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烟台市志(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1165
颗粒名称: 概述
页数: 5

内容

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东部,南濒黄海,北临黄、渤二海,东接威海,西连青岛、潍坊,与辽东半岛相对,与韩国、朝鲜隔海相望。2002年占地1.37万平方公里,人口646.72万人。烟台依山傍海,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史绩辉煌,名人辈出,堪称华夏福地、中华明珠。
  1978-2002年,烟台借沿海城市之地利,乘改革开放之东风,高扬发展风帆,全面推行市场化,努力实现国际化,不断加强城市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全面发展,开创出崭新的时代。
  经济改革推动市场化
  烟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是农业先进地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烟台农村改革起步较晚,但推行很快。1983年始,农村改革重点是针对“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土地使用制度,破除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集体经营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底,全市农民使用土地46.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7.4%;集体使用土地6.76万公顷,占12.6%01986年,烟台市将土地承包使用期延长至15年。1999年2月又延包到30年,机动比例严格控制在耕地总面积的5%以内,土地承包关系得到稳定完善。
  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更多的劳动力,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随之蓬勃发展,农村经济大步奔向市场,并走在全国前列,被誉为“胶东模式”。随着农村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改变,承包地开始出现依法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反租倒包等流转形式。至2002年底,完成土地延包村5792个,完成土地承包面积35.7万公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132.4万份,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112.8万份。在土地以新的形式相对集中后,境内出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开创出农业产业化的新模式,农产品质量、数量大幅上升,农业生产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开始走向全国和世界。在全市率先进行的农村改革,使农民的命运得到改变,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农村面貌发生质的变化和飞跃。
  城市改革稳妥起步并不断深入,主要以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为重点,进行综合改革试点,逐步推行以盈亏包干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责任制,在调整所有制结构、改革单一计划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不坐“铁交椅”、打破“大锅饭”成为新的潮流。国有企业改革从最初的“扩权让利”开始,历经“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大放小、有进有退”等几个阶段,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转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所有制结构调整迈出重大步伐,国有经济竞争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民营经济异军突起,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商品市场空前繁荣。国有企事业的改革,使大批职工下岗和再就业成为社会问题,劳动力、资本等各类市场应运而生,从无到有不断发育,多层次、宽领域的劳务和人才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对外开放推动国际化
  1984年烟台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一举站上中国对外开放最前沿。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推动对外开放向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发展。烟台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逐步成为一座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
  招商引资是烟台对外开放的主旋律,烟台借此成功实现新兴产业体系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全市不断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持续优化软硬环境,为来烟台外商创造最好的投资条件。从1984年引进第一个7万美元外资项目算起,到2002年底累计引进外资项目6999个,实际利用外资65.79亿美元。三菱水泥、大宇造船、东岳汽车等国际大公司纷纷前来投资,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烟台。通过利用外资,建立或嫁接改造全市80%以上的重点骨干企业和新兴产业;外资与外来技术的引进,使烟台工业创新发生“由点到面”的跨越,产业实现“由内而外”的嬗变,“烟台制造”加快迈向“烟台创造”。
  开放之初,烟台曾发展一批“来料加工”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外则开展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等业务。随着开放层次不断提升,对外贸易规模逐年扩大。197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仅为2658万美元,到2002年达到44.77亿美元。国际市场由港澳地区发展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企业由1户发展到3500多户,出口产品由单一的抽纱品发展到近百个大类4000多个品种,机电产品出口成为第一大类。全市批准成立境外企业机构135个,销售网络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烟台产品走向五大洲。全市有100多家企业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境外投资与合作,一批以境外资源开发为主的骨干企业迅速崛起。烟台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外派劳务由过去的单纯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由零星少量向批量外派发展。烟台市对外承建工程凭借诚信守约、优质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形象。
  快速崛起的经济园区成为烟台开放聚集地和发展隆起带。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园区建设的龙头,从1985年引进第一个香港投资项目,到2002年共引进33个国家和地区外商项目597个,外资总额30.7亿美元。其成功实践与辉煌业绩强力引领了烟台出口加工区、烟台高新区、烟台保税区和县市区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至2002年末,全市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562亿元,各类经济园区已成为全市先进产业的集聚区、对外开放的示范区、科技创新的先导区和现代化的新城区。全市对外开放逐步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中心区扩展到小城镇,从第二产业扩展到一、三产业,从引进资本发展到引进先进技术、科学管理和高素质人才,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领域,基本形成全方位、立体型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全方位开放使烟台的国际交往日益广泛和频繁。70年代,境内平均年接待海外人士400人次,1984年外宾上升为10289人次。1986年国家授权烟台自行办理出国(境)人员护照。至90年代,境内每年接待各类海外人士10多万人次,交往领域扩大到政府间互访、经贸洽谈、技术考察指导、科教文卫交流等。至2002年,烟台市先后与11个国外城市结成国际友好城市、友好合作城市,分布在美国、日本、新西兰、俄罗斯、韩国、泰国、英国、瑞典等国家。成功举办APEC国际贸易博览会、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广招天下客商,笑迎海外宾客,极大提高了烟台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助推烟台加速迈向国际化。
  产业转型推动工业化
  改革之初,烟台经济仍以农业为主。1978年全市25.78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为11.68亿元,占45.3%,工业为7.86亿元,仅占30.5%a到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115亿元,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到12.2%,工业增加值占比上升到47.2%,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显著加快。
  所有制改革强力助推全市工业化进程。1978年前,烟台所有制结构主要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改革开放后,烟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推行生产经营责任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工业经济进入全面快速发展轨道。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发表和中共十四大召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国有企业开始从一般性竞争领域有序退出。2002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市属企业改革的意见》并强力实施,全市大企业改制取得突破,市县两级企业改制面达到88.5%以上,国有(集体)资产占全市工业资产的比重下降到35.8%,多种经济成分兼容并存、竞相发展,成为全市工业化全面提速的助推器。
  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关键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烟台工业以轻工业为主。改革开放后,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产业比重下降,制造业比重逐步提高;资源型、初级加工型出口产品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支柱产业和特色行业取得长足发展,初步形成基础较好、门类较全、特色鲜明的工业格局。“八五”时期,以葡萄酒、锁具、钟表、罐头、啤酒、自行车等为代表的传统工业产品占据主体;“九五”时期,注重发展电子自动化、电子荫罩、氨纶、锦纶、铜箔等一批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入“十五”时期,集中力量发展机械制造、食品、电子信息、黄金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优化结构,实现集聚发展。
  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烟台工业转型呈现不同特征。70年代传统工业独领风骚,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走在全国前列。90年代新兴骨干企业迅速发展,结构加速调整优化,大企业、大产业成长迅速,汽车、电脑、手机、船舶等优势产业强力扩张,葡萄酒、黄金、现代化工和核电等特色产业清晰显现,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外包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形成规模较大、层次较高、集群化发展的新型工业结构,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撑。1978年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8.65亿元,到2002年达到578亿元;1978年工业企业13692个,2002年发展到37059个;2002年末工业企业从业64.12万人,是1978年的近2倍。烟台成功实现从传统农业地区向现代工业城市的跨越。
  基础建设推动城市化
  烟台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心城市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1978年,烟台仍实行地管县体制,城市面貌老旧、道路不畅、配套不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烟台城乡开始编制建设规划,并迅速实施。这一时期投入不是很大,改造市区部分破旧房屋,整修卡脖、堵头路段,扩建新道路,实实在在解决一些民生问题,城市建设逐步走上正轨。1983-1993年,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烟台市中心区自芝罘区扩大到福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开始全面建设。城市建设投资累计30多亿元,新扩建主干道40余条,建成居民小区10余处,相继建成高层建筑20余座,1992年被评为全国投资硬环境四十优城市。1994年后城市建设进入突破发展阶段。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增加莱山、牟平两区,形成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莱山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区统一”新格局。先后完成北马路、西南河路、环海路、滨海路、机场路等道路的拓宽改造,建设多座过街天桥,市区交通状况大为改善,通行能力和载体功能迅速提高。市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集体供热设施全面建成。经过改扩建供水厂和输水线路,供水不足矛盾得到解决。居民小区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城市化水平得到提升。2001年后城市建设进入跨越发展阶段。针对组团城市的特点和区与区结合不够紧密的状况,市委、市政府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扩大中心城市的规模与实力,加快五区融合,拓展东西两翼,贯通南北山海,形成山、海、城、岛为一体的组团式海滨城市。全市以路网建设为主,加强老城区改造,提升城市内涵,突出海滨城市特色。加快公用设施建设,放大城市承载能力、辐射能力。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持续开展以机场、铁路、港口和高等级公路为重点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以路电水气暖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以“村村通”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以各级各类学校、医院和文化体育设施为重点的城乡社会事业网络建设,以通信、电力、水资源为重点的要素支撑网络建设。进入“十一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再奏凯歌:莱山国际机场功能提升、规模扩大,烟台港成为全国第十一个、全省第三个过亿吨大港,高速公路总里程200.1公里、列全省第四位。
  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极大改变城市面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烟台一直实行“低房租、高补贴、福利性、实物分配”的住房制度。1986年,国务院批准烟台市为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单位。这一重大改革,使全市基本实现住房产权自有化、分配货币化、价格市场化、供应社会化、管理和交易现代化。住宅商品化促进房地产业的快速形成和发展,民营、外资逐步成为产业中坚,房地产业逐渐成为城市经济中拉动力强、贡献度大、成长性高的重要支柱产业,推动烟台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加速向现代化都市迈进。
  2002年,烟台市区面积由1978年的227.5平方公里扩大到2722.3平方公里,中心区建成区面积由1984年的27.5平方公里扩展到136.62平方公里,人口由1978年的34.31万人发展到168.45万人。在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下,7个县级市政府所在地已经或正在进入中等城市行列;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烟台进入全面城市化新的发展时期。
  百业俱兴推动现代化
  改革开放后,烟台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与民生同步共振,迎来经济日益繁荣、人民生活全面提高的现代化新时代。
  社会事业的投入持续增加,科教文卫各项事业长足进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1990年烟台实施“科技兴烟”战略,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打造出登海种业、丛林集团、万华集团等创新集群。通过构建以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和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的科研创新服务体系,构建烟台科技创新基本框架,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自1991年始,烟台市获得的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数量居全国地级市前列,从1995年起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学前三年普及率由1978年的25%提高到98.2%,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全部提高到100%。驻烟高校由1978年的4所增加到7所,民办高校10余所,在校人数增加近百倍。教育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职业教育得到大力发展,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迅速增加,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跃居省内地级市前列。义务教育由“人民办”转变为“政府办”,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文化大市、强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文化设施日趋完善,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成果丰硕,文化产业蓬勃兴起,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覆盖全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和紧急救援体系己经形成,医疗综合能力达到全省一流水平。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培养出大批在奥运会、全运会等国际国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健儿。
  以人为本、民生为重、施政为民,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人民群众衣食住行极大改善,实现从基本温饱到小康质的飞跃。200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9元,是1978年的19.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3826元,是1978年的23.76倍。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换代,由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前些年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发展到“电脑、汽车、商品房”;人均住房面积大幅度增加,城市由1978年的人均3.2平方米增加到15.46平方米,农村由11.52平方米增加到25.17平方米。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幸福指数日益提升。
  社会管理日益得到重视。烟台先后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生活质量十强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美誉度、知名度、现代化水准大幅度提升。
  1978-2002年,烟台发生沧桑巨变、历史飞跃,开启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也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焕然一新。20余年岁月里,烟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发展活力极大增强,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社会面貌发生巨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地位和影响力快速提升,正在成为祖国东部、黄渤海之滨一片热土、一颗明珠、一座名城。乘改革开放之东风,聚六百万烟台人之智慧,站在新的历史平台上,烟台一定会创造更加绚丽多彩、灿烂辉煌的明天。

知识出处

烟台市志(1978-2002)

《烟台市志(1978-200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上限起于1978年,下限止于2002年,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烟台市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的历史与现本书上限起于1978年,下限止于2002年,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烟台市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的历史与现状,突出记述断限内的新事物、新变化、新成就。状,突出记述断限内的新事物、新变化、新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