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宋琬故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东筑谱》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1058
颗粒名称: 莱阳宋琬故居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3
页码: 87-89
摘要: 宋琬故居位于莱阳市中心大寺街中段东侧,是一处古香古色的建筑。明清之际,莱阳出现了张、赵、左、宋、姜姓五大文化家族。次年春,宋琬因其侄诬告他与义军首领通谋而人狱,且全家被抄。建筑规格之高在莱阳地区实属罕见。宋N故居始建于明末清初。光绪五年,知县茅方廉为之立碑一“宋荔裳先生故宅”,并将碑石嵌于故居院墙南端。清末,这里成为官立小学,后改为莱阳中学。如今,宋rA故居为莱阳市博物馆所在地。作为莱阳市内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宋琬故居的沿革与莱阳文化的发展紧密相关,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宋琬故居于1987年被烟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 建筑 故居 莱阳市 宋琬

内容

宋琬故居位于莱阳市中心大寺街中段东侧,是一处古香古色的建筑。
  明清之际,莱阳出现了张、赵、左、宋、姜姓五大文化家族。有别于其他世家,宋氏家族“诗以为继”,分为两支:一支为徐格庄宋,代表人物有明末教育家宋继登、侍郎宋玫和“山左大社”领袖宋继澄;另一支先祖来自文登县(今威海市文登区),代表人物为清代著名文人宋琬。
  宋A(1614-1674),字玉叔,号荔裳、无今,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官宦之家,自幼聪敏好学、才华出众,应试县、府、道皆名列榜首。他廉洁奉公、办事精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任陇西右道佥事,顺治十八年(1661年)升任浙江按察使。次年春,宋琬因其侄诬告他与义军首领通谋而人狱,且全家被抄。两年后,清廷认为“穷治无迹,证虚不当坐”,将宋A释放。康熙十一年(1672年),宋At-“投im自讼,冤始尽白”,被清廷起用,授四川按察使。宋琬诗文功底深厚,与安徽的施润章并称“南施北宋”,又与施闺章、丁澎、张谯明、周茂源、严沆、赵锦帆并称“燕台七子”。
  宋琬故居为两进院落,有房舍46间(正房27间、厢房19间),占地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770平方米。房屋原面阔五间,因西侧修建马路被占去一间多,故现在仅剩四间。整个建筑群前中后共有三排八间正房。一进院东西两侧各有四间厢房。二进院东边有一长排厢房,西边中间有四间正房(真正意义上的宋琬故居,现改为宋琬纪念馆),前后各有四间厢房。
  宋琬纪念馆为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坐北朝南,举架式硬山砖木结构,前后出檐,两面坡顶覆仰合瓦,门前有四级垂带台阶;屋内梁架高大,为五架梁带抱头梁七檩;正脊两端装有鸱吻,垂脊下端列垂兽、戗兽和走兽;山墙排山勾滴下设博风砖,戗檐砖下设素面墀头挑檐石;梁架前后带穿枋,梁枋仁设架云墩;脊檩下设雕花柁墩和阴刻拱板,四角插抱头梁;檐前有五级垂带踏跺;隔扇门窗以老钱菱花格眼为棂,下为梧板;明间偏西金柱间有隔断屏障。最引人注目的是,脊瓜柱和瓜柱等处皆用雕刻成祥云状的木构件,檐檩下用雕花柁墩,檩枋下有花草楣子和雀替等。建筑规格之高在莱阳地区实属罕见。
  宋N故居始建于明末清初。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知县张涵在故居内改建卢乡书院。光绪五年(1879年),知县茅方廉为之立碑一“宋荔裳先生故宅”,并将碑石嵌于故居院墙南端。清末,这里成为官立小学,后改为莱阳中学。1949年后,这里成为胶东中学,后改为住宅区。如今,宋rA故居为莱阳市博物馆所在地。作为莱阳市内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宋琬故居的沿革与莱阳文化的发展紧密相关,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宋琬故居于1987年被烟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胶东筑谱

《胶东筑谱》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以胶东地区保留至今的优秀历史建筑尤其是近代烟台建筑为内容,对其加以甄选,分宫廷府邸建筑、防御守卫建筑、园囿建筑、祭祀建筑、民居建筑、宗教建筑、文教建筑、领事馆建筑、近代商业建筑、其他建筑等十大类进行呈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