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物理海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烟台市志(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125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物理海洋
分类号: P733
页数: 5
页码: 55-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烟台市物理海洋情况;其中包含海水温度、海水盐度等情况。
关键词: 海域 物理 海洋

内容

海水温度 烟台市近海水深均在20米以内,水温季节变化明显,年变化较大陆气温有明显的滞后现象。年平均最高水温为24.6℃~27.2℃,最低水温为-0.3℃~-2.2℃,累年平均水温在12.9℃~13.6℃之间。年平均变幅为26.5℃。
  各海区最高水温出现在8月,1986—2002年,累年最高水温出现在1994年8月3日,龙口湾31.3℃。蓬莱以西海域最低水温出现在1月,蓬莱以东海域出现在2月,累年最低水温出现在1998年1月24日—25日,龙口湾-2.2℃。
  海水温度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水温由岸边向远岸递增,一般低于2℃。最低水温出现在海庙后和龙口浅海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结冰。一般年份,蓬莱以东不结冰,平均水温在1℃以上,2月平均水温最高出现在芝罘湾内为1.6℃,蓬莱1.5℃。春季,岸边增温快于岸外,表层增温快于下层,各层水温分布极不一致,垂直分布层状比较明显。海庙后和龙口浅海区升温最快,由冬季的低温区变为暂时的高温区。夏季,8月表层水温达全年最高。海庙后、龙口表层最高水温为28℃和31.3℃,蓬莱为28.2℃,芝罘为28.7℃。秋季,表层水温逐渐降低。海庙后至龙口较蓬莱以东偏低,龙口湾11月平均水温为9.8℃,蓬莱为11℃,芝罘为12℃,西部略低于东部。
  海水盐度 烟台海水盐度因季节、地域而异,同一海区每年每日也有变化,一般上下波动在24.3‰~32.62‰之间。冬季,盐度值近岸低、远岸高。冬季表面最低盐度,海庙后为24.56‰,龙口为24.81‰,蓬莱为28.2‰,芝罘达全市最低值,为24‰。平均盐度在27.64‰~30.4‰之间,历年最高盐度出现在蓬莱,为34.6‰。春季,表层平均盐度达全年最高值,在29.54‰~30.83‰之间,整个海区垂直分布均匀,部分测点表层略高于底层。夏季,平均盐度比春季有所下降,累年平均芝罘7月为30‰,龙口30.73‰,蓬莱30.37‰,各海区盐度的垂直分布上下层基本均匀一致。秋季,境内各海区表层平均盐度差异较大,与夏季相比,蓬莱平均盐度下降0.07‰,而龙口下降0.92‰,芝罘上升0.29‰。全市海区平均盐度在27.79‰~30.44‰之间。
  境内海区受季节影响,其径流、流系、内波和降水不同,盐度年变化曲折。累年平均盐度年平均变幅为1.66‰,历年年平均盐度为28.7‰~30.36‰。
  潮汐 烟台市大部分海域为正规半日潮,每天两次高潮两次低潮,其规律是:农历初三、十八中午(12时)满潮,之后每天推迟48分钟。龙口港及海庙后近海属不正规半日潮,特别是龙口港外浅滩较大,地势平缓,冬季遇东北风时,低潮可延长3—4小时,此时潮位增高,风停后潮特别小,且极不规则,常常需要4~5个潮周期后才恢复正常。
  潮位 又称潮高。烟台市沿海各海区平均潮位年变幅为45~48厘米。最高潮位出现在8月,最低出现在2月。1986—2002年,累年最高潮位:芝罘为473厘米(1992年9月)、龙口为297厘米(1997年8月)、蓬莱为387厘米(1986年8月);最低潮位:烟台港为-13厘米(1994年2月10日),蓬莱为-39厘米(1987年2月3日20时21分),龙口为-90厘米(1999年2月3日10时12分)。
  潮差 境内各海区各月平均潮差最大出现在8、9月,最小出现在1、2月。年平均潮差,芝罘湾最大为170厘米,由烟台向西逐渐变小,至龙口达79厘米。最大潮差出现在1月,芝罘湾287厘米。
  潮流 烟台近海的潮流类型主要有正规半日潮流、不正规半日潮流、不正规日潮流3种。莱州湾西部属于正规半日潮流区,长岛群岛以不正规半日潮流为主;崆峒岛附近海域不正规日潮流和不正规半日潮流同时存在;养马岛附近海域则同时存在不规则半日潮流、不规则日潮流和正规日潮流3种类型。
  潮流运动形式 车由岛和大、小竹山岛附近海域以旋转流为主,而桑岛海域则以往复流为主,潮流多呈顺时针旋转。崆峒岛、养马岛以往复流为主,其旋转方向都是逆时针,潮流椭圆长轴基本与岸边平行。千里岩海域以旋转流为主,旋转方向为逆时针。
  涨落潮流速 烟台近海地形复杂,海岸线蜿蜒曲折,又受潮波系统影响,各海区涨、落潮流速各异。庙岛群岛海域大潮平均最大涨落潮流速在36~82厘米/秒之间。有两个强流区和两个弱流区相间分布。强流区分别位于北四岛和砣矶岛与北长山岛之间,最大流速在80厘米/秒左右;弱流区分别在大、小钦岛周围海域,流速值均在50厘米/秒以下。车由岛和大、小竹山岛海域大潮平均最大潮流速介于23~86厘米/秒,流向345°。
  桑岛海域大潮平均最大涨潮流速17~48厘米/秒,最大落潮流速19~46厘米/秒,海区南北侧主流向呈南西—北东向。东西海域为北北西—南南东和南西—北东向。
  烟威北部岛群表层流速13~88厘米/秒,涨落潮主流方向为南东—北西;低层流速5~62厘米/秒。
  麻姑岛和千里岩岛附近海域表层最大涨落潮流速30~74厘米/秒,落潮流速多大于涨潮流速。底层最大涨落潮流速28~78厘米/秒,且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表底层涨落潮主流方向,麻姑岛为北西—南东向,千里岩岛则为南西—北东向。
  套子湾涨潮流是西北向,落潮流为东南向。流速为70~175厘米/秒,由湾口向湾内,从西向东逐渐减弱。
  余流 长岛岛群夏季表层余流大于底层,最大相差39厘米/秒,表层余流流速5~44厘米/秒,均值为22厘米/秒,最大值出现在庙岛群岛北端。底层流速3~26厘米/秒,均值为10厘米/秒,最大值也出现在庙岛群岛北端。庙岛群岛南部海域,表层余流流速5~26厘米/秒,均值17厘米/秒,底层流速3~36厘米/秒,均值为5厘米/秒,最大值出现在群岛北端。
  崆峒岛海域表层余流流速均值,6月为9厘米/秒,8月为15厘米/秒,因受岛影响流向紊乱。底层余流流速均值为5~6厘米/秒,流向与表层相近。余流最大值6月为14厘米/秒,流向84°;8月为25厘米/秒,流向123°。
  养马岛海域表层余流流速均值6~7厘米/秒,3月流向偏西,8月多偏东。底层余流流速,3月均值5~6厘米/秒,8月2~3厘米/秒,底层流向与表层相近。余流最大值3月12厘米/秒,流向318°;8月9厘米/秒,流向106°。
  千里岩岛海域余流流速,6月均值为5~6厘米/秒,底层流速均大于表层流速。表层流偏北,底层流向东北偏东。余流最大值为12厘米/秒,流向3°;7月流速均值为3~4厘米/秒,流向较为紊乱。
  海浪 波型 烟台近沿海各海区波型有风浪和涌浪,风浪占98%,涌浪占21%(因风浪、涌浪时常重叠,故二者相加大于100%)。风浪频率的月分布无明显变化,7月风浪最低,平均频率为97%;9—10月最高,平均频率为100%。涌浪频率差异较大,5月各海区平均频率为11%,系全年最低;11月达31%,系全年最高。
  波向 烟台沿海各海区冬季多偏北风,北向浪较大,频率较高。东南东—南南西向风浪较少,频率也较低。春季偏北风逐渐减弱,偏南向风浪增多;夏季偏南向浪最多,其中南南东向多,偏北向浪少;秋季由于偏北风增多,因而北向浪频率居各向之首,偏南向显著减少。沿海各海区涌浪全年多为北北东—北北西向。涌浪频率和风浪频率在各向的分布基本一致。冬季涌浪多出现在偏北向,其他季节除南南东—西向外,涌浪在各向的分布无大的差异。
  波高 烟台各地海面累年各月平均波高0.1~1.1米,平均波高多年变化不明显,年变幅0.2~0.4米。夏季(7月)各海区波高最低为1.8~3.7米,秋季(10月)最高为3.4~6米。历年最大波高出现在北隍城为7.9米(9月),各海区年最大波高大都出现在9—10月。冬季(1月),北向平均波高最高,0.9~1.7米,东南东—南向最低为0.8米左右。春季(4月)北向波高较高为0.6~1.7米,其余各向均在0.3~1.7米之间。秋季(10月)北北东—北东向平均波高较高为1~2米。夏季(7月)各海区平均波高和最大波高均处于全年最低值。其中东北东—西北西向平均波高之最高为1.1米,南向和西南西向最低波高为0.4米。
  周期 境内各海区波浪累年年平均周期为1.4~2.9秒。冬季最大,为2~4.1秒,夏季最小;为0.4~2.1秒。累年各月最大周期,秋、冬季较大,为7~9.9秒,其中12月份最大,为7.3~9.9秒;春季次之,为5.9~8.5秒;夏季最小。累年最大周期出现在北隍城为9.9秒。
  全年各向平均周期向岸浪较大,离岸浪较小。平均周期的最大值在北北西向,为5.4秒。最小值在南南东—南向,为2~2.2秒。各月各向平均周期分布趋势与全年各向平均周期基本一致。

知识出处

烟台市志(1978-2002)

《烟台市志(1978-200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上限起于1978年,下限止于2002年,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烟台市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的历史与现本书上限起于1978年,下限止于2002年,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烟台市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的历史与现状,突出记述断限内的新事物、新变化、新成就。状,突出记述断限内的新事物、新变化、新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烟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