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马家都礼堂旧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东筑谱》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1087
颗粒名称: 牟平马家都礼堂旧址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3
页码: 165-167
摘要: 马家都礼堂旧址位于烟台市牟平区龙泉镇马家都村。马家都村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有100多户人家几百口人。该村原名“马家村”,因“都”公所社址于此而更名为“马家都”。清末民国时期,我国建筑融合了许多西方建筑风格。胶东地区的农村至今仍保留着不少礼堂、供销社等建筑。西山墙呈“山”字形,两侧低,中间高,下部正中为两扇对开朱漆木门,门前有三面七级传统如意式石条台阶。整个西山墙在七级石头台阶的衬托下显得巍峨壮观、气势不凡。马家都礼堂由村民历时一年建成,掌尺的是文登的一位张姓师傅,设计样式模仿威海某部队礼堂。整个建筑庄严雄伟、壮丽典雅,将苏联建筑风格与我国民族特色相结合,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 旧址 马家都礼堂 牟平

内容

马家都礼堂旧址位于烟台市牟平区龙泉镇马家都村。马家都村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有100多户人家几百口人。该村原名“马家村”,因“都”(元朝行政区划,相当于区或乡)公所社址于此而更名为“马家都”。
  清末民国时期,我国建筑融合了许多西方建筑风格。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筑更多地融合了苏联风格,俗称“苏式”o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量苏联风格的公共建筑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出现。胶东地区的农村至今仍保留着不少礼堂、供销社等建筑。
  马家都礼堂建于1969年至1970年,坐东朝西,东西长31.8米,南北宽11.7米,建筑面积约为370平方米。整座建筑用当地产的浅黄色花岗岩建成,屋顶覆灰色板瓦。
  西山墙呈“山”字形,两侧低,中间高,下部正中为两扇对开朱漆木门,门前有三面七级传统如意式石条台阶。大门上方探出一块长方形水泥门檐,左右两侧各有一根用石头砌成的出墙立柱。它们与南北两边的立柱共同起到支撑西立面的作用,组成西立面的视觉支撑。立柱两侧墙上各开有一个窗户,窗户上方有一个圆形通风口。山尖部分有一个圆圈,圆圈中间是一个红五角星,两边各有三道下短上长的线条。整个西山墙在七级石头台阶的衬托下显得巍峨壮观、气势不凡。
  礼堂南立面有两个门,门框用石头砌成,门前设两面六级石阶。礼堂南北墙面为三段式结构,分为下碱、上身和屋檐三部分。下碱全部用花岗岩堆砌。上身除了门,还有11个高约两米的窗户。窗户分上下两部分,窗户之间用传统海棠池纹样填充并施以水泥拉毛工艺。整个南立面采用传统装饰,窗户之上与水泥拉毛之间画有各种盘长组合。屋檐是一排五层青砖倒塔形装饰。北立面只有一个大门,其他部分结构与南立面相同,也有11个高约两米的窗户。
  东山墙没有门,除了腰线及中间平均排列的四根石头立柱,其余部分全部为白墙,仅在两侧柱头饰以传统几何形纹样,外设一个方形通风口。
  礼堂内部十分敞亮,没有一根柱子,共有13间屋。顶部有12道三角形木质钢丝大梁,每道梁呈鱼骨状,由南北两根斜长的整根木头、中间一根粗的立柱、两边各两根小立柱及六根斜拉木组成,下面由一根粗钢丝(由无数细钢丝组成)固定在梁的两头。132根大小木头和12根麻花粗钢丝共同支撑起整个礼堂宽大的空间。礼堂东部四分之一处是主席台,主席台前方南北两侧各有一个木门,门上部中间用菱形木格组成装饰。此外,主席台东北方还有一个通往外面的小门,供演出人员使用。
  马家都礼堂由村民历时一年建成,掌尺的是文登的一位张姓师傅,设计样式模仿威海某部队礼堂。整个建筑庄严雄伟、壮丽典雅,将苏联建筑风格与我国民族特色相结合,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作为特殊年代“红色建筑”的代表,马家都礼堂是一个时代社会潮流的记录者,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知识出处

胶东筑谱

《胶东筑谱》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以胶东地区保留至今的优秀历史建筑尤其是近代烟台建筑为内容,对其加以甄选,分宫廷府邸建筑、防御守卫建筑、园囿建筑、祭祀建筑、民居建筑、宗教建筑、文教建筑、领事馆建筑、近代商业建筑、其他建筑等十大类进行呈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