭菜、洋葱、大葱、大蒜、分葱、韭葱等;
  绿叶菜类:主要有藜科的菠菜,伞形科的芹菜、芫荽、小茴香,菊科的莴笋、皱叶莴苣、结球莴苣、茼蒿,十字花科的小白菜、荠菜,旋花科的蕹菜,锦葵科的冬寒菜,落葵科的落葵(木耳菜),番杏科的番杏等;
  茄果类:主要有番茄、茄子、辣椒等;
  瓜类:主要有葫芦科的黄瓜、冬瓜、西葫芦、南瓜、笋瓜、瓠瓜、丝瓜、苦瓜、佛手瓜、蛇瓜等;
  豆类:主要有菜豆、豇豆、扁豆、豌豆、刀豆等;
  薯芋类:主要有茄科的马铃薯,天南星科的芋头,薯蓣科的山药,姜科的生姜等;
  水生蔬菜:主要有睡莲科的莲藕,禾本科的茭白,莎草科的荸荠等;
  多年生蔬菜及其他类:主要有金针菜、朝鲜蓟、芦笋、百合、草石蚕、菊芋、香椿、芽菜类等;
  果用瓜:主要是葫芦科的西瓜、甜瓜等;
  食用菌:人工栽培的主要有香菇、平菇(含榆黄菇、阿魏菇、杏鲍菇、姬菇等)、金针菇、双孢蘑菇、草菇、猴头菇、黑木耳、灵芝、鸡腿菇、灰树花等。
  大白菜 各县市区均有栽培,1990年前,种植面积占蔬菜总面积的20%~40%。主要以秋作为主,夏作为副。秋大白菜产量占到总产的80%以上,是一季生产半年供应的蔬菜。1990年后,随着设施蔬菜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大白菜种植面积逐步缩减,产量在蔬菜总产中占的比重降低到10%以下。一般亩产量4000~7000公斤。1984年莱阳市西昌山村0.3公顷高产田,平均亩产量达到14840公斤。2002年全市栽培面积5330公顷左右,产量40万吨左右。栽培面积较大的有莱阳、海阳、莱州、蓬莱、牟平等地。
  甘蓝 1935年莱阳省立第四农业实验场始引进种植。1950年前后福山、掖县等相继从东北、北京等地引种种植。甘蓝在烟台市可进行春、夏、秋三季栽培。多采用育苗移栽,栽培方式有保护栽培和露地栽培。栽培品种主要是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等单位育成的一代杂交种。20世纪80年代前,选用的主要品种有报春、中甘11号、京丰1号、鲁甘蓝2号、夏光、中甘8号、庆丰、中甘12、秋丰等,90年代后又先后引进了8398、冬冠等新品种以及红亩、早红等紫甘蓝品种。到2002年全市种植面积约1400公顷,产量4.1万吨左右。栽培面积较大的有莱阳、莱州、蓬莱等地。
  萝卜 地方品种有烟台红丁、蓬莱春、大头青、白皮、掖县翘头青、心里美、尖尖腚等。1973—1982年莱阳、福山等地引进潍县青、济杂2号等品种,1990年后又引进鲁萝卜5号、大连小五缨、白玉春等品种。2002年全市播种面积约为1867公顷,产量为5.5万吨。
  牛蒡 90年代初,莱阳市引进日本品种试种成功并出口日本,至1993年出口千余吨,栽培和出口主要以大牛蒡为主,也有山牛蒡。2002年全市种植面积约为330公顷,产量1万吨,主要分布在莱阳、海阳等地。栽培的大牛蒡品种主要是柳川理想、南部白肌等。
  韭菜 1970年前,烟台地区种植的韭菜品种主要有青黄苗、大黄苗等。1975—1990年引进了大金钩、汉中、791、寿光马蔺等品种,1990年后又自河南平顶山引进了平韭2号、嘉兴白根等品种。2002年全市种植面积3000公顷,产量为9.5万吨,有海阳留格、莱州三山岛2处韭菜专业生产基地。
  大葱 烟台种植的大葱品种主要是福山永福园村1932年开始种植的“七叶葱”,1980年后更换品种,扩大面积,至2002年全市大葱种植面积已达3000公顷,产量16万吨。主要品种有章丘大葱、掖选1号、七叶葱、鸡腿葱、日本大葱等。其中,掖选1号大葱是莱州市蔬菜研究所于1986—1988年以章丘大葱为育种材料,经Co60辐射、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1992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高100厘米左右,葱白高约50厘米,叶片挺实,假茎洁白、肥厚、柔嫩,味甜稍辣,抗病高产,耐贮藏,一般亩产量5000~6000公斤。1998前后又引进了适宜日本、韩国等市场消费的日本“梅玲”大葱。2002年龙口市东宝食品有限公司的“梅玲”牌大葱,获中国绿色食品认证(编号为LB-04-0201155141)。
  大蒜 烟台种植的大蒜品种主要有苍山白、紫皮、大头、俄罗斯红皮等。1990年后随着组培育苗技术的发展,脱毒大蒜在生产中得到推广,产量提高20%以上。2002年全市种植面积1500公顷,约产蒜头2.8万吨,蒜薹0.46万吨。烟台产的新鲜大蒜、蒜苗及其蒜片、蒜米等加工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1980年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使大蒜和蒜薹的成熟期和采收期提前了10—15天,增产蒜头44.8%、蒜薹55.35%。
  圆葱 1930年蓬莱自东北引入始种,后逐步扩展到各地种植。圆葱是烟台重要的出口蔬菜品种之一,保鲜圆葱大量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1990年前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当地红皮、美国13号、熊岳圆葱等,1994年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日本引进了泉州黄金品种,采用地膜覆盖、膜上覆土栽培技术,栽培面积4公顷,平均亩产4210公斤。由于泉州黄金圆葱具有高产、抗病、味甜微辣、皮黄、球圆等特点,深受国内和日本等国外市场青睐,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成为主栽品种。2002年全市种植面积约1670公顷,产量5万吨。
  菠菜 1980年以前以越冬栽培为主。2002年全市播种面积为5300公顷,产量为8万吨。
  芹菜 1990年前,多以国内品种为主,主要有白庙、津南实芹、天津黄苗、玻璃脆等。1990年后,引进栽培意大利冬芹、文图拉、加州王等西芹品种。西芹系列品种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纤维素含量低等特点,一般亩产量5000公斤以上,很快得到大面积推广,逐步替代了国内品种。随着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设施栽培的发展,芹菜栽培实现四季生产和供应。2002年全市种植面积2660公顷,产量10万吨以上。
  番茄 1975年后成为重要蔬菜之一,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由露地栽培向保护栽培发展,逐步发展为露地春、夏、秋栽培与保护地早春茬、秋延迟栽培相结合的生产格局。1985年福山区谭家庄村亩越夏番茄产量6000公斤。1992年海阳县大闫家镇台子村唐忠本利用日光温室首次栽培越冬茬番茄获得成功,亩产量5600公斤,开创了山东省及北方地区越冬茬番茄生产先例。1992年后,烟台农科院、海阳农业局相继开展了番茄无土栽培试验研究,并获成功。1986年前,番茄主要品种有青岛早红、津粉65、齐研矮粉、强力米寿、早丰、早魁、强丰、佳粉10号等,1990年后又相继引进西粉3号、毛粉802、红杂12、红杂16、L402、R144、加茜亚、秀丽等品种和台湾圣女、亚蔬6号等樱桃番茄品种,品种结构日渐丰富。1997年烟台市农科院杂交育成鲁番茄7号新品种,该品种属粉果、大果型,丰产性好,品质优良,耐贮运,高抗烟草花叶病毒。2002年全市番茄种植面积约5330公顷,产量32万吨以上。
  茄子 1986年全市茄子种植面积133公顷以上,产量约2500吨,居蔬菜上市总量的第五位。80年代前,春、夏、秋三季均有茄子栽培,后随着栽培季节拉长,早春茬、秋延迟栽培面积扩大。特别是1993年后,日光温室越冬茬茄子栽培成功后,实现了四季生产、供应。1980年前,种植的品种主要有日本长茄、徐州长茄、牛腿茄等,后又相继引进天津快圆茄、济杂长茄、绿茄、黑又亮、黑龙长茄、美引长茄等,品种呈现多样化,满足了不同季节生产的需要。2002年全市茄子种植面积约2130公顷,产量8万吨。
  青椒 境内青椒有辣椒和甜椒之分。辣椒味辣,主要品种有赤峰羊角椒、苏椒5号、湘研13号、洛椒4号、洛椒6号、猪大肠等;甜椒味甜或微辣,主要品种有农大40、甜杂6号、中椒4号、中椒7号、烟椒1号等。1980年前烟台主要以食用甜椒为主,随着饮食习惯的变化,辣椒消费量增大,生产上呈现出辣椒和甜椒并行发展的局面。1960—1970年烟台郊区辣椒病毒蔓延,产量大减,亩产量不足500公斤。1972—1977年福山东北关蔬菜队育成福东大椒1号、2号杂交种,抗病高产,得到推广。1986—1990年,烟台农科院从麻辣三道筋中选育出烟椒1号、2号新品种,因其适合当地消费,得到大面积推广。1970—1993年,青椒主要以春、夏、秋三季栽培为主,也有塑料大棚早春茬、秋延迟栽培,其后随着日光温室的应用,越冬茬青椒栽培成功,实现周年生产。1995年后引进种植国外的麦卡比、哈维斯特、白雪公主、彩色椒等品种,但推广面积不大。2002年全市青椒种植面积约3460公顷,产量11万吨。
  黄瓜 烟台黄瓜种植品种众多,1980年前主要有长春密刺、山东密刺、津研2号、津杂2号、津研4号、津研7号、金早生、烟台地黄瓜等。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无棱少刺、瓜把短、品质脆嫩的华南型品种,如绿衣天使、翠绿黄瓜、迷你、鲁黄瓜3号、鲁黄瓜7号、碧玉、烟台地黄瓜等受到青睐,栽培面积不断扩大。1985年前,黄瓜栽培季节主要有春、夏、秋三季。1985—1989年,开始利用日光温室进行越冬茬黄瓜栽培试验,获得初步成功,但亩产量在2000公斤以下,全市推广面积很小。到1990年,通过对日光温室棚型结构改良,保温性能提高,栽培技术也有很大改进,越冬茬黄瓜亩产量提高到4000公斤以上,该项栽培技术迅速在全市推广。1990—1991年,海阳县东村镇梁山后村农民赵国远亩黄瓜产量达到2.1吨,创全市高产纪录。1990年后黄瓜实现周年生产和供应,在稳定市场、冬春和夏秋蔬菜“堵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02年全市黄瓜种植面积约5660公顷,产量25.5万吨。
  西葫芦 烟台称茭瓜。1977年烟台奇山上夼村蔬菜科技队选育出奇山2号品种,栽培至今。该品种属短蔓类型,节间短,叶柄短,适宜密植。1990年前主要品种有张选2号、奇山2号、灰采尼、阿尔及利亚、早青一代等,此后又引进栽培了汉城早、太阳、黄皮西葫芦等国外品种。1993年前主要有春、秋两种茬口,并以春茬栽培为主,春早熟、秋延迟栽培相当普遍,春茬栽培有风障阳畦、塑料拱棚、日光温室等形式。随着日光温室越冬茬西葫芦栽培成功,栽培茬口进一步丰富,地膜覆盖、吊蔓打架、防落素醮花保果等技术得到推广应用。2002年全市种植面积约533公顷,产量3.2万吨。
  佛手瓜 1970年烟台市科委自福建引进绿皮佛手瓜品种进行栽培试验,获得初步成功,后陆续在全区种植。1992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佛手瓜在北方开发”和山东省科委下达的“佛手瓜品系引进筛选和立体高产高效栽培研究”项目,对佛手瓜生长特性、栽培技术、品种筛选、立体种植等进行深入广泛研究,并引进白皮佛手瓜新品种,佛手瓜种植面积有较大发展,为北方地区增加了1个蔬菜新品种。1992年芝罘区和福山区种植108公顷,平均亩产267公斤。1998年后因加工技术和市场消费萎缩等因素,佛手瓜在烟台栽培面积逐步缩小,2002年不足6.7公顷。
  菜豆(芸豆) 芝罘、福山一带早于1380年即有栽培。1970年境内种植菜豆约167公顷,产量较高的品种是“丰收1号”,一般亩产量1250公斤。1986年福山区三里村种植长丰品种,亩产量达2525公斤。菜豆分架菜豆和墩(地)菜豆两种,主要以春、夏、秋栽培为主,1993年后开始越冬茬生产,菜豆成为四季生产和供应的重要蔬菜品种。1980年以前,主要品种有丰收1号、芸丰、大连623、老来少、秋丰、一尺青等架菜豆品种和供给者、优胜者、法国地芸豆等墩菜豆品种。1980年后栽培的主要品种有绿龙、绿丰、鲁菜豆1号、一尺青、901等架菜豆品种和莱阳白粒、日本江湖川、甲仔101、法国地芸豆、美国红旗、黑虎等墩菜豆品种。2002年全市种植面积约1200公顷,产量3.5万吨。莱阳等地加工出口的速冻青刀豆(菜豆中圆荚类型的品种)远销海外。
  豇豆 也称豆角,境内各地均有栽培。历史上种植的品种有秋白、兔子腿、长裙带等。1972年后福山县从山东农科院引进红嘴燕和之豇28-2品种,1980年后又引进了张塘品种。豇豆主要以春、夏栽培为主,露地、保护地均有栽培。2002年全市种植面积约733公顷,产量2.5万吨。
  马铃薯 1983年,全市纯作、间作面积近5330公顷,以莱阳、福山、蓬莱、牟平较多。马铃薯有春作和秋作,以春作为主,多露地栽培,1990年后也有利用日光温室进行的春早熟、秋延迟栽培。80年代,由于留种技术未解决,种性退化,连作病害严重,马铃薯产量低而不稳,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90年代随着脱毒马铃薯品种的推广,种植面积有所回升。1989—1995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芝罘小沙埠村,进行春秋两季留种试验研究,采用高垄栽培、春留种田适当早收、秋留种田适当晚播、冬季地下沙埋贮种的方法,创出荷兰7号马铃薯品种连续留种14代的高纪录。马铃薯一般亩产量2000~3000公斤。1985年莱阳县鹿格庄农民季风娥栽培的马铃薯,亩产量4250公斤。2001年莱山区曲家庄种植0.2公顷脱毒马铃薯鲁引1号,平均亩产量4820公斤。2002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约3530公顷,产量10.5万吨。
  芋头 莱阳毛芋有300余年栽培历史,以个大、质优、高产、耐贮著名。1913年山东省第一次物品展览会确定莱阳毛芋为特产,1988年日本博览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1991年在“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上莱阳“芋仔”获金奖。烟台市栽培的芋头以地方品种为主,主要有莱阳花芋、莱阳孤芋、莱阳分芋、海阳花顶芋等。2002年全市种植面积约5330公顷,产量15万吨,加工出口冻芋仔3000余吨。
  生姜 烟台各地均有栽培。1975年黄县种植面积近133公顷,1973年4月,34吨黄县大姜经烟台港输往日本,从此生姜成为烟台市重要的出口蔬菜之一,全市种植面积稳中有增。栽培主要品种有莱芜大姜、莱州大姜、龙口黄姜等。2002年种植面积约2670公顷,其中莱州市种植1330公顷、龙口市种植530公顷。
  芦笋 又名石刁柏,是一次播种、多年收获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芽茎供食。1975年福山、莱阳等地从临沂始引进种植,到1985年全市种植近400公顷。芦笋也是重要的加工出口蔬菜,1986年烟台罐头总厂加工的300吨芦笋罐头,销往日本、美国等地。2002年境内种植面积约1070公顷,产量1.3万吨,主要品种有玛丽华盛顿、加州309等。
  香椿 香椿是楝科落叶乔木,食用部分是嫩芽梢,也可用其种子生产芽菜供食用。烟台市栽培历史悠久。芝罘区西牟村香椿明代就有栽培,1980年后该村种植93公顷,品种为红油椿。1988年后开始有保护栽培,2002年全市种植约660公顷。
  西瓜 西瓜是传统消暑瓜类之一。1980年前多为地方品种,一般亩产量1000~1500公斤。1983—1988年推广种植蜜宝、新红宝、新澄1号等杂交种,平均亩产量3000公斤左右;采用小拱棚和地膜覆盖,亩产量达3500公斤以上。1989年后又引进推广金钟冠龙、金花宝(兰州P2)、齐红、庆红宝、郑杂5号等大果型品种和京欣1号、京欣2号、台湾特小凤、红玉等小果型品种。栽培方式有露地和保护地两种,栽培茬口由春种夏收向春种春收、春种夏收、秋种秋收等多茬口发展。莱山区曲家洼村1992年后一直有早春小型西瓜种植,成方连片,面积33公顷,选用适销对路的台湾特小凤品种,用葫芦作砧木嫁接育苗,地膜、地拱棚加草帘、拱棚加草帘多层覆盖等措施,4月、5月上市,一般亩产量达2500公斤以上。到2002年,全市西瓜播种面积达7465公顷,总产35.24万吨。栽培面积较大的有牟平、蓬莱、招远、莱山等地。
  甜瓜 甜瓜是传统瓜类之一。1949年前栽培面积较大,后随着西瓜面积的扩大而渐次减少。1990年后保护地甜瓜栽培有了发展,甜瓜栽培面积又有回升,2002年1300公顷,总产3.7万吨。栽培面积较大的有牟平、招远、蓬莱、莱州等地。招远阜山镇2002年种植105公顷,主要以地拱棚和小拱棚等进行早春栽培,品种主要是日本甜宝、密世界等,一般亩产量达1500公斤左右。1990年前,全市栽培的有羊角密、银瓜、哈密瓜等,1990年后引进了伊丽莎白、状元、密世界、新世纪等品种。
  香菇 境内于1961年开始试种,70—90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全市第二大菇类。90年代由于双孢菇的发展,香菇产量退居第三位。2000年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全市香菇产量呈现上升势头,2002年总产达到3900吨。香菇主要品种有昆香1号、苏香2号、CR-04、L26、武香1号、135、939等。香菇栽培技术不断革新。70年代主要是采用纯菌种打穴接种的段木栽培,香菇产量为每50公斤菇木产菇750~1000克,推广速度较慢。80年代蓬莱小门家三龙食用菌推广中心等单位开始以杂木屑为主要原料进行代料栽培,使单产提高到50公斤菇木产菇2.5~4公斤,栽培规模有所扩大。90年代牟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果枝代料栽培技术研究成功,香菇生物转化率提高到80%以上,并发展起牟平玉林店、蓬莱小门家、栖霞杨础、莱阳沐浴店等一批香菇生产基地。2000年以来,由于果枝代料栽培技术的进一步成熟,香菇生产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双孢菇 烟台市重要的加工出口菇类。1994年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开始进行工厂化双孢菇生产、加工、出口,成为亚洲最大的双孢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年加工出口1万余吨。1996年前后,牟平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研究推广双孢菇简易生产技术,利用半地下简易棚生产双孢菇,由工厂化生产推广到大田生产。2000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的科技人员推广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成为产量位于平菇之后的第二大菇类。2002年全市总产达1万吨。烟台市栽培的双孢菇品种,主要以适合欧美市场的F56、F62等国外品种为主,也有AS2796等国内主推的品种。
  平菇 1960年莱阳县开始试种。由于平菇种类繁多、取料广泛(棉籽壳、玉米芯、秸秆等均可用来栽培平菇)、栽培技术相对成熟、操作相对简便,因此各地均有栽培。60—70年代,境内栽培平菇主要为糙皮侧耳类,有西德33、佛罗里达等品种。80年代,莱阳农学院选育出莱平1号、莱平2号平菇菌种,芝罘区食用菌研究所张树相所长采集野生平菇驯化出平菇879新品种。栽培技术由瓶栽、床栽、畦块式栽培,发展到棚内覆土栽培、立体栽培、间套作栽培等;栽培原料趋于多样化,从棉籽壳为主料栽培,发展到棉籽壳、玉米芯、豆秸、花生壳等多种原料为主料栽培。1989年王文波在芝罘区东南哨村采用菌棒覆土栽培法,棉籽壳投料20吨,产菇26吨,平均生物转化率达到130%。进入90年代后,并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菇类之一。平菇栽培发生很大变化,最主要的是平菇栽培种类增多,除糙皮侧耳栽培外,开始榆黄菇、鲍鱼菇、阿魏菇(含白灵菇)、杏鲍菇、姬菇等多种侧耳菇栽培。多数品种从外地引进,其中鲍鱼菇是1994年莱阳农学院应用真菌研究室选育成功的平菇新菌株,其菇体纯白,菇肉脆嫩细腻,菇味鲍鱼浓鲜,生物转化率达100%以上。2002年全市总产约为2.2万吨,占食用菌总产的一半。
  金针菇 70年代开始栽培,多采用瓶栽法,生物转化率为60%~70%。80年代后开始推广塑料袋栽培法,生物转化率提高到80%以上。90年代后,又从日本引进白色金针菇进行栽培试验,并获得成功。2002年烟台金茂食品有限公司开始进行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生物转化率稳定在100%以上。2002年烟台市金针菇总产约92吨。
  木耳 烟台市栽培木耳规模很小,主要有黑木耳和毛木耳两种。木耳是典型的木腐菌,90年代前以木屑作为培养料栽培,随着栽培技术发展,棉籽壳、玉米芯等代料栽培技术获得成功,栽培方式从段木栽培发展到塑料袋栽培。2002年全市产量约为20多吨(鲜品)。
  鸡腿菇 烟台市自1998年前后引进栽培鸡腿菇,发展很快,牟平、莱山、莱州、蓬莱、栖霞等地均有栽培,2002年全市总产约150吨。
  第三节  种植方式
  1980年,烟台地区一年一熟制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29%,一年两熟面积占28%,两年三熟面积占42%,全市耕地复种指数为150%左右。随着经济作物面积的增加,以小麦为主的间套复种面积同步增加,耕地复种指数1989年前后增加到160%左右。1990年以后,随着粮油菜(瓜果)一年三种三收以上的高效立体种植技术的推广,耕地复种指数提高到180%。1978—2002年,烟台市推广的间套复种方式主要有小麦套种玉米、小麦套种花生、小麦套种甘薯。
  小麦套种玉米 水浇地麦田套种玉米 1.在地面平整、肥水条件较好的精种高产地区,采用大畦小背的畦田播种,在畦面上种12~16行小麦,留3个套种行,麦收前在畦背和套种行上各套种一行玉米。2.在地面平整、肥水条件中等的地块下,采用中畦小背,在畦面上种8~10行小麦,留2个套种行,麦收前在畦埂和套种行上各套种一行玉米。3.在地面不太平整、肥水条件一般的地块,采用小畦小背,畦面上留一个套种行,麦收前在畦背和套种行上各套种一行玉米。
  旱地麦田套种玉米 1.小沟麦套种。沟距40~47厘米,沟深10厘米,沟宽20厘米,沟底种两行小麦。麦收前7—12天,每隔一个垄背连套两行玉米,形成大小行种植,平均行距60~70厘米。2.大沟麦套种。沟距67~80厘米,沟深10厘米,沟宽27~33厘米,沟底种3行小麦,麦收前10—15天在垄背上套种1行玉米。
  小麦套种玉米间作大豆 1.在中等地力条件下采用小畦大背,即“二、四畦”(背宽67厘米,畦面宽133厘米)。该种植方式已逐渐为一般套种方式取代。2.在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采用中畦大背,秋种时整成2~2.4米宽的畦子,其中畦背60厘米左右,畦宽1.4~1.8米,种8~10行小麦。麦收前在畦背上套种2行玉米,麦收后在畦内抢种4行大豆。小麦套种花生 小沟麦套花生 地力、水浇条件一般的地块,小麦、花生二者兼顾。种植带宽40~47厘米,垄沟深10厘米,沟底宽13~18厘米,播种2行小麦,垄宽27~29厘米,套种一行花生,间距13~15厘米。
  大沟麦套花生 山区丘陵土层较薄、地力一般的地块一般是沟距68~80厘米,沟深10厘米,沟底宽20~28厘米,垄背宽50~53厘米。秋种时在沟底集中施肥,播种2~3行小麦。翌年5月上中旬在垄背上套种2行花生,行距30厘米左右,每亩8000~10000墩。
  大小行种植套种花生 秋种小麦时,有水浇条件的地块采用畦播,无水浇条件的采用平播,无论畦播或平播,均实行大小行种植,大行距28~30厘米,小行距18~20厘米,翌年麦收前在大行内套种1行花生。在地力较高、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也可实行畦播26厘米左右的匀行播种,翌年麦收前10—15天隔行套种花生,以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小麦花生双丰收。
  大垄麦套种覆膜花生 带犁铧两犁扶垄,垄宽90厘米,垄沟内用20厘米宽耧(20厘米耧)播种2行小麦,小行距20厘米,扶成平面垄,垄面宽50厘米。小麦起身拔节时(约4月上旬)在垄内播种2行中熟大果花生,小行距26~30厘米,穴距16~18厘米,每亩种8200~9000墩,每穴播种两粒种子,然后覆盖地膜。
  小垄宽幅麦套花生 秋种时不扶垄,每条带宽40厘米,用宽幅耧播种1行小麦,幅宽6~8厘米,小麦行距33~34厘米。采用这种方式,通风透光性好于小沟麦,可于麦收前20—26天套种一行中熟大果花生,墩距16~20厘米,每亩播种8300~10000墩。
  小麦套种甘薯 小麦甘薯套种,甘薯等行距栽种,沟底秋播小麦,甘薯适期迟栽。麦田套栽甘薯,垄宽80厘米左右,沟底宽28~30厘米,每沟种3行小麦,播种后将沟底耙平。麦收前30天在垄顶上开沟,串施肥后套栽一行甘薯,株距80~20厘米,每亩4000~4500株。
  混合套种 1978年始,境内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大力推广四大作物间作套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进行粮油菜立体种植方式的探索和研究,通过大田考察对比和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5大类13种最佳结构模式。
  以粮为主,掺种蔬菜类型。模式1:小麦、玉米、秋菜;模式2:小麦、越冬菜、夏玉米、秋菜;模式3:小麦、春玉米、夏玉米、秋菜;模式4:小麦、越冬菜、春玉米、夏玉米、秋菜。
  粮菜并重类型。该类型适用城镇近郊水肥条件较好、粮菜并重的地区。模式5:大蒜、春玉米、夏玉米、秋菜;模式6:小麦、西瓜、玉米、秋菜。
  以菜为主,掺种粮食作物类型。模式7:春菜、玉米、秋菜;模式8:土豆、玉米、秋菜;模式9:水萝卜、西瓜、花椰菜/土豆、玉米、菠菜。
  粮油为主,掺种蔬菜类型。模式10:小麦、花生、秋菜;模式11:西瓜、花生、玉米;模式12:小麦、菠菜、花生、西瓜。
  以油为主,掺种蔬菜类型。模式13:西瓜、花生、秋菜。
  地膜覆盖技术 70年代末引入烟台境内。进入80年代后,烟台地区先后在花生、玉米、甘薯、小麦等作物上进行大量试验示范工作,试验表明采用该项技术的每种作物增产10%~30%。至90年代初,全市花生地膜覆盖面积每年平均达到10万公顷,占花生播种面积的80%以上。甘薯年平均推广面积6~9万亩。蔬菜地膜覆盖面积到2002年达3万公顷,占菜田播种面积的50%以上。玉米和小麦因为受粮食价格和费工费时等因素的影响,地膜覆盖技术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
  第四节 作物种子
  1949—2002年,境内共引进外地作物16种232个品种,培育地方作物15种150个品种,新选育作物7种128个品种。5种主要农作物分为29个类型。小麦以穗性状分为10个类型:红秃头型、白秃头型、红半芒型、白半芒型、白麦型、红麦型、一撮毛型、圆颖穗型、大洋麦型、拟密穗型。玉米以粒色分为7个类型:早熟硬粒型、早熟中间型、早熟马齿型、中熟硬粒型、中熟中间型、中熟马齿型、晚熟中间型。甘薯以薯蔓分为3个类型:长蔓型、中蔓型、短蔓型。花生以果型分为4个类型:多粒型、珍珠豆型、龙生型、普通型。大豆以粒色分为5个类型:早熟有限结荚习性型、中熟有限结荚习性型、中熟无限结荚习性型、晚熟有限结荚习性型、晚熟无限结荚习性型。当地育成的粮油作物品种共有231个。其中小麦59个、玉米86个、甘薯36个、花生37个、大豆13个。种子品种来源以引进和培育新品种为主,并结合开发推广普及增产潜力大的优良品种。在推广新品种上,始终坚持试验、示范、选优推广的原则,确保良种的健康发展。实行种子“四化”,即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
  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1978—1990年,广泛利用杂交优势原理,在生产上推广玉米、高粱、蔬菜、瓜果等一代杂交种,确保提高种子质量;1991—1995年,建立健全一整套良种育、繁、推体系,对主要农作物进行更换良种,玉米紧凑型品种选育推广,农作物产量上了新台阶;1996—2002年,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市、县成立种子公司,乡镇成立种子站,并安排专职制种繁种技术人员,形成种子生产专业化。
  良种更换与产量 1976—2002年,烟台主要农作物良种更换2~5次。其中,小麦更换5次,亩增3.8~82公斤,增长1.9%~38.33%;玉米更换4次,亩增29.2~85.2公斤,增长9.6%~24.41%;甘薯更换4次,亩增23.1~54公斤(折粮),增长6.2%~12.57%;花生更换2次,亩增33.8~36.5公斤,增长21.16%~29.55%;大豆更换3次,亩增0.5~15.4公斤,增长0.4%~12.5%。
  良种繁育推广 1978—2002年,烟台市小麦平均每年面积31万公顷,良种占播种面积的89.6%,最多年度1994年占98.86%,最少年度1992年占77%;平均亩产247.9公斤,最多年度1998年365.1公斤,最少年度1982年158.8公斤。玉米平均每年19.3万公顷,良种占播种面积的90.38%,最多年度1988年占98.19%,最少年度1978年占74.4%;平均亩产375公斤,最多年度1998年499.9公斤,最少年度1985年251.7公斤。甘薯平均每年面积5.9万公顷,良种占播种面积的92.34%,最多年度1993年占98.28%,最少年度1978年占82.50%;平均亩产379.3公斤(折粮),最多年度1996年528.0公斤,最少年度1991年239.7公斤。花生每年平均面积14.2万公顷,良种占播种面积的91.31%,最多年度1995年占98.40%,最少年度1981年占83.2%;平均亩产174.0公斤,最多年度1998年248.8公斤,最少年度1989年76.2公斤。大豆每年平均面积3.1万公顷,良种占播种面积的83.54%,最多年度1995年占95.40%,最少年度1982年占66.5%;平均亩产133.9公斤,最多年度1996年185.5公斤,最少年度1997年70.74公斤。
  玉米杂交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 1978年全区建立起地、县、社、队四级玉米制种体系,实行县繁亲本种子,有1/3的公社达到集中制种,统一供种。1981年全部实现公社统一供种,其中莱阳、栖霞实行县统一供种。1984年开始由市种子站负责安排全市制种计划,为县繁殖供应自交系原种和亲本种子;县种子站负责配制杂交种,统一供应全县大田用种。1986年全市玉米制种面积3733.3公顷,产种844.1万公斤,其中县制种占70.9%,除黄县外全市普遍实行县集中制种、县统一供种制度。1986年省农业厅提出,玉米杂交种子要坚持“省供市繁县制”体系,要求对省新审定的主要组合的亲本,由省提供原种;杂交亲本种子由市地统一提纯、统一繁殖、统一供种;杂交种子由县以上种子站统一生产经营管理,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繁殖和经营。1987年后,烟台市在不断完善“市繁县制”体系的基础上,玉米新品种亲本的原种纳入省供的渠道,逐步实行“省供市繁县制、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的繁育推广体系。1991年市种子站繁殖自交系153.5公顷,生产亲本种子44万公斤。各县配制杂交种9006.7公顷产种1396万公斤,其中县制种面积占90.5%。1993—1999年,实行“统繁联供县制”的繁供体系。1992年省种子站对“省供市繁县制”体系进行改革,实行“统繁联供县制”的体系,即省审定、认定的杂交种亲本,全部由省站根据各市地呈报的需种计划统一繁殖,生产的自交系种子由省、市联合组织供应到县,县负责配制杂交种供应大田生产,各市、县均不得自行繁殖亲本自交系种子。烟台市对原有繁供种体系及时进行了相应改革,将杂交亲本种子的生产供应纳入全省合同生产、统一繁殖、联合供种的轨道。另外,由于烟台玉米杂交种繁供体系比较健全、繁种基地相对稳定且综合条件良好,省站每年均安排一些自交系的提纯复壮和繁殖任务,这对烟台市较快地实行“统繁联供县制”体系起到了推动作用。2000—2002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制定,种子行业原有的繁供体系自然解体。随着《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实施,科研单位选育的新品种得到了有效保护,种子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法生产、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走育、繁、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之路。至2002年,全市取得玉米杂交种经营资格的种子企业26家。
  小麦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 1978—1982年,烟台市小麦等作物常规品种繁育推广坚持“以县良种场为核心,公社良种场为桥梁,大队农科队为基础”的三级繁供体系,实行大队“三统一”繁种供种,即生产大队对农作物种子实行统一繁育、统一保管、统一供种。1983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三统一”供种体系呈现“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虽然小麦等常规作物新品种及部分品种的原种仍由县乡种子部门繁殖供应,但大田生产用种基本又回到了农民自繁自用的状态。1987—1989年,市政府专门就小麦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问题,连续印发文件,要求逐步建立起市县乡联合繁种供种体系和“一圃三田”繁育制度,进一步加强县乡两级种子队伍建设,强化村级服务组织的职能。三级良繁体系的具体任务是:市负责引种、试验、示范,保纯繁育供应新品种,每年组织评选、考察、鉴定,提出品种布局推广意见,检查评比各县种子田的建设和防杂保纯措施的落实;县负责保纯繁育新品种,提纯繁育原种,分别按小麦播种面积的0.01%和0.1%建立原种田和一级种子田,按每亩原种田选留50~60个单株建立株行圃,繁育供应种子田用种,调整品种布局,检查指导乡镇种子田建设和防杂保纯措施落实;乡镇负责按小麦面积的4%~5%建立二级种子田,组织指导田间去杂去劣,根据布局要求统一组织繁育供应大田用种。1990年全市建立各类种子田12000公顷,产种5077万公斤。其中株行圃1.7公顷,原种田38.6公顷,一级种子田11050公顷,二级种子田11211.3公顷,县乡统一供种达到70%左右。1991年省种子管理总站将小麦良种繁育供种体系和“一圃三田”繁育制度概括为小麦“125”工程良繁供种服务体系。1992年始,全市以提高小麦统一供种水平为重点,不断完善“125”系统工程。具体由各级政府负责落实有关政策,农业部门负责种子田建设、品种布局、区域种植及种子纯度,粮食部门负责定购任务的调整、代单位贮存种子、各级分管部门负责将收起来的种子供下去、村委会负责统一购种,统一机播。1992—1999年,各类种子田每年稳定在1.1万公顷,产种4500万公斤,乡统一供种和兑换调剂量占小麦播种面积的75%以上。2000年,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小麦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小麦繁供种体系正在向着产业化方向转变。
  花生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 1991年全市种子工作意见提出,用5年时间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繁供种体系,即县负责按花生面积每百亩选择4个优良单株建立株行圃,并按花生面积的0.1%建立原种田,繁殖供应乡镇种子田用种;乡镇按花生面积的1%建立一级种子田,繁育供应村级种子田用种;村按花生面积的10%建立二级种子田,繁育供应大田用种。1996年全市农业新品种研究开发项目中要求全面实施花生“111”工程,进一步健全花生良繁体系,全市初步建立起了县乡村联合繁供种体系。每年建立各类种子田7333.3公顷,其中选择优良单株3.2万个,建立株行圃4.6公顷,原种田48公顷,一级、二级种子田7266.7公顷,年产种3600万公斤。由于花生用种量大,加上种子仓储条件的限制,花生统一供种数量相对较少,株行圃和原种田繁殖的种子基本都能用于生产中,而一、二级种子田生产的种子统一供应到大田中难度较大。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原有体系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而新的繁供种体系目前尚未形成。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1978—1982年,全区良种繁育基地主要以县和公社良种场为主,辅之以特约生产基地。县基地主要繁殖各种作物的原种、新品种和杂交亲本种子;公社基地分作物建立种子基地,主要配制杂交种和部分作物大田用种。1983年始,全市逐步将单项作物良繁基地发展成为综合性的专业化种子基地,繁种基地在做好玉米制种的基础上,增加小麦、花生、蔬菜等作物繁种任务。随着县、社良种场的解体,良繁基地转向以特约生产基地为主。一般选择领导班子过硬,生产条件好,技术力量强,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高的村建立相对稳固的综合性种子生产基地。基地建设的重点是“签好一个合同,抓好五个落实”,即签好产销合同,以销定产实行合同制,做到计划生产,计划供应;落实优惠政策,落实品种,落实面积,落实种子数量,落实种子质量。采取“四定”(定品种布局、定繁育品种、定接班品种、定繁种数量)“四专”(专人负责、专机脱粒、专场晾晒、专库保管)“四统一”(统一选种、统一脱粒、统一贮存、统一播种)的管理办法,保纯繁殖农作物良种。1987年后全市种子基地稳定在0.13~0.17万公顷。
  1975年,栖霞县松山公社新店大队开始承担市级良种繁育任务,是省、地、县综合良种繁育基地。1990年,经市政府批准恢复和建立的烟台市良种场设在该村。市财政投资40万元,建成种子仓库、办公室、检验室等,配备必要的种子精选、加工、包装机械和检验仪器设备。市良种场建成后,该村建立稳固的良种基地33.3公顷,每年为省市繁育农作物种子20多万公斤,同时承担各级安排的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任务。
  良种引进与研发 1978年始,烟台地区主要农作物平均每年引进小麦品种7.2个,推广面积11.1万公顷,占总推广面积的37.0%。玉米品种4.3个,推广面积8.5万公顷,占总推广面积的40.93%。甘薯品种6.7个,推广面积4.2万公顷,占总推广面积的67.43%。花生品种11个,推广面积12.4万公顷,占总推广面积的79.64%。大豆品种5.2个,推广面积1.4万公顷,占总推广面积的50.42%。良种研究开发采取两种方式:1.建立健全科研队伍,确保良种良法配套。市里和各县市区成立农科所。各乡镇成立农技推广站,形成庞大科研推广队伍。对于引进推广的良种,先试验示范,再在短期内研究出良种配套技术。2.农业部门大搞良种研究开发项目,利用科研项目带动良种推广。农业系统申请省、市、县有关部门立项良种30多个。小麦有烟农15、鲁麦21、8017-2、莱州817、137、烟辐188等,培创出亩产小麦600公斤以上高产田114.7公顷,亩产500公斤以上丰产方4.5万公顷。玉米有鲁玉2号、西玉3号、掖单13号、掖单22号、招玉2号、农大108、鲁单50、郑单958等。亩产玉米850公斤以上高产田840公顷,亩产650公斤以上丰产方65333.3公顷。甘薯有丰收白、烟薯16号、鲁薯6号、烟27等,6年良种脱毒、覆膜配套8.2万公顷,亩增折粮151.8公斤,最高7.5公顷亩产鲜薯5403公斤,创出全省大面积高产纪录。花生有鲁花12号、鲁花10号、鲁花11号、鲁花14号、海花1号等,培创出亩产花生500公斤以上高产田353.3公顷,亩产450公斤以上丰产方3933.3公顷。
  种子经营与管理 种子经营政策1986—1995年,良种收购采用“调减粮食合同定购任务”和“议购议销”。1989年,实行县以上种子部门(含县级)收购的平价良种,交种者每交一斤良种,顶抵3斤粮食定购任务,并享受定购粮食奖售的挂钩物资。1995年之后全部改为议购议销。
  良种经营 1986—2000年,县市区种子生产经营部门以立足当地、兼顾埠外市场的原则安排生产;经营上采取县市区、乡镇种子部门联合经营,县市区种子部门以批发为主,兼顾零售;乡镇种子部门采取批发、零售相结合方式销售。至1995年全市种子部门良种销量大,效益可观。1996—2000年良种生产供大于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竞争激烈,经营每况愈下,亏损严重。
  种子管理 1978—2000年,烟台市各县市区种子部门是集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单位,政事企不分,既搞种子管理又从事种子经营,形成了统繁、统产、统供、统销的经营管理体系。在种子质量控制方面,种子管理部门会同生产单位在种子生产期间,对留种、制种基地及亲本繁殖基地按有关标准进行田间检查,并建立检查档案,达不到标准的要报废。种子收脱入库后供应生产前,对经营种子的单位进行抽样室内检验,按纯度、净度、芽率、水分几项指标的质量要求,严格检验结果,对不合格产品停止销售或转商处理。在种子市场管理方面,对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种子质量进行检查和室内检验,实行“三证一照”管理,即凡从事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申请领取“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检验许可证”和“营业执照”。2000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后,烟台市种子经营单位由原来仅有10家国营种子公司,发展到39家,其中注册3000万元2家,500万元26家,100万元11家。莱州、招远、海阳、栖霞、牟平、莱阳、蓬莱等地实行政企分开,成立独立的种子管理站或综合性执法大队,强化种子管理,规范种子市场。
  种子产业化 包括新品种引育及种子生产、加工、销售、管理五大系统,种质资源收集、育种、区试、审定、原种(亲本)繁殖及种子生产、收购、贮藏、精选、包衣、包装、标牌、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等15个环节。1996年,烟台市政府决定每年投入400万元进行农业新品种研究开发。市财政局、科委、农办联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确定在小麦、玉米、花生、甘薯、蔬菜、苹果、肉牛、水产、瘦肉猪、林业10个方面实施新品种引进选育、繁育、示范开发工程。采取首席专家负责制,技术与行政相结合,推动产业化发展。1995年起,全市狠抓种子加工包装、标牌销售、基地建设和统一供种环节,加大种子部门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国有种子公司的发展后劲。全市8家国有种子公司全都取得杂交种生产经营资格。主要从事玉米、蔬菜和花卉良种、种苗的培育、产业化开发和技术服务。1998年全市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良种精选率达100%,种子包衣率达40%左右,标牌统供率达83%。
  第五节 肥料
  肥料种类 境内农业使用的肥料主要有有机肥料、无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复混(合)肥料和微生物肥料。有机肥料有人粪尿、圈肥、厩肥、堆沤肥、绿肥、农作物秸秆、草木灰、饼粕、草炭。无机肥料有氮、磷、钾、硫、钙、镁、硼、锰、铜、锌、钼、铁肥及复混(合)肥料。
  氮肥 1978年,烟台地区建有10个小氮肥厂,年产碳酸氢铵7.5万吨。到1980年,全区共用氮素化肥109.3万吨,每耕亩平均87公斤。自90年代始,尿素取代氨水、碳酸氢铵而成为主要氮肥品种。2001年全市氮肥使用量达到45万吨。
  磷肥 70年代发现施用磷肥增产明显,烟台地区出现了全民大办磷肥化工热潮。到1975年,县属以上化工企业达58家,公社和村办达300余家。1978年7月和1984年3月,烟台市和山东省有关部门分别组织力量,对境内磷肥企业产品进行了质量检查和企业整顿。1989年,全市剩下8个正规磷肥企业,设计年生产过磷酸钙38.3万吨,同年实产18.4万吨,同时产磷酸一铵849吨。2001年全市磷肥使用量达到18.7万吨。
  钾肥 1975年,烟台地区农科所在16个县的40多个科技队设计安排硫酸钾肥效果试验,经过5年试验,证明小麦89处次试验有68处表现增产,玉米81处次试验有66处表现增产,增产幅度0.6%~59.3%,平均10.7%;地瓜78处次试验有69处表现增产,大豆6处次试验有5处表现增产。1979年,掖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过29处玉米田试验证明,每亩施7.5~12.5公斤硫酸钾,效果最佳。1981年,黄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在55处玉米的试验中证明,基施和追施各占50%的方案最佳。1982年,全区即在小麦、地瓜、花生、大豆等作物上全面推广施用钾肥,同年施用量1.8万吨。1990年,加拿大钾肥公司平衡施肥项目开始在烟台试验红色氯化钾肥效,结论同硫酸钾一样增产明显。1994年,农业部安排青海盐湖工业集团公司生产的“盐桥”牌氯化钾肥在烟台试用,经过3年对三季花生、两季小麦的连续使用得出结论,国产盐湖白色氯化钾与进口矿产红色氯化钾、硫酸钾肥效一样。至2001年,全市钾肥使用量达到9.2万吨。到2002年,烟台齐丰化工有限公司用Mannheim法制造硫酸钾,年生产能力达到4万吨。
  复混(合)肥 1978年烟台地区开始引进氮磷钾等多元素复混肥料进行试验,证明其具有肥效高、成本低、施用方便等优点。1980年,烟台地区农科所总结,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料用于基肥,每公斤可增产玉米1.8公斤、谷子1.6公斤、鲜甘薯10.1公斤、花生0.9公斤;磷酸铵二元复合肥料每公斤可增产小麦3公斤以上。1982年,全区普遍推广,使用量2.3万吨。80年代后期,市场上出现作物专用肥,即针对某一作物需肥特点设计生产的复混肥料。如叶菜类专用肥提高了氮元素的比例,而花生专用肥则降低氮的成分,茄果类蔬菜和果树专用肥大幅度提高钾元素含量。使用效果略好于普通复混肥。2001年,全市复混肥使用量达到24.8万吨,到2002年,全市有复混肥生产企业68家,设计年生产能力150万吨。
  锌肥 1980—1983年,福山县南庄科技队连续三年试验,亩施硫酸锌1.5公斤,小麦增产8.73%。至2002年,锌肥的使用范围和量位居各微量元素肥料之首。
  硼肥 1986—1988年,烟台市土肥站进行花生使用硼砂研究。试验结果是硼砂用于花生拌种或种肥易引起烧种,而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则能增产,幅度在2%~18.3%之间。1998年,进一步研究硼、钾两元素对花生的交互作用,效应极显著。此后,硼肥已广泛被农民用于花生、蔬菜和果类生产中。
  叶面肥 叶面喷施化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年代,品种主要是尿素、磷酸二氢钾等。80年代市场上有了专门用于叶面喷施的肥料,如“喷施宝”“翠竹”等。90年代烟台始成立叶面肥生产企业。2002年,全市有9家叶面肥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是氨基酸系列叶面肥。
  施肥方法 1949—1956年,小麦、玉米改墩播为条播,施肥方法也变施墩肥为铺施基肥,并用少量硫酸铵化肥作种肥。甘薯实行施肥大包馅,花生采用铺施基肥,带足壮苗肥。1956—1979年,采取施肥与培养地力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有机和无机相结合,小麦、玉米、甘薯、花生、谷子、大豆等作物在旱地栽培时,整地和播种一次性施足底肥,做到以肥等雨,以雨溶肥,促进作物生长。在水浇地栽培,则以基肥和追肥相结合,并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和种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左右。追肥以化肥为主,在作物孕穗期(甘薯在坐瓜期,花生在饱果期)和鼓粒期追足,以促进穗大粒多。有些薄地弱苗缺什么肥料元素,就增施什么元素肥料,对症下药,提高产量。1980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配方施肥,即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料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及相应的施肥技术。1990年,进一步提出平衡配套施肥,即对农民进行产前、产中、产后肥料技术服务。2000年,随着微喷、滴灌等节水技术的应用,又将施肥与微灌耦合,发展成为微灌施肥技术。2002年市场上已有专门用于微灌施肥的肥料,如挪威海德鲁公司生产的“施达农”牌全水溶性复合肥。烟台市有滴灌肥生产企业——蓬莱奇宝肥业有限公司,其产品有通用型、低磷型、高钾型等。
  肥料经营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农业政策的调整,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化肥需求量大增,化肥市场出现混乱。国家采取统一分配化肥资源的政策。199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经营管理的通知》,规定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和各级供销社的农资经营单位是农资经营的主渠道,同时有限度地放开经营渠道。199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的通知》,规定继续以农资公司为主渠道,发挥农业“三站”和化肥生产企业自销为辅助渠道作用,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经营化肥。同时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真正让利给农民,中央调拨化肥四级批发一级零售(即中央、省、地、县批发,基层供销社零售)改为两级批发一级零售,即中央、省级批发,县农资公司与基层供销社批零结合,基层供销社推行代理制。取消大区一级站对中央化肥的批发、销售、结算业务。省级调拨化肥由三级批发一级零售(省、地、县批发,基层供销社零售)改为一级批发一级零售,即省级批发,县农资公司与基层供销社批零结合,推行代理制。1998年,国务院规定,化肥经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实行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化肥流通体制,取消国产化肥统配计划,进一步放开化肥经营领域,以促进化肥生产和流通的健康发展。
  肥料管理 1987年,农牧渔业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市场管理、坚决禁止和取缔生产经销假劣化肥的暂行规定》,实行肥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生产许可证只对复混肥和磷肥(普钙、钙镁磷等)发放,其他品种如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床土调酸剂、土壤调理剂、叶面肥、微生物肥等不受许可证管理,肥料市场鱼龙混杂、质量失控。1988年,农业部印发《关于做好化肥质量监测工作的通知》。1989年9月6日,农业部发布《关于肥料、土壤调理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检验登记的暂行规定及实施细则》,授权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负责办理有关登记手续。1990年8月20日,农业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肥料、土壤调理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检验登记工作的通知》,把部分权利下放到省。山东省从1995年到2000年共办理公布10批登记肥料,涉及265个厂家330个品种,其中烟台市登记19家企业,22个品种。2000年6月23日,农业部发布《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执法主体。到2002年,烟台市有64家企业177个肥料产品获得农业部或省农业厅登记。
  第六节 农作物保护
  病虫草鼠害 1979—1982年,境内主要农作物病害有248种,其中真菌病害187种,细菌性病害14种,病毒病害23种,其他病害24种。主要农作物害虫有390种,其中鳞翅目害虫135种,鞘翅目害虫104种,同翅目害虫63种,其他害虫88种。1985—1986年,1997—1999年两次杂草调查,烟台市麦田杂草有21个科、70种;玉米田杂草20个科、50种;花生田杂草25个科、40种;果园杂草29个科、79种。对粮油作物危害较大的病虫害主要有40余种,常年发生166.7万公顷次。
  小麦病虫害 主要有小麦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全蚀病、麦蚜、一代黏虫、麦蜘蛛、地下害虫等,常年发生66.7万公顷次。小麦白粉病,80年代后年均为中度以上发生流行,1985年、1998年两次大流行,成为麦田常发性重点病害,常年发生16.7万公顷左右。小麦纹枯病自80年代末期始,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为害日趋加重,1987年全市仅发生4.9万公顷,1998年扩大到14.7万公顷,上升为麦田主要病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70年代中期,条锈病出现过5次大流行,秆锈病7次大流行。80年代后,由于抗耐品种更换,预防措施加大,这两种病害的流行频率明显下降,除1985年条锈病在烟台东部地区发生外,其余年份条秆锈病均为零星发生。叶锈病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但由于发生期偏晚,对小麦影响较轻。90年代后期,由于条锈病菌新的生理小种不断产生,致使许多推广良种抗病性减弱,小麦条锈病仍有潜在流行可能。小麦全蚀病是1958年首次在龙口下丁家村发现,到1979年已蔓延到8.3万公顷。自80年代中期始,由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之土壤中病害拮抗微生物繁衍增殖,病情逐渐衰退,到90年代仅为局部发生病害。麦蚜,70年代中期危害上升,1978年以来境内共有3次大发生,16次偏重发生,4次中度发生,常年发生20万公顷左右,已成为常发性重点害虫。70年代一度重新发生小麦土传花叶病,小麦腥黑穗病,一代黏虫和地下虫,至80年代大大减轻,成为次要病虫害。
  玉米病虫害 主要有玉米螟、黏虫、玉米蓟马、蚜虫,棉铃虫、玉米粗缩病毒病、玉米大小叶斑病等。全市常年发生46.7万公顷次。玉米螟发生普遍,一代集中危害春玉米。二代主要发生在套种、夏直播玉米上,1978年30万公顷春夏玉米普遍发生,是继1958年以来第五次大发生,发生面积为史上最大,加之穗期与二、三代棉铃虫混合发生,危害程度史所罕见,春玉米虫株率平均为36%,套种玉米虫株率平均为73.4%,因虫害倒折30%,一般因虫减产8%~15%,共减产玉米1.25亿公斤。此后,二代玉米螟发生呈逐年减轻趋势。70—80年代随着套种玉米扩大,二代黏虫发生危害,1978—1990年间有3次大发生,7次中度至偏重发生,常年发生20万公顷左右,为玉米重点防治对象。90年代以后,因南方虫源基地减少,发生危害逐渐减轻,成为局部发生虫害。玉米大小叶斑病,80年代后,因抗病品种更换,加之天气持续多年干旱,发病受到抑制,发生危害大大减轻。90年代中期因灰飞虱传毒引起玉米粗缩病毒病一度发生严重,发病面积1.3万公顷,病株率达30%~70%,严重减产。
  花生病虫害 主要有花生蚜虫、叶斑病、根结线虫病、病毒病、蛴螬等。全市常年发生26.7万多公顷次。花生蚜虫,1967年在烟台地区首次大发生,1967—1979年连续发生危害,成为花生田主要害虫,80年代多为中度至偏重发生,以苗期蚜害为主。90年代一般为偏轻发生,以伏蚜为害为主,常年发生6.7万公顷左右,发生危害呈减弱趋势。花生叶斑病普遍发生,常年发生10万公顷。1979—2002年间发生程度均在中度至偏重,成为花生重点病害。花生根结线虫病是老花生产区主要病害。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推广使用特效药剂二溴氯丙烷防治技术,大大减轻了该病危害。80年代中期二溴氯丙烷禁止生产使用后,线虫病再度回升,一般因病减产3成左右,重者减产7成,甚至绝产。常年发生1.3万公顷左右。80年代中后期因天气连续干旱,苗期蚜虫发生严重,花生病毒病一度流行,严重年份发病达到8.8万公顷,一般减产30%,个别地块减产达60%。经烟台市植保站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联合栖霞、招远、牟平、蓬莱等县调查鉴定,明确烟台发生危害病毒主要是:花生条纹病毒(PST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花生矮化病毒(PSV)。
  杂食性害虫 主要有蛴螬、蝗虫、二斑叶螨、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及贮粮害虫等,危害多种作物,常造成灾害性减产。全市农田蛴螬种类多、分布广,对花生、地瓜危害最重。据70年代烟台地区花生蛴螬协作组调查,有蛴螬80余种,经鉴定定名有2个科,12属,23种。常见的有大黑鳃、暗黑鳃、拟毛黄鳃、棕色鳃、黑皱鳃、黑绒鳃、铜绿鳃、云斑鳃金龟甲。以大黑鳃、暗黑鳃金龟甲分布广、密度大,危害重。70—80年代多种蛴螬持续危害,常年发生6.7万公顷,造成花生严重损失。90年代后发生逐渐减弱,常年发生仅0.7万公顷左右,为局部发生害虫。蝗虫,境内市以土蝗为主,个别年份发生过飞蝗,造成一定损失。1989—1991年烟台蝗虫协作组调查,全市蝗虫共有29种,隶属于两个总科,7个科。其中危害重的有:兰胫苯蝗,黄胫小车蝗,长额负蝗,大垫翅蝗,中华稻蝗,长翅黑背蝗,东亚飞蝗。常年发生3.3万公顷左右。1988年6月中旬,因连续多年干旱,全市大、中、小型水库贮水少,退水面积扩大,利于蝗虫繁殖,福山、栖霞、蓬莱和莱阳等9个县市区18座大、中型水库退水地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飞蝗危害,面积达2976.7公顷。福山、栖霞、蓬莱三地以飞蝗(群居型东亚飞蝗)为主,面积为1356.7公顷,其中荒滩39.3公顷,芦苇430公顷,粮田533.3公顷,尤以福山门楼水库周边4处乡(镇)、17个村最重,面积达120公顷,虫口密度一般每平方丈200~300头,多者达500头以上,由于蝗虫危害造成33.3公顷套种玉米毁种,20公顷小麦叶被食光,减产粮食37500公斤。其他县市区均以土蝗为主,伴有少量散居性飞蝗,发生面积达1620公顷。二斑叶螨90年代初在龙口市草莓上首次发现后迅速扩展蔓延。至90年代中后期,已发生蔓延全市11个县市区,危害地瓜、花生、苹果及茄科、豆科类蔬菜等多种作物,常年发生3.3万公顷左右。另外,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虫害90年代末期以来在果园、菜园一度发生严重。
  农田鼠害 1980—1985年,烟台市由于持续干旱、冬季气温偏高,有利于害鼠的繁殖,加之滥用剧毒药物和任意扑杀鼠类野生天敌(如猫头鹰、刺猬、黄鼠狼、蛇等),致使农田鼠害大量发生。1984年,经掖县、海阳、蓬莱等地调查,花生地抽查43个点、20.4公顷,代表面积693.6公顷,被害墩率7%~95%,平均被害率13.04%,受害面积占总面积41.3%。玉米地抽查26个点、4.9公顷,代表面积269.3公顷,被害棒率为0.05%~90%,平均被害率为2.08%,受害面积占总面积的12.5%。甘薯地抽查4个点,代表面积69.3公顷,被害株率达8%,平均为1.2%,受害面积占总面积的19.6%。90年代以后,全市没有发生大的农田鼠害。
  农作物病虫害预测 1978年始,烟台地区逐步建立健全测报体系及网络,扩大测报对象,增强测报手段,提高预测预报技术,在指导病虫防治工作上起到重要作用。
  测报体系及网络 80年代有10个县市区先后配备22人开展专业测报,并建立群众性测报点(哨)305处,基本形成专群结合的病虫测报体系。90年代始,全市重点加强专业测报体系建设。1996—1998年,由农业部和省、市联合投资(按1∶0.5∶1比例)建立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烟台区域站,设置5亩观察圃,专业测报人员4人。区域站除为当地测报服务外,还承担部、省测报任务。2000—2002年,先后又有莱阳、招远两市也争取部、省投资建成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区域站。同时加强各县专业测报建设,调整充实人员33人,设置观察圃43处,增置必要设备仪器,提高对重大病虫害的监测能力和预报水平。
  测报对象和办法 1980年后,国家、省相继发布《主要农作物病虫测报试行办法》,1996年经修订又以“国标”“省标”颁布实施。烟台市结合实际修订补充了“主要农作物病虫普查办法”,统一15种病虫普查内容、时间和方法,并制定小麦、玉米、花生三大作物病虫综合预报“试行办法”,推行综合预报。至1990年,全市各专业测报站发布的综合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97.7%和93.2%。2000年,为适应果蔬病虫综合防治工作开展,又制定8种果蔬作物主要病虫“测报调查试行办法”,在全国率先推行。
  预测技术 80年代后,统计预报和电算预报齐头并进。到2002年,全市专业测报全部配备较先进电子计算机,实现省、市、县联网。引进“绿十字”“DPS”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先后建立“三病六虫”预报模式18个,预报准确率达90%~93.1%。模糊数学也较为普遍地应用于病虫预报,综合评判一代玉螟卵峰期预测,连续三年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吻合。在预报信息传递上,除了刊印“病虫情报”和电话联系外,普遍推广模式电报,制定8虫、4病、21期次“烟台市主要测报对象电码模式”。牟平、莱州等还开展电视预报,效果良好。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 农药防治70年代后,境内农作物病虫害仍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农药的品种、剂型和用量逐步增多,到1979年激增到33098吨(商品用量)。农药用量的增加对控制病虫害危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长期大量施用农药也带来诸种弊端。1980年山东农业大学在黄县、牟平、莱阳等县80处公社抽样检测,小麦籽粒、土壤和农田灌溉用水普遍遭到污染,六六六、DDT检出率达100%。其中小麦籽粒中六六六残留量为0.6585PPM,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山东卫生防疫站在烟台市等地采样化验粮食中六六六、DDT检出率达100%,其中小麦六六六含量高达2.01毫克/千克,超过国家规定标准3倍多。1981年又在烟台市世回尧公社下曲家的甘蓝地取样化验,土壤中含DDT55.82PPM,超过国家规定标准558.2倍;六六六28.76PPM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43.8倍。1979—1981年,全区开展植保资源调查工作,在摸清病虫和天敌种类分布基础上,总结单一病虫综合防治经验,相继制定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开展以农作物为单位分阶段多病虫综合防治开发推广工作。1991—1994年,市植保站与省植保总站协作,在栖霞县中桥乡、桃村镇设点,开展以保护利用天敌为重点的区域性生态控制农田害虫研究开发工作。1994—1997年,又与山东农业大学协作,在牟平区宁海镇开展果树害虫生态控制研究示范工作。在此基础上,2000—2002年以栖霞、莱阳为基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果菜“一减双保安全工程”(即减少化学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农产品农药残留不超标),制定苹果及7种蔬菜“一减双保”安全工程技术规程,在全市推行实施。至2002年,全市农药使用量降到8207吨(商品用量),比1979年下降70%。从栖霞市100个村抽取苹果样品,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检验,全部指标符合国家无公害产品质量标准。乐果、杀螟硫磷、倍硫磷、亚硝酸、砷均未检出;铅、汞、镉、六六六、DDT均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生物防治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全市推广以蜂治虫。烟台植保站还先后引进白僵菌、井冈霉素、庆丰霉素、春雷霉素等生物制剂进行以菌治虫防病研究,又自繁扩大“7216”防治菜青虫,生物防治一度广泛开展。自1979年始,生物防治工作逐步走向以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为主,多种措施并举的正确轨道。
  天敌资源调查及保护利用。1979—1981年,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烟台地区植保站组织全区植保技术人员对小麦、花生、玉米及蔬菜田的天敌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共查明害虫天敌310种,分属于两纲、12个目79个科。其中昆虫纲10个目、64个科、265种;蛛形纲两个目、15个科、45种。评价出对重要害虫有明显控制作用优势种39个。80年代,先后对主要优势种天敌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规律、保护利用技术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开展自然天敌保护利用工作。特别在小麦害虫天敌(瓢虫、食蚜蝇、蚜茧蜂)保护利用上收到良好效果。1979—1984年,全市利用害虫天敌保护小麦累计面积达87.6万公顷,共节省农药1.9万吨,节省劳动用工350万个,并且有效地避免农药残毒,保护环境。莱阳县植保站对蛴螬天敌臀沟土蜂进行人工移植和保护利用,也取得良好效果。
  天敌繁放。1978年,烟台地区建立县级繁蜂站9处,公社级79处,大队级39处,修建土冷库79个。玉米田以蜂治螟始于1974年,1978年全区放蜂达2万公顷,防治玉米螟卵寄生率50%~70%。1979年以蜂治螟效果下降,应用面积迅速缩小。1977年省农科院植保所在蓬莱村里集公社首次发现自然感染乳状菌病的棕色鳃和暗黑鳃金龟子幼虫,并分离二株新的乳状菌菌株。1978年又在荣成崂山发现了蒙古丽金龟子乳状菌并采取人工培养,扩大繁殖,施用A、B型混合菌粉防治333.33公顷,经5年连续挖土和拣虫调查,B型乳状菌对丽金龟子幼虫感染率达99.8%。
  微生物制剂。70年代末始,烟台地区先后引进21种生物制剂进行防治病虫试验示范。进入90年代对效果明显的灭幼脲、多氧霉素、农抗120、阿维菌素等品种进行大面积开发推广,获得成功。1990—2002年,全市累计应用生物制剂53.1万公顷,其中以菌治病21.3万公顷,以菌治虫41.8万公顷。
  农田杂草防治 80年代中后期,烟台市加大农田化学除草技术推广力度,化学除草面积迅速扩大。1986年达到20.1万公顷,占草害发生面积的47.8%。1998年达到26.7万公顷。2002年达到33.7万公顷,占草害发生面积的73.2%。
  麦田化学除草。烟台市麦田杂草以播娘蒿、荠菜、灰菜等为主,约占杂草总数的80%左右,局部泊地以繁缕为主,全市常年发生草害10万公顷左右。80年代麦田化学除草主要以2·4-D丁酯为主,年除草面积2.7万余公顷。2·4-D丁酯除草效果良好,防治效果可达98%。但对繁缕、雀麦发生为主麦田效果较差,且使用不当易发生药害,连续多年使用杂草产生一定抗药性。90年代以苯磺隆除草剂为主,除草效果良好,特别对繁缕发生严重麦田效果尤佳,年使用面积达5.3万余公顷。对新出现恶性杂草雀麦,推广使用西玛津取得良好除草效果。
  玉米田化学除草。玉米田杂草以马唐、牛筋草、马齿苋、反枝苋和铁苋等为主,数量约占田间杂草总数的75%左右,常年发生10万公顷。80年代玉米田除草以阿特拉津、西玛津为主,对双子叶杂草防效达95%以上,对单子叶杂草防除效果较差仅为70%,且用量过大易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90年代以乙阿合剂、都阿合剂为主,对单双子叶杂草防除效果均达95%以上,年使用面积6.7万公顷左右。玉米田生长期除草,以克无踪为主,除草效果达95%左右。
  花生田除草。花生田杂草以马唐、牛筋、反枝苋和铁苋等为主,数量约占田间杂草70%以上,常年发生13.3万公顷左右。80年代花生田除草以拉索、都尔为主,年使用面积6.7万公顷。90年代以乙草胺、禾耐斯为主。花生长期除草以拿扑净、盖草能为主,年使用面积达10万公顷左右。
  农田鼠害防治 1980—1985年,多点调查测算,乡村平均每户有鼠10.3头,一般农田每亩平均有鼠1.46头,特殊环境下每亩农田多达10头以上。全区害鼠存量达3000万只,每年鼠盗粮、油作物1.5亿公斤左右。由于农田害鼠危害及鼠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病上升,1982年开始烟台地区植保站与卫生部门就着手配合抓灭鼠试点,有计划开展灭鼠活动。1986年根据“将室内害鼠密度压到1%以下,农田害鼠密度压到2%以下”达标要求,全市年内组织二次集中灭鼠战役,共有210万户和58.7万公顷农田投药,共用毒饵212.5万公斤,害鼠密度明显下降,农田害鼠捕获率由灭鼠前7.04%下降到0.81%,家鼠由灭鼠前的6.69%下降到0.69%,全市达到省里要求。90年代始,每年灭鼠面积达10万公顷左右,占发生面积90%以上,有效控制了鼠害。
  植物检疫 1957年,烟台地区成立胶东地区植保检疫站。1978年后,特别是1983年《植物检疫条例》颁布实施后,全市植物检疫工作不断发展。
  专题调查与普查 1978年后,全区进行两次植物检疫对象普查和多次专题调查,查清不同时期检疫对象的发生种类、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为开展检疫工作提供依据。1989—1990年,全市组织对小麦、地瓜、水稻、苹果、葡萄、桑、大白菜、萝卜、黄瓜、番茄等作物和杂草上的19种检疫对象普查,共普查11个县市区、198处乡(镇)、5722个村,占应普查县、乡、村数的100%;共普查55.11万公顷,占应普查面积的70%以上。共发现10种检疫对象:小麦全蚀病、小麦腥黑穗病、地瓜茎线虫病、苹果绵蚜、美国白蛾、苹果锈果病、十字花科根肿病、葡萄根瘤蚜、桑萎缩病、假高粱。2000—2002年,全市对50种有害生物组织全面普查,共发现12种植物检疫对象:小麦全蚀病、小麦腥黑穗病、苹果绵蚜、地瓜茎线虫病、苹果绣果病、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十字花科根肿病、蔗扁蛾、豚草、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美国白蛾。
  自1978年始,烟台市先后对小麦腥黑穗病、苹果棉蚜、美国白蛾、假高粱、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黄瓜黑星病等多种检疫对象开展专题调查,及时掌握病情发生分布,开展检疫防除。对调运的种子、苗木及应检产品全面开展调运检疫工作,本着把关服务原则,在三处港口(芝罘2处、龙口1处)、二处火车站(莱阳、海阳火车站)派员进住把关。在主要集贸市场、果品收购点设立检疫服务站15个,开展调运检疫工作。年检疫种子1万多吨、苗木700万株、水果40万吨左右,有效防止了危险性病虫害传播。
  检疫对象防除 1989年在芝罘区新烟食品公司院内发现,因进口粮食带进来假高粱恶性杂草;1997年11月下旬在莱州大棚黄瓜发现黄瓜星黑病;2000年在8个县市区334棵花卉上发现蔗扁蛾,均采取拔除、烧毁等果断措施,予以彻底铲除。
  无检疫对象建设 1983年起,烟台市开始建立无检疫对象苹果苗圃、小麦良种基地。1983—1985年三年累计繁育无检疫对象苹果苗木750万株,小麦良种10万公斤。1992年、1993年,按照省农业厅《山东省农作物种子检疫管理办法》和《山东省农作物种苗检疫工作程序》等要求,全市有300多个单位办理植物检疫登记证,建立无检疫对象种苗基地326个、3583.5公顷。2002年生产无检疫对象种子420万公斤,苗木502万株,合格率达100%。
  农药使用与管理 1978年后,烟台地区化学农药推广由大量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逐步转为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六六六”“DDT”是烟台地区最早推广的有机氯化学农药,70年代大量使用。由于“六六六”“DDT”对农产品及环境污染极重,1982年烟台地区农业局发文要求推广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尽量不用和少用有机氯农药。1983—1984年,在省植保总站统一部署下,市植保站组织全市植保人员开展了利用40%甲基异柳磷、50%辛硫磷、40%乐果乳剂等药剂防治地下虫,5%辛敌颗粒剂防治蛴螬,3.5%乙敌粉防治大豆造桥虫,菊酯类农药防治蚜虫取代有机氯多点试验示范工作和宣传普及推广工作。1990年全市已基本停止使用“六六六”“DDT”。
  二溴氯丙烷是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特效药,曾普遍推广使用,收到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由于该药易致男性不育,1985年国家停止生产和使用。1985—1990年全市先后引进筛选出取代二溴氯丙烷杀线虫剂,如35%种衣剂、40%甲基异柳磷、15%涕灭威和20%铁灭克,并进行大面积开发推广,收效显著。80年代始,市、县各级植保机构与国外农药公司密切合作,共同开发新型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磺酰脲类除草剂、有机杂环类杀菌剂等20多个新品种,在农药推广上占重要地位。2002年,农业部公布国家明令禁止使用18种农药和限制使用19种高毒农药品种清单。市植保站印发“安全使用农药须知”1万余份,并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安全用药知识。市农业局会同卫生、供销部门,每年在农药使用高峰前组织检查组督促指导农药安全使用工作,使农药中毒事故大大减少。
  1999年,烟台市农药检定所以牟平区为基点,对该区14个乡(镇)、75个农药经营单位农药品种和质量进行检查,查明共有284个农药品种,其中合格农药198种,占69.4%;假农药72种,占25.4%;无登记证农药6种,占2.1%;劣质农药33种,占11.6%。2002年按部、省统一部署,全市又对农药标签进行检查,共检查标签3117张,其中假冒登记证、无证农药标签257张,占8.2%;擅自扩大到菜、果、中草药上的农药标签366张,占11.7%;扩大范围3个以上的452张,占14.5%;以高毒冒充低毒农药标签673张,占2.1%。为依法加大市场查处与打假力度,全市采取日常查处与集中打击相结合方法,每年春秋两季集中组织开展“打假护农活动”,对假劣农药区分不同情况给予警告、查封、罚款等处罚。2002年,全市出动执法人员429人次,检查农药经营户2462家,查处违法案件694起,查处假冒伪劣农药78.4吨,标值230.8万元,捣毁制售窝点3处,有力净化了市场。全市农药合格率上升到74%,比1999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
  
  第六章  林业
  1978年后,烟台境内造林绿化、保护环境日益受到重视,林业体制和内部结构相应发生变化。全市坚持“放宽、鼓励、扶持、优惠”的原则,不断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不同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调动了人民群众植树造林、绿化烟台的积极性。至2002年,全市建起乡村林场353处、经营面积4.64万公顷,占防护林、用材林面积的23.2%。同时,狠抓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不断查处乱砍滥伐和非法占用林地现象,保护了森林资源,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至2002年,全市基本建成护林防火的监控瞭望网、防火通信网、林火阻隔网、预测预报网,实现队伍专业化、机具现代化,“四网两化”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第一节 林业资源
  2002年,全市共有林业用地45.6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3.2%。其中有林地38.81万公顷,占林业用地的85.1%;疏林地7448公顷,占1.6%。
  林木资源 境内森林全部为封山育林和人工营造的次生林。据调查共有木本植物457种,其中乔木315种,灌木112种,藤本30种;草本植物120科742种。用材林树种以赤松、黑松、刺槐、毛白杨、白榆、泡桐、旱柳、杂交杨和日本落叶松等为主;经济林以苹果、梨、桃、杏、葡萄、樱桃、板栗、桑树、柞树等为主;观赏树种主要有雪松、龙柏、合欢、垂柳、百日红等;灌木主要有棉槐、白蜡、雪柳、黄荆、酸枣、胡枝子等;藤本主要有葛藤、紫藤等。2002年,全市有胸径5厘米以上的活立木蓄积31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0%。
  古树名木 1983年和1992—1994年,烟台市林业局先后两次组织各县市区林业部门对境内的古树名木进行调查。据调查统计,境内各县市区均有古树名木,共计456株,分属27个科52个树种及变种。其中,芝罘区58株,福山区15株,牟平区16株,莱山区15株,龙口市14株,莱州市41株,莱阳市87株,蓬莱市63株,海阳市63株,栖霞市37株,招远市37株,长岛县9株,昆嵛山林场11株。在这些古树名木中,乔木35种,灌木14种,藤本3种。属常绿树种11种,落叶树种41种。树龄3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184株。古树以槐树最多,达151株,其中一级古树96株,千年以上的著名古树7株。数量仅次于槐树的是银杏,达74株,除莱州市、招远市外,其他县市区及昆嵛山林场均有分布,但大多集中在莱阳、海阳两市。海阳市上上都村一株600多年的银杏是境内最大的古银杏,胸径达223厘米,荫地700多平方米,年产白果600多公斤。侧柏古树26株,数量居第三,分布于蓬莱、莱阳等5个县市区,大多生长在寺庙内,其中一级古树9株。在古树名木中,由于具有历史意义、文化科学意义和社会影响而闻名的41株古树特划为名木,分别是市区二马路公园30株篱廊大叶黄杨、毓璜顶庙院内600年生的石榴、市府游园的耐冬、文化广场的五针松,芝罘区小东夼的千头柏、付家祠堂的辛夷,龙口市七夼村的藤萝,海阳市大庄村的木瓜,蓬莱市三官庙的酸枣,蓬莱阁天后宫的唐槐,昆嵛山林场烟霞洞的杜松,牟平区永安里的凌霄等。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    自然保护区 1982年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将烟台境内的长山列岛、昆嵛山区列为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将大泽山、罗山、艾山、福山、玉泉寺、牙山、龙门寺、招虎山、羊郡等国营林场和蓬莱阁、南山公园等风景名胜游览区划为鸟类禁猎区。
  1984年5月,市政府把招虎山、牙山、罗山、艾山等山系,五龙河、夹河、黄垒河、黄水河、王河及沿海防护林带等划为市级鸟类保护区;将全市的城镇、工矿区、部队营区、疗养区、旅游区、风景名胜区、大中型水库划为常年禁猎区。全市共划定省、市级鸟类自然保护区22个,禁猎区多处,为鸟类的生长、栖息和繁衍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1998年5月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同年6月,烟台市沿海防护林市级自然保护区经市政府批准成立。进入21世纪,烟台先后有昆嵛山、蓬莱艾山、龙口之莱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烟台市沿海防护林、莱州大基山、栖霞牙山、栖霞崮山、海阳招虎山、莱阳龙门寺、招远罗山和牟平?山晋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到2002年,烟台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达到12处,总面积13.31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
  的9.7%。
  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北纬37°53′~38°23′东经120035′~120°56′,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与蓬莱隔海相望。面积5110公顷,有22个大小岛屿组成,海岸线总长140公里。岛上主要乔木有黑松、赤松、刺槐、白榆、泡桐、栎树、杨树、柳树、板栗、杏、梨、苹果等;主要灌木有紫穗槐、白檀、郁李、酸枣、胡枝子、山胡椒、扁担杆子等;兽类主要有草兔、刺猬、大仓鼠、褐家鼠、小家鼠、东方蝙蝠等;爬行类有石龙子、无蹼壁虎、丽斑麻蜥、黄脊游蛇、黑眉蝮蛇等。长岛地处环西太平洋候鸟迁徙路线上,历来具有候鸟“驿站”和“万鸟岛”之称。据调查共有鸟类230种,其中旅鸟197种,候鸟22中,留鸟11种,是山东省鸟类特别是隼、鸮形目种类、数量最多和最为集中的区域。1985年在南长山岛峰山顶建起“雄鹰”雕塑和“候鸟馆”,成为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永久性标志建筑。1998年5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昆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横跨烟台市牟平区和文登市(威海),地理坐标为北纬37°10′~37°20′,东经120°37′~121°56′,总面积24505.5公顷。保护区主峰泰礴顶海拔922.8米,为山东半岛东部最高峰,山体相对高差超过800米,素有山东半岛“屋脊”之称。区内群崮林立,山高坡陡,山势雄伟,沟壑纵横。保护区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草丛、草甸等。经长期的自然演替,植被繁茂,林木葱郁,结构复杂。保护区内记录野生动、植物共2384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植物12种,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植物51种,采集动植物模式标本9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动植物45种。区内记录野生植物1223种,其中苔藓植物189种,维管植物1034种;国家I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11种;保护区含山东特有植物22种,保护区特产植物13种,采集植物模式标本8种。区内记录野生动物1161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9种,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40种,山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4种,采集昆虫模式标本1种。区内记录鸟类260种,占中国鸟类种数(1329种)的19.6%。
  区内分布1.11万公顷的赤松天然林,是中国分布面积最大、保护最为完整的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赤松天然林在世界和国内地理分布狭窄,破坏后很难恢复,具有极高的保护科研价值,是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
  保护区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带,分布有1299公顷以栎类为建群种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处于自然演替过程,是中国华北植物区系珍贵的原生植被类型,也是中国特有植物和保护区特产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其物种多样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保护区是中国暖温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宝贵的物种基因库、内容丰富的自然资源陈列馆、理想的科研教学基地。2000年6月20日经省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龙口之莱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胶东半岛腹地,北临渤海,横跨龙口市石良镇和七甲镇。地理坐标为北纬37°36′~37°47′,东经120°31′~120°44′。保护区总面积10227公顷。保护区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灌草丛等。区内记录野生动植物共1933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植物10种,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植物46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动植物37种。区内记录维管植物775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6种。区内记录野生动物1158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8种,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40种,山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3种。区内记录鸟类260种,占山东省鸟类种数(408种)的63.7%。
  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鸟类和半岛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区内记录国家I级保护鸟类8种,国家II级保护鸟类40种,主要是猛禽类。列入《中国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中的鸟类141种,占该协定种数(227种)的62.1%;列入《中国与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中的鸟类35种,占该协定种数(81种)的43.2%。珍稀濒危鸟类众多,每到鸟类迁徙季节,成千上万的鸟类云集于保护区及周边地区饮水、取食、休憩。保护区是珍稀濒危鸟类理想的繁殖地、栖息地和天然乐园,成为东北亚内陆与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在世界和全国鸟类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1997年,经龙口市政府批准,成立县级王屋水库自然保护区。1999年,经烟台市政府批准,成立市级王屋水库自然保护区。2002年,经烟台市政府批准,更名为市级之莱山自然保护区。2002年12月30日经省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蓬莱艾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地处胶东半岛北部、蓬莱市西南部,距渤海、黄海分界线25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7°25′~37037′,东经120°42′~120°52′。由艾崮山脉的10余个大小山头和跌宕起伏的丘陵组成,包括艾山林场及村里集镇、小门家镇的部分山岚。总面积10046.2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6794.4公顷,森林覆盖率67.6%。保护区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灌草丛等。
  保护区内记录野生食用菌30余种,药用真菌20多种。其中比较名贵的真菌有灵芝、蛹草和木灵芝等。记录维管植物820种112科400属,种数占山东省总种数的50%,科数占73%,属数占65%。一些种类如泰山苋、山东瓦松、低矮山麦冬为山东省发现的新种。紫椴在自然保护区自然分布面积达20.2公顷,是山东省唯一的面积最大的紫椴天然次生纯林。银杏、水杉、鹅掌楸、厚朴、凹叶厚朴和黄檗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全为引种栽培,长势良好。
  保护区内记录各种野生动物有10纲47目221科1008种(含亚种)。其中,陆生无脊椎动物5纲19目151科681种;淡水鱼类4目8科25种;两栖动物1目4科7种;爬行类动物2目6科13种;鸟类15目40科253种,占全国鸟类总种数的20.3%,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40种,省重点保护鸟类37种;兽类6目12科29种。
  1989年经蓬莱县政府批准成立艾山县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被烟台市政府批准为烟台市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5月24日经省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 2002年,烟台市有国家级森林公园3处:昆嵛山、罗山、长岛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5处:福山区峆〓寺、蓬莱艾山、栖霞牙山、龙口、莱州文峰山省级森林公园。市级森林公园7处:海阳招虎山、龙口南山、牟平区玉泉寺、莱阳市羊郡、莱阳市龙门寺、牟平区杨子荣纪念馆、龙口市北海市级森林公园。总面积3.72万公顷。
  昆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1992年林业部批准昆嵛山林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8年9月20日经省政府审定,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横跨牟平、文登两市(区),总面积4745公顷。公园管理处设在牟平龙泉镇东殿后,有职工252人。公园森林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木本植物328种,草本植物600多种,可观赏的花卉348种。
  罗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1992年9月林业部批准建立罗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480公顷,横跨招远、龙口两市边界,最高峰海拔759米,属花岗岩低山丘陵区,具有典型花岗岩地貌特征。
  长岛国家级森林公园 1992年9月19日经林业部批准建立,1993年8月20日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森林公园。公园地处县城边缘,交通方便,三面环海,陆地与“候鸟馆”旅游点相连。总面积426.8公顷。经过几十年的造林营林,松树林相整齐,林海苍茫,景色十分秀丽。
  第三节 造林绿化
  烟台市在造林绿化中坚持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做到“治山、治水、造林、修路”相结合,林种、树种合理搭配,以营造防护林为主,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同步发展,大力开展治山整地造林,大搞封山育林和留苗养树,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1978年全区森林覆盖率为18.2%,至1990年提高到25.8%。针对海防林体系存在的问题,狠抓海滩林的经营管理和缺林岸段的补植造林,滨海地区的农田林网建设以及海岛的造林绿化,初步建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海防林体系。经过多年努力,造林绿化卓有成效,以黑松为主的千里海防林带郁郁葱葱。海防林同滨海农田林网和山丘岸段片林相互毗连,护卫着内陆约13.3万公顷农田免遭风沙危害。海防林中每年可提供木材2万立方米,薪柴2000多万公斤,编条6000多万公斤,另外还有种子、药材等。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全市规划建设以楸树、泡桐、毛白杨等优良乡土树种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和以山楂、板栗、柿树等为主的干杂果基地各3.3万公顷,既改善了丘段地区缺林少树的状况,又提高了经济效益。1987年,已经实施4年的全市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市营造速生丰产林基地达到137处、1006公顷。1989年7月,市政府制定《关于加快全市林业发展的决定》,规划到20世纪末,全市林地面积由33.8万公顷提高到4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5.88%提高到32%,并使树种和林种结构趋于合理,基本绿化烟台大地。2000年3月,市委、市政府提出重点抓好城市大环境、公路两侧和沿路荒山荒滩绿化,其中城市大环境的绿化重点抓好“三岛”(芝罘岛、崆峒岛、养马岛)“一河”(夹河)“四山”(南山、东炮台山、福莱山、马山)“一带”(沿路防护带)“五线”(机场路、烟威路、滨海路、只楚路、疏港路)绿化。2001年3月,市政府确定“十五”林业发展规划,决定重点抓好山区丘陵绿化、沿海防护林堵口加宽、绿色通道建设、小城镇绿化四大重点造林工程,规划到2005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0%以上,有林地面积达到41.3万公顷,其中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2002年,全市有林地面积38.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
  义务植树 1982年2月26日,为加强对造林绿化和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领导,烟台地区成立绿化委员会。1994—1998年,市区义务植树工作移交市建设委员会负责和管理。至2000年底,全市13个县市区均成立绿化委员会,全民义务植树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基地化的轨道。2002年,全市全民义务植树1359万株,参加义务植树人数270.2万人。
  重点工程 近郊绿化工程1986年7月,全市开展大规模近郊绿化活动,共有6个乡镇42个村庄700公顷山岚,需要植树300万株。市区机关、学校、部队、厂矿企事业单位10万多人,踊跃参与植树绿化活动。至1988年,造林700多公顷。
  消灭荒山荒滩绿化工程 1991年2月,市委、市政府作出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全市的决定,规划到1995年消灭荒山荒滩。1992年3月,确定58个荒山造林重点乡镇,要求海阳盘石店镇、留格庄乡、朱吴乡和栖霞苏家店乡、小庄乡、大柳家乡、唐家泊镇7个乡镇,于1994年达标;51个乡镇,荒山荒滩疏林地面积在667公顷以下的要当年达标,667公顷以上的翌年要达标。经过全市努力,1991—1994年共完成造林补植6.67万公顷,提前一年消灭荒山荒滩,实现“八五”绿化达标。
  “一三五”绿化工程 1990年,为加速烟台绿化进程,由市长挂帅,确定在烟青一级路两侧三年内完成造林绿化3333公顷,并定名为市长“一三五”(一级路两侧、三年造林5万亩)绿化责任工程。工程涉及两区一县7个乡镇(芝罘区初家镇、黄务镇、只楚镇;福山区回里镇、斗余镇;栖霞县桃村镇、铁口乡)、58个村庄。造林树种山区防护林以黑松、刺槐、橡子为主,梯田地堰经济林以花椒、香椿、樱桃、柿子、石榴为主,河滩用材林以杂交杨为主。经过努力,提前一年完成任务,两年造林3333多公顷。
  门楼水库绿化工程 1992年,市政府决定启动门楼水库绿化工程。工程区涉及福山区、栖霞市7个乡镇220个村庄,总的任务是奋战两年完成荒山造林、疏林补植6667公顷,工程区内7个乡镇实现消灭荒山、疏林地目标。工程由市区128个单位、12万人和工程区内18万农民以义务植树和劳动积累工的形式如期完成。
  平原绿化工程 全市11个县市区中,芝罘区、福山区、龙口市、莱州市、莱阳市为半平原或部分平原。1986—1992年,5市(区)有宜林荒山荒滩1.11万公顷,已造林1.06万公顷,占95.2%;耕地面积21.44万公顷,宜林网面积11.5万公顷,已林网11.17万公顷,占97.1%;村庄占地面积2.35万公顷,林木覆盖面积0.76万公顷,占32.5%;森林覆盖率达到22.8%。其中,莱州市、龙口市、芝罘区和莱阳市分别于1986年、1988年、1991年达到部颁平原绿化标准,被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称号。1992年12月,福山区达到平原绿化标准。至此,全市有平原绿化任务的3市2区全部达到部颁平原绿化标准,烟台成为平原绿化达标市。
  掖威公路绿化工程 1984年3月,市委、市政府作出营造掖县经烟台至威海300公里干线公路绿化林带的决定,该绿化带路经莱州、招远、龙口、蓬莱、福山、芝罘、牟平、文登、威海9县市区,48处乡镇、400多个村庄。每侧栽植4行树,主要树种有毛白杨、泡桐、刺槐、法桐、白榆等。工程历时1个月,共植树55万株。这是烟台第一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公路绿化带。随后,各县市区在本辖区内的主要干线公路两侧
  各自营造2~6行不等的绿化带,绿化里程2250公里,植树360万株。
  千里绿色长廊工程 1995年,市委、市政府规划在烟青、烟威、烟潍、烟栖招朱4条干线公路500公里两侧1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立高标准绿化示范带,又称千里绿色长廊工程。其中,境内的烟青路116公里,跨越1市2县2区15处乡镇;烟威路52.7公里,跨越1县2区5处乡镇;烟潍路209公里,跨越4市3区34处乡镇;烟栖招朱公路127公里,跨越2市1县2区16处乡镇。每条路的两侧栽植5行树,株行距4×4米,每侧林带宽度20米。沿线每个乡镇要求建1处面积不少于2亩的绿化景点。视野范围内山头、山坡全面绿化美化,主栽树种为常绿树包括桧、柏、松等,落叶乔木以窄冠毛白杨、中林46杨、银杏等为主,经济林以柿、枣、香椿等为主。1997年春竣工。
  绿色通道工程 1998年,在全国范围内,以公路、铁路和江河沿线绿化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烟台市结合实际,确定5个示范点作为全市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的重点,包括烟威汽车专用线、烟潍路莱州段、牟黄路黄城段、烟台市区南出口、金沟寨立交桥至轸格庄立交桥路段。2001年5月6日,市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搞好全市公路绿化带建设的实施意见》,掀起新一轮绿色通道建设高潮。
  裸露山体治理工程 2001年,市林业局组织人员对裸露山体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行全面调查。2002年,根据市政府要求,市林业、国土资源、交通、环保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以市区周围及干线公路两侧为重点,对非法挖土、采矿、取石等各种破坏林地的行为进行集中治理,明确裸露山体的权属单位和使用单位(个人),下达裸露山体植被恢复通知书,遏制了各种非法开采行为蔓延的势头。在此基础上,全市累计投入资金460多万元,根据不同裸露山体所处的地形、地貌及地质特点,在蓬莱睡虎山、莱州粉子山、长岛等地进行植被恢复试点,并利用生物治理法和工程治理法等植被恢复方法,使裸露山体达到植树绿化要求。
  第四节 林业生产
  林场苗圃 国有林场 境内国有林场共有12处,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成立的,全部为生态公益型林场。2002年经营总面积8376公顷,职工524人。
  国有苗圃 1978年,烟台地区共有国营苗圃10处,经营面积64.47公顷,职工95人。1981年6月10日,莱阳县建苗圃19.33公顷于红土崖。同年末,牟平县酒馆苗圃并入泊子苗圃,改为作业组。1984年2月,海阳县接收原东村镇农业建设兵团7.46公顷土地建为苗圃。1994年7月30日,原牟平县泊子苗圃归属莱山区,更名为烟台市莱山区泊子苗圃;原酒馆作业组脱离泊子苗圃归属牟平区,定名为烟台市牟平区酒馆苗圃。1998年11月30日,省林业厅确定莱山区林业高科技园为山东省国有中心苗圃,面积33.33公顷,人员20名。2001年7月1日转卖。蓬莱市国有蓬莱苗圃由于临近海滩,土壤沙化严重,己不适宜继续做苗圃地使用。2001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将其迁建到蓬莱市新港街道大蔡家村。2002年4月,蓬莱市林业局在南王街道杏吕村租地22.4公顷,建立蓬莱市林木良种繁育基地。
  林业育苗 1980年,烟台地区的基地育苗(指乡镇苗圃育苗,以及政府、业务部门与育苗户签订“三包”合同的林业育苗)初具雏形。自1987年始,基地育苗成为烟台市林业育苗的主要形式,苗木生产向基地化、良种化发展,并逐年扩大。“八五”期间,全市兴办“三长”(市长、县市区长、乡镇长)绿化工程,对林业种苗的需求量剧增。1991年,全市出现多种形式的育苗基地,其中有村办、乡镇办、户办、企业办,还有联办,以村办育苗基地为主。同年,全市为“三长”绿化工程基地育苗面积达965.16公顷,容器育苗3000万袋。1992年,全市容器育苗超过亿袋大关,共育容器苗10296.47万袋,占全国容器苗总量的三分之一,创烟台市历史最高纪录。同年,全国各地大面积发展以果树为主的经济林。栖霞县的藏家庄、寨里等4个乡镇抓住有利时机,建立连片面积2000公顷的苹果育苗基地,品种达64个,苗木销往全国十几个省区,年收入两亿多元。1993年,全市共完成林业育苗4283公顷,为史上最多的一年。全市共建立大田育苗基地650多处,共2236.09公顷,也是基地育苗最多的一年。1991—1993年,为消灭荒山荒滩,建立一批容器育苗基地。通过采用播种容器育苗、二级移栽容器育苗、百日容器育苗、大容器育苗等方法,全市累计培育容器苗2亿多袋。在山滩针叶树造林中,容器苗占90%左右,造林成活率由过去的43.7%提高稳定到90%以上。1994年,烟台市基本上消灭荒山荒滩。“八五”绿化提前达标后,林业基地育苗的重点转向培育公路绿化大苗、干杂果经济林苗、城市绿化苗,林业育苗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到2002年,全市育苗总面积达1650公顷,其中基地育苗399.67公顷。
  花卉生产 1993年以前,花卉生产没有形成规模。1993年全市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林业,全面开展花卉生产。1998年,全市花卉生产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格局,花卉栽培面积达到316.2公顷,形成年产鲜切花334.5万支、盆栽花卉320万盆、盆景138万盆的生产能力,年产值1.5亿元。2001年,全市年产鲜切花185万支、盆栽植物613万盆、花卉种子1190万粒、花卉种苗776万株、花卉种球31万粒、观赏苗木5030万株,销售收入11787万元。同年,全市出现一批规模较大的花卉生产基地,面积256公顷,花卉产量4821.5万株,销售收入3599万元。莱州市花卉生产基地13个,面积达134.67公顷,花卉产量3580万株,销售收入1630万元。2001年,仙客来制种有了突破。莱州市仙客来研究所从荷兰引进仙客来亲本34个,原种38个,开展国内首家仙客来F1代的制种工作。2002年,全市花卉栽培面积110公顷,年产鲜切花164万支,花卉种苗762万株,花卉种球83万粒,盆栽植物446万盆,观赏苗木4928万株,花卉种子200万粒。全市花卉市场29个,花卉企业35个。全市花农1万多名,从业2.5万多人,从事花卉生产经营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人。有各类花卉温室26.8万平方米,其中用于鲜切花的19万平方米,用于盆栽的7.8万平方米。
  莱州是月季的重要产地,被誉为“月季之乡”。莱州月季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即有栽培,后经数代花工巧匠的精心培育和繁殖,品种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1987年栽培面积已达266.67公顷,品种多达600多个,其中优良品种200多个,年产月季1500多万株,盆花近40万盆,年销售1200多万株,畅销国内各大城市及港澳地区,远销美国、新加坡等国家。1991年莱州市苗圃种植月季5.33公顷,引进国内外月季新品种100多个。1992年,莱州市有16个乡镇150个村庄培育花卉苗木,种类达100多种,其中莱州月季面积达200公顷,600个品种,年产月季1000万株,产值达1000多万元。同年,该市与香港长山贸易公司联营,成立莱香园花卉苗木有限公司,开利用外资发展花卉生产先河。1999年,国有莱州苗圃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评为首批“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2000年2月,省林业厅、省花卉协会授予莱州市“月季之乡”称号。
  经济林生产 境内经济林木资源丰富,种类繁多,除水果、柞、桑等大宗属农口、丝绸口经营外,属林业经营的干杂果树、特用和杂林类主要树种有板栗、核桃、大枣、山楂、柿、杏、石榴、花椒、香椿、竹、茶、银杏、漆树、车梁木、紫穗槐、杞柳、蜡条等。
  银杏 境内银杏分布比较广泛,重点在海阳、莱阳等县市。80年代后期,全市共有银杏1.4万棵左右,其中50年以上的1800棵,百年以上的400棵,银杏常年产量2万公斤左右。1991年初,全市共引进银杏39万株,建丰产园11.8公顷,四旁栽植9万株,育苗7.07公顷。1993年4月15日,烟台市银杏优良苗木组培繁育中心成立,定编20人。1994年10月,市政府制定《关于加快银杏工程建设的决定》,同年11月7日烟台市银杏开发协会成立。
  1992年,莱州市将银杏定为“市树”,先后制定“八五”和“九五”发展规划。该市郭家店镇小草沟村在1991年初投入20多万元,购进小苗20多万株,安排良田3.3公顷培育种苗。到1996年,全村已建起“两园一圃”(采叶园、丰产园、苗圃)53.3公顷。1993—1995年3年间为社会提供各种规格的银杏苗木600余万株,销往江苏、河南、辽宁等10多个省市,银杏苗、叶收入达700万元,1996年当年即突破300万元。同年,山东省银杏开发协会和省林业厅在小草沟村召开现场会议推广其先进经验,并在该村设立山东省银杏育苗基地。1996年11月,经省林业厅、市林业局和有关部门研究同意,莱州市林业局建立银杏叶生产基地133.3公顷和年产900吨银杏叶的烘干加工厂,项目总投资980万元,计划建成后年产银杏干叶900吨以上,年产值1575万元,年利润443万元,年上缴税金11万元。银杏生产在90年代一度成为“村村必有,家家争植”的摇钱树。90年代末,因为苗、叶销路不畅,许多农户忍痛毁树(苗),但作为城镇绿化美化的银杏树种植仍在继续发展。
  山楂 1980年烟台地区山楂产量65万公斤,到1985年达到128.5万公斤。栖霞县1983年春始建高标准密植山楂园,1985年底面积达5173公顷,计870.6万株,1989年产量达465万公斤。掖县1982年前只有三元乡有少量山楂零星栽植,1983—1984年从莱西、临沂、泰安、益都等地引进白瓤绵、大金星、敞口等优良品种,山楂园扩大到600多公顷。招远县温家村栽培的4年生山楂密植园,年平均亩产1644.5公斤,最高地块2450.4公斤。进入80年代后期,全市“山楂热”进一步升温。各县市区都照搬栖霞模式,广建高标准密植山楂园。到1990年底,全市山楂栽植面积达0.75万公顷,产量达2385万公斤。过快的发展速度和迅速增加的产量,导致果品价格猛跌和大量积压。自90年代初开始,很多地方开始毁掉山楂园,改种其他经济林树种,山楂栽植面积和产量迅速回落。到1995年,全市种植山楂4800公顷,年产量1793万公斤。2002年山楂种植面积只有933.3公顷,年产量390万公斤。
  板栗 烟台种植历史悠久,多为本地传统品种,管理粗放,产量不高。1984年,全市有4165公顷亩板栗园,树450万株,1985年产量达106万公斤。市林科所与招远县林业局在山李家试验栽培的板栗丰产园,1985年达到544.5公斤,创当时的全国最高纪录。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板栗良种选育攻关,相继选育出红栗、红光、烟青、烟泉等优良品种,并进行推广栽培。至1993年底,全市板栗面积达1万公顷,年产量143.24万公斤。1995年,莱州市林业局的板栗良种—莱州短枝选育成功,在全市广泛推广。1996年后,市林业局先后从外地引进板栗优良品种14个,汇集全市良种9个,汇集优良单株9个,分别用于科研和推广。到2002年,全市板栗面积1.7万公顷,年产量394万公斤。
  第五节 林业管理
  执法检查 森林公安 烟台市于1988年4月2日设立市林业公安科、11个县市区林业公安股和4个较大林场派出所。1994年省编委、公安厅确定烟台市7个单位设立正式森林公安机构。至2002年,烟台市森林公安编制50人,实有在岗森林公安民警39人,其中行政编制16人,事业编制23人。
  林政 1987年前由林业部门林业科负责,1988年公安科成立后归公安科负责,1996年8月8日改由新成立的林政科负责。到2002年,全市有林政人员45人。
  森林植物检疫 1983年以前,烟台地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由农业技术部门承担。1984年林业部门接管全市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检疫体系,组成遍布全市的检疫网络,开展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至2002年,全市共设立检疫哨卡13处,覆盖全市所有的港口码头和火车站,共有专职检疫员85人,兼职检疫员160多人。
  木材检查 1996年10月14日,在莱阳市城西建木材检查站1处(同交通稽查站合署办公),在蓬莱市建流动站1处。1999年4月6日省政府批准在莱州市沙河镇建木材检查站1处。
  案件查处 1988—1991年,全市查处林木案件339起,处罚1793人次,罚款49万元。1994年,全市森林公安机关共查处各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3300起,处理违法犯罪人员3673人次。
  林木采伐管理 林木采伐实行凭证采伐和限额采伐制度。1998年8月,市政府发文规定,将各县市区林木采伐审批权限统一收归市林业局林政科。
  林地管理 1996年5月,市林业局成立清理非法征占用林地工作组,分别在龙口和牟平进行试点,对1992年下半年以来非法征占用林地进行清理,限期办理使用林地手续,交纳植被恢复费。试点工作至10月份结束。11月8日,市政府在牟平养马岛召开全市林业执法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在全市全面开展林地清理整顿工作。至2002年,全市共清理1992年下半年以来非法征占用林地37起、1267.93公顷,收缴植被恢复费410万元。
  产权制度改革 1981年7月,按照中央《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和省政府
  《关于进一步放宽林业政策的若干规定》,全地区开展以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为内容的林业“三定”工作。对于大片用材林和防护林,一般由专业队、专业组或社队林场统一经营管理,其内部实行承包责任制;对于疏残林地和经济林,一般承包到户、到人,实行大包干或收入比例分成;对农田林网和地边地堰的树木,提倡树随地走,承包到户。承包年限一般20—30年,并签订合同。对荒山荒滩和部分疏林地,划给社员作为自留山,并由政府发给自留山证,谁种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到1983年全市共完成林业“三定”乡镇149个,大队8387个;划分自留山367912户,面积5.3万公顷;建立责任山滩大队5161个,面积22.1万公顷;专业户11959个,面积1.7万公顷。林业“三定”工作,稳定了林木权属和收益权,对经济林和河滩用材林、农田林网的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林业生产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部分地方群众采取“拔大毛”掠夺式经营,给山林资源造成一定损失;脱离了林业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强的行业特点,使林业生产计划难以落实;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群众积极性不高。为扭转林业生产这种不利局面,1984—1985年全市提出坚持“放宽、鼓励、扶持、优惠”原则,建立不同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深山、远山、瘦山,一般不宜划分自留山,主要建立责任山,由专业大户、联合体承包经营;近山、肥山和部分疏林地,可以划做自留山,让群众长期经营;集体大面积的成片林、速生丰产林和海滩防护林、国家投资建设的用材林基地,主要由林场和专业队、组承包经营,不能承包到户;农田林网、“两路”绿化带和梯田地堰的树木,由土地承包者经营;干杂果园,主要由专业户承包经营。责任山滩要签订承包合同,明确责任义务与奖罚规定,限期完成绿化。同时,采取提留指标要低、资金要扶持、物资供应要照顾、经营项目要帮助、对林业大户和联合体要给予更优惠的待遇等5项扶持措施。在全市推广文登建立森保服务公司的做法,在山权林权不变的前提下,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森保服务公司(站),实行“五统一分一奖惩”的办法,即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标准、统一收费、统一检查,分别承包,严格奖惩,加强林木管护工作。到1986年,有94处乡镇建立不同形式的森保服务公司(站)。
  第六节 森林防火
  行政措施 1978年以后,境内自上而下成立森林保护机构,加强护林队伍建设,开展管护山林活动。1988年以来,全市进一步加大森林防火措施,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各级政府对森林防火工作负总责,市、县、乡、村层层签署责任状。市政府和各县市区政府成立森林防火指挥部,乡镇成立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划分各成员单位承包督查的县市区和重点单位,把森林防火作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工作的考核重点之一,对累计过火面积超过20公顷、一次过火6.7公顷以上的县市区实行一票否决。县市区实行县级领导包片、成员单位包乡镇街道、乡镇领导包村、村领导和护林员包山头的“四包”责任制,加强防火直接责任人管理。落实坟头火源管理制度,签订管理责任书。对有林地过火面积按每亩400~600元的标准,向发生火警火灾所在地乡镇政府收取火烧迹地更新押金。同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护林防火宣传标语、明白纸、公开信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护林防火意识。
  护林队伍 80年代初,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实施各种形式的护林责任制,建立护林专业队。至1990年,全市有145处乡镇成立林管会,在重点林区和行政毗邻区成立347个联防组织,护林员达1万多人。护林人员多数是老党员、老干部,其报酬都由各村自出、自定、自管。为加强沿海防护林的保护,1998年烟台市建立沿海防护林自然保护区,经济较发达的龙口市成立由市林业局管理、市财政全额拨款的15人海防林管护大队;蓬莱市成立正式列编为事业单位的三个林管所。2001年,开展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试点工作,烟台市的补偿费为1040万元,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为护林防火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证。全市护林队伍和设施设备建设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招聘人员,统一划定责任区域,统一解决报酬,统一管理制度,统一配发服装、执法标志、证件和交通通讯工具,统一建设房屋;形成“三级网络”,即县市区建护林大队,乡镇建中队,林区村建小队。护林防火人员按照每人33.3~66.7公顷林地的标准配备,年报酬按管护面积大小确定。至2002年,全市以国家公益林补偿金配备13个县级护林大队、132个中队、466个小队、100个林管所,专职护林员2389名。
  防火设施 1988年下半年,全市投资200余万元,组建了150兆的森林防火无线电通讯网络,使用150~160兆的M8-1540单工机、M7-1525D双工机、TM-221车载台、EC-28A车载台通讯,建设了栖霞牙山、昆嵛山泰礴顶、芝罘区南山、招远罗山、长岛鸟展馆、福山塔顶、海阳跑马岭、蓬莱南山、龙口电视台中转台。到1989年下半年,各县市区防火办与市防火办联网,与部分乡镇也实现了联网。各县市区防火办和部分乡镇的防火人员,人手持一部150兆对讲机,实现了市县两级无线通讯全部联网,部分乡镇无线通讯联网。同时,市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组建5位数的BB机传呼网,指挥部成员每人配备1台BB机、1部150兆手持对讲机。到1989年年底,基本组建了完备的通讯网络。此后,150兆无线通信网逐步被有线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取代。2001年,市林业局使用烟港通信信息中心的800兆集群对讲机组建火场指挥通讯局域网,由地方港通讯中心负责设备的维护。2001年下半年,烟台市开始筹备建设视频图像监控系统,2002年投资200万元建成昆嵛山林火电视图像监控系统,包括昆嵛山指挥中心以及泰礴顶、大天顶、人面、老铁山、拾风崮、苍山6个监控点。
  扑火机具 烟台扑救森林火灾传统上使用的工具是铁锨、扫帚、砍刀等工具。90年代配备少量的2号工具(铁扫帚),只能对付较小火灾,扑火效率低。90年代末,开始陆续配备少量的风力灭火机、灭火弹。2002年,烟台市成立市级森林消防专业队,配备120台风力灭火机,20台油锯,50部背负式水枪,森林扑火机具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开始加快。
  第七节 有害生物防治
  1980—1981年,根据林业部和省林业厅的统一部署,烟台地区组织45人专业队伍,对全地区有害生物及其天敌进行全面调查,共调查出森林害虫674种、森林病害530种、天敌昆虫454种,还发现了松天牛、枞灰尺蠖、水蜡蛾、柳干锈病、楸树根瘤线虫病、泡桐腐烂病等稀有种。
  虫害:主要有赤松毛虫、日本松干蚧、松梢螟、松褐天牛、松纵坑切梢小蠹、松球果螟、松树红蜘蛛、榆蓝叶甲、榆毒蛾、榆掌舟蛾、榆斑蛾、榆跳象、榆白长翅卷叶蛾、大袋蛾、舞毒蛾、杨扇舟蛾、杨雪毒蛾、白杨透翅蛾、光肩星天牛、刺槐小皱蝽、泡桐龟甲、刺蛾类、金龟子类等。
  病害:主要有松烂皮病、松苗立枯病、松落针病、落叶松枯梢病、杨树溃疡病、杨树烂皮病、杨树黑斑病、杨树灰斑病、毛白杨破腹病,以及各种林木白粉病、锈病、丛枝病、紫纹羽病、根结线虫病、冠瘿病等。
  1988年境内首次发现国际性检疫对象美国白蛾,1990年在长岛县发现另一国际性检疫对象松材线虫病,2001年在从外地调入的巴西木、发财树等花卉植物上发现蔗扁蛾。1978—2000年,全市主要有害生物平均每年发生4.8万公顷,其中发生面积大、危害较严重的主要有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赤松毛虫、日本松干蚧、松烂皮病、杨树病虫害。
  美国白蛾查防 美国白蛾原产地为美国和加拿大。1988年8月23日,首次在烟台市芝罘区发现美国白蛾疫情。1988年8月27日,市政府印发《关于切实搞好普查防治美国白蛾工作的意见》,成立烟台市查防美国白蛾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查防方案。经全面普查,共在芝罘区、开发区、长岛县的10个乡镇(办事处)20个村庄、8个企事业单位、10个部队驻地查到美国白蛾疫情,发现网幕1364个,共有20种、860株树木、果树、花卉及部分农作物、蔬菜受到危害。1990年疫情扩散到全市9个县市区,56个乡镇,查出疫情树木2.19万株,网幕14.97万个。1996年是美国白蛾发生较严重的一年,查防发现疫情树木6.98万株,网幕13.87万个,发生面积达5.08万公顷。
  从1988年开始,全市每年在5月、6月和8月、9月分别进行一次全面普查,重点是港口、车站、机场、车队,铁路、公路沿线,木材、果品贮运购销、加工,城市园林和宾馆、招待所等场所。在每年两次美国白蛾查防工作中,全市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1990年全市投入资金266多万元,人工63.7万个,4.3万公斤农药,动用喷雾器1573部,黑光灯22个。查防工作主要抓4个环节:1.集中力量在幼虫网幕期进行全面、细致的普查,一旦发现,及时摘除,细致喷药,务求全歼;2.对发现较晚已分散下树的疫情点不惜代价搜杀虫蛹;3.在成虫羽化期,对漏查漏网数量较多的疫情点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4.在幼虫下树时沿树干毒笔涂环。1990年前施药以氧化乐果、DDV、敌杀死等高毒化学农药为主,之后大面积推广应用灭幼脲Ⅲ号等仿生制剂。1997年开始在全市推广应用以白蛾周氏啮小蜂为主的生物防治技术,美国白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松材线虫病及防治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内而导致松树迅速死亡的一种毁灭性病害。1990年9月,长岛县南长山镇鹊咀村信号山4公顷松林内发现有松树枯死现象,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杨宝君教授对送检的标本进行鉴定,初步认定是由松材线虫所致。5月份,省林业厅和森林病虫害防治专家也确认为松材线虫病。长岛县采取积极防治措施,对病死树全部伐除烧毁。因疫情发现较晚,该病发生又具隐蔽性,疫情继续扩大蔓延。市林业局于1991年9月10日—11日,邀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部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南京市农林局、南京林业大学、广东省林业厅和山东省林业厅等有关部门的专家,赴长岛县现场考察,研究提出扑灭疫情意见。同时,市林业局、长岛县林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对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松褐天牛进行系统观察,开展林间设招引桩和清理伐除病木、药物防治等一系列研究工作,取得可喜成果。经过3年的封锁治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993年、1994年未发现因松材线虫病致死的松树。
  1995年,长岛县境内再次发现疫情,涉及南长山、北长山和砣矶三个乡镇,面积达328公顷,疫情点32个,查出病死松树466株,通过镜检有60%的死树检出了松材线虫。1996年死树1100株。1997年,砣矶、北长山两个新疫点被拔除,疫情被压缩控制在南长山,面积达320公顷,全年死树835株。2002年,北长山镇再次发现疫情,全县发生面积达580公顷,全年清理病死树5339株,通过全部镜检,有1826株带松材线虫,占死树总数的34.2%。通过各级努力,全市松材线虫病疫情被严密封锁在长岛境内,没有造成进一步扩散。
  赤松毛虫及防治 俗称“松狗子”,是境内松林的头号大敌,与日本松干蚧并称“松树两虫”。70年代中期,松毛虫暴发成灾。1974—1977年,全区共发生松毛虫47.42万公顷(包括现威海市和青岛市的莱西、即墨两市),平均每年发生11.85万公顷。经封山育林、留苗养树等措施,山区松林面积逐渐恢复,但松毛虫危害仍然十分严重,每年均有数万公顷松林因其危害而枯死,呈现“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的周期性暴发规律。1978—1996年,全市共发生松毛虫55.07万公顷,平均每年发生3.27万公顷。1987年,全市发生松毛虫4.06万公顷,其中虫口密度在10头/株以上的严重发生面积达7000公顷,部分林片每株有虫二百多头。1991年全市发生松毛虫3.51万公顷,是继70年代中期以来发生较为严重的一年。其中每棵树5~10头的1.2万公顷,10头以上的达1.33万公顷,仅牟平县和莱州市受害严重的林片就有1.07万公顷,全市有2000公顷松林被吃光。1994年秋季,长岛县1333公顷松林普遍发生松毛虫,占全县松林的67%,其中严重发生面积333公顷,最高单株有幼虫2100多头,全县致死松树2000多株。1995年各县市区松毛虫又暴发成灾,全市共发生1.94万公顷,其中每株有幼虫20头以上的严重发生面积2933公顷。1997年以后,随着防治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先进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市松毛虫得到有效控制,发生面积逐年减少,危害程度逐年减轻,处于有虫不成灾的水平。
  第七章 果业
  烟台素有“果品之乡”美誉,“烟台苹果”“莱阳梨”“烟台大樱桃”闻名国内外。1978年,全市果树面积4.25万公顷,产量45.7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8倍和24.4倍。
  1978年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特别是经过1983年和1984年的两次稳定和完善(主要是延长承包期和调整承包指标),烟台果业生产迈入新时期。1984年,烟台市委、市政府作出退耕还林还果百万亩的决定,将苹果、梨等水果由二类农副产品改为三类农副产品,放开经营渠道,搞活流通,促进了果业生产的发展。1985年,全市新增果园面积1.98万公顷,为历史上发展最多的一年。随后全市又陆续引进数百个果树新品种和一批先进技术,果品生产开始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化栽培型过渡。1987年,市委、市政府在牟平县观水镇召开苹果品种改造现场会。在其后不到10年的时间内,全市共改造国光、青香蕉、红香蕉、金帅、秋花皮等品种5万公顷。红富士、嘎拉等品种所占比率大幅上升。1991年全市红富士苹果面积达到3.64万公顷,总产量上升至5.13万吨,约占全国红富士苹果总产量的1/3。到2002年,全市苹果主栽品种为红富士、新红星、嘎拉、红将军等优良品种,其中红富士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占苹果面积和产量的75%、80%。梨、葡萄、大樱桃、桃、杏等也大量引进、繁育、推广国内外的优良新品种,良种化趋势日渐明显。与此同时,通过推广苹果幼树早果丰产技术,大力实施果业名牌带动战略,狠抓高档果品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大果品促销力度,烟台市逐步成为全国高档果品出口的重要基地。至2002年,全市果园面积发展到12.49万公顷,比1978年增加1.9倍;水果产量达到190.88万吨,增加3.2倍;果业产值达到45.13亿元,增加30.2倍,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也由1978年的10%上升到38%。在农业种植业中,水果收入仅次于粮食居第2位。烟台的果品总产与单产、苹果总产与单产、酿酒葡萄总产与单产、西洋梨总产、甜樱桃总产等,均居全国首位。
  第一节 树种与品种
  2002年境内果树资源计17科31属80余种。
  蔷薇科占有重要地位,包括苹果属、梨属、山楂属、木瓜属、桃属、杏属、李属、樱桃属、草莓属、树莓属等10属。苹果属有花红、海棠果、三叶海棠、湖北海棠、西府海棠、山荆子、毛山荆子、大鲜果、河南海棠、新疆海棠、苹果等11个种。梨属有杜梨、豆梨、褐梨、白梨、砂梨、秋子梨、西洋梨等7个种。山楂属有山楂、野山楂2个种。木瓜属仅有零星分布,作观赏或药用,有木瓜和贴梗海棠2个种。桃属有普通桃、寿星桃、山桃、扁桃4个种。以普通桃分布最广,栽培品种最多,计有北方桃、南方桃、黄肉桃、蟠桃、油桃5个品种群。杏属有杏、辽杏、梅3个种。李属有李、杏李、欧洲李、美洲李4个种。樱桃属有樱桃、欧洲甜樱桃、欧洲酸樱桃、山樱桃、马哈利樱桃、毛樱桃、欧李、郁李9个种,其中以欧洲甜樱桃栽培最为广泛。草莓属仅有凤梨草莓1个种。树莓属原分布在山区,野生,近年因其营养价值高、无公害而有零星引种栽培,该属有山莓、高丽悬钩子2个种。
  葡萄科有葡萄1属。葡萄属分布烟台境内的有5种,欧洲葡萄、美洲葡萄、樱奥、葛和山葡萄。以欧洲葡萄和美洲葡萄及其杂交种为主要栽培品种。
  猕猴桃科只有猕猴桃1属,烟台市有中华猕猴桃、狗枣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3种。中华猕猴桃70年代自河南引入,以后陆续在蓬莱、栖霞、招远等地栽培,品种或类型有海沃德、北京36号、河南78-1-11、庐山79-1、黄草12号、四萼、山农大203等。野生狗枣猕猴桃在昆嵛山、牙山有零星分布。
  安石榴科石榴属石榴种是一个古老树种,各地均有分布,并有成片集中栽培。鼠李科有枣和枳2属,枣属除了有枣种以外,境内还有棘(俗名酸枣)和龙爪枣两个变种。枳属只有1个种。
  柿科柿属有柿和君迁子2个品种,柿种栽培历史悠久,全市均有分布。君迁子种又名软枣,各地均有零星分布,主要作柿子砧木。核桃科有核桃属和山核桃属,核桃属有核桃、核桃楸、野核桃3种;山核桃属有薄壳山核桃一个种,由外地引入。山毛科有栗1个属,有板栗、日本栗、朝鲜栗3个种。银杏科全市分布,有成片种植,叶籽银杏偶有发现。桑科分无花果属和桑属,无花果属桑科主要分布在芝罘区,作庭园栽培,品种有绿皮红瓤、绿皮白瓤、紫皮等。桑属桑科本市无专门栽培,仅有零星分布。茶子科醋栗属黄花茶科,原产北美中部与西部,莱阳农学院有引种。芸香科分枸桔、金桔、柑橘3属。桦木科榛属分为毛榛、欧洲榛子和平榛3种。毛榛又名角榛,栖霞牙山有成片栽培;欧洲榛子栖霞有小片栽培;平榛在昆嵛山、牙山等山区有少量野生分布。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文冠果种为一种木本油科果树,种仁可榨油,供食用,境内栽培历史悠久,但一直未形成商品产量。胡颓子科分为颓子属和沙棘属。胡颓子科又分为沙枣和秋胡颓子2种,沙枣昆嵛山区有野生,果可食,为一种木本粮油果树;秋胡颓子又名牛奶子,果可食。沙棘属有4个品种,境内有零星栽培。越橘科越橘属为多年生落叶或长绿果树,境内20世纪末21世纪初有少量灌木引种栽培。
  苹果 中国苹果和小苹果在境内已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分布各地。1871年引进早黄、伏花皮、翠玉、丹顶、凤凰卵、六月鲜、伏金星等。19世纪80年代传入青香蕉。20世纪10—30年代,由辽宁、青岛等地及国外引入黄魁、红魁、祝光、甘露、红香蕉、金帅、鸡冠、大国光、红玉、金花等品种,直到20世纪80年代一直是烟台的主栽品种。1980年前后引进的品种主要有:青岛秋红、嘎拉、乔纳金、赤城、红月、头领、首金、日金、新红星、好矮生、艳红、首红、顶红及其他元帅系芽变、金矮生、金标、香红、秋锦、秀水、胜利、向阳红、阳光、王林、陆奥,以及一批着色系富士:长富2、长富6、秋富1等。80年代中期以后,从日本、美国、欧洲、大洋洲引入一批品种,主要有藤牧一号、新嘎拉、姬上、高岭、华丽、格罗斯特、布瑞本、4-23、世界一、北斗、珍宝、早生富士、红将军、爱尔斯塔、北海道9号、清明、昂林、秋映、天星、粉丽、2001富士、乐乐富士、津轻姬、松本锦、斗南、嘎富等。至2002年,境内先后从国内外引进和本地选育的品种(品系)约有400多个。
  1978年,境内苹果产量29.06万吨,占果品总产量的63.57%,各县市区均有苹果栽培。自引进以新红星为主的短枝浓红型元帅系芽变和着色系富士后的七、八年间,全市进入第一次品种更新的高峰期。1995年开始推广烟富1-6号,烟嘎1-2号,烟台苹果进入第二次品种更新期。1987年全市果园普查资料显示,至同年底国光仍是全市第一大主栽品种,占苹果总面积的34%,产量占苹果总产量的42.87%。2002年,全市苹果面积和产量发生变化,总面积为8.7万公顷,总产150.24万吨。栖霞市苹果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市首位,其后依次是招远、蓬莱、莱阳、牟平、莱州、海阳、龙口、福山等县市区。
  梨 梨树在烟台栽培历史悠久。历史上梨树在各种果树中发展较快,直到50年代末产量一直居各种水果之首,其后由于苹果发展迅猛而退居次席。1978年之后,果品经营市场放开,果品价格上升,梨生产又有新的发展,到1984年面积达到7647公顷,产量达到15.54万吨。90年代,受出口拉动,梨生产再获长足发展。2002年,全市梨面积1.37万公顷,产量17.09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1.58倍、1.18倍。
  境内梨共有7个种150多个品种,其中主要有白梨、砂梨、西洋梨、秋子梨等4个种,白梨系统栽培品种近70个,砂梨系统30余个,西洋梨系统近40个,秋子梨系统近10个。梨在烟台市分布范围很广,各县市区都有栽培,但分布不均匀。2002年面积超过666公顷的市(区)依次为龙口、蓬莱、莱阳、栖霞、牟平、莱州、招远。
  主要的栽培品种有黄县长把梨(山东梨)、莱阳茌梨、栖霞香水梨、巴梨和日韩砂梨系统的品种。其中日本砂梨系统发展了5267公顷,产量达到2491万公斤。
  葡萄 1871年,美国传教士倪维思从美国带入烟台一批葡萄品种。1892年张裕公司创建后,引进酿造品种124个。1895年张裕公司在烟台市郊购荒山2座,垦殖葡萄园,烟台成为中国酿酒葡萄栽培的发轫之地。70年代,随着酿造业的发展,先后又引进白羽、白雅、北醇等酿造品种,并大力推广白羽、佳利酿、法国兰、蛇龙珠、贵人香、雷司令、李将军、北醇、白雅等一批高产或优质酿造品种。玫瑰香、龙眼等鲜食、酿造兼用品种也有较快发展。
  1978年后,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和酿酒工业发展的要求,烟台建成大面积的山、滩葡萄酒原料基地。各县市区均有葡萄栽培,超过667公顷的市(区)有6个,依次为龙口、蓬莱、招远、莱阳、莱州、福山,种植的葡萄品种多为美国传教士倪维思和张裕公司引进的品种。70年代至80年代初,又引进以巨峰为代表的一批大粒鲜食品种,其中巨峰成为全市鲜食葡萄的主栽品种。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又先后从国内外引进瑞必尔、黑大粒、红地球、红意大利、矢富罗莎、京秀以及红宝石、皇家秋天、超级无核、8611、8612等众多无核品种,并迅速推广,葡萄生产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至2002年,全市葡萄面积达到7853公顷,年产量10.35万吨。
  桃 桃在烟台栽培历史悠久,早在300多年以前就有文献记载。60—70年代,引进传十郎、满城雪桃、大久保、雨花露、春蜜、李砂桃、油桃等。80年代引进大量黄露、丰黄、金童系、NJC系、明星、敌克松、森格林等国内外名优黄桃品种及早熟品种。1981年,境内桃种植面积1060公顷。1982年后,随着果园承包和市场价格的放开,以及黄桃等新品种的推广,桃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到1985年已发展到2600公顷,总产1355万公斤。90年代从国内外引进春艳、砂子早生、仓方早生、日川白风、新川中岛、中华寿桃、北京晚蜜、早红珠、曙光、艳光、早露蟠桃、超五月火、丽春、春光等,为品种引进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2002年,种植面积达到5590公顷,总产54631吨。桃在全市各县市区均有分布,2002年面积超过666公顷的有5个市,依次为莱州、莱阳、蓬莱、海阳、招远。
  甜樱桃 烟台是中国引种樱桃最早的地区,1871年由美国传教士倪维思从美国引入。70年代末,推出红丰、红樱桃、晚红、烟台一号、烟台二号等5个新品种。80年代后,从国外引进高砂、北光、赛内卡、佐藤锦、山形美人、滨库、雷尼、拉宾斯、先锋、萨米脱、早大果、奇好、胜利、友谊、宇宙、抉择、美早等几十个品种,大大丰富了烟台的甜樱桃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甜樱桃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到1985年,仅芝罘区、福山区就有甜樱桃380余公顷,总产量30多万公斤,约占全国甜樱桃总产量的80%以上。90年代始,烟台市加大名特优稀甜樱桃发展力度,至2002年全市甜樱桃面积达到1.17万公顷,总产量2538万公斤。除长岛外,其余县市区均有甜樱桃栽培,面积666公顷以上的有6个县市区,依次为福山、栖霞、芝罘、蓬莱、莱山、莱州。
  杏 境内各地均有栽培,多植于山坡地边及庭院周围,以分散零星栽培为主,也有少量成片杏林。2002年,全市杏树面积发展到2000公顷,产量达到1880万公斤。面积超过333公顷的有莱州、龙口、招远3个市。
  烟台最早栽培的杏树品种有麦黄杏、榛杏、接杏、金杏、木杏等。1941年,已有麦黄杏、香白杏、青皮杏、粘核杏、将军脸、虎皮杏、关爷脸、平顶、拳杏及山杏、杏梅等20多个品种。80年代初引进水杏、玉杏等,到1985年杏品种已达80多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引进凯特杏、金太阳、红丰、新世纪、龙王帽、一窝蜂、白玉扁、早红榛等优良品种。
  李 1871年,美国传教士倪维思从美国引入欧洲李子品种,之后逐渐推广到各县。到1985年,烟台李主要品种是秋李、白李、帅李、玉皇李、伏李及琵琶李,同时又相继引进大石早生、秋姬、美丽李、凯尔斯、安哥诺、福莱等优良品种。
  李在烟台分布较广,各县市区均有种植,但面积一直不大,多数处于零星栽植,90年代以来渐有成片栽培。2002年全市有李树913公顷,产量579万公斤。
  草莓 烟台草莓的栽植始于19世纪末,主要分布在城镇周围,其中以龙口、福山、芝罘等为主要产区。20世纪80年代始草莓发展较快,各县市区均有种植。2002年,全市草莓总面积达到3747公顷,总产量6630万公斤,超过666公顷以上的有莱阳、福山和龙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烟台市草莓品种主要有鸡心、鸡冠、紫晶、鸭咀、玛瑙红、牛心、小圆球等十几个品种。80年代,芝罘区农林局从国内和日本引进北京鸡心、丹东鸡心、丹东鸡冠、绿色种子、日本四季、大圆球、姆托、戈雷拉、丽红、索菲亚、宝交早生、达那、春蕾、红岗特兰德、红灯笼、红太阳、盛岗16、新西兰、美国四季、花大、芳玉、明寿、女峰等。1981—1984年,烟台市果科所引进春蕾、黄土岗、印都卡、狮子头、红色岗特雷特、布兰登保、威斯塔尔等品种。到1985年,全市共有草莓品种约40个。90年代,又引入春香、丰香、明宝、丽江、红宝石、大将军、草莓王子、红玫瑰、美香莎等优良品种,其中丰香、明宝、宝交早生为烟台草莓的主要栽培品种。
  山楂 山楂在烟台栽培历史久远,曾在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有一定的出口量。1989年面积达到高峰的9333公顷。此后,由于销路不畅,面积锐减,至2002年面积933.3公顷,产量390万公斤。
  烟台山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种子繁殖的实生苗后代,多处于半栽培状态,亦可作山楂砧木;另一种是栽培种,大果型品种,主要有白瓤绵球、金星锦、大红袍、艳阳红、铁球、大绵楂、敞口等品种。全市各县市区均有山楂分布,栖霞、蓬莱、牟平、莱州、龙口是山楂的主产区。
  石榴 石榴在烟台栽培历史久远,但一直停留在庭院栽培中,直到90年代,招远等几个县市区才有为数不多的成片种栽。石榴的栽培品种约有30多个,其中鲜食品种主要有13个,即大籽红皮酸、大籽红皮甜、大籽绿皮酸、大籽绿皮甜、小籽红皮酸、小籽红皮甜、小籽绿皮酸、小籽绿皮甜、临潼净皮甜、天红旦、大红袍、泰山红、蓝宝石等。
  全市各县市区均有分布,栽培最多的是莱州,约有四分之一的农户有石榴树,总产达25万公斤,至今不少地方仍有百年以上的大树。
  小樱桃 烟台小樱桃栽培有800多年的历史,分布甚广,几乎各县市区都有栽培,较为集中的是莱阳、栖霞、牟平等。小樱桃自古多行分散栽培,以植于梯田地堰为主,山溪边沟旁以及庭院“四旁”也有零星栽培。2002年,全市有小樱桃547公顷,年产量513万公斤,主要集中在栖霞、莱阳、海阳3个市。
  第二节 栽培与管理
  苹果 育苗与建园 烟台苹果生产上采用的树苗全为嫁接苗,砧木主要有6种:沙果、小海棠、山定子、三叶海棠、大海棠和白海棠。80年代初开始,由于大量育苗的需要,全市每年从淄博和河北怀来等地引进淄博海棠、八棱海棠作砧木,数量较大。1978年以前,苹果栽植多为栽植穴定植,其后由穴植改为栽植沟,然后定植。株行距也由过去的4×5米改为2×3米,发展的新果园由乔化稀植转向了矮化密植。
  土肥水管理 烟台苹果园多建于丘陵山地,70年代以来大力提倡深翻扩穴压土,改良土质,增厚土层,提高地力,壮树效果十分明显,有的地方还提倡压含磷风化土,增产效果更佳。70年代以前,施肥多以土粪、厩肥等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硫酸铵、尿素、硫酸钾、氯化钾等化肥。70年代末以后,以有机肥为主转向以化肥为主,鸡粪、厩肥等有机肥料为辅。果园基肥多以秋季施入者居多,也有春施者。追肥则以花前、花后和果实膨大期追施居多。叶面追肥自70年代以来作为常规措施在多数果园推广应用。苹果园多以大水漫灌为主。70年代中期,简易喷灌设施在果园推广。80年代初,推广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束怀瑞教授等研究的穴贮肥水技术,该法节水抗旱,适于烟台水源缺乏的旱薄地果园应用,推广规模不断扩大。
  整形修剪 60年代烟台苹果整形主要采用主干疏层形,70年代中后期开始推广小冠疏层形。至80年代后期,自由纺锤形成为新建果园的主流树形。1980年,地区农业局全面总结苹果实现早期丰产和稳产增产的修剪经验,推广以中冠型为主体、枝组为重点、花芽为中心的整形修剪技术,把烟台苹果的整形修剪技术提到新的高度。1990年,市农业局提出对幼树修剪应掌握“两为主、两结合”的原则,即以小冠形(自由纺锤形、小冠疏层形)为主,以疏剪为主,冬夏剪结合,长树与丰产结合。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栖霞市“春季刻芽、夏季环剥(割)、秋季拉枝”的幼树早果丰产经验。
  花果管理 人工授粉自60年代被普遍采用,一直沿用至今。70年代推行蜜蜂授粉,每10亩安置一箱蜂,花朵坐果率比自然授粉的高2倍多。80年代自中国农科院生物研究所引进角额壁蜂,传粉能力为家养蜂的80倍左右。至21世纪初,有大量的果园在使用壁蜂授粉。70年代,烟台地区提出“依树定产”的疏果原则。80年代进一步提出“间距疏果法”,即每隔20~25厘米左右留一个果,至21世纪初一直沿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推广果实套袋、摘叶、转果、铺反光膜技术,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市已达到年套袋65亿个的规模。
  梨 栽植 1978年以后,烟台梨树栽植由大穴改为栽植沟栽植,沟宽1~1.6米,深0.8~1米。有的采用全园深翻60厘米,然后定植。栽植时间也由冬春两季栽植改为春季,一般安排是冬季开沟(或翻地),春季植树。70年代末到80年代,梨树高密栽植在全市兴起,各县市区均有一些高密栽植的试验园,一般株行距1×2米或1×1米,亩栽330~667株,个别达1000多株。到了90年代中后期,随着日韩梨发展热潮的兴起,梨树高密度栽培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株行距1~3米×1.5~5米,亩栽45~440株。
  整形修剪 70—80年代,烟台市梨树采用的大多是苹果的整形修剪技术。90年代,由外商和市内较大规模的个体果树农场经营者引进网架栽培,网架由地锚钩、斜立杆、直立杆、周边围绳、接头卡扣等组成,枝条均匀地绑缚在架面上,结果枝2—3年更新一次。
  花果管理80年代,黄县梨区为提高外销果的质量,由新加坡华裔客商于大中自日本引进纸袋进行套袋栽培,随后套袋面积逐年扩大,90年代末期梨园套袋数量达到8亿多个。
  葡萄 育苗与栽植 60—70年代中期,葡萄一般先在苗圃地扦插育苗,当年初冬或翌年早春移入大田定植。1978年以后,由于发展速度快,栽植面积大,各地普遍采用大田直接扦插建园。90年代,大多采用营养钵内扦插育苗的方法,待芽枝生根发芽成苗后,连同营养钵一同移入大田定植建园。70年代末至2002年,葡萄普遍采取开沟深翻改土栽植。栽前先行规划,随行设置主、副道路,排、灌渠随路走,周围适当设置防护林。篱架栽植一般1×1.5米,亩栽440株左右,行向南北,行长50~100米。棚架栽植,一般1×4.5米,亩栽160株左右,东西行向,行长50米左右。
  整形修剪 80年代,烟台葡萄整形修剪提高到新的水平,棚架及篱架葡萄均采用1年成形、2年伸蔓、3年满架的修剪方法,并严格控制副梢及卷须的生长,合理留足叶片,反复摘心,促使主蔓生长健旺。生食大粒葡萄还学习国外经验,注意花果管理,采取花期去副梢、掐尖,进行果穗整形工作,果实粒大而均匀。
  甜樱桃 育苗与栽植 甜樱桃都采用嫁接法繁殖。70年代后,栽植密度加大,一般园片为3×4米或4×4米,每亩50株左右,少数密植园片为2×3米,每亩百余株。70—80年代,砧木用的是草樱桃实生苗、毛把酸等。90年代至今,砧木主要用的是大青叶、莱阳大叶砧等。砧木的繁殖一般采用斜栽压条法,一株一年可繁殖7~8株不等。80年代初期品种嫁接大多采用带木质部芽接的方法,春、夏、秋三季均可嫁接。
  整形修剪 烟台大樱桃树形有主干疏层形、自然丛状形、自然开心形和自然圆头形,80%以上采用的是主干疏层形。90年代中期,有少部分果园学习临朐的经验采用自由纺锤形。70年代末修剪技术开始推广“一年截,二年缓,三年转自然”的方法,80—90年代主要推广“拉枝、刻芽、摘心”修剪技术。
  大棚栽培 1991年福山、芝罘两区和莱阳市沐浴店镇开始进行甜樱桃促成栽培,至21世纪初全市在福山、栖霞、莱山、莱阳、芝罘等地建甜樱桃大棚133.3多公顷。大棚分两种,一种是简易塑料大棚,一种是钢架大棚。大棚甜樱桃的成熟期比露地提早1.5—2个月,价格是露地栽培的8~10倍,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草莓 70年代,烟台仅有少量的露地栽培草莓。80年代初,芝罘区首先采用地膜覆盖、小弓棚塑料保护地栽培,而后由小棚发展到塑料大棚栽培。到1985年,芝罘、福山等地保护地栽培草莓已很盛行。21世纪初,全市大棚草莓栽培面积2000多公顷。
  露地栽培 70年代普遍采用小畦大背3年一倒茬的种植方式,到第三年产量低,质量差。1980年开始采用大畦小背2年一倒茬的密植单作方式。大棚栽培栽植技术与露地相同,扣棚时间一般在1月初至2月初。
  第三节 名特优果品烟台苹果烟台苹果品质优良,以个大、美观、清香脆甜而享誉国内外。到80年代末期,随着以红富士、嘎拉等新品种为主的更新换代,烟台苹果又上新台阶。2002年年产量约占全国苹果总产量的10%,成为中国最大的苹果经济栽培区。烟台苹果约计200余个品种。其中,烟台红富士苹果丰产质优,果形高桩端正,着色指数高达90%以上,全红果比例在70%以上,色泽艳丽、风味佳,综合性状居国内领先水平。1998年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公布的烟富1、3号和烟嘎1、2号等优系新品种,已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推广。烟台市成为全国最大的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90年代后,烟台苹果涌现出许多名优品牌,如海阳王家山后的“皇家红富士”、招远的“鲁冠苹果”、栖霞的“天誉苹果”等。在历次全国和全省果品参评会上,烟台苹果均居金牌榜首。烟台苹果每年除大量销售全国各地外,还外销东南亚诸国。
  莱阳梨 即莱阳茌梨,由明末清初在东昌府茌平县任教谕的莱阳籍人张风采从恩县引入,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茌梨谷雨开花,仲秋果实成熟,果型大,皮薄、肉质细嫩、清香甜脆,含糖量8.5%。莱阳梨不仅鲜美可口,还有开胃、消食、化痰、清肺、止咳的功效。用其加工制成的梨膏、干、脯、罐头等,深受消费者喜爱,堪称东方梨之冠。茌梨初在莱阳芦儿港、大小陶漳、肖格庄一带栽种,进而扩展到栖霞、招远、海阳等地。至2002年,全市莱阳茌梨栽培面积1453公顷,年产量3.9万吨,比建国初期增长118倍。除在国内销售外,还远销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国。90年代末期,由中国进出口总公司冷风库和莱阳果品冷库保鲜试验,将茌梨成功保存到翌年4月,扩展了茌梨的发展和出口前景。
  黄县长把梨 原产龙口市(原黄县城南崔家村),由优良实生单株繁殖而来,栽培历史约260多年,是晚熟耐藏品种,以其丰产耐贮而经久不衰。长把梨果实中大,单果重210克左右,果实倒卵形,果皮黄绿色,薄而细。果肉白色,肉质脆而多汁,味甜酸,含可溶性固形物12.8%~14.6%,9月下旬成熟,可贮至来年4—5月。1987年,全市栽培面积3640公顷,2002年达到5210公顷,总产10.42万吨,年创经济效益1.04亿元。长把梨从20世纪初开始出口,销往日本、新加坡等国。2002年全市出口长把梨1.88万吨,创汇423万美元。
  栖霞香水梨 又名南宫祠梨。据传最初由莱阳从河北省南宫县引入,晚清又由莱阳传入栖霞后发展起来。该品种因其丰产、优质、抗病、耐藏,70年代被各地广泛引种栽培。2002年全市栽培面积达672公顷,年产量2.4万吨。栖霞香水梨结果早,产量高,果实中大,平均单果重180克左右,果实椭圆形,皮色黄绿、果皮薄,果点小而密。果肉白色,质脆多汁,味甜微酸有香气,果实含糖8.8%、酸0.3%,成熟期9月下旬,普通窖藏可贮至次年3月。
  烟台大樱桃 最初在烟台市郊栽培,不久传到福山、龙口等地,以其果大味美、娇艳欲滴、晶莹剔透、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被誉为“北方春果第一枝”。烟台大樱桃品种多属甜樱桃种系,色泽分紫、红、黄3类。栽培品种约70余种,成熟期一般从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主栽品种有红灯、那翁、大紫、芝罘红、拉宾斯、先锋、萨米脱、13.38、莫利乌、滨库、胜利、友谊、雷尼、红丰、早大果、美早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并在历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倍受关注,其中红灯、芝罘红、拉宾斯、先锋、滨库、莫利乌等品种均荣获国家级金、银、铜奖及名牌产品称号。烟台大樱桃发展较快,1987年面积已达800公顷,年产量650吨。90年代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樱桃栽培遍布烟台市。至2002年,栽培面积扩大到1.17万公顷,年产量2538万公斤,大樱桃生产已成为烟台市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烟台大樱桃从60年代起,先后被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四川、河南、江苏、陕西、贵州、新疆等省市引种试栽及推广。
  第四节 果品贮藏
  烟台市果品贮藏技术随果树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提高、渐趋成熟。开始由果农的缸藏,逐渐发展为简单的堆藏、窖藏等。建国初期福山、牟平、莱阳等苹果、梨产区均沿用此法贮藏。到20世纪60年代初,贮藏方法由简单的堆藏、窖藏发展为普通库、树下堆藏和地沟贮藏等。60年代末,全地区果品贮藏总量约2000万公斤,占果品总产量的10%。进入70年代,业务部门大量总结和推广产地树下堆藏及地沟、库房贮藏技术经验,各园艺场、果品产量大的集体果园都进行果品贮藏。1978年栖霞丰栗果园普通库贮藏青香蕉22.5万公斤,小观果园树下贮藏大香水梨45万公斤,烟台园艺场库房贮藏青香蕉、小国光50万公斤。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引进和应用果品通风库和机械冷库贮藏,并试验应用聚乙烯塑膜及塑膜加硅橡胶窗(帐)袋贮藏。1981—1985年先后建成投产的机械冷库和气调库18座,总贮藏能力为4.15万吨。1984年烟台果品站在火车站建成果品中转库,占地24公顷。全市还拥有地下式或半地下式自然通风库13座,总贮藏能力0.5万吨。大量的果品贮藏仍是采用普通库房,改良地沟,田间贮藏,年贮藏总量约12万吨以上。到1985年,全市果品贮藏总量约15万吨,占总产量的20%以上,年增收1600万元。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果品生产的迅速发展,全市先后投产使用的机械冷库达到48座,气调库18座,总贮藏能力为18.46万吨。其中,龙口复发中记有限公司于1994年在屺?岛建库,占地40公顷,1996年建成冷库、气调库,库容量3.5万吨,为亚洲第一冷贮群。90年代后期,为延长高档果品的供应期,增加果品附加值,各市区都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建设大型的贮藏保鲜库。至2002年,全市共有各种果品冷库、气调库326座,库容量42.42万吨。栖霞市采用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发展的办法,19个乡镇都建起冷藏库。1999年该市新增果品贮藏能力5万吨,2000年总贮藏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其中蛇窝泊镇达隆总公司果品冷藏厂新建4000吨气调库。2002年,全市利用冷库、气调库贮藏果品45万吨,占全市果品总量的23%,年增加收入5.74亿元。加之各地果农采用通风库,地沟、田间贮藏的果实,年贮藏量约30万吨,全市果品贮藏总量约75万吨,占果品总产量的39%以上,年增收7.14亿元。
  冷库贮藏 1981年开始兴建和使用果品机械冷库,用机械调节果品贮藏库中的温度、湿度和通风,使之适合果品贮藏的需要,达到保鲜目的。机械冷库贮藏果品时间长,保鲜效果好。1982年莱阳果品公司冷库贮藏金帅、国光、长把梨6个月,果肉硬度4.45~7.36千克/平方厘米,总损耗率不超过8%。1997年栖霞天誉果品冷藏公司、福山果品公司冷库贮藏红富士、新红星苹果180天,果肉硬度6.38~5.32千克/平方厘米,可溶性固形物14.5%~13%,自然损耗率2.24%~2.58%。2000年栖霞蛇窝泊、招远市果品公司贮藏的红富士、长把梨、日韩梨2000吨,总损耗率5%~7%,而且果实鲜艳、汁多,保持了固有的风味。1982年投产使用的冷库有烟台外贸5000吨1座,莱阳3000吨1座,栖霞、蓬莱2000吨各1座。1983年黄县、招远、栖霞、蓬莱、莱阳各1座,总贮藏量1.6万吨。1985年投产使用的有栖霞、福山、掖县、龙口、蓬莱,年贮量2万吨。2002年,全市投产使用果品机械冷库272座,贮藏量34万吨,年增加纯收入4.42亿元。
  气调贮藏 果品气调贮藏是在密闭的条件下,利用调控贮藏气体成分,同时保持适宜的低温使果实呼吸代谢延缓,提高保鲜效果。烟台市80年代初采用简易气调贮藏,以后多数采用标准(CA)气调贮藏技术。将果品按品种特性适期采收,分级,防腐、防病处理,装箱,然后放入0℃左右库进行预冷,使果温逐渐降至1℃~2℃,快速入贮。一般100吨的贮藏库,必须48小时内装满,封库后立即降氧。按照CA气调的要求,封库后2—3天库温恒定在0℃左右,相对湿度维持90%左右。坚持每天测定1~2次,严格控制库内温、湿度以及气体成分的含量。1981—1984年,市果树所在地下通风库和地沟中应用塑膜袋(帐)加硅胶窗贮藏青香蕉、国光、金帅、长把梨等果实,经过129—162天,果内硬度分别达5.38~7.83千克/平方厘米,好果率达84.07%~96.8%,自然损耗率2.4%~6.5%。1999年蓬莱园艺场、栖霞市天誉果品公司气调贮藏红富士200天,果肉硬度7.08千克/平方厘米,总损耗率7%,而且果实新鲜、肉脆、汁多。2000年,蓬莱园艺场、龙口复发中记贮藏库尔勒香梨、山东梨、鸭梨150天,好果率93%。2002年,全市气调贮藏果品11万吨,年创经济效益1.32亿元。
  第五节 果品加工
  果汁 果汁加工业于80年代初发展起来,主要加工苹果汁、梨汁、桃汁等。90年代,果汁加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全市引进浓缩果汁生产线20多条,烟台北方安德利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天府集团、烟台山村果园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金海缘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源通果汁有限公司等一批果汁加工龙头企业先后崛起。至2002年,全市年生产各类果汁近20万吨。
  罐头 烟台水果罐头生产始于1913年。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乡镇罐头加工企业蓬勃发展。1985年,全市有加工水果罐头的企业和车间82个,年加工各种水果6.86万吨,生产水果罐头9.8万吨。全市最大的罐头生产企业为烟台市罐头总厂,年产各种罐头2万余吨,主要水果罐头有糖水洋梨、糖水樱桃、糖水苹果、糖水桃子等,共计10余个品种,销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俄罗斯、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糖水洋梨、糖水樱桃荣获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草莓酱、糖水苹果、糖水桃子、糖水雪梨荣获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糖水莱阳梨、糖水苹果荣获山东省一轻厅优质产品称号。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烟台罐头加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以康乐达、新亚等为代表的罐头加工企业年加工量近3万吨,产品大部分出口。
  果脯与果干 1978年后,烟台果脯与果干加工业蓬勃发展。1985年,全市有加工企业和单位40个,年加工杏、桃、苹果、梨等各种水果2.29万吨,加工品种达18个,生产果干、果脯4844吨。烟台市最大的果脯厂是栖霞果品加工厂,主要生产苹果脯、桃脯、梨脯、樱桃脯等,年生产能力1000吨。该厂生产的“葵花”牌苹果脯,1983年获山东省一轻厅优质产品称号,1984年获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是全国最大专业化生产厂家之一。
  第六节 果品销售
  果品销售 1975年起,境内各县成立县级果品公司,各公社成立物资采购站,专营果品收购和销售,各级供销社和水果店负责经营果品零售业务。1978年,由香港转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出口黄县长把梨1.23万吨。1979年6月,全国对柿饼、山楂、大梨等试行议购议销,但苹果和长把梨、香水梨、巴梨、茌梨仍按国家计划统一购销。同年收购苹果3.2万吨,苹果出口量1.91万吨。1981年,省政府确定在市、区、县果品公司和外贸部门收购任务完成后,允许生产单位、私人经营果品,并允许长途贩运、设摊、开店批发,议购议销。
  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1982年由农牧渔业部、省农业厅、烟台地区农业局以及烟台、龙口国营园艺场共同投资组建烟台果工商联合公司,年销售果品1400吨。1984年省政府规定,将苹果由二类物资改为三类物资,从二级站到基层社都可自营,开展收购、批发、零售业务,可联营、代购、代销、代储、代运等。外贸和果品加工等部门可直接收购出口、加工原料。
  90年代中后期,随着果品产量剧增,国内外销售市场竞争激烈,有些果品公司、外贸等销售企业,逐渐失去果品销售主渠道的作用。面对这一状况,各县市区积极培植龙头销售企业,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促进销售。其中栖霞市1998—2000年投入300~350万元,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浙江、上海等省市电视台,第27届奥运会电视直播作苹果广告。蓬莱市政府每年组织人员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办新闻发布会,促进果品销售。龙口复发中记公司从1997年开始每年出口果品4万吨以上。1999年全市苹果销售量200万吨,占总量的77%。2000年,全市已拥有不同类型的产地批发市场35处,营销大户1440多个,果品销售龙头企业96个,经纪人22万多人,全市总销售果品180万吨,果品销售额32.4亿元。至2002年,全市已拥有不同类型的产地果品批发市场59个,占地面积164公顷,年交易量为203万吨。果品在国内主要销往上海、江苏、东北三省、广西、福建、浙江、北京、天津、广东、河北、香港、台湾等十几个省市和地区,国外主要销往俄罗斯、新加坡、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90年代后期,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多次组织专家去美国、俄罗斯、欧洲、东南亚和国内大城市考察,获取国内外果品供需情况、价格信息等,指导果农生产、销售。2000年11月6日—7日,市政府组织各县市区农业局、供销社、龙头企业等几十个参展单位在上海举办“2000烟台苹果(上海)展示会”,共签订苹果、梨、葡萄等各种购销合同32项,果品成交量12.41万吨,合同金额4.4亿元;达成合资合作意向、协议25项,协议额8786万元。2002年2月1日,成立烟台市苹果协会,发展会员单位118个,在全国成立烟台市苹果协会驻上海、哈尔滨、满洲里办事处,烟台苹果驻福州、大连、北京、上海沪西、上海麦德隆、黑龙江绥芬河、深圳、牡丹江专卖行。
  果品分级50年代,农业部、供销总社和山东外贸部门制定和公布了苹果、梨的分级检验草案,除果个大小外,还有重量、色泽、形状、伤害程度等项,按果实大小、色泽、品质分成1~4等。1971年省农业局、商业局批准执行新的苹果、梨、桃等若干果品分级规格标准。1986年农业部和国家商检局制定《苹果等级标准》和1988年《出口鲜苹果标准》,上述各标准一直沿用至1988年。从198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GB10651-89《鲜苹果》标准。大梨及小水果分级标准仍执行1971年省农业局、商业局下达的标准。
  进入90年代末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型果品包装厂的出现,蓬莱、龙口、莱阳、栖霞、招远、福山分别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引进苹果、梨的分级机,使果品的分级与洗果、打蜡、干燥、装箱联成一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分级处理。1997年全市拥有分级、洗果、打蜡生产线15条,年加工量14.5万吨;2002年生产线增加到21条,年加工能力19.8万吨。
  果品包装 烟台果品的传统包装容器有笼和木箱两类。大型笼可盛苹果、梨75~80公斤,小型笼可装葡萄25公斤;木箱可盛20公斤苹果、梨,箱内以稻壳或锯屑充填。至50年代一直沿用此包装。从1962年开始对出口水果试用纸箱包装,纸箱规格以果的个头大小分组,由单层或双层瓦楞纸板制成,箱内用纸板衬垫,并有外卡片,注明品种、等级、产地。80年代后期至2002年,多采用纸箱包装,并且有很多规格。箱内果品用白纸单包装、分层置单瓦楞纸板于方格内,每个水果套上泡沫塑料网套。包装的果品品种、重量及产地代号均印刷在纸箱上,并在纸箱外表印有果实图案。同期又引进钙塑箱,用单瓦楞制成,多为长方形,规格与纸箱相似,箱内装订隔板。90年代后期,在龙口、蓬莱、莱阳、栖霞、海阳、招远等地大量应用。
  果品价格 1978年后,果品加工业兴起,价格发生变化。1983年,省物价局和供销社对苹果价格作了上调,并规定在完成派购任务后,允许生产者自销,多渠道经营,议价幅度在收购牌价的基础上,可以上下浮动不超过20%。1983年烟台地区供销社又将长把梨每公斤由0.28元调为0.36元,一等巴梨和茄梨由0.26元调为0.3元。对外出口的苹果由国家派购任务,由供销社统一收购、拨交、调运,并在国家牌价的基础上,给予优质补贴,其中红星、红香蕉双红果每公斤补0.12元,单红果补0.05元,青香蕉补0.047元,国光补0.16元。桃子、葡萄等小水果的收购价格仍执行1978年收购价格。1984年苹果、梨等由二类物资改为三类物资后,流通领域搞活,经营渠道拓宽,果品价格逐渐上升。1985年后,果品价格开始由市场调节,稳中上升。
  第七节 市场·企业·园艺场栖霞蛇窝泊果品批发市场 建于1996年7月。栖霞市先后投资1.8亿元,历经三期工程建设,占地80公顷,建筑面积9.9万平方米,建成9万平方米交易摊位商业中心大楼、11座冷风库。2000年果品交易量达4亿公斤,交易额突破8亿元,其中出口量占10%,果品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果品批发市场销售收入8亿元。该批发市场被农业部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定点市场”。
  山东天府集团公司 (参见第十五编第二章 )
  烟台山村果园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参见第十五编第二章 )
  烟台北方安德利果汁股份有限公司 (参见第八编第十三章)
  山东金海缘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招远市。始建于1999年,是由山东金海集团有限公司控股设立的大型现代化鲜榨果汁生产企业,具备年生产纯鲜榨果汁3.5万吨、还原汁3.5万吨的生产能力。公司于2001年3月获得ISO9002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证书,同年“金海缘”牌鲜榨果汁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2002年12月31日,金海缘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二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烟台源通果汁有限公司 位于栖霞市。由栖霞白洋实业总公司与瑞士UNIPEKTIN公司联合成立。产品全部销往欧、美、日、澳等国家和地区。1998年公司建立果品种植基地。自1998年以来,源通公司一直是德国SGEC(果汁行业保护协会)组织会员,产品获得美国KOSHER证书(美国犹太证明),通过ISO9002及美国HACCP的认证。
  蓬莱湾子口园艺场 位于蓬莱新港东侧,原为生产以苹果和酿造葡萄为主的民办园艺场,有苹果、梨、桃、葡萄、甜樱桃等6个树种,共计37.3公顷。1991年,该场参与省“八五”期间攻关项目——苹果新品种优系的选育,而后成为烟台市果树新品种、新品系原种种质资源圃和优系种苗繁育、示范、推广基地,先后从国内外引进苹果、梨、桃、大樱桃、葡萄等新品种近200个。1995—2002年,繁育示范基地向社会提供优系苗木80万株,接芽1亿枚。
  蓬莱市园艺场 位于蓬莱阁东刘家沟镇,始建于1958年。2002年拥有职工1000多人,土地面积200多公顷,果园面积133.3多公顷,是“全省农副产品生产龙头企业”“引进国外农业成果示范园”和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化试点企业。
  第八章 水利
  境内历年降雨分布不均,且年内不同时期变化很大。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2.03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8.4%;人均水资源量487立方米,仅占全国的1/5,属严重缺水地区。境内汇流面积接近或超过300平方公里的河流7条,分别是五龙河、大沽夹河、黄水河、界河、王河、辛安河和大沽河。由于源短流急,河水陡涨陡落,大部分河流在非汛期呈断流状态。1978年后,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烟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解决水资源不足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烟台市在加强水土保持、水利执法和水资源管理的同时,于1989年提出“节水、拦蓄、补源”三为主方针。1978—2002年间,全市节水技术形式已由最初单一的低压管灌、发丝式滴灌,发展到微喷、内镶式和补偿式滴灌、大棚膜下滴灌、喷水管、卷盘式喷灌机和微机自动控制灌溉。重点治理河道31条,长度381.3公里,完成总投资8.75亿元。大中型水库基建项目累计完成3.78亿元,其中大中型除险加固完成总投资2.3亿元。门楼水库应急挖潜、夹河地下水库、莱州湾地区供水等一大批供水水源工程已初步建成。
  第一节 河道及治理
  烟台境内河道多为山溪性、季风雨源型,比降陡,水流急,枯水季节常断流干涸,而汛期一旦发生暴雨,洪水暴涨暴落,常危及河道安全,沿河往往遭受洪水灾害。20世纪80年代末,河道治理推行三种模式:龙口市黄水河在上游建水库、中游节节拦蓄、下游建地下水库的大型河道拦蓄治理模式;莱阳市富水河层层建闸、水面连水面的中型河道拦蓄治理模式;海阳县、栖霞县在山谷小河道因地制宜建人字闸、迷宫堰等小型河道拦蓄治理模式。
  大沽夹河及治理 大沽夹河有内、外夹河两大支流,流域面积2293平方公里。外夹河系大沽夹河干流,发源于海阳市郭城镇后夼村,流经海阳市、栖霞市、牟平区、福山区、莱山区、芝罘区及开发区,在开发区、芝罘区交界处入黄海。流域内建有桃园等小型(一)水库16座,小型(二)水库61座,总兴利库容0.33亿立方米。内夹河(亦称清洋河)流域面积1170平方公里,发源于栖霞市翠屏街道大灵山村,流经栖霞市和福山区,在福山城区东和外夹河汇流。流域内有大型水库1座(门楼水库),中型水库1座(庵里水库),小型(一)水库13座,小型(二)水库47座,总兴利库容1.89亿立方米。
  1978—2002年,大沽夹河治理长度69.3公里,完成投资4.42亿元,土石方2418.67万立方米,混凝土1.8万立方米。治理后的大沽夹河,闸与闸之间碧水相连,清波荡漾。沿河4个行政区,在辖区河段滩地和堤外脚100米范围内发展高效农业,栽果种植花卉,2002年全部完成绿化美化任务。6座拦河闸坝管理范围内也进行了绿化美化,达到四季常青、三季开花的示范工程标准。
  外夹河治理 1991年,栖霞县铁口、桃村等乡镇对境内外夹河11公里干流进行治理,完成土石方9.27万立方米。
  陌堂橡胶坝。位于福山区东陌堂村东北。1990年4月动工,6月24日竣工,且一次试水成功。完成土石方5.5万立方米,混凝土3000立方米,砌石6000立方米,工日3.6万个,总投资323万元。年调节水量1920万立方米,回水长度5.5公里。
  道平拦河闸。位于福山区回里镇东道平村村东。1994年4月动工,翌年6月竣工。完成土石方3.07万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0.3万立方米,工日8.8万个,总投资694万元。2002年又投资300万元对其进行修复,确保工程安全度汛。年调节水量750万立方米,回水长度2.6公里。
  旺远橡胶坝。位于福山区回里镇旺远柳村村东。2000年6月30日主体工程完工,完成土石方12.01万立方米,砌石8558立方米,工日8万个,总投资2700万元。年调节水量700万立方米,回水长度3.4公里。
  宫家岛河段截弯取直工程。1987年4月—12月,市政府组织33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宫家岛河段进行治理,完成截弯取直河段2210米,挖土83万立方米,筑堤填土11万立方米,完成投资448万元。
  宫家岛橡胶坝。位于芝罘区宫家岛村西,同三高速公路大桥下游500米处。1988年3月动工6月竣工,完成土石方8.2万立方米,砌石6000多立方米,工日5.6万个,总投资210万元。由于双向受力和海水侵蚀,坝袋开胶、撕裂年年发生,大沽夹河管理处组织对其进行较大修补达6次。2000年3月—6月,对其进行更换坝袋、延长护坡,增加导流渠,并对泵房的机泵管道进行更新改造,投资212万元,投入运行后一切正常。年调节水量1350万立方米,回水长度8.5公里。
  玉树庄橡胶坝。位于芝罘区西玉树庄村南400米。1989年2月开工,10月竣工,完成土石方4.5万立方米,混凝土0.2万立方米,砌石4500立方米,总投资226万元。由于橡胶坝比上游河道窄50米,形成壶口状,不能满足安全行洪要求,2001年7月—10月,在河道左岸扩建一孔,完成土石方13.8万立方米,混凝土1500立方米,砌石4600立方米,投资868万元。扩建后工程总长133米,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一次蓄水量由127万立方米增至180万立方米。年调节水量912万立方米,回水长度4.18公里。
  珠岩拦河闸。位于芝罘区东珠岩村南。1998年3月12日开工,6月30日主体工程竣工,总投资1100万元。年调节水量800万立方米,回水长度2.2公里。
  珠岩标准河段治理。1998年5月,烟台港务局、市政公司、市公路局、市建公司、市二建公司、市建工集团及芝罘区、福山区、开发区组织人员以义务工形式完成疏河清淤,修筑大堤工程;5月15至9月30日,莱州市水利建筑公司和烟台市水利工程处完成河唇护坡工程,共完成土石方38万立方米,浆砌护坡11900平方米,总投资700万元。
  外夹河下游26公里河段综合治理。1998年12月动工,至2002年共完成护砌河唇25.7公里,筑堤修路25.3公里,修建水工建筑物57座,疏浚河道26公里,完成土石方1500万立方米,投资2.82亿元。河道防洪标准由原来不到10年一遇达到20—50年一遇标准,外夹河玉树庄铁路大桥段、内夹河204国道大桥至入海口达到50年一遇标准。两岸大堤宽10米,路面宽8米。
  内夹河治理 1991—2000年,栖霞市臧格庄、亭口、松山、城镇等沿河乡镇,对境内白洋河进行治理,疏河筑堤20.1公里,建拦河闸坝34座,完成土石方100.84万立方米,投资1164.64万元。
  1985年,福山区在东关建拦河闸一座。该闸位于福山城东关大桥下游250米,为自动翻板闸,闸高2.5米,总长188米,回水长度2.5公里,一次拦蓄水量118万立方米,年调节水量442万立方米。
  1992年8月,福山区政府投资171万元,对两甲村到门楼水库8公里河段进行疏河筑堤,完成土石方22万立方米。1995年又投资620万元,对永福园2公里河段进行浆砌石护岸,共完成土石方21万立方米,浆砌石1万立方米,混凝土0.34万立方米,治理后的河段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
  1995年建成永福园拦河闸,位于内外夹河汇合口上游450米内夹河上,为自动翻板闸,闸高2.5米,总长135米,回水长度1.9公里,一次拦蓄水量67万立方米,年调节水量487万立方米。该闸回水与东关拦河闸相交,使内夹河福山城区4.4公里变成常年蓄水的河段,既调节了地下水和城区小气候,又美化了福山城区。
  2000年投资5623万元动工修建的永福园地下水库,位于内外夹河汇合口下游500米处。流域面积2200平方公里,东西坝段总长3139.4米,回水面积63.5平方公里,最高运行水位0.5米,总库容2.05亿立方米。
  黄水河及治理 黄水河发源于栖霞市蚕山东麓,流经栖霞、龙口二市。流域内建大型水库——王屋水库1座。该河由于比降较大,年均入海水量达6400万立方米。1989—2002年,治理河段42.9公里,累计完成土石方189.76万立方米,混凝土6.8万立方米,总投资达9690.7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228万元。
  拦蓄工程 在黄水河中下游,龙口市于1990—2000年先后修建了妙果、侧高、西张家、黄河营、吕家5座自控翻板拦河闸,一次性拦蓄水312万立方米,年调节蓄水量925万立方米,累计完成土石方27.94万立方米,混凝土6.04万立方米,完成投资1388.81万元。
  妙果拦河闸。位于龙口市诸由观镇妙果村东,1990年4月动工,11月竣工。完成工程量6.6万立方米,工日11.18万个,总投资178.9万元。
  侧高拦河闸。位于兰高镇侧高村东北。1990年11月动工,1991年8月竣工。完成土石方8.07万立方米,工日14.4万个,总投资252.6万元。
  西张家拦河闸。位于诸由观镇西张家村西。1992年9月动工,1993年11月竣工。完成工程量4.4万立方米,工日5.05万个,总投资259.8万元。
  黄河营拦河闸。位于诸由观镇黄河营村东南。1994年3月动工,7月竣工。完成工程量4.17万立方米,工日5.96万个,总投资348.9万元。
  吕家拦河闸。位于兰高镇吕家村东。1999年9月动工,2000年6月竣工。完成工程量4.7万立方米,工日3.62万个,总投资348.61万元。
  综合治理工程 1992—1999年,栖霞市政府先后组织沿河乡镇对境内黄水河进行治理,疏河筑堤2.5公里,建翻板闸1座,迷宫堰1座,交通桥5座,完成土石方20.4万立方米,投资70.45万元。1998年3月,龙口市开始治理黄水河中下游河段,参加施工的有20处镇乡,上阵劳力3500多人,施工机械300多台套,至8月底共完成16公里河床整平、河唇修复、左岸河堤加宽培厚,植树绿化,水工建筑物8座,共完成土石方65.9万立方米,投资1800万元,使黄水河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
  渗水补源工程 为加速地表水向地下水的转化,增加地表水的入渗量,1989年8月至1990年6月,龙口市政府组织沿河6处乡镇及龙口市钻探安装公司参加施工建设,完成人工挖渗井2218眼,打机钻长效渗井300眼,挖渗盆773个、渗沟448条(长3.58公里),完成土石方34.8万立方米,投资666万元。
  排污工程 为治理工业污水对自然水体的污染,龙口市政府分别于1990年和1998年进行两次治理,完成排污主管线17.17公里,支管线7条17.43公里,穿河倒虹吸4条,检查井109个,沉淀池50个,完成投资1064.74万元,日排污量达到4000吨。
  地下水库工程 黄水河地下水库距黄水河入海口1.2公里。1992年7月31日龙口市水务局组织开工建设,1995年6月20日竣工,完成截面坝长6公里,防渗墙截面面积16万平方米,耗用水泥3.24万吨,黏土2397.6吨,工程总投资425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910万元,省投资250万元。总库容5359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023平方公里,最大调节库容3929万立方米,设计年均开采地下水3109.6万立方米。为了科学利用地下水,还设置了自动监测遥控系统,设自动遥控雨量站23个,地下水动态监测点55个,水质监测点96个,由30名专、兼职人员定时对水位和水质进行观测。
  五龙河及治理 五龙河是烟台市第一大河,发源于栖霞市的牙山北麓,流经栖霞、莱阳两市,流域面积2810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蚬河、富水河、白龙河等,于莱阳市赵旺庄镇五龙村汇流后,向南入黄海,干流长130公里。1978—2002年,共治理65.5公里,累计完成投资5928.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76万元),完成土石方465.47万立方米,混凝土0.97万立方米。
  白龙河治理 1998年3月,完成白龙河综合治理规划,主要内容是浆砌石护坡、河道疏浚、修建拦河闸等。1998年9月—12月,莱阳市组织18个乡镇会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其进行治理,共组织劳力5000余人,50多个专业施工队,完成浆砌石护坡21.45公里,疏浚河道21.9公里,建拦河闸11座,涵洞100座,农用桥10座,动用土石方105.8万立方米,混凝土0.57万立方米,工日28.65万个,完成投资2608.33万元。同时,白龙河上游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治理,修谷坊、建闸筑坝,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56平方公里。治理后的白龙河,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可增加地表蓄水100万立方米,改善水浇地800多公顷,沿河两岸工农业用水条件及流域内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富水河治理 1988—2001年,莱阳市在富水河上修建赤山、拖子、前淳于、河马崖等18处拦河闸,一次蓄水量达278.6万立方米,改善扩大水浇地1533公顷。治理后的富水河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河道近30公里范围内基本达到闸水相连,绿树成荫,成为烟台市中型河道拦蓄治理模式。
  1999年,莱阳市政府对富水河前淳于闸至万第闸河段进行治理,10月8日—12月2日完成一期工程。共组织23处乡镇、60支专业施工队伍参加施工,上阵劳力1.5万人,机械80余台套,治理河段长19.1公里,完成土石方135万立方米,投资1200万元。2000年1月—12月完成二期工程。完成河唇浆砌石护坡9.97公里(单侧),土石方26.5万立方米,投资283.19万元。
  1999年,海阳市政府组织发城、徐家店2个乡镇对富水河上游的昌水河进行治理,到2001年,疏河筑堤20公里,建拦河闸2座,桥涵带闸2座,完成投资438万元。
  清水河治理 1988年始,栖霞市组织西城、寺口、观里、官道等乡镇对境内的清水河上游漩河进行治理。到2000年底,累计投资102.6万元,完成土石方62.97万立方米,疏河筑堤4.49公里,建翻板拦河闸4座、迷宫堰9座、拦河坝11道、人字闸1座、交通桥3座。
  王河及治理 王河发源于招远市齐山镇,主要流经莱州市,流域面积404平方公里,干流长55公里,在三山岛注入渤海。1978—2002年,累计完成投资1404.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40万元;完成土石方193.13万立方米,混凝土0.89万立方米。治理后的王河,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
  1997—1999年,莱州市政府组织沿河8处乡镇对王河全面治理,最多上阵劳动力3000多人次,推土机200余台辆,先后完成疏河复堤43公里,顺河路40公里,建拦河闸坝3座、桥涵33座,完成土石方193.14万立方米,混凝土0.88万立方米,完成投资931.8万元。拦河闸一次拦蓄水量134.2万立方米,年调节蓄水量402.6立方米,新增加改善灌溉面积667公顷。
  辛安河及治理 辛安河发源于牟平区的?山东麓。流经牟平、莱山两区,在莱山区解甲庄镇西谭家泊村北注入黄海。流域面积297平方公里,干流长44公里。
  1997—1998年,莱山区在繁荣庄建拦河闸1座,完成土石方21万立方米,混凝土0.05万立方米,完成投资1160万元。拦河闸一次拦水55万立方米,年可调节水量616万立方米,可增加灌溉面积137公顷,年可向农村居民供生活用水50.4万立方米。2002年4月15日至9月20日,莱山区建成辛安橡胶坝一座,一次拦蓄水量91.2万立方米,年调节水量153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167公顷,还可为工业和生活供水212万立方米。同年,完成辛安河清障2.8公里,完成土石方46.24万立方米,浆砌石方2801立方米,混凝土2501立方米,完成投资890万元。
  界河及治理 界河发源于招远市道头镇铁夼村西尖尖山南麓,于辛庄镇东良村东北注入渤海。流域内已建成中型水库1座,小型(一)水库10座,小型(二)水库91座。1986—2002年,治理河道11.27公里,完成土石方377.6万立方米,混凝土1.7万立方米,投资1423.8万元,其中省投资40万元。
  1993—1999年,招远市经济开发区和玲珑镇政府组织人力对界河流经的罗山河进行治理,疏河筑堤5.27公里,并对河堤进行护砌,完成土石方299.8万立方米,投资266.82万元。河道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1997年3月—8月,招城镇政府组织人力对界河流经的城东河进行治理,疏河筑堤6公里,对4处弯道河堤进行了渠砌,建混凝土拦河闸坝8道,完成土石方63万立方米,投资240万元,河道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2000年,在界河主河道泉山建立拦河闸1座,完成土石方9.5万立方米,混凝土1.5万立方米,投资297万元。
  第二节 水库·塘坝·防潮堤
  1978年,烟台地区已建成水库1121座,总库容16.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9.7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6.34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1.73万公顷;塘坝6807座,总库容1.5亿立方米。其间12座小型水库降格为塘坝管理。2002年,烟台市共有水库1109座,总库容17.2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0.08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6.34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0.31万公顷;塘坝5729座,总库容1.49亿立方米;8个县市区建成防御风暴潮堤坝长66.07公里。
  1992年,烟台市对大中型水库进行确权划界,划定管理范围1.24万公顷,保护范围6372.2公顷。
  大型水库 烟台市有门楼、王屋、沐浴3座大型水库,均建于1958—1960年间,流域面积1852平方公里,总库容5.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3.06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34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47万公顷。1978—1991年间,水库主要承担向农业供水,自1991年后逐步转向向城区和工业供水。1990—1992年,根据“大中型水库库区兴利水位以下,主坝坡脚外200米,灌排干渠渠坡脚外2~4米为管理范围;大中型水库防洪水位以下至兴利水位,主坝坡脚外500米,灌排干渠渠坡脚外4~15米为保护范围”的规定,对大中型水库进行确权划界,3座大型水库划定管理范围4881.5公顷,保护范围3008.2公顷。
  1978—2002年,3座大型水库完成水利基建投资18639.4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7747万元;完成土石方322.55万立方米,混凝土11.03万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完成总投资12164.44万元,国家补助6222万元;完成土石方153.39万立方米,混凝土7.12万立方米。
  门楼水库 位于福山区城南9公里处,门楼镇西南大沽夹河支流内夹河(清洋河)下游,控制流域面积1077平方公里。1958年11月1日动工,1960年10月枢纽工程基本竣工。枢纽工程包括主坝长1075米,坝顶宽13.1米,最大坝高23.33米;副坝5个,长1566米,坝顶宽3米,最大坝高17米;溢洪闸1座,12孔,每孔闸门10×6米,最大泄量5397秒立方米;东西放水洞各1座,最大泄量分别为37.8和21.3立方米/秒。
  该水库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发电、养鱼、城市供水于一体的综合型水库。水库对百年一遇的洪水可削减洪峰14.2%,对下游福山城,开发区,蓝烟铁路,烟青、烟潍、同三高速公路及沿河乡镇、村庄土地起到保护作用。设计灌溉面积1.41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0.42万公顷。东放水洞水力发电站装机3/975(台/千瓦)。水库养鱼面积733公顷。1981年开始向烟台市区供水,1984年由农业灌溉为主转向为市区供水为主,成为市区主要水源地。1982年“三查三定”核算总库容1.97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33亿立方米,死库容0.03亿立方米,达到万年一遇洪水标准。由于库区移民遗留问题较多,工程存在许多严重质量问题,审定为III类病险库,汛期按500年一遇洪水标准控制运用。
  1978—2002年,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配套共完成土石方89.74万立方米,混凝土3.02万立方米,完成总投资6089.4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590万元。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986年6月30日主副坝加高、护坡翻修和溢洪道防渗加固工程开工,1988年12月竣工。先后完成了溢洪道防渗加固、主副坝加高、大坝护坡翻修和新建防浪墙等工程,完成土石方42.02万立方米,投资734万元,全部为国家、省投资。
  1990年10月15日幸福渠副坝抢险截渗工程开工,1991年10月30日竣工。完成坝体和坝基灌浆,下游坝脚反滤加重和上游漏水区域封堵等工程,共钻孔深3569.8米,充填混凝土配料1307.2立方米,完成投资682万元,全部为国家和省投资。
  1996年10月12日主坝、混凝土防渗墙、溢洪道加固等工程开工,1998年6月30日竣工。完成主坝混凝土防渗墙、东西副坝加固、东西放水洞防渗处理、溢洪道加固等工程,完成造孔进尺31.06万米,土石方8万立方米,混凝土1.7万立方米,碎石路面防汛路10.36公里,完成投资3997.94万元,其中国家和省投资1009万元。
  三次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后,门楼水库达到万年一遇防洪标准,总库容2.0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26亿立方米。2001年汛期最高蓄水位达到30.06米,汛末蓄水量12144万立方米,皆创建库以来最高水平。
  灌区配套工程。门楼水库灌区渠道大多为土渠,运行以来日趋老化,渗漏严重。1993年启动渠道治理工程,至1997年共完成浆砌渠道7.4公里,暗渠729米,其中防渗措施2933米,新建建筑物6座,完成土石方7.43万立方米,混凝土1.45万立方米,总投资2000万元。
  王屋水库 位于龙口市黄水河中上游,控制流域面积320平方公里。1958年9月动工兴建,1959年9月大坝、西放水洞、溢洪道等主体工程基本竣工。经续建除险加固后,大坝长761米,坝顶宽8米,最大坝高28.17米;建溢洪闸1座,7孔,每孔闸门15×3.5米,最大泄量2040秒立方米;东西放水洞各1座,最大泄量分别为11.5和16.9立方米/秒。
  该水库发挥着防洪、灌溉、发电、养鱼和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按设计洪水百年一遇可削减洪峰29.6%,可保护水库下游1万公顷土地免受洪水灾害威胁;设计灌溉面积0.67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0.6万公顷;西放水洞建成装机3/375(台/千瓦);水库养鱼面积440公顷;1996年开始向龙口市城区供水。1982年“三查三定”核算总库容1.49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725亿立方米,相应水位73.5米;死库容0.06亿立方米,相应水位60.4米,水库防洪按百年一遇标准设计。因该水库处于地震基本烈度8度区,加之大坝存在许多严重工程问题,故审定水库按千年一遇洪水标准控制运用,定为II类病险库。1991年山东省重点险库安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安全鉴定,结论为Ⅲ类病险库。1992年水利部将王屋水库列为全国第二批重点病险水库。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998年9月26日开工,2000年7月15日完工。共完成土石方16万立方米,混凝土0.3万立方米,完成投资54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500万元,省投资1740万元。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后王屋水库可增加蓄水量2100万立方米,年总净效益1176.49万元,防洪标准由原来的千年一遇校核提高到万年一遇,防洪和兴利效益十分显著。
  灌区续建配套工程。1987年6月开工,1992年12月完成。共完成干渠浆砌10.56公里,新建加固暗渠450米,新建、改建、加固大小建筑物90余座。完成土石方29.9万立方米,混凝土1.33万立方米;完成总投资886.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80万元,省投资60万元。
  沐浴水库 位于莱阳城北9公里,沐浴村东北,蚬河(五龙河五大支流之一)中下游,控制流域面积455平方公里。1958年5月动工,1960年7月主体工程竣工。续建加固后,大坝长310米,坝顶宽7.4米,最大坝高44.8米;建溢洪闸1座,两孔,每孔闸门9×8米,最大泄量1120秒立方米;二级溢洪道1座,开敞式,净宽54.5米;东西放水洞各1座,最大泄量分别为92.2和10.1立方米/秒;东西放水洞各建水力发电站1处,东干渠建泄水发电站1处,3处发电站总装机6/1875(台/千瓦),后水库向莱阳城区供水,西放水洞发电站和东干渠泄水发电站报废。
  1982年“三查三定”核算总库容1.84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07亿立方米,相应水位81.96米;死库容0.02亿立方米,相应水位55.96米,水库防洪按百年一遇标准设计,可能最大降雨标准校核,已达到最大降雨标准,定为I类安全库。但考虑上游龙门口水库工程质量差,防洪标准低,按龙门口水库垮坝核算,审定沐浴水库按万年一遇防洪标准控制运用。由于工程隐患多,1997年10月,省专家组经过历时一年的鉴定,确认沐浴水库现状由原来的I类安全库降为II类病险库。
  1991年9月至1996年12月,完成灌区配套工程,修复高格庄、胡城灌区拦河闸消力池;浆砌渠道2953米;新建改建26座渠系建筑物。共完成土石方5.76万立方米,混凝土0.48万立方米,完成总投资59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0万元,省投资210万元。1997—2000年,又对灌区东西干渠及胡城引河灌区进行配套改造,完成投资805万元。
  中型水库 1978年,烟台地区有中型水库22座,大部分建于1958—1960年间。总库容5.7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3.05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14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3.93万公顷。1998、1999年,莱阳市小平水库和牟平区桃园水库经验收,总库容达到千万立方米以上,防洪标准达到千年一遇,由小型(一)升格中型水库管理。2002年,烟台市中型水库达到24座总库容6.1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3.22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4.71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94万公顷。
  1978—2002年,高陵、里店、留驾、勾山、城子、庙埠河、临疃河、龙门口、丘山9座中型水库被列入国家水利基建项目进行除险加固,完成投资1.07亿元,其中国家投资3485万元;完成土石方75.81万立方米,混凝土1.08万立方米。同时,瓦善、丘山、高陵、建新、盘石、龙门口、庵里7座水库灌区配套改造工程被列入国家水利基建项目,完成投资825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40万元;完成土石方515.8万立方米,混凝土5.21万立方米。其他7座中型水库灌区地方投资1682.3万元,完成土石方90.88万立方米,混凝土0.1万立方米。
  根据1982年“三查三定”规定的防洪标准,瓦善、建新、迟家沟、白云洞、赵家、坎上、临疃河、丘山、平山、战山10座水库核定为I类安全水库;庙埠河、北邢家2座水库核定为II类病险水库;高陵、龙泉、庵里、龙门口、金岭、城子、勾山、盘石、里店、留驾10座水库为III类病险水库。
  1986年前,中型水库主要以农业灌溉为主。1987年始,部分水库向城区和工业供水,但供水量很少,后逐年增加。到2002年,烟台市有龙门口、庙埠河、赵家、北邢家、战山、平山、高陵、里店、勾山、城子、迟家沟、庵里、坎上、留驾、瓦善15座水库向城区和工业供水,年实际供水量达到1598万立方米。
  1990—1992年,各有关县市区组织人员对中型水库进行确权划界,24座中型水库划定保护范围3364公顷,管理范围7526.6公顷。
  小型水库 1978年,烟台地区小型水库1096座,总库容5.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3.52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7.78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5.51万公顷。其中小型(一)水库143座,总库容3.6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16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4.45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3.04万公顷。
  1991年,烟台市对小型水库全面进行普查、核算。普查结果:全市小型水库1015座,其中154座小型(一)水库中,达到SDJ12-78补充标准,且工程质量好的I类安全水库125座;达到200年一遇洪水标准,且工程质量好的II类水库20座;达不到II类水库标准,或虽达到标准,但工程质量差的Ⅲ类水库9座。全市861座小型(二)水库中,I类安全水库603座,II类病险库105座,Ⅲ类病险库153座。
  2000年,市水利局对全市小型水库再次进行调查、核算。调查结果:全市小型水库1050座,其中小型(一)水库155座,包括I类水库115座,II类水库16座,III类水库24座;小型(二)水库895座,包括I类水库568座,II类水库101座,III类水库226座(2000年,全市1085座小型水库中有35座没有达到标准,未参加注册登记)。
  2002年,烟台市小型水库1082座(2000年小型水库1085座中有3座降格为塘坝管理),总库容6.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3.78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8.28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4.89万公顷。
  塘坝 1978年,烟台地区共有塘坝6807座,总库容1.5亿立方米,均为社办或村办,标准低、质量差。农村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后,工程无人管理,老化失修,遇大暴雨即被冲毁,有些塘坝淤平报废。2002年,烟台市有塘坝5729座,总库容1.49亿立方米,工程质量较1978年有了很大提高。
  防潮堤 莱州海沧防潮堤是烟台市最早的防潮堤,1975年开工,1980年建成。1982年建成海阳大山防潮堤。1998—2002年国家投资6465万元,相继建成蓬莱、龙口、莱阳、长岛、芝罘、福山等县市区的防潮堤,并对莱州、海阳防潮堤进行加固。至2002年,防潮堤累计完成投资1183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570万元;完成土石方289.36万立方米,混凝土4.97万立方米,总长度达到66.07公里。
  第三节 农田水利
  1978—2002年,烟台市水利累计完成投资50.8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8.75亿元,农田水利完成投资2.89亿元,节水贴息贷款1.25亿元,自筹资金34.44亿元。
  农田灌溉 1978年,烟台地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1.19万公顷,其中机电井、水库灌溉占80.57%。1984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32.84万公顷。此后,由于工程设施损坏报废、建设占地、退耕还林果等原因,农田灌溉面积不断减少。到2000年仅为27.05万公顷,分别比1978、1984年减少4.14、5.78万公顷。2002年,当年增加灌溉面积仅0.1万公顷,而当年减少灌溉面积达到1.11万公顷,其中建设占地和退耕还果面积达0.94万公顷,占年减少面积的84.8%。
  1991年全市果园灌溉面积5.38万公顷,到2002年发展到7.32万公顷。
  机电井灌溉 1978年,烟台地区有机电井33325眼,其中配套31175眼、296395千瓦,固定机电排灌站2591处、86934千瓦,灌溉面积13.97万公顷,占有效灌溉面积的44.7%。1983年,机电井增加到43518眼,配套40301眼、461139千瓦,灌溉面积为15.45万公顷。1995年始,机电井呈增加趋势。2002年,全市机电井达到52246眼,其中配套49823眼、454500千瓦,固定机电排灌站3072处、119.77万千瓦。
  水库灌溉 1978年,全地区大中小型水库1121座,总库容16.8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6.34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1.73万公顷,当年灌溉面积11.17万公顷,占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的35.8%。1984年水库灌溉面积达到顶峰,为14.48万公顷,后来逐年减少,到1990年为12.26万公顷。
  节水灌溉 1978—2002年,烟台境内节水灌溉累计投资17894.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613万元,贴息贷款16254.5万元。
  管灌 1978—1990年,在平原区的井灌区实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管材由素混凝土管发展到(PE)聚乙烯塑料管。1991年,水库灌区管道输水技术在山丘区得到应用,管材使用耐高压的PVC管。2002年底,全市管灌面积达到11.49万公顷。
  微灌 1979年滴灌技术在芝罘、招远、蓬莱等地试验。1984年,招远东良村应用发丝式微管做滴头试点成功后在全市推广,1986—1990年在果园广泛推广应用。由于该技术存在设计施工复杂、过滤设备不过关,易堵塞等缺点,1991—1995年被逐渐淘汰。1992年,中国灌排公司生产的内镶式和补偿式滴灌设备和微喷设备在福山试点成功后,在全市推广;1996年微灌技术开始向果园、大棚作物推广应用。
  喷灌 1974年,境内引进喷灌技术,1976年喷灌面积发展到0.31万公顷,1982年达到顶峰,面积3.78万公顷。由于喷灌技术要求作物单品种、区域化种植,与土地分散经营不相适应,1990年起原喷灌设备逐渐废弃。1997年,莱州市沙河镇李家庄在全省率先引进奥地利和以色列生产的卷盘式喷灌机各1台。到1999年,全市共引进奥地利、以色列、美国、法国等国生产的卷盘式喷灌机50多台。
  1998年,首先在招远市上院水库灌区进行喷水带喷灌试点,利用激光技术在软塑料管带上打出细小孔,在低压10米以下水头进行微喷灌获得成功。因其具有管带重量轻、柔软可卷、移动方便、水压要求低、投资少等优点,在全市果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至2002年底,全市喷灌面积发展到1.43万公顷。
  自动控制灌溉 1994年春,市水利局与中国灌排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在牟平邹格庄、海阳西古现村利用国产设备进行试点,建成两处53.3公顷苹果自控微喷工程,从抽水、输水到喷洒全部实行自动化。1995—1996年,除长岛县外,各县市区均建立一处自动控制灌溉工程。因国产自动控制设备(如水动阀、电磁阀等)质量不过关,1996年后逐渐报废。1996—1997年,市水利局从美国引进设备,在招远建成两处66.7公顷的苹果自控微喷工程,效果较好。
  渠道防渗 境内灌溉渠道主要是土渠,标准低,质量差,渗漏严重,水利用系数低。1990年始学习外地市经验,对大中型灌区的干支渠采取浆砌防渗措施,提出“三条线两配套”的要求,即渠道、沿渠路、路边林三条线,测水量水和排水设施两配套。全市90%以上的防渗渠道采用浆砌石防渗,部分用预制混凝土块防渗。2002年,水库灌区在干支渠浆砌防渗的基础上,开始以管道输水代替斗农渠。至2002年底,全市渠道防渗面积达到4.78万公顷,水利用系数大幅度提高。
  第四节 供水水源工程
  城市供水水源工程 至2002年,全市有18座大中型水库和2座小型(一)水库向城市供水,设计年供水能力2.37亿立方米,日均65万立方米;已建城市水厂27座,设计日供水能力74.3万立方米;还建有企业自备水井1328眼,年取水量7500万立方米。
  门楼水库应急挖潜供水工程 该工程主要采取开挖渗渠、铺设导流渠、打井等方法,汇集明流和潜流,挖掘利用库区地表零星水源和浅层地下水。2001年9月13日—20日完成一期工程,共开挖渗渠9.8公里,铺设防渗导流渠6.8公里,打井15眼,开动提水泵13台套,日调水入库7万立方米,完成投资660万元。2002年2月22日至5月30日完成二期工程,共新挖渗渠4.6公里,加深加宽9公里,开挖沙石量79万立方米,打井29眼并全部配套抽水,新建泵站2座,安装水泵16台,日调水入库量高峰时达到9万立方米,完成投资650万元。
  夹河地下水库工程 位于宫家岛永福园朱家山一线,地下坝线全长3894.1米,最大坝高31.5米,总库容2.05亿立方米,调节库容6500万立方米,库区面积63.3平方公里,总投资4830.65万元。工程分两期实施。2001年11月8日至12月30日,完成宫家岛永福园段一期工程。该段地下坝长1073.2米。工程完成后初步具备强采地下水的条件,为市区供水创造条件。2002年4月18日至8月8日,完成二期工程。完工后截渗墙内地下水位明显上升,蓄淡压咸作用十分明显,能有效阻止海水入侵。
  引黄济烟工程 1987—1989年,烟台市连续三年干旱,地下水超采严重,淡水资源几乎涸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解决缺水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请求省有关部门向国家相关部门争取兴建引黄济烟工程。莱州湾地区海水侵染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和方案论证并编制完成《山东省莱州湾地区海水侵染综合治理引黄调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1992年11月2日报国务院。12月16日,引黄济烟工程正式立项。
  1992年12月26日,烟台市成立引黄济烟工程筹建办公室,1993年7月3日成立引黄济烟工程领导小组。1993年5月12日,市人大通过了“烟台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引黄济烟工程的决议”。经过省、市、县三级两年多的勘探、测量、设计,1995年6月编制完成《引黄济烟工程初步设计》,工程概算总投资23.8亿元。1995年10月,省政府在莱州市召开有烟台市政府和莱州、龙口、招远市政府参加的引黄济烟工程专题会议,决定暂缓主体工程建设,利用日元贷款挖掘当地水资源潜力,先期搞好配套工程。
  莱州湾地区供水项目 烟台供水及水灾控制项目,即莱州湾地区供水项目(国家计委批复名称,下同),是引进利用日元贷款项目。该项目是在原“引黄济烟”跨流域调水主体工程暂缓实施情况下,为缓解烟台市供水矛盾,立足于近期挖掘当地水资源,远期为调引客水打基础的配套工程。1997年11月,国家计委批准烟台市供水项目立项。项目核定建设总投资为8.15亿元,其中利用第四批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贷款60.08亿日元(约折合人民币3.76亿元),其余为国内配套资金。工程包括:烟台市门楼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向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工程;招远市城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向招远市区、玲珑矿区供水工程;龙口市王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向龙口市区供水工程;新建莱州市王河地下水库工程、向三山岛工业区供水工程和防潮堤除险加固工程。
  门楼水库供水工程 计划总投资2.13亿元,其中利用日元贷款16.45亿日元。1996年10月21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1998年6月30日竣工,完成投资5135.5万元。1999年供水工程开工,至2002年完成卧龙山净水厂及加压泵站,输水管线7650米、配水管线4364米,完成隧洞工程350米的开挖任务,完成投资1.95亿元,占预算投资的91.5%。
  王屋水库供水工程 计划总投资1.91亿元,其中利用日元贷款15.57亿日元。1998年9月26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2000年7月15日竣工,完成投资5760万元。1999年供水工程开工,至2002年完成吕家净水厂二期及龙口配水厂主体工程,设备进入安装和初步调试阶段;两城区管网改造工程仍在继续施工,共完成投资1.42亿元,占预算投资的74.7%
  招远市城子水库供水工程 计划投资9710.45万元,其中利用日元贷款6.62亿日元。1999年10月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至2002年完成溢洪闸及溢洪道开挖工程,完成投资620万元。1999年4月供水工程开工,至2002年铺设安装输水管线42.8公里,完成净水厂及城子、勾山泵站主体工程,完成隧洞4.2公里,完成投资8910万元。
  王河地下水库供水工程 1999年开工,至2002年完成西由拦河闸、西由引水涵洞、过西橡胶坝及地下水库地下坝北坝东段等部分工程,完成投资8470万元,占预算投资的57.4%。
  莱州市防潮堤除险加固工程 1999年开工,至2002年完成主坝护坡9.5公里,副坝护坡7公里,完成投资4157万元,占预算的56%。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 2002年4月3日,国家正式批复立项。该工程设计从引黄济青工程潍坊宋庄分水闸引水,途经青岛平度进入烟台境内的莱州、招远、龙口、蓬莱、栖霞、福山、莱山、高新区、牟平至威海市米山水库,输水线路总长约322公里,其中烟台境内约278公里。沿线共设7级泵站,总扬程380.8米,其中6个在烟台境内。年引水总量1.43亿立方米,其中烟台市9650万立方米(初定烟台市区3650万立方米、莱州1300万立方米、龙口1300万立方米、招远1200万立方米、蓬莱1200万立方米、栖霞500万立方米、牟平500万立方米)。
  人畜饮水工程 1986年,市水利局对全市农村人畜缺水情况进行第一次普查。全市共有缺水村1799个,137.3万人,大牲畜6.05万头。为解决人畜吃水困难,市县两级水利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实地调查,因地制宜做出解决人畜吃水规划,分类采取不同措施,解决人畜吃水问题。在山丘区采取以蓄为主,挖、引、提相结合,兴建蓄水池、大口井、截水渠等工程;在沿海平原区,采取引蓄或打浅机井开发利用地下水;在海岛采取打机井或海水淡化。到2002年底,全市已解决1585个村庄、123.34万人、5.4万头大牲畜的吃水困难,分别占应解决的88.1%、89.83%、89.26%。
  海水淡化工程 2000年6月29日至10月15日,长岛县城区日产1000吨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完成,并一次试水成功。经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吨水总耗电6千瓦时,水的回收率38%,产品水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2001年7月1日正式供水。工程总投资1200万元,可解决9000多人的饮水问题。2001年3月—8月,小钦岛日产75吨海水淡化工程完成,总投资105万元,可解决1000多人饮水问题。2001年4月—10月,北隍城岛日产75吨海水淡化工程完成,投资110万元,可解决2200多人饮水问题。2001年10月22日—2002年5月31日,芝罘区崆峒岛海水淡化工程完成,日产500吨生活用水。
  第五节 防汛抗旱
  烟台属旱涝灾害多发地区,季节和年际间降水分布极不均匀,一年中1—5月、10—12月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6%、11%。70%多的降水量集中在6—9月份的汛期,具有“春旱夏涝晚秋又旱”的特点。1978—2002年,烟台旱涝受灾面积882.85万公顷,成灾面积458.19万公顷,绝产面积82.61万公顷,倒塌房屋62459间,水毁工程1855处。其间,全市投入防汛、岁修、抗旱经费累计7766.96万元。
  1996年,烟台市抗旱防汛指挥部更名为烟台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为确保安全度汛,每年汛前防汛主管部门均制定大中型水库、河道汛期控制运用方案和防汛抢险预案,市防办还组织沿海各县市区编制《防台风灾害应急预案》。各级水利主管部门组织力量对所属大中小型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检查,落实应急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大汛期间,根据天气和洪水预报讯息,包库、包河、包县市区的指挥部领导成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全部上岗到位,现场指挥抗洪抢险和救灾工作。
  设备 1986年、1988年,沐浴、王屋水库先后建成溢洪闸启闭自动控制系统。1987年、1999年门楼、王屋水库建成大坝浸润线自动监测系统。1988年、1990年门楼、沐浴、王屋3座大型水库先后建成流域雨情、水情自动遥测系统。1988—1989年市、县抗旱防汛办公室改装程控电话并配备传真机;1994—1996年市、县、乡三级共同筹资360多万元建成全市雨量自动遥测系统,实现全市计算机联网。1995—1996年全市大中型水库、河道管理单位分期分批安装程控电话。1997年省防办为大中型水库、河道管理单位统一配备车载模拟移动电话,市防办建成防汛调度中心。1998—1999年市防办及沿海的牟平、福山、蓬莱、龙口、招远、莱州、莱阳、海阳、长岛9个县市区安装了气象卫星云图地面接收系统。
  防汛抗洪 1978—2002年,烟台累计洪涝受灾面积58.97万公顷,成灾面积32.99万公顷,绝产面积10.63万公顷。国家累计投入防汛岁修经费3660.1万元,完成土石方7970万立方米,工日5222万个。
  1985年8月17日—19日,烟台遭到第九号台风的袭击。从17日上午8时开始,刮起6~7级大风,后逐渐增加到8~10级,阵风11~12级。下午2时,台风中心掠过招远、长岛时,最大风速达40米/秒,全市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招远、龙口、蓬莱等县最大三日降雨量均超过百年一遇,点雨量招远栾家河乡最大,为646毫米。全市所有河道全部行洪。台风来袭时,市委、市政府派出11个抗灾工作组,由委办局以上领导干部带队,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参加,顶风冒雨奔赴各地指导抗洪抢险。
  1990年,门楼水库流域年降雨844毫米,其中汛期(6—9月)降雨679.8毫米,占年降雨量的81%,9月12日库水位达到29.12米,相应库容1.05亿立方米。24日凌晨3—5时,幸福渠副坝坝后、下游河道泉群以及东汪格庄村农户宅院发生突发性漏水,漏水流量达3立方米/秒,次日达3.8立方米/秒,日漏水量达25万立方米。市委、市政府立即组织市水利局、烟台警备区、交通部烟台海难救助打捞局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潜水员赶赴现场,制定既保安全又保蓄水的“双保”抢险方案。9月26日省水利厅水利专家赶赴现场,研究确定处理意见:坝前封堵,坝后反滤,坝基帷幕灌浆。整个堵漏截渗抢险工程从9月27日开始到11月12日结束,共进行4次紧急堵漏,抛装土砂麻袋3700条、棉被150床、5×8米篷布5块、钻钢2吨,抛填砂土2190立方米,坝后反滤层填碎石5000立方米,工日2.2万个,投资60万元。
  抗旱 1978—2002年,烟台因干旱累计受灾面积825.8万公顷,成灾面积425.2万公顷,绝产面积71.98万公顷。国家投入抗旱经费4106.9万元。
  1989年,烟台全年降雨430毫米,春、夏、秋三季都遇到严重干旱。全市受旱面积64.83万公顷,农作物成灾面积28.22万公顷,2046处扬水站、15612眼机井无水可抽,所有河流干涸断流。全市先后派出1.1万多名干部包县包乡包村,出动劳力118万人,动用机械64754台,投入拉水汽车、拖拉机18505部。利用水利工程35760项,土井、手压井30070眼,灌溉129.2万公顷。挽回粮食62.34万吨、油料9.14万吨、水果23.48万吨。同年粮食总产204.6万吨,是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
  1996年始,全市重点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至1998年底,12个县市区均在原喷灌公司、机井队或水利服务公司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规范的抗旱服务队,其中招远、牟平、莱阳、龙口为“全国抗旱服务队建设示范县”。至2001年底,全市建立乡镇抗旱服务队95个、村级抗旱服务队2680个。大力推广应用“旱地龙”抗旱剂。主要用于小麦、玉米、蔬菜、果树等农作物和高效经济作物,1998年喷洒和拌种面积10万公顷,1999年达到36万公顷。各种作物增产幅度10%~25%。
  1998年10月至2001年6月,烟台市遭受百年一遇的大旱,全市累计降雨仅897毫米,是正常年份降雨量的58%。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带领专家组亲临烟台考察指导,论证调水方案,研究抗旱策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多次来烟台了解旱情,研究部署抗旱工作。抗旱期间,全市上下紧急动员,采取的主要措施:1.保障城乡生活用水。为确保烟台市区供水,市政府成立市区应急供水指挥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实施11项开源挖潜应急工程。先后投资3.27亿元完成门楼水库库区清淤挖潜引流,夹河地下水库、道平、两甲、西埠庄等水源地开发,累计向市区供水240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市区供水的燃眉之急。在农村,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全市筹措资金2.25亿元,采取库底挖塘、加深水井等措施,修建6730项应急供水工程,解决了62.2万人、8.4万头牲畜饮水困难。2.科学利用有限水资源。2001年1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印发《关于春季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科学调度水资源,发动群众截潜流、筑塘坝、打机井,大搞投资少、见效快的小型水利工程,努力扩大水浇地面积。据统计,全市共投入抗旱资金3.16亿元,建设抗旱应急工程2850多项,扩大灌溉面积1万公顷。2001年全市粮食产量201.6万吨,抗旱挽回粮食损失75.3万吨。3.节约用水。在大幅度减压用水计划的同时,开发推广节水新技术、新产品,投资1.45亿元建成中水处理系统工程,日产中水4万立方米,并强制11个耗水大户使用中水,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在农业方面,大力推广粮田管灌、果园微灌、大棚滴灌等节水技术。1999—2001年,全市共投入资金14.6亿元,兴建各类水利工程2.8万项,扩大改善水浇地面积11.5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28万公顷,推广应用“旱地龙”拌种和喷洒26.7万公顷,各项措施年节水4亿立方米。
  第六节 水土保持
  80年代,境内水土保持工作重点由治理转到监督管理。90年代,全市以抓好部、省、市三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为龙头,全面贯彻落实水保法规,取得明显成效。1993年市水利局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先进集体”称号;1997年被人事部、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称号。
  水土流失状况 1985年全国第一次水土保持普查结果表明,烟台市山丘区水土流失面积8724.72平方公里,占山丘区总面积的73.02%。其中,轻度流失面积2620.59平方公里,中度流失3222.54平方公里,强度流失1798.22平方公里,极强度流失885.49平方公里,剧烈流失197.88平方公里。全市年均土壤侵蚀量2825.95万吨,年侵蚀模数2056吨/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深1.52毫米。水土流失形式以水力侵蚀为主,其次为重力侵蚀。
  水土流失治理 1984年始,全市总结推广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的经验,开展水土流失治理。90年代,转向以大流域为骨干,小流域为单元,进行连续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治理速度明显加快。其间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8.5平方公里,是80年代的2.28倍,治理规模、标准质量有较大提高。至2002年,全市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154.3平方公里,水平梯田29.25万公顷,坝头地0.64万公顷,水保林2.45万公顷;修建谷坊15.73万道,塘坝5729座,拦河闸2882座,环山路11008公里。治理程度达70.54%。
  1978—2002年,全市治理水土流失总投资1.39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229.6万元;完成土石方5324万立方米,工日4232万个。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省、市资助的小流域 1984年始,全市着力治理省、市资助的典型小流域39条,流域面积694.4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534.17平方公里;已完成治理面积376.08平方公里,治理程度70.4%;完成总投资5468.95万元,其中省、市补助321.4万元。栖霞市国路夼小流域,流域面积10.1平方公里,流失面积6.48平方公里,已完成治理面积5.33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82.3%。针对山高坡陡、水资源紧缺的特点,在山顶载水保林,涵养水源;在山中栽干鲜杂果,发展节水灌溉;在沟道建谷坊、拦河闸,拦蓄地表水。同时,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引进水果新品种,栽植香椿、大樱桃、桃子、银杏、核桃6.67公顷,建设了72个樱桃和1570个花菇大棚,年可增加收入460万元。
  “十百千”示范项目 1999年,招远铁夼、莱州台上、海阳松树夼3条小流域被列入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工程示范小流域,流域总面积40.11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26.92平方公里。经过多年的连续治理,治理程度达到98.7%,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财政部、水利部分别于2000年3月、12月及2001年7月正式命名该3条小流域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
  招远铁夼小流域,流域面积7.6平方公里,流失面积7.21平方公里。1987年始,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把治理开发与群众致富紧密结合,发展种植干鲜杂果。经连续多年治理,完成投资280.28万元,流域治理程度达到98.75%,森林覆盖率由33.6%提高到61.9%,蓄水效率达79.6%,洪峰削减效率达60.3%,农民人均收入由289元提高到4200元,取得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省示范项目 1997年,海阳松树夼小流域被省水利厅列为全省8个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示范项目之一。经过4年的连续治理,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4平方公里,修建水平梯田133.33公顷,栽植水保林80公顷、经济林237.33公顷,河道护坡2.8公里,建拦河闸21座、谷坊110道、塘坝3座,总投资达248.3万元,其中省、市补助48万元。流域自上而下建成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治理程度达到99.2%,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户包小流域 2002年底,全市户包治理小流域27条,承包户数670户,承包流域面积27.92平方公里,完成治理面积12.01平方公里,投入资金1594.6万元,工日27.77万个,年产生经济效益1700万元。全市投入资金超过100万元的承包户有3个。牟平区大窑镇李家庄村的曲忠全于1989年开始承包荒山,投资80万元建塘坝3座、小平塘10座、谷坊50多座;投资230万元建苗圃基地,栽植果树50公顷,发展微灌33.33公顷;投资10万元修路架桥。到1996年,承包面积66.67公顷,建成果品基地6处,年增加收入15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区有250户农民承包140公顷的荒山荒坡,不仅改变了当地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也带动一大批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第七节 水政管理
  执法管理 法规体系 1984年,根据国务院《水土保持工作条例》,市政府印发《烟台市水土保持试行规定》。1985年10月,《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大沽夹河水资源保护的暂行规定》印发实施。1986年3月,《烟台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印发实施。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实施后,各县市区依法对本县水资源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全市基本建立健全了水资源管理体系。1990年4月,《烟台市黄水河水源污染防治暂行规定》公布实施。1995年全市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省水保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收取标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1996年全市认真贯彻执行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管理办法》。各县市区也制定征收规费和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管理办法,莱山、蓬莱、招远、栖霞、莱州、海阳、长岛还制定《水土保持法实施细则》。
  执法体系 1985年,烟台境内始建立水利执法机构。1989—1991年,全市分3批开展全国、全省水利执法体系试点工作,经过3年多的试点,到1992年烟台市及各县市区均成立水政机构。至1993年2月,烟台市及各县市区均成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1994年3月,市政府任命首批市级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员,并颁发证书。1994年,福山、牟平、蓬莱、龙口、招远、莱州、莱阳、栖霞、海阳等县市区均成立专职水政监察队伍。至2002年,市及各县市区水利局均成立水政机构。全市建立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水利执法网络,共设水政监察员357名,其中专职监察员215名。
  水利执法 1984年,全市水土保持工作重点由治理转向监督管理。1985年始,各主要河流均成立河道管理机构,配备人员,对所辖河道实行统一管理,重点加强对河道滥挖乱采、淘金等问题的管理,对违法采砂案件严肃查处。1990—1993年,依据《山东省取水登记办法》进行取水许可管理,发放山东省水利厅统一印制的临时取水许可证,发放范围由城市扩大到乡村。1994—2002年,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山东省取水许可管理办法》,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取水许可证”,取水许可管理步入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2002年,全市取水证保有量为9700份。1989—2002年,共审批水土保持方案4198份,征收水土保持规费2001.6万元,查处违法案件301起,年均治理人为水土流失面积10.3平方公里。
  水资源管理 1990年始,烟台确立“多用地表水,少用地下水”的调配原则,对城乡用水进行合理配置,一些原来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大中型水库逐步转向为城市供水。为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全市统一划分地下水一般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和禁止开采区,并制定相应的开发利用规划。同时,每年结合取水许可证年审,加强对自备水井水质监测工作。
  1991年10月,市县两级水利部门开展对7条主要河流(五龙河、大沽夹河、黄水河、界河、王河、辛安河、大沽河)的入河流、入水库排污口的调查,并对其水量和水质进行监测。1997年始,市水利局重点加强夹河流域水质监测工作。至2000年,全市7条主要河流及部分大中型水库均设立水质监测断面,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监测。2000年8月,蓬莱市率先成立水务局。至2002年,蓬莱、牟平、招远、栖霞、龙口、海阳、长岛等县市区都成立水务局。
  施工企业管理 境内水利施工企业大多是在原有的水利服务队、机井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后,全市除长岛县、莱山区外,其余市区均有具备资质的施工企业。1986—1995年间,全市有资质的水利施工企业10个,其中二级5个,三级5个。随着部分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到1995年5月全市共有水利施工企业16个,经省核定二级9个,三级7个。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3个,一级1个,二级2个。
  1986—1992年,烟台水利基建工程施工以人工为主,辅助以少量机械,主要有拖拉机、推土机、钻井机等。1997年后,全市水利基建工程施工主要依赖机械作业,并形成完整的工作台班,施工机械主要有挖掘机、汽车吊、自卸车、装载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运输泵、高喷车、水压机等。
  工程管理 确权划界 1989年10月至1992年7月1日,市水利局完成确权划界工作。全市25座大中型水库及灌区涉及84个乡镇、1021个村庄,共签订边界协议书830份,绘制工程边界宗地图233张,埋设永久性固定界桩6681个,完成11627公顷管理范围的土地登记注册,并全部发放土地使用证,共划定管理范围116.3平方公里,保护范围35.9平方公里。其中大中型水库灌区部分,签订边界协议书580份,绘制工程边界宗地图186张,埋设永久性固定界桩4578个,完成灌区干渠1322公顷的登记注册,共划定管理范围13.2平方公里,保护范围40.5平方公里。
  水费计收改革 1990年以前,农业供水水费1~3分/立方米,工业、城市供水水费4~6分/立方米。1991年开始,全市3次对大中型水库供水水价进行调整,逐步建立起以成本核算为核心的水价形成机制。1991年农业供水水价3分/立方米,工业、城市供水水价0.1元/立方米。1994年城镇供水水价提高到0.25~0.3元/立方米;农业供水价格,部分水库上调到5~7分/立方米。1999年农业供水水价上调到6~9分/立方米。2000年又对全市小型水库农业供水价格进行了核定,无大中型水库的县区按7分/立方米执行,其他市区按当地大中型水库的农业供水价格执行。
  灌区管理 灌区开发配套工程大都是20世纪60、70年代兴建的。国家管理的29处万亩以上灌区共有干支渠373条,长1069公里,水工建筑物4569座。70年代始,农业灌溉开始推行按亩或按方收费的管理制度,后实行“库水预分,按亩配水,预购水票,靠票供水,节约归己,超用累进加价”的灌溉管理办法。
  2002年,全市有万亩以上灌区36处,设计灌溉面积9.12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5.73万公顷,实浇面积1.1万公顷。国家管理的大中型水库灌区27处,小型(一)水库万亩以上灌区2处,都实行库灌合一管理。集体管理的小型(一)水库万亩以上灌区7处,亦实行库灌合一管理。水库设管理站,归属镇水利站。
  河道堤坝、闸坝管理 1988年始,烟台市及各县市区均成立河道管理机构,专管人员达到210人。同时,各县市区河道管理机构制定工程检查观测、维修养护、闸坝运行管理、防洪调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河道闸坝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
  规费征收与使用 农业灌溉水费 1977年,境内农业自流灌溉每年每亩征收水费0.8~2元,每立方米2~4厘,提水减半;城市生活用水每立方米2~5厘。1983年,农业灌溉用水每立方米征收水费1~1.2分,每年每亩2~5元;工矿企业用水每立方米7分。收费标准不仅低于成本价格,也低于省规定的收费标准。1991年,统一全市农业水价3分/立方米。1994年,实行新水新价,农业供水价格上调到每立方米5~7分。1999年又将农业供水价格调到每立方米6~9分。2000年,芝罘区、莱山区、开发区、长岛县按每立方米7分执行,其他市、区按大中型水库的农业供水价格执行。
  1978—2002年,烟台市大中型水库累计为农业灌溉和工矿、城市生活供水41.68亿立方米,收水费1.35亿元。
  工业与城镇供水水费 1990年前,工业、城镇供水标准4~6分/立方米。1991年工业、城市供水水价为0.1元/立方米。1994年经过供水成本核算,确定工业、城市供水水价0.25~0.3元/立方米(指直接供给自来水公司),水利工程直供的成品水平均1.2元/立方米。其中居民用水1元/立方米,大生活用水2.5元/立方米,船舶用水5元/立方米。1981年门楼水库开始向烟台市区供水。1986年又有沐浴、龙门口水库向工业、城镇供水。2002年,全市已有18座大中型水库和2座小型(一)水库向工业、城镇供水。25年间,共向城市、工业供水73929万立方米,收水费1.08亿元。供水价格虽不断提高,但仍达不到成本价格。
  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 1996年7月,市政府根据《山东省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1.农业按耕地或经营面积以小麦折款计收;2.工商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按上年产值或者上年经营业务收入的2‰征收;3.城乡个体工商户每年每个摊点40元。各县市区根据省、市具体的实施细则,划定了河道受益保护范围。市水利局同时开征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1997年,各县市区也开始征收。2000年,市政府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实施<山东省河道维护管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河道工程维护费暂停征收。2001年11月,省政府重新公布《山东省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新办法对收费标准作适当调整: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按上年收入或营业收入的1‰计收;银行按上年利息收入的0.6‰、保险公司按上年保险收入的0.6‰计收;各类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按上年收入的1‰计收。1996—2002年,全市征收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6810万元,其中市水利局征收1455万元。
  水资源费 1985年6月,黄县开始征收水资源费。1988年,市政府印发《烟台市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全市开始征收水资源费。1990年1月,确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0.1元/立方米。2000年8月,地下水资源费标准调整为一般地区0.4元/立方米,负值漏斗区(限制开采区)0.5元/立方米,海水浸染区(禁采区)0.8元/立方米,并批复各县市区参照执行。至2002年,全市累计征收水资源费1.84亿元,其中市水利局征收0.44亿元。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及水土流失防治费 1985年,招远、栖霞开始对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单位和个人征收水土流失防治费和赔偿费,到1990年又有芝罘、福山、蓬莱、长岛开始征收,共征收72.2万元。1995年11月,全市规定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按自然资源开发、生产建设项目及个人占用、破坏地形、地貌和植被面积,每平方米一次性交纳补偿费1~2元。1995年全市12个县市区全部开展征收水土保持规费。1996年市水利局开始征收工作。至2002年,全市累计征收水土保持规费2001.6万元,其中80%按规定用于治理。
  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烟台的水利工程,特别是小水库、塘坝、机井、大口井、扬水站等小型水利工程,绝大部分是20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工程标准低、质量差,老化失修严重。同时,农村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后,工程无人管理,也无资金进行维修养护。1997年,海阳市水利局借鉴企业改制和外地的经验,以“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管理使用权”为主要内容,对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进行改革,收到较好效果。1998年、1999年按省、市两级政府的要求,全市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使用权落实到集体组织或个人;对新建工程,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单位和个人采取户办、联户或股份合作形式发展水利。至2002年,全市共改制小型水利工程31194项,回收资金5803万元。其中拍卖4766项,租赁4133项,承包22295项;股份合作建设各类水利工程9262项,投入资金5715万元。
  第九章 畜牧业
  1978年后,境内畜牧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1978—1985年为生猪蛋禽发展阶段。到1985年,全市生猪、大牲畜、羊、兔、家禽存栏量分别为164.67万头、19.71万头、11.87万只、134万只、1412万只,其中蛋鸡存栏1205万只,初步改变了1978年前基本以生猪、大牲畜为主的畜禽生产结构。1985—1995年为肉鸡、肉牛快速发展阶段。受益于出口拉动,肉鸡和优质肉牛生产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快速发展起来。到1995年,全市生猪、大牲畜、羊、兔、家禽存栏量分别为142.27万头、44.63万头、66.26万只、380.34万只、3805.93万只。家禽中,肉鸡存栏1414.69万只,占全市畜禽总存栏量的11.29%;大牲畜中,牛存栏41.97万头(其中奶牛0.76万头)。1995—2002年为畜牧业全面发展阶段。到2002年,全市生猪、大牲畜、羊、兔、家禽存栏分别为144.04万头、59.8万头、77.72万只、396.25万只、4214.67万只。其中奶牛存栏3.58万头,比1995年增长3.7倍;肉鸡存栏2106.54万只,占全市畜禽总存栏量的14.39%。
  第一节 畜禽良种
  猪改革开放初期,烟台地区共有优良猪种15个。其中,地方品种烟台黑猪为当家品种,占到种猪总量的近40%,垛山猪很少。国内引进品种主要是荣昌猪、内江猪,占种猪总量的10%;国外引进品种主要有约克夏、巴克夏、长白、杜洛克和汉普夏等,仅占种猪总量的0.8%;其余是杂交种猪,占到种猪总量的近50%。生猪品种95%以上是烟台黑猪、荣昌猪、内江猪及其杂交后代。杜洛克、长白、约克夏的杂交后代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烟台地区先后建起牟平畜牧良种场、烟台友谊原种猪场,从国外引进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瘦肉型良种猪,加快向社会繁育推广瘦肉型良种公猪,与烟台黑猪、荣昌猪、内江猪等地方母猪进行杂交改良,提高商品猪的瘦肉率和出栏率。到1995年,全市商品猪基本实现瘦肉型猪与地方母猪的杂交一代化。同年,财政扶持发展烟台益生原种猪场、莱阳市隆丰种猪场、海阳市生隆种猪场等10个种猪场,引进饲养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瘦肉型种猪5000多头,建起“一级种猪场一二级种猪场—商品猪场”配套完善的商品瘦肉猪繁育体系,并大力推广洋二元、洋三元杂交猪,以提高商品猪的产肉性能。到2002年,全市商品猪基本实现瘦肉型猪杂交改良化,其中洋三元杂交猪比重达到60%。
  鸡蛋鸡改革开放初期,烟台地区加大良种蛋鸡的引进推广力度,到1984年全市蛋鸡品种主要有星杂288、星杂579、莱航鸡、元宝鸡、掺糠鸡、芦花鸡、寿光鸡等10余个,其中引进品种星杂288、星杂579、莱航鸡等占到蛋鸡饲养总量的90%以上。到2002年,先后建起祖代罗曼蛋鸡场、祖代海兰蛋鸡场各一处,饲养祖代罗曼褐蛋鸡和海兰白蛋鸡分别为2万套、1.5万套,还建起17处父母代蛋鸡场,主要饲养罗曼、海兰、海塞克斯、迪卡红父母代蛋鸡共34万套,全市饲养的2021.7万只商品蛋鸡全部实现良种化。
  肉鸡改革开放初期,莱州、蓬莱等市先后引进饲养星布罗、罗斯等专用肉鸡品种,到1984年共饲养星布罗父母代肉鸡12万套、罗斯父母代肉鸡8.5万套,全年出栏商品肉鸡600万只。1985年后,肉鸡生产发展迅速,莱州、蓬莱、招远、牟平、莱阳等市区纷纷建起父母代肉鸡场,从上海、大连等地引进饲养AA父母代肉鸡。1991年,烟台益生种畜禽有限公司从美国引进饲养祖代AA肉鸡16万套。到2002年,全市已建起父母代肉鸡场68处,饲养父母代肉鸡223万套,其中AA父母代肉鸡194.5万套、爱维因父母代肉鸡28.5万套,分别占总量的87%和13%。2002年,全市出栏商品肉鸡1.04亿只,全部实现良种化。
  牛肉牛改革开放初期,境内黄牛的主要品种是鲁西黄牛、南阳牛、秦川牛与本地黄牛杂交而成的杂种类群,其中鲁西黄牛与本地牛的杂交后代占到90%以上,体型较大,役用性能较好,主要用于使役。1978年后,为加强对鲁×本杂交牛的培育提高,满足对日黄牛出口的需要,在海阳继续利用鲁西黄牛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繁育鲁×本杂交牛。1990年开始,海阳利用利木赞牛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杂交牛以其良好的生产性能得到较快普及。到2002年,海阳市存栏黄牛3.85万头,基本上都是利木赞杂交改良的后代。其他一些县市区还引进西门塔尔、夏洛莱和海福特等国外肉用牛品种,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提高本地黄牛的产肉性能。之后,根据杂交改良效果,先后淘汰了海福特牛和夏洛莱牛,选择西门塔尔牛作为当地黄牛的最佳杂交父本,继续进行杂交改良,杂交牛的体尺体重、育肥性能、屠宰率均有大幅提高。到2002年,全市存栏黄牛56.02万头,基本实现杂交改良化,主要是西门塔尔、利木赞牛的杂交后代。
  奶牛烟台地区奶牛品种主要是荷斯坦奶牛,也称黑白花奶牛。1978年,全区共饲养黑白花奶牛500多头,主要饲养在城市郊区,采取自然交配方式繁育,年产牛奶1750吨,成年母牛年均产奶4000公斤左右。1995年后,烟台市大批量从北京、黑龙江、山西等地引进奶牛,奶牛生产一度发展较快。到2000年,全市存栏奶牛2.08万头,年产牛奶6.2万吨,成年奶牛年均产奶4500公斤左右。从2000年开始,烟台市引进优质高产奶牛冻精,采用冷精配种技术,对当地黑白花奶牛进行品种改良,同时争取到农业部“万枚高产奶牛胚胎移植富民工程”项目,在全市移植高产奶牛胚胎1740枚,有效地提高了当地奶牛的品种质量和产奶性能。2001年,全市建起荷斯坦奶牛繁育中心,从美国引进年产奶10吨以上的高产奶牛30头及部分冻精,从澳大利亚引进年产奶6吨以上的高产奶牛600头,组建起500头规模的育种核心群,并配备了胚胎制作、储存、移植等设备,在开展高产奶牛自然繁殖推广的同时,积极开展高产奶牛胚胎移植工作。2002年,全市存栏奶牛3.58万头,年产牛奶8.73万吨,成年奶牛年均产奶达到5000公斤左右。
  羊1978年,烟台地区山羊品种主要有奶山羊、白山羊、青山羊和黑绒山羊,绵羊品种主要有小尾寒羊。当年存栏羊9.55万只,其中当地奶山羊1.89万只,占存栏羊总量的20%。1982年始,在栖霞县红旗牧场建立莎能奶山羊原种羊场,繁育推广种公羊对当地奶山羊进行杂交改良,提高产奶性能。到1984年,全市奶山羊已全部进行杂交改良,存栏奶山羊7.69万只,占羊存栏总量的65%,年产羊奶1.34万吨,成年母羊年产奶500公斤左右。至2002年,全市存栏奶山羊已达28.56万只,年产羊奶9.67万吨,成年母羊年产奶500公斤左右。牙山黑绒山羊,原产于栖霞市牙山一带,是当地农民经300多年自然繁育形成的地方品种,具有体型大、产绒多、绒质好等特点。从1990年起经过长达5年的保种选育研究,到1995年成为中国紫绒山羊中的优秀地方品种。2002年,全市存栏牙山黑绒山羊2万只左右,成年母羊年均产绒450克左右,成年公羊年均产绒600克左右。2000年以来,烟台市引进波尔山羊200多只,繁育推广种公羊,采用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技术,对当地奶山羊、白山羊进行杂交改良。到2002年,全市共杂交改良当地山羊10万多只,生产杂交羊15万只;存栏绵羊18.35万只,主要是小尾寒羊和洼地绵羊。
  第二节 特种动物饲养
  烟台境内饲养的特种动物主要有:貂、鹿、兔、鸽子、乌鸡、鹌鹑、狐狸、獾、蜂等。到2002年,全市共建成各类特种动物规模饲养场731个,其中水貂饲养场349个,存栏18.86万只,年出栏47.44万只;狐狸饲养场201个,存栏2.41万只,年出栏3.46万只;鹿饲养场17个,存栏1284只,年产鹿茸700公斤;鹌鹑饲养场24个,存栏22.32万只,年出栏18.1万只;貉饲养场31个,存栏3777只,年出栏3794只;肉鸽饲养场19个,存栏2.2万只,年出栏7.5万只。
  水貂·狐狸·貉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际市场对高档裘皮需求量的增加,水貂生产发展较快。1980年,全地区存栏水貂3.48万只,1981年发展到6.07万只,1988年猛增到14.04万只。1990年以后,虽受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影响,全市先后建立起水貂、狐狸、貉等毛皮动物养殖基地。至2002年,毛皮动物养殖基地达到9处,其中海阳市留格庄镇水貂养殖基地,共有养殖户173个,存栏水貂6.4万只;海阳市辛安镇水貂养殖基地,共有养殖户77个,存栏水貂2.7万只;蓬莱市刘沟镇水貂养殖基地,共有养殖户50个,存栏水貂8.6万只。海阳市凤城貉养殖基地,共有养殖户20个,存栏貉3800只;牟平龙泉镇狐狸养殖基地,共有养殖户11个,存栏狐狸658只;海阳市留格庄狐狸养殖基地,共有养殖户41个,存栏狐狸3700只。
  兔改革开放初期,烟台地区的养兔业发展迅猛,到1981年存栏量达到285万只,是1979年的2.9倍,其中长毛兔存栏274.94万只,占到96.5%。1983年因兔毛在国际市场销路阻塞,兔场大批倒闭,种兔被大量宰杀,到1984年存栏量仅有64.3万只,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1992年,由于兔毛国际销路开始好转,养兔数量有所增长。到2002年,全市存栏兔396.25万只,其中长毛兔占到90%,其余是獭兔。长毛兔生产基地主要在海阳、牟平等地。
  鹿70年代烟台地区即有零星饲养,到1984年全市共饲养67只梅花鹿。到2002年,全市共建起养鹿场17个,饲养鹿1284只,主要是梅花鹿和马鹿。
  蜜蜂1978年后,烟台蜜蜂存栏量一直稳定在0.5万箱左右。其中最高年份是1983年,存栏0.65万箱;最低年份是1992年,存栏0.38万箱。2002年,蜜蜂饲养场90个,存栏0.54万箱。
  第三节 饲料·饲草
  饲料烟台市饲料工业起步于80年代中期,经过近20年的发展,到1997年后迅速崛起。至2002年,全市饲料加工企业发展到137家,全年饲料产量119万吨,总产值近21亿元,营业收入20亿元。产品结构趋于合理,生产品种由鸡猪配混合饲料为主发展到鸡、猪、牛、羊、兔、鸭、鱼、虾、蟹、海参、特种动物等1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初步形成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相互配套的饲料工业生产体系。生物工程、饲料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等高新技术得到开发和利用。饲草及秸秆深加工得到进一步推广,绿色、生态、环保型饲料成为发展方向。豆粕、花生粕、饲料酵母、畜产品加工副产品等蛋白质资源、饲料资源开发取得明显进展,涌现出像普瑞纳、新中新、佳世德等一批饲料名牌骨干企业,生产由起点低、规模小、家庭作坊式转向高起点、大规模、机械化,质量与效益同步提高。
  烟台农标普瑞纳饲料有限公司系烟台市饲料公司与美国农标普瑞纳国际公司于1996年5月合资成立的饲料生产加工企业,产品有猪、鸡、鸭、牛、鱼饲料等8个系列50多个品种,年生产能力6万吨。1999年公司被确认为山东省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2000—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东省粮办工业三十佳企业。
  烟台新中新饲料有限公司建于1986年,是山东省烟台市饲料公司、新加坡百龄麦有限公司、香港协力科技公司合资举办,是山东省饲料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公司引进澳大利亚成套加工设备,采用国外动物营养专家配方,专业生产畜禽用复合预混饲料、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包括猪、肉鸡、蛋鸡、蛋鸭、奶牛、肉牛、肉羊、兔、鱼十大系列产品,100多个品种。
  饲草70年代,境内推广种植饲草饲料品种20余个,包括紫花苜蓿、墨西哥玉米、冬牧-70黑麦、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鲁梅克斯、串叶松香草、菊苣、紫菅粒、聚合草、高油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青饲青贮玉米、杂交饲用高粱、甘蓝、卷心菜、苦荬菜、紫粒苋、燕麦、苏丹草、羊草、沙打旺、牛尾草、鸡角草、大米草等。至2002年,全市饲草饲料种植面积达6667多公顷,秸秆及饲草青贮达57万吨。
  紫花苜蓿也称紫苜蓿、苜蓿,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种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原产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和土库曼高地。中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1975年海阳县最早引进紫花苜蓿品种,1986年福山区大面积试验种植。至2002年,全市种植面积达2200多公顷。
  墨西哥玉米又名大刍草,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遗传稳定的青饲料类玉米新品种,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和加勒比群岛以及阿根廷一带,由中国从日本引入。1999年烟台市开始推广种植,是草食畜、禽、鱼的极佳青饲料。烟台市各县市区都有种植。至2002年,全市种植面积达1333多公顷。
  冬牧-70黑麦是禾本科黑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美国,1987年引入山东省,1990年开展扩种推广工作,1998年烟台市开始种植。鲜草可直接喂牛、羊、猪、兔和其他畜禽,也可青贮。至2002年,全市种植面积达1266多公顷。
  多年生黑麦草又名黑麦草、宿根黑麦草,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西南欧、北非及亚洲西南,适宜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区。1999年开始在烟台市种植,是优良的栽培牧草,适用于牛、羊、鹿、鸵鸟、兔、猪、禽和草食性鱼类。
  白三叶别名白车轴草,为三叶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和小亚细亚。烟台市1999年开始种植,主要用于果园种草、三叶草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等人工草地建设。白三叶草质柔嫩,适口性好,牛、羊、兔喜食,也可喂猪、禽、鱼、鹿等。
  鲁梅克斯又名杂交酸模、高秆菠菜,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丰富,生物产量高,适口性好,是各种家畜喜食的青饲料,也具有一定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值得推广的优良牧草。烟台市1999年开始种植,至2002年全市种植面积107多公顷。
  串叶松香草也叫菊花草、松香草,原产于北美中部高原地带,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烟台市1999年开始种植,适宜饲喂猪、牛、羊、兔、鱼等。
  青贮玉米青贮玉米辽原1号为辽宁省农科院选育成功的中国首例饲粮兼用型高产优质白玉米杂交种,植株茂盛、茎秆粗壮、活秆成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既可做青贮饲料,又可做粮食。烟台市2000年开始种植,是牛、羊、猪良好的青绿粗饲料。至2002年,全市种植面积达4000多公顷。
  燕麦也叫铃铛麦,其中裸燕麦叫莜麦,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及中国,栽培历史有2000多年,是世界上栽培作物面积最大的6大作物之一,为禾本科一年生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燕麦籽粒是猪、牛、马、羊的最好精料;青刈燕麦香甜可口,各种禽类、兔、鱼都喜食,切碎后,牛、马、羊、鹿也喜食;青贮燕麦气味芳香,是奶牛、肉牛、羊的优良精饲料。至2002年,只有龙口市种植该品种。
  甘蓝主要指芜菁甘蓝,也叫洋蔓菁、灰萝卜、凤尾萝卜,原产于亚洲西部和欧洲,中国已有近百年栽培历史,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味甜、多汁,适口性好,牛、羊、猪、兔均喜食,特别是对奶牛泌乳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至2002年,全市栽培面积达267多公顷。
  第四节 动物防疫
  1978年始,随着土地包干到户等生产责任制的推行,烟台地区集体喂养的大牲畜和猪等畜禽也陆续分到户饲养,动物防疫工作也随着疫病防控形势和服务对象的变化由起初的打防疫针和简单地治病,而逐步扩展到了预防免疫、动物诊疗、动物检疫等多个方面。动物诊疗工作实行动物疫病合作医疗,乡镇畜牧动物防疫站与畜禽养殖户签订合同,实行技术承包服务,承包的双方实行合同制,利益共担。动物防疫工作改由各县、社食品公司、动物防疫站的技术人员和赤脚医生组成的防疫队承担,采取分组、划片包干,统一领导、统一技术,逐村、逐户、逐头进行注射。到80年代初,乡镇畜牧动物防疫站人员和技术力量逐步得到充实,动物防疫队的防疫工作制度逐渐被乡镇畜牧动物防疫站工作人员自主实施防疫所替代,动物诊疗和动物防疫制度基本建立。到80年代中期,以动物诊疗和疫病防治技术承包服务为主的疫病防控也逐步转变为综合经营和技术服务。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作为预防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开始启动。烟台地区畜牧动物防疫工作站和食品进出口支公司先后联合印发《关于菜牛出口有关检疫问题的通知》《关于菜牛出口有关检疫问题的补充通知》《关于加强生猪出境检疫的联合通知》《关于做好牲畜出境检疫的通知》等,对有关检疫项目、技术标准作了严格规定。1985年,通过考核,挑选出优秀的检疫员和监督员专门从事畜禽产地、收购、交易、运输和集市等环节的检疫工作,在境内250个集市设有专门人员进行动物检疫。注意加强引进畜禽到站检疫和主要交通要道设点消毒。猪囊虫病、牛肺疫、牛气肿疽、炭疽、马鼻疽、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家畜疫病基本消灭,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感、仔猪水肿、牛羊布病、结核、三号病、鸡新城疫、禽霍乱、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狂犬病和兔瘟等动物疫病得到基本控制。
  1988年,全国推广“莱芜经验”,将原由县级管理的“七站八所”下放乡镇管理。烟台市大部分乡镇动物防疫站在1988年和1993年两次机构改革期间将人、财、物“三权”划归到乡镇政府管理,“三权”下放到乡镇政府后,乡镇政府对乡镇动物防疫站不管不顾,乡镇动物防疫站基本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状况,部分乡镇动物防疫站已名存实亡。乡镇动物防疫站工作人员都忙于搞创收,上级部署的动物防疫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基层的动物防疫和动物诊疗等动物防疫工作,特别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陷入困难境地。口蹄疫、猪瘟、牛羊布病、结核、鸡新城疫、禽霍乱、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狂犬病和兔瘟等动物疫情时有发生,给畜牧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颁布后,烟台市被纳入国家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疫病防控规划。1998年始,烟台市本级和莱阳、莱州2个县级市被农业部批准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1999年,牟平、海阳、栖霞、招远、龙口、蓬莱等6个县市区又被批准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2000年,莱阳、栖霞、牟平、海阳等4个县市区被批准续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2001年,烟台市本级和栖霞、莱阳、海阳、招远、蓬莱、龙口、莱州、牟平、福山等9个县市区被批准建设胶东半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2002年,芝罘、长岛和莱山等3个县市区又被批准建设胶东半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实现了境内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烟台市全域覆盖。2002年1月27日,市政府召开以无疫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全市畜牧工作会议,对无疫区建设工作进行组织发动和安排部署;市政府印发了《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的意见》,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无疫区项目建设责任书,把无疫区建设列入政府工作的大事要事进行重点督查。全市各级以无疫区建设为契机,理顺乡镇畜牧动物防疫站的管理体制,实现人、财、物“三权”归县,稳定了队伍,稳定了人心;实施乡镇畜牧动物防疫站的改貌工程,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调动了基层畜牧动物防疫工作者的积极性。市畜牧局根据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出台动物免疫、检疫、监督、监管、检测等动物防疫工作规定、制度26个,使全市整个动物防疫工作有章可循。全市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动物疫病防治、动物疫情监测、动物检疫及监督的手段和水平有较大提高,动物防疫工作日趋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动物疫病有序控制扑灭的大概念已经形成,由过去的被动应对转变为现在的主动防控,并围绕强制免疫、抗体效价评估、疫病净化、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流通控制和检疫监督等关键措施落实开展工作。改善了动物防疫大环境,全市畜禽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尤其是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每年减少畜禽死亡2000多万头(只),减少经济损失1亿多元。
  第十章 蚕业
  烟台是中国柞蚕生产的发源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烟台的蚕业生产虽有发展,但水平不高,无论是树种、蚕种还是蚕丝质量都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1978年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81年烟台丝绸公司成立后,实行农工贸、产供销一条龙管理和服务,加之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全市蚕业生产重焕生机。至2002年,全市年产柞茧518.75万公斤,桑茧166.88万公斤,丝绸工业总产值达5226.91万元,均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高纪录。
  第一节 柞树·柞蚕
  柞树品种烟台境内种植的柞树品种主要有麻栎、辽东栎、栓皮栎等。
  麻栎,俗称尖柞、油尖柞、白栎、橡子树。全市90%以上的柞岚均为麻栎。该树种系落叶乔木,喜光、耐旱、抗寒性较弱,不耐盐碱土。叶内粗蛋白含量为2.12%,明显高于其他品种,蚕喜食。
  辽东栎,俗称辽东柞、卷毛红、小叶青枫,仅零星散布在各地柞岚内。该树种叶片光滑,叶内粗脂肪含量为4.32%,明显高于其他树种。因该柞发芽早、叶质薄、成熟硬化快,多用于早春催蚕。
  栓皮栎,俗称白里柞、软木栎。蒙古栎,俗称蒙古柞、大叶青枫、小叶槲。槲,俗称大叶桲萝。各地柞岚内均可散见。另有杭州柞或青枫,系华洋丝业联合会从江、浙引种,叶似麻栎,色淡绿,长而薄,硬化快,多被改植或弃置。
  种植1972年推广苗床畦播,选背风向阳、土质较肥沃、近大片柞岚处做苗床,宽一米,长不拘,每床三四行,每米下种50粒,覆土3~4厘米,既可用来畦苗移栽,又可用来养蚁蚕。
  修剪1978年后推广“人造夏梢”。方山蚕场运用一系列管柞、修剪技术,亩柞产柴由197.5公斤增加到1981年的392公斤,1985年达到522.5公斤。
  病害柞树白粉病,多发生在幼树夏梢或嫩叶上,以9—10月为害。
  柞树褐斑病,多发生在多湿、多风年份的春蚕期,病重时,叶焦枯。
  柞树早烘病,多发生在8月底、9月初,凡雨水多的年份或岚片连年砍伐过度及食叶过酷处,均易早烘,严重时整片柞岚的柞叶均呈红褐色干枯状。
  另外柞树干枯病、柞树枯枝病、橡实僵干病各地偶有发生。对上述病害多不防治。方山蚕场用波尔多液、石灰硫磺合剂和防霉灵等农药防治柞树褐斑病效果明显。
  虫害舞毒蛾,幼虫俗称柿毛虫、桲萝狗子,1年一代,以卵越冬。4月下旬陆续孵化。
  柞象鼻虫,俗称尖嘴猴、看谷佬,1年一代,以成虫越冬,多发生在4月底、5月初,各地常受其害。
  栎刺蚜,俗称密虫、黄蚜,1年多代,以卵越冬,多发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的干旱年份,各地时有发生,重者芽叶停止生长。
  苹梢鹰夜蛾,幼虫俗称包虫,1年二代,以蛹越冬,一代包虫多发生在5月中、下旬,二代包虫多发生在7月中旬后,各地多受其害,重者芽柞上半部全部吃光。
  肖黄掌舟蛾,幼虫俗称红虫子、义和虫,1年一代,以蛹越冬。
  黄二星舟蛾,幼虫俗称大头黄、大头光,多为1年一代,个别的1年二代,以蛹越冬。
  刺蛾类,幼虫俗称剥刺毛、洋辣子、八角红,1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茧瓮内越冬。
  栎大蚜,俗称黑蚜,1年一代,以卵越冬,春5月、秋10月为害较重,2000年以后颇有蔓延之势。
  栗山天牛,幼虫多称蛤虫,2—3年一代,以幼虫越冬,羽化期多在7月上旬后,产卵期长达10多天,各地均有发生,受害树势由弱到枯死。
  其他如板栗小爪螨(俗称红蜘蛛)、栎瘿蚊、多种金龟子和毛翅夜蛾各地亦有发生。台湾大蝽、多种蚧壳虫、柞尺蠖、潜叶蛾、柞网蝽、金毛虫、柳天蛾、芳香木蠹蛾、旋风舟蛾(幼虫俗称醋虫)等各地亦有零星发生。
  柞蚕70年代前,境内主要有客岭庄、艾山庄、青黄、胶兰、杏黄、鲁杂二号、鲁青等蚕种。1985年,有方山蚕场潘传荣培育的金黄和省蚕研所沈孝行、杨洪江等人培育的781、C66两个品种通过省丝绸公司鉴定,批准投产。
  第二节 桑树·桑蚕
  桑树品种烟台境域叶用桑有油匠当当、嘟噜桑、胶东油桑、胶东山桑等13个品种,主要分布在栖霞、招远、莱阳等地。条桑有小花桑、二花桑、长叶瓦桑、红皮桑、大花桑等30个品种,主要分布在招远、蓬莱、栖霞、福山等县市区。1958年各地广引湖桑品种,2000年前后栽植面积占70%左右。湖桑中以荷叶白为主。1979年省蚕研所引进新一之濑品种,1984年又被引入方山蚕场、海阳蚕场和烟台蚕场。1991年后,各地逐年引入792品种。
  荷叶白,亦称湖桑32号、黄皮湖桑,原产浙江海宁县。1958年引入各县,耐寒力强,产叶量高。
  新一之濑,系日本从一之濑与国桑21号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该品种耐肥、耐湿、抗桑疫病,发芽率高,止心芽多,叶质好,硬化迟,适于条桑育。
  792品种,发芽早,迟化早,叶质老嫩适中,产量高。
  育苗 境内桑树育苗采用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法。有性繁殖以桑树种籽播种。1978年后,从广东购进沙杂桑种籽,江苏购进实生桑种籽,以夏播为主。烟台各县市区一直坚持用好地、行畦播、专人管,出苗率和壮苗率高。无性繁殖,多以袋接为主,并进行嫁接,成活率较高。
  栽植 1978年起,建桑园要求地势平坦,有水浇条件,开沟栽植,亩施基肥1万斤左右,选用良种嫁接大苗,土层深度1米左右。栽桑时“苗要正、根伸展、浅栽、踏实、浇水、定干20~26厘米”。桑行栽植密度,1980年省蚕研所提倡株行距为33×200厘米或50×200厘米,亩栽800~1000株,春条5000根,剪梢后亩条总长5000米,夏季留条9000~10000根,亩产桑叶2953.5公斤。1984年后栽植形式是(1.3+1.3+1.3+2)×0.35米和(0.4+2)×0.4米,亩栽桑1150~1250株。
  施肥 桑园施肥必须注意氮、磷、钾的适当配合。1979年,省蚕研所提出桑园补充氮、磷、钾的比例为10∶4∶5,按亩产桑叶1732公斤计,需施纯氮30.2公斤,磷11.2公斤,钾15.4公斤。1984年采用“四季六次施肥法”:第一次在桑芽脱苞前,亩施尿素25.5公斤,三料磷肥20公斤;第二次在春蚕二龄期,亩施尿素17.5公斤;第三次在夏伐后至开叶前,亩施尿素30公斤,三料磷肥20公斤,硫酸钾20公斤,草木灰25.5公斤,石灰100公斤;第四次在夏伐后一个月左右,亩施尿素30公斤;第五次在8月中旬,亩施尿素25.5公斤,草木灰25.5公斤;第六次在封冻前,亩施土杂肥7000公斤。施肥方法,化肥是每行开沟3~4条,撒施后划锄、浇水;土杂肥是撒施深刨地或开沟施后覆土。
  浇水 70年代前,桑园一般不浇水。1979年提倡桑园浇水要“一看桑,二看地”,当中部桑叶含水率低于70%,不同土壤含水率不足8%~12%时即应浇水。80年代方山蚕场从春芽萌动后,每隔7—10天浇一次水,到收蚁前连浇3次,夏伐后遇旱亦浇水,浇水方法仍以开畦、漫灌为主。1985年烟台蚕场开始兴建喷灌设施。
  修剪 70年代剪伐工具以果树剪子为主。1982年南院试验场先后派人到文登、莱阳、方山蚕场等地传授用桑镰、定芽伐、“箍、提、抽、补”夏伐技术。1984年改用“提、箍结合修剪法”,夏伐后不疏芽、晚疏条,亩桑保持有效条7600根,总条长达1.4万米。
  病害 桑病疫,俗称烂头病、细菌病、黑枯病、瘟桑。夏伐后遇高温多雨,或迎风头的桑园,或树势弱、枝条嫩者发病重。病原为假单孢杆菌属。土壤、水分、人畜活动等均可从伤口传染。带菌苗木和接穗可远距离传播。60年代曾提倡过对病株实行“剜、刮、掐”和夏伐后涂5%石灰浆,喷洒1∶1∶120~150倍的波尔多液。70年代推广剪病枝烧毁。80年代方山蚕场于夏伐疏芽后每隔7天喷一次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连喷4次左右。
  桑黄化型萎缩病,俗称萎缩病、桑疯病,系从江、浙引进桑苗而传入。夏伐后遇持续高温,用叶过度、施氮过多者发病重。病原为类菌质体,通过嫁接或菱纹叶蝉媒介传染。多采取检疫措施和消灭病株的办法防止扩大传播。
  桑赤锈病,俗称赤粉病、金桑、黄疸。烟台蚕场的鸡冠鲁桑发病重。5月和8月为发病高峰。1982年蒯元章、王充庆等人发表《桑赤锈病有效药防治方法的中间试验报告》,肯定了“粉锈宁”和“拌种灵”的防治效果。
  其他病害还有桑里白粉病、桑芽枯病、桑树干枯病、桑褐斑病、桑炭疽病、桑污叶病、根结线虫病等。
  虫害 桑瘿蚊,又名桑瘿蝇。海阳、栖霞、牟平等地均有发生。据省蚕研所范惠莲等人在文登和所内观察,一年均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弹入土内形成休眠体越冬。6月下旬羽化,一雌产卵50粒左右,卵期2—4天,幼虫吸食嫩芽叶汁,受害轻者叶卷曲,重者造成止心,侧枝丛生,树矮小。
  桑象虫,俗称桑象、象鼻虫。各地都有发生,1年一代,以成虫越冬。4月份开始昼夜蛀食桑芽及嫩心。6月份产卵于剪口下一成活芽的上部皮层内,致使新枝枯死。
  桑尺蠖,俗称造桥虫、桑拐子。越冬幼虫于翌春4月份开始食害桑芽,重者整枝芽被食光。一雌可产卵600~1000粒。初孵幼虫多群集顶端叶背。
  桑虎天牛,俗称虎斑天牛,幼虫俗称小蛤虫。树龄长者受害重,重者整株死亡。1—2年一代,以幼虫越冬,6月羽化,一雌产卵百粒左右。
  另外各地还有桑天牛、野蚕、红蜘蛛、桑梢小蠹虫、桑蓟马、桑毛虫、桑叶蝇、桑螟、青叶蝉、菱纹叶蝉、顶梢卷叶蛾、桑蚧、桑虱、蒙古象虫、红腹灯蛾、多种金龟子、刺蛾、小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
  桑虫天敌以鸟、蛙、螳螂、瓢虫、食虫蝽象、蜂、蚁、草青蛉、喜蛛等为多。常见的还有绒茧蜂、赤眼卵蜂、黑卵蜂、黑腰茧蜂、旋小蜂、姬小蜂、啮小蜂、黑疣寄蜂、广大腿蜂、寄生蝇。
  桑虫防治 70年代后期高产桑园开始重视施药除虫。农药种类以滴滴涕和六六六、敌百虫、乐果为主。80年代采取增强树势,利用天敌,人工捕捉、诱杀阻隔,适时施用“对路”农药药杀等措施。现用农药有信石、敌百虫、敌敌畏、乐果、氧化乐果、马拉硫磷、锌硫磷、亚胺硫磷等。
  桑种培育 1978年后,烟台市各蚕种场生产格局基本确定,烟台蚕种场以原种为主,普通种为辅;海阳蚕种场以普通种为主;方山柞蚕原种场以柞种为主,兼桑普通种的生产;牟平蚕种场也以普通制种为主。
  桑蚕 大面积推广品种1951—1966年春用种为瀛瀚与华9、华8的一代杂种。1951—1972年夏秋用种为瀛文与华10的一代杂种。1966—1985年全年用种为苏17的一代杂种。1983年以后全年用种以皓月与菁松的一代杂种为主。
  曾推广品种 1968—1976年为东肥与华合一代杂种。1977—1982年为东4与华4一代杂种。1981—1984年为苏5和苏6一代杂种。
  试养品种 1958—1960年有镇5与镇8、镇10;镇11与镇12的一代杂种。1961—1964年为苏3与苏4一代杂种。1969—1975年为江苏1号与江苏2号一代杂种。1983年为东春2与757一代杂种。
  第三节 养蚕
  1978年后,烟台各地逐渐趋向春、夏、中秋、晚秋四季养蚕。2001年后,部分县市区有的一年只养三季蚕。各期养蚕因地而异有早有晚,同一地方收蚁日期亦不尽同。整个饲养期从准备和洗刷消毒始,经取种、催青、收蚁、采桑、运桑、贮桑、调桑给桑、扩座、眠起处理、除砂、病虫害防治、上蔟、簇中保护、采茧、选茧、售茧、善后处理等工序。
  小蚕共育 1991年春天进行小蚕共育,多养到3眠或4眠起蚕分户。全市当年共育率达45%以上,牟平县当年达70%以上。
  补催青 1984年后改用“简化催青法”。凡自育者,蚕民多在胚子转青期取种回家,放在大缸内或土炕上,给予78°F的温度、85%的相对湿度,继续进行黑暗保护直至孵化,通称补催青。凡共育者,按标准催青至收蚁。
  收蚁 推广平附种以后,逐渐采用“羽扫法”“打落法”“倒伏桑收法”“棉纸引蚁法”。推广散卵后,农村有用全叶覆在散卵上引蚕,揭叶置匾或席上饲养。1984年王允庆在《山东蚕业》上介绍了“网收法”,即将散卵尽量薄摊,卵上覆盖一龄网,网上撒切叶,15分钟左右,蚁蚕上网食叶,再抬高网置匾或席上饲养。1992年后,开始使用蚁袋,效果很好,至2002年一直使用。
  饲养 70年代出现过地窨子和土炕养小蚕。1985年省蚕研所介绍简易蚕台和塑料编织布养蚕,成本低。1985年推广“85~4经济养蚕法”。所用蚕具为室外塑料大棚、蚕架、编织布。1985年,全市实行稚蚕共育的春蚕占60%。1992年海阳推广大棚养蚕,至2002年一直采用。
  给桑 1980年始推选壮蚕条桑育,1983年后实行五龄蚕的每日三次育。给桑式仍以稚蚕切叶育、壮蚕全叶育为主。
  扩座 推行“桑条扩座法”“抻网扩座法”“卷纸(网)扩座法”。推广回育后,多在给桑时将叶片铺放在预定面积,任其外爬;也有直接用蚕筷扩到预定面积后再给桑。
  除砂 80年代逐渐普及塑料网除砂。除砂次数根据蚕龄而定,五龄天天除砂或隔日除。大棚养蚕后五龄多不除砂。为求蚕座干燥和抬网顺利,加网前有的先撒一层砂焦的谷糠、麦糠或稻糠,也有撒草木灰或风化石灰粉。
  眠起处理 一般实行“早分批、早提青、早止桑、早饷食”。虽推广“趁眠起时分批、适当晚饷食”的处理方法,不少蚕民仍沿用“勤撒眠子晚饷食”“等等齐”的做法。各蚕场和稚蚕共育者,多采用“中心分批、提青催育、适当晚饷、以温调节、分合兼用”的方法,全龄始终是两个大批、一个少量的晚批蚕。
  调温补湿 蚕民素有“小蚕靠火、大蚕靠风”的经验,故历来多在火炕上养小蚕,遇干则以喷洒凉水和桑叶保鲜为主。集体养蚕时,多用土炉烧柴(或煤)加温,以搭凉棚、挂草帘或蚕室四周栽树遮阴、降温;以挂温布、喷井水初湿;以稚蚕防干育、壮蚕用叶前先喷水滋生后再喂蚕防干,以开启门窗通风排湿。共育室和大棚养蚕按标准饲育。
  夏、秋蚕饲养 自推广夏、秋蚕以来,稚蚕期以良桑饱食、防病保苗为主,壮蚕期以通风换气、降温排湿、防僵为主。80年代全市主张压缩夏蚕、控制中秋、增养晚秋;要求晚秋蚕的后期温度不低于68°F,低则加温。遇旱桑叶含水率低时,壮蚕日间饲前行叶面添水。
  蚕病及防治 血液型脓病 素称淌白水、高节蚕,后又有不眠蚕、起节蚕、斑蚕、脓蚕、死笼茧等俗名。1978年以来,全市时有发生。该病的核型多角体在4℃中经20年,在室温中经2—3年仍有致病力;在32℃中催青及三龄蚕仅添食5颗多角体,到熟蚕时发病率可达17%;三龄蚕中混有5%的病蚕,最高感染率为50%;桑蚕和野蚕可互相传染;经创伤传染和食下传染后小蚕3—5天、大蚕5—7天即发病死亡。70年代始主要采用漂白粉液、石灰浆进行蚕室、蚕具和周围环境的彻底消毒,蚕期严格消毒、防病,淘汰弱小蚕;发病后蚕座撒石灰并采取查病、灭病、隔离和精心饲养等给定措施,可控制该病大发生。
  中肠型脓病 俗称空头、下白痢。系家蚕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经食下传染所致。据查,该病多角体在O℃中保存其致病力几乎不变;在21.7℃的含甲醛2%的福尔马林液中需经5小时方失活。三龄蚕中混入5%的病蚕,最高感染率为70%左右。防治措施同血液型脓病。但用福尔马林消毒时,甲醛含量为3%,药液中需加2%的生石灰。
  病毒性软化病 素有起缩、空头之分。亦有缩小、下痢、吐液之症。1980年前常称为空头性脓化病。后改称脓核病。据查,三龄蚕中混入5%的病蚕,最高感染率达90%以上,防治措施同脓病。
  细菌性软化病 俗称空头病、起缩病。常见的系一类链球菌所致。在消毒防病和确保桑叶新鲜、洁净的前提下,连续添食500~1000单位氯霉素或克红素防治该病。
  僵病 按尸体上分生孢子的颜色分,有白、绿、黄、灰、黑、赤、褐多种僵病。烟台市以白僵、绿僵为多,偶有黄僵。70年代以前多为零星发生,而后则日趋加重。80年代后各地春、夏、秋均有发生,重者减产30%以上,成为全市严重蚕病之一。其防治措施:以防病1号等药物防僵。至2002年,农村除以通风、防湿、勤除砂、拣僵蚕外,普遍施用漂白粉、敌孢霉等药物防僵。
  蝇蛆病 寄生蝇系追寄蝇属中的一种,成虫虽与麻蝇相似,但麻蝇不营寄生。1年发生6~7代,以蛹在土内越冬。春壮蚕和夏、秋蚕常因此病减产10%左右。1978年后沿用“灭蚕蝇”防治该病。
  虱螨病 俗称壁虱病。病原虫以虱状恙螨为主,1年发生10多代,以大肚雌螨或刚产下的雌螨在寄主体上越冬。多用硫磺薰烟防治该病。
  其他细菌性蚕病有黑胸败血症、灵菌败血症、中毒性卒例病;真菌性蚕病有曲霉病、镰刀菌病、酵菌病。
  中毒病 70—80年代常发生滴滴涕、六六六等农药中毒;除砂撒草木灰时灰中农药也曾引蚕中毒。90年代以来工业废气又常造成氟中毒,各类农药中毒更是屡有发生。日常采取慎重施药、先试后喂、清水洗桑等措施严防中毒;中毒后则立即除砂、换叶精饲、通风换气、凉水浸洗中毒蚕来缓解,必要时则添食阿托品解毒。 蚕业专业户 1988年始,全市推广省力化条桑育,减少五龄除砂次数,培育养蚕专业户,搞规模化养蚕。各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地扩大养蚕面积,建设不同型式的小拱棚。1992年又借大棚养蚕,提出“户均4亩桑,建一个3分地大棚,年收入万元”的目标。对桑园进行隔行轮伐、重截留芽。提出要重养夏蚕,使养蚕生产变家庭副业为主业,走规模经营之路。1993年出现年收入过万元的养蚕户、亩桑收入过2000元的村。莱阳冯格庄天桥屯村把5.33公顷桑集中到20户中饲养,每户0.2~0.47公顷。该村孙胜南在0.21公顷桑园里建中型大棚一个,1994年春收入9100元,其中养蚕2299.6元,养蘑菇5800元。2002年底,全市共有养蚕大棚1688个。
  第十一章 农业机械
  20世纪70年代,境内初步推广农业机械。耕、耙、播、收、脱、运等农机具逐步使用于农业生产。1978年1月,烟台地区参加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并作典型发言。同年烟台地区农机化图片在全国农展馆展出。次年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会议在烟台召开。此后,省内外不断组团来烟台参观,烟台地区农业机械化在全国影响较大。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烟台农业机械曾出现短期增长缓慢现象。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民的“购机热”很快高涨起来,农业机械走进千家万户,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农业机械主要机型总动力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至2002年,全市农用拖拉机拥有量16万台,平均每万公顷耕地拥有365台;小麦联合收割机拥有量3224台,平均每万公顷小麦拥有17台;玉米联合收割机拥有量314台,平均每万公顷玉米拥有2台;农用运输车达到14万台,平均每12户拥有1台。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5%。全市机耕地面积354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81%,比1978年提高15个百分点;机播面积24.6万公顷,占种植面积的41%,比1978年提高16个百分点;机收面积18.7万公顷,其中小麦机收占收获面积的85%,比1978年提高75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正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养殖业、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业全面发展。农村运输总量的90%以上由农业机械承担,农田灌溉、场上脱粒、农副产品加工等基本实现机械化。以跨区作业为突破口的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2年,烟台市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机跨区机收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第一节 农机设备与作业
  动力机械 座机 1978年,境内使用的座机主要有汽油机、电动机和柴油机等。汽油机以轻便小型为多,拥有量7831台,2002年为4973台。电动机于1958年开始使用,1978年后数量逐年增加,从1.8万台增加到2002年的10.7万台,单台功率多在10千瓦左右。柴油机多为境内生产,从1978年的5.7万台增加到2002年的11.8万台。主要机型有90和95两种系列。1140型柴油机机型笨、耗油高,从70年代起渐被195型替代。90系列柴油机未定为全省统一机型,80年代始逐渐淘汰。
  行机 主要指农用拖拉机。20世纪70—80年代,境内拖拉机已很普遍,主要机型有东方红-54/75/60型链轨式拖拉机,铁牛-40/45/55型、上海-45/50型、泰山-25型和泰山-12型轮式拖拉机以及手扶拖拉机等。80年代后期,东方红-20、泰山-50等机型逐渐淘汰。1978—2002年,全市拖拉机拥有量从2万台增加到16万台。其中大中型1.3万台,小型14.7万台,手扶占小型的65.5%,达9.6万台。
  配套作业机械 整地耕地机械 整地机械有机引耙、旋耕机、合墒器、灭茬机和秸秆粉碎还田机等。合墒器有与悬挂三、四、七铧犁配装的五、七、十一片多种,1987年全市拥有659台。秸秆还田机从1985年开始边引进边试产,1986年拥有31台,1989年1191台,1995年1815台,2002年1131台。2002年全市有各种机引耙2.4万台、旋耕机3045台。
  耕地机械分普通犁和特殊犁。普通犁有三、四、六铧牵引铧式犁和悬挂铧式犁。60年代后期,悬挂犁取代牵引犁。70年代始,悬挂犁数量剧增。至2002年全市有12.6万台。特殊犁有深耕犁、耕耙犁、地瓜起垅犁等。深耕犁有两种形式:1.在重铧式犁上加装松土铲,可在耕翻土层下再松土15厘米深,只松土不翻土;2.深翻犁,与拖拉机配套使用。2002年全市深耕犁达9000台。耕耙犁是在铧式犁上增设旋耕器,一次完成耕地、耙地两道工序。地瓜机械起垄犁多由机引犁改制而成。
  播种机械 播种机械有小麦播种机、玉米播种机、花生点播机和玉米点播耧。玉米套种耧龙口市推广最早。1990年,全市有玉米套种耧3.8万台,2000年达到6.5万台。1980—1984年,畜力双行玉米点播机、玉米播种机、花生点播机和多用播种机境内相继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使用。2002年全市有机引播种机1.1万台。
  植保机械 80年代前已引入使用。有背负式弥雾喷粉机、悬挂式喷雾机、防后滴机动喷雾机。至2002年全市机动喷雾(粉)机拥有量2.3万台。
  排灌机械 广泛使用的是以座机为动力的普通离心水泵。深井泵、立式简易水泵、潜水电泵和汽油抽水机组境内均有使用。至2002年,全市有排灌用动力机械13万台,农用水泵16万台。喷灌机组从70年代始逐年增加,1979年0.5万台(套),至2002年达到1.7万台(套)。
  收获机械 主要有小麦割晒机、小麦联合收获机、玉米联合收获机。使用最多的是小麦割晒机,主要由牟平农机修造厂生产,至1994年全市达7118台。1987年始,小麦联合收获机已开始应用于田间作业。莱州市国家村首次引进使用后,境内逐年发展。机型有开封JM1065型、佳木斯JL1065型、四平E514型、北京2.5型和上海产背负式等。1991年增加127台,2002年达到3227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997年应用于田间作业,购进12台,作业2200公顷,2002年拥有量达314台。7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地瓜收获机,其收获机多用铧式犁改装,用原犁铲入土,另加栅条疏瓜。1980年使用招远县农机修造厂生产的花生挖掘机285台,机收花生9300公顷。
  场上机械 有小麦脱粒机、玉米脱粒机、花生摘果机、花生脱壳机和扬场机等。1969年,牟平农业机械厂始产工农-700型双辊筒式半复式小麦脱粒机,1982年又制造出450型小型脱粒机,成为全市主要脱粒机型。1990年数量最多达2.88万台,此后逐年减少,至2002年降为1.88万台。
  运输机械 包括农用汽车、农用三轮车和拖拉机牵引拖斗等。境内,农用汽车有本地产蓬莱4吨柴油载重汽车和国产解放牌、跃进牌、黄河牌等载重汽车,1978年不足700辆,2002年增至12383辆。农用拖斗有与不同功率拖拉机配套的载重5吨、4吨、3吨和1吨之分,轮式拖拉机达一车一斗。2002年,农用拖斗达13.5万台。农用三轮车发展很快,1978年,全区有113台,1990年达7608台,1998年为70733台,2002年达140846台。
  地膜覆盖机械 1982年开始引进机具,1983年进行试验示范,1984年面上推广使用。1985年拥有量839台,机铺膜面积9000公顷,进入国内、省内先进行列。1986年铺膜机具1717台,机铺膜面积1.3万公顷,占铺膜面积的42.4%。此后,机铺膜发展缓慢。至2002年铺膜机具拥有量1849台。其中机引铺膜机257台,人力铺膜机1592台。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有粮食加工、饲料加工、果蔬加工、肉类加工和经济作物加工机械。粮食加工机械有磨面(粉)机、碾米机、地瓜切片机;饲料加工机械有粉碎机、铡草机、打浆机;经济作物加工机械有榨油机等。2002年,全市有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9万台,其中粮食加工机械2万台,棉花加工机械134台,油料加工机械5100台。
  其他机械 农田基本建设机械。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1972年掖县西由、城关公社各购进东方红-60型推土机1台。1974年在治1979年掖县西由农具厂试制脱粒机成功理琅琊岭工地上发挥作用,日推土300~500立方米。2002年全市有推土机324台、挖掘机198台、装载机276台。
  设施农业设备。从1998年起开始对老式温室大棚进行技术改造,推广钢架结构轻型保温被、机动卷帘机装置和田园管理机,并配套微滴灌、二氧化碳发生器等设施,提高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2002年,全市拥有电动卷帘机1096台,温室面积4934万平方米。莱阳是蔬菜生产大市,蔬菜大棚数量多,拥有电动卷帘机268台,田园管理机300台。
  第二节 农机服务
  服务体系 2002年,全市有农机管理机构12个,辖有农机化学校10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10个,农机安全监理站11处,农机修配管理站6处,农机开发工程公司5处,农机公司12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106个,村农机管理服务队2909个。建成农机供应、农机维修、教育培训、科技推广、安全监理、工程开发等6条服务线,形成一个由市到县、乡、村比较完整的农机管理服务体系。2002年,全市有山东省农业机械集团烟台公司1处,市属农业机械经营公司1处,县级农机公司10处,职工总数887人;农机供应点238个,519人,主要供应销售农业机械。
  农机维修 1989年,招远县首家成立县级农机修配管理站。至2002年,全市农机修配管理站增加到6个,共有专职农机修配管理员32人;农机修理厂及修理网点1290个,从业2445人。
  教育培训 1978年前,除长岛县外,地、县相继建立常设农机培训机构——农机训练班。从1982年起,更名为农业机械化学校。2002年,市农机化学校有职工19人,从事县、乡师资短期培训和大、中专学历教育。县市区农机化学校有职工189人,主要从事拖拉机驾驶员的培训。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有科技人员205人,负责农机手的培训。
  科技推广 县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于70年代相继成立。至1978年,11处县级所达60人。1980年,除掖县、招远县农机化所保留外,其余所并入县农机局技术推广组。1984年恢复到7个所45人。1987—1993年,更名为农机技术推广站。1991年9月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成立,1992年把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列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至此,市、县、乡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构建完成,承担农机化新技术及农机具的选型、引进、改制和试验示范工作。
  工程开发 1992年,市县两级农机部门投资300多万元新建、扩建5处农机工程开发实体,拥有挖掘、推土、装运等各种大型工程开发机械164台,承揽有关单位的山、水、林、田、路以及荒滩、抢险、大型基础设施等施工任务。
  服务产业化 自1981年境内出现个体经营拖拉机后,农机服务产业化开始初露雏形。90年代以后,农机服务产业化逐步形成。1990年,招远县金岭镇农机管理服务站成立农机作业服务队,巡回各村开展服务,首创农机合同作业、订单服务的“金岭模式”。1995年,莱阳市试办农机服务合作社。1997年各县市区开始抓农机产业化试点,每县市区抓2处乡镇、3个不同类型的村、5个重点大户。1998年,按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市场经营方式,全市重点推广125个产业化典型单位的经验。继而出现农业机械工程作业公司、农机联合作业服务公司、农机服务合作社、农机经销联合体、农机服务专业大户、机械化农场等一大批产业化服务组织。2001年后,乡镇农机服务协会、县级综合性农业机械协会又相继在招远市毕郭镇和莱阳市成立,为农民提供生产、销售、维修、信息咨询、法律及技术推广等服务。2002年,全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展到2000个,农机户27万个,既有单一作业型的,也有作业型与供应、维修等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全年农机作业收入11.6亿元,利税总额4亿元。
  1994年,海阳县农机推广站在全省首开跨区作业先例,组织7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赴青岛即墨进行机收作业。1995年,海阳、蓬莱、龙口、福山和牟平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60台,赴临沂、青岛、潍坊等地作业。1996年,组织430台,跨区作业1.1万公顷。1998—2002年全市跨区作业机械总数达7710台次,作业28万公顷,总收入1.47亿元。平均每年跨区作业机械1542台,作业5.6万公顷,收入2940万元,单机年作业收入1.9万元。2000年4月,农业部制定颁布《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暂行办法》,使农机跨区作业市场更加规范。
  抢险救灾 旱灾、涝灾、农作物病虫害等是烟台境内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978—2002年,有19年全市大面积出现严重旱灾。全市因干旱农作物累计成灾面积4252万公顷,投入抽水灌溉、提水保苗等抗旱救灾的农业机械累计450万台套。境内发生较严重的涝灾18次,累计洪涝受灾面积59万公顷,投入防洪排涝、抢收抢脱的农业机械累计17.1万台。农业机械在抗旱抢种、提水保苗、抢收抢脱、喷洒农药、除虫去病等作业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0年,海阳县65万亩小麦正值收获期,从6月17日至21日,连续降雨70.6毫米,麦穗开始霉变,不少长出了细芽。为支援海阳抗灾抢收,从21日起,莱州市抽调脱粒机三批共256台、机手217名,蓬莱县抽调脱粒机89台、机手97名到达海阳,同海阳县共3000多台脱粒机共同奋战,抢脱小麦2500万公斤。2002年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全市平均降水量不足常年同期的40%,农作物受旱面积28.28万公顷,重旱18.82万公顷。全市组织排灌动力、水泵等农业机械23.2万台、喷灌设备1万台套用于造墒播种,顺利完成机播小麦19.02万公顷。
  第三节 农机管理
  1977年,烟台地区按照山东省《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农机管理办法》,重点加强村一级农机管理基础建设。村建农机队,队建“三库一间”(机库、油库、机具库和修理间)。同时,开展农机具“保养升级赛”,严禁机具带病作业,做到四净(油净、水净、气净、机具净)、三不漏(不漏气、不漏油、不漏水)和五良好(调整、润滑、紧固、电路、仪表)。80年代后,随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印发相关农机管理法规、条例,农机安全监理、农机维修成为农业机械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开始步入依法管理轨道。
  安全监理 1972年以前,轮式拖拉机的管理由交通监理部门负责。1972年农用拖拉机虽归农机管理部门管理,但凡参加公路运输的,仍需经当地交通部门核发号牌及行驶证。1982年,农业机械部颁布《农用拖拉机及驾驶员安全监督管理规章》,农机管理部门开始对农用拖拉机及驾驶操作员进行登记、建档和年度审验。合格者发给技术状况标志(甲、乙)的号牌,同时发给农用拖拉机行驶证;对驾驶员审验合格者换发驾驶证。至此,形成当时由交通、农机部门共同管理的一机二牌二证制度。1985年5月,省政府规定在田间作业和乡村道路上行驶的农用拖拉机,由农机监理部门核发“15”字头的号牌。上公路行驶的农用拖拉机,挂全国统一号牌。全省确立一机一牌一证制度,并严禁一机二牌二证现象存在。
  1994年6月,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同年12月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烟台市政府制定关于治理公路“三乱”《通告》及实施方案,县市区及乡镇均成立专项治理组织,深入村户进行法规宣传教育,依法重点整治“黑车非驾”。对无牌照的拖拉机逐台检验注册登记、核发牌照,对无证人员补办驾驶员审检手续;成立农机巡回法庭,对违法人员下达传票,进行处罚。2000年,全市清理无牌照拖拉机2.01万台,非驾人员3.02万人,纠正违章6078人次。
  1996年后,省政府《山东省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农业部《农用拖拉机及驾驶员安全监理规定》《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安全监理规定》相继颁布施行,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正规化、制度化,由技术保养升级管理上升到依法实施牌证管理。从1999年始,每年新挂牌拖拉机1.5万台以上,至2002年全市挂牌总数突破13万台,挂牌率达到85%。拖拉机及其驾驶员年度检审率均在95%以上。
  维修管理 1984年11月,全市开始对农机维修网点和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检查验收,考核发证,建立档案和检查管理。1985年,全市又开始对农机修理工进行技术等级考试考核。
  1986年后,全市贯彻落实《山东省农业动力机械技术状态检验和奖惩办法》《山东省农业机械维修配件供应(销售)点管理办法》,将拖拉机或柴油机按其技术状态分为完好、合格、不合格三类,不合格者限期修复,再进行复验。连续3年无人身伤亡事故的完好车(机),授予“红旗车”称号。2002年,境内农机修理厂及修理网点共修理拖拉机7.9万台,农机运输车3.1万台,电动机2.8万台,内燃机3.6万台,其他农机具11万台。
  第四节 农机科研、推广与教育
  农机化试点 1975年省政府确定掖县西由公社为全省3个农业机械化试点单位之一,1977年又确定掖县为3个农业机械化试点县之一。1986年省农机局确定黄县刘家村为全省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试点村。1987年,掖县和龙口市被确定为全省5个农业机械综合试点县(市)之一。
  1987年,烟台市农机化与土地规模经营试点开始。同年,市农机局成立试点领导小组,并成立农机经营公司具体负责试点单位机具的引进、配件的供应等服务。试点单位由掖县城子埠村和国家村、栖霞县桃村、龙口市西留村、招远县东良村等5个村,扩大到1991年的10个县市区1个镇22个村。引进佳木斯、开封1065等多种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精量播种机、除草剂喷洒机等大中型农机具50多台(套)。通过试点,确定了适合烟台套种特点的农机作业工艺,为机具机型的选择、推广使用提供了依据。
  1988年,龙口市冶基村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定为小麦、玉米套种和小麦、花生套种农业机械化田间试验示范与推广项目试点单位。试验期从1990年1月至1993年1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助投资16.33万美元,国内配套投资4万元。引进法国产双行玉米联合收获机、美国产花生收获机、英国产悬挂式喷雾机和高地隙拖拉机等5种机械及配套机具达13台(套)。总投资151万元。1990年开始试验生产,1994年10月通过验收。
  农机化区划 1979年开始,境内县级农机管理部门普遍设立农机化区划办公室(组)。1981年、1982年,黄县和招远县区划工作相继完成。1985年底,其他县市区全部完成。1986年5月前全部通过市级区划验收。
  市级农机化区划于1985年10月开始,1986年6月完成。区划对影响烟台市与农业机械化密切相关的自然、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等基础条件及农机化的现状、历史等方面,做了全面调查和系统分析;结合重点调查,汇总整理了35个生产单位的大量数据和资料;定量分析了种植业及其生产过程、不同作物及其作业环节、作业项目的机械化水平。以与农机化发展有关的地理位置、地貌类型及农业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为基础,保持与烟台市综合农业区划的分区相吻合,将全市划分为3个机械化区,分别为:内陆山地林、牧、果机械化区,内陆丘陵粮、油、果机械化区,沿海平原粮、渔、菜机械化区。
  农机推广 70年代,烟台地区坚持以小为主、以土为主、以改为主的原则,实行科研、生产、使用三结合,推广花生摘果机、小麦脱粒机、小麦播种机、地瓜起拢犁、氨水耧等机具。
  80年代,推广适用的人、畜力铺膜机、化肥深施耧、玉米套种耧等小型的半机械化机具,深耕犁、秸秆切碎机、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等新机具,以及“三播两深”机械化技术(小麦精少量播种机械化技术、旱地沟播机械化技术、玉米点播半机械化技术、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和机械深耕机械化技术),多次获得省部级或市级科技进步奖和丰收计划奖。1997年引进玉米联合收割机12台,作业0.22万公顷,填补烟台玉米联合收割机的空白。1998年,实施省农机局、财政厅联合组织的“3413”项目,省、市财政连续3年共拨款300万元,用于购置玉米联合收割机、秸秆粉碎还田机。1998年在龙口召开现场会,1999年将发展玉米联合收割机列入市政府88项重点工作之一,确定10个市级示范点和1个省级(龙口市)示范点。
  90年代后期,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机推广全面实施以玉米收获和秸秆综合利用、花生与薯类生产、设施农业、果蔬管理与加工和旱作农业机械化为主要内容的创新示范工程,共培育了20多个示范点或示范区。芝罘区黄务镇官庄村投资10万元,建立结构先进、设施配套齐全的大樱桃示范园,当年实现总收入15万元。
  1978—2002年,全市农机系统获得市级以上鉴定、验收的农机化科研、技术推广成果134项,获奖85项,其中省部级41项。
  教育培训 拖拉机驾驶员培训 70年代前,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均为以师带徒。1976年,烟台地区农机训练班成立后进入正规培训。1978年着手建立市、县、乡(镇)、队四级培训网,年内新训拖拉机驾驶员11403人。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时间为两个月,小型和手扶为1个月。1997年将大中拖培训时间缩短为20天。1978—2002年,共培训驾驶员20万人,平均每年新训8000人。
  汽车驾驶员培训 1978年,掖县农机学校在全市率先开办汽车驾驶员训练班,培训校内汽车教练员。次年,向社会公开招生。龙口学校也相继开班。至2002年,两校已有教练车80余台,年训汽车驾驶员1838人。1978—2002年,累计培训汽车驾驶员1.4万人。
  操作手培训 以乡镇农机管理站为主,不定期举办短训班。以每年“三夏”“三秋”前搞好收割机、脱粒机、播种机手及座机手培训为多。培训形式以现场教学为主,随讲解,随示范,随操作。1998年,根据农业部的部署,全市上下开展“送教下乡”培训活动,举办学习班800期,培训农机人员12.3万人。1978—2002年,全市共培训各类操作手80万人次。

知识出处

烟台市志(1978-2002)

《烟台市志(1978-200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上限起于1978年,下限止于2002年,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烟台市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的历史与现本书上限起于1978年,下限止于2002年,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烟台市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的历史与现状,突出记述断限内的新事物、新变化、新成就。状,突出记述断限内的新事物、新变化、新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烟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