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雷神庙旧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东筑谱》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1074
颗粒名称: 牟平雷神庙旧址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
页码: 132-134
摘要: 雷神庙旧址位于烟台市牟平区王贺庄村,始建于明崇祯七年。是年,宁海州大旱,知州饶登率大小官员去城南金龙庙祈雨,途经此处,适逢电闪雷鸣、暴雨大作,认为是雷神显灵,便在此处建起雷祖殿,即雷神庙。1938年,雷神庙战斗点燃了胶东抗日的烽火,打响了胶东抗战第一枪。此后,雷神庙一直由学校管理。学校多次对庙舍进行改扩建,使雷神庙基本失去原貌。1977年12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将雷神庙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后,政府开始对雷神庙按战时面貌进行修复。2000年,山东省国防教育委员会授予雷神庙战斗遗址“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关键词: 旧址 雷神庙 烟台市

内容

雷神庙旧址位于烟台市牟平区王贺庄村,始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是年,宁海州(今烟台市牟平区)大旱,知州饶登率大小官员去城南金龙庙祈雨,途经此处,适逢电闪雷鸣、暴雨大作,认为是雷神显灵,便在此处建起雷祖殿,即雷神庙。
  雷神庙分为东西两个大院。西院为花园,史称“范园”,是金代进士、宁海州学正范怿的花园。园内原有玄都宫(又名“玄都观”或“花园观”),“奇葩异果,藤架芳丛,靡不可人,最为嘉处,有亭翼然,号曰怡老”。后人将此处列为“牟平十景”之一——范园春晓。东院为庙舍,是一座由正殿、南厅及东西两厢组成的对称式四合院。正殿坐北朝南,自东向西由三清殿、岳王庙和雷神庙组成。两院东西长82.3米,南北宽41.1米,面积为3000余平方米。庙堂面阔三间,内塑雷神、雨神、闪神等神像,以香火供奉。庙门外正中处悬“玉柩宝殿”匾额,西悬知州饶登书“其应如响”匾额,东悬后任知州陈一朋书“位育两间”匾额。
  由于全真道盛行,玄都宫曾是道家的一处重要宫观,引来远近凡俗拜神许愿、结交善缘。清初,因统治者崇佛黜道,玄都宫渐露败象,加上避清圣祖玄烨(康熙)名讳,故改名“元都宫”。康熙年间,元都宫圮毁,被移至雷神庙东侧重建,改名“三清殿”,内塑上清、玉清、太清等道教神祗塑像,外悬“三宝天尊”匾额。乾隆十五年(1750年),雷神庙住持沈立志在三清殿与雷神庙之间的风道上增建岳王庙(又名“武穆殿”)。庙内塑有岳飞、岳云、张宪等神像,外悬“至德显忠”匾额并刻有一副对联:“思二圣之不归,十年中铁骑长驱方期立雪南都耻;指三关其将复,旬日内金牌牒降终恨未清朔漠师。”至此,三清殿、岳王庙和雷神庙连成一体。后来,门厅及东西两厢陆续建起。清末,整个庙舍统称“雷神庙”。其中,现存文物有金代马钰《归山操》碑一通、元代《重修玄都宫记》碑碑头残块七块、明代《太上日用经》碑(嵌于雷神庙墙内)一块、清代修雷神庙碑及岳王庙碑各一通,惜碑文多泐而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宁海学制改革,停科举、办新学,提庙产充办学经费。1913年,岿山区第一所小学——区立雷神庙小学设址于此。雷神庙东院按南北中轴线划分,东为庙舍(供道士居住),西为校舍(供学校使用);西院全部划归学校,作为操场使用。后来,因学生人数增多,西厢被改为双顶厢,作为教室使用。
  1938年,雷神庙战斗点燃了胶东抗日的烽火,打响了胶东抗战第一枪。此后,雷神庙一直由学校管理。学校将焚毁的门厅重建,并且修复了在战斗中损坏的庙舍,道士和学校仍按战前划分使用庙舍。1947年土地改革,道士还俗,雷神庙东西两院及全部庙产划归国有,政府在此先后办起雷神庙小学和雷神庙联中。学校多次对庙舍进行改扩建,使雷神庙基本失去原貌。1977年12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将雷神庙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后,政府开始对雷神庙按战时面貌进行修复。1983年,学校迁出,雷神庙基本恢复战时原貌,划归县文化局管理。1984年10月,雷神庙战斗展览在正殿举办。1995年,雷神庙战斗遗址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社会教育基地”,雷神庙战斗展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展览”o1996年,雷神庙战斗遗址被评为“烟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山东省国防教育委员会授予雷神庙战斗遗址“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知识出处

胶东筑谱

《胶东筑谱》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以胶东地区保留至今的优秀历史建筑尤其是近代烟台建筑为内容,对其加以甄选,分宫廷府邸建筑、防御守卫建筑、园囿建筑、祭祀建筑、民居建筑、宗教建筑、文教建筑、领事馆建筑、近代商业建筑、其他建筑等十大类进行呈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