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炮台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东筑谱》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1040
颗粒名称: 清代炮台遗址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6
页码: 27-32
摘要: 烟台市共有两处清代炮台遗址,即市民俗称的“东炮台”与“西炮台”。东炮台位于烟台市芝IT,区东部岿岱山上,海拔为24.7米,占地约10万平方米。从地理位置上看,东炮台与崆峒岛和芝罘岛呈三足鼎立之势,共同构成守卫烟台的天然关隘。东炮台由德国工程师设计督造,整体结构采用西方炮台的设计思路,布局科学合理,体现了当时西方先进的军事防御理念。当遭遇炮击时,官兵能够迅速从军营和炮台进入隐蔽所躲避。壕沟呈“L”形,长约40米。演兵场位于大门后面,面积达700平方米,为士兵操练场所。李鸿章的计划得到清廷批准。西炮台大炮的发射装置亦因此被拆除,炮台遭废弃。2013年,西炮台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 炮台 遗址 烟台市

内容

烟台市共有两处清代炮台遗址,即市民俗称的“东炮台”与“西炮台”。
  东炮台位于烟台市芝IT,区东部岿岱山上,海拔为24.7米,占地约10万平方米。岿岱山三面环海,只有南面靠山。从地理位置上看,东炮台与崆峒岛和芝罘岛呈三足鼎立之势,共同构成守卫烟台的天然关隘。
  东炮台由德国工程师设计督造,整体结构采用西方炮台的设计思路,布局科学合理,体现了当时西方先进的军事防御理念。东炮台主要由主炮台、指挥所、东副炮台、西副炮台、南隐蔽所、北隐蔽所和壕沟等组成,1938年日军占领烟台后又在其四周修建了碉堡等防御工事。东炮台拱形大门上方为清末维新派人物马建忠题写的匾额“表海风雄”,又作“雄风海表”,因未题写落款和年代,此四字的读法在烟台引起诸多争论。
  主炮台是东炮台的主体建筑,横截面呈不规则多边形,前面有用于防御的土墙(实际上用石子砌成)。炮台正下方设有弹药库,便于弹药运输。指挥所位于主炮台后院,凿山体而建,非常坚固。整个指挥所横截面呈“凹”字形,左右对称,占地约610平方米,共有18间屋,设有通往弹药库的纵向走廊。
  炮台两侧有八字墙,再往两侧为军营,军营两侧有隐蔽所。当遭遇炮击时,官兵能够迅速从军营和炮台进入隐蔽所躲避。此外,军营两侧还设有壕沟。壕沟呈“L”形,长约40米。
  尽管东炮台是由德国工程师设计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建造的,但是人们在台门等处仍能看到“双龙戏珠”“万字不到头”等吉祥图案。这说明东炮台是一座中西合璧的防御性建筑。
  西炮台位于烟台市芝I区西北部通伸岗北部山麓上,海拔为106米,占地七万多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居高临下俯瞰人海口,与东炮台呈掎角之势。
  西炮台依山势而建,建筑布局独具特色,既有西方古代城堡的建筑特色,又有我国近代要塞的设计结构,可谓中西合璧。西炮台主要由瓮城、炮台、半地下指挥所、演兵场、跑马道、弹药库和围墙等组成。凌空俯瞰,西炮台整体呈不规则五边形。
  瓮城由土石堆积而成,起到保护城门的作用。瓮城内是炮台的南大门。大门上额镌刻有“东藩”两个烫金大字,意思是这里是我国东部沿海的屏障、保卫京津的门户。演兵场位于大门后面,面积达700平方米,为士兵操练场所。
  西炮台的主体建筑是位于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四角的四座炮台,每座炮台的面积各不相同。其中,东北角和西北角的两座炮台面积最大,设备最完善。炮台顶部装有大炮,下面设有弹药库和通道等。
  为了连接位于四角的各个炮台,炮台之间建有城墙。城墙依地势蜿蜒而建,长约700米,上面有200多个射击孔,内侧设有用于传递信息的跑马道。据说城墙和炮位是用大黄米汤与三合土调和夯筑而成的,虽经历风侵雨蚀,仍坚固如初。
  指挥所位于西炮台中心,为半地下式,有三门四室,通道两侧为指挥室、官兵营房及弹药库,占地约580平方米,用淡红色石岛石砌成,庄重古朴、非常坚固,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指挥所外侧中门上额横书“威振罘山”(烟台古称“之罘”,后称“芝罘”)四个金字,充分表现出爱国将士保家卫国、志在必胜的赤胆忠心;内侧中门上额横书“巩金汤”三字,意思是说西炮台坚不可摧、固若金汤。
  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交恶,法国扬言派舰队北上,北方沿海形势骤然紧张。李鸿章在向朝廷报告北洋防务时特别提到了烟台。他分析,“山东之烟台,濒临大海,有山无险,有市无城,虽筑有通伸冈炮台一座,形势太孤,现亦未安巨炮”,并且“兵、饷两绌”,对烟台海防形势感到忧虑。不久,中法战争结束,加强烟台海防的工作被搁置。
  后来,随着北洋海军的发展,特别是塘沽、旅大、威海海防设施相继完工,加强烟台海防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光绪十七年(1891年),李鸿章校阅北洋海军,决定在烟台修筑炮台。他在奏章中说,中国的通商口岸南起琼州,北到营口,都已建置炮台,而“烟台水深口宽,尚无建置,实不足以壮声威”,并且提出了具体的炮台修建方案。为了解决修建炮台的经费问题,李鸿章与山东巡抚张曜商议后向朝廷提出,“拟请将山东海防捐截留,作为建筑炮台之费”,虽然这笔经费不多,“尚可分年兴办”。李鸿章的计划得到清廷批准。之后,李鸿章派德国工程师汉纳根前往烟台进行实地考察。汉纳根曾任德国陆军要塞工程师,来华后在天津任军事教官兼李鸿章副官,甲午战争期间任北洋海军总教习,曾参与修建旅顺口炮台和威海卫军港等重要工程,深得李鸿章信任。他到烟台进行实地勘察后认为在岿岱山修建炮台能够增加火炮射程,以控制航道。
  为慎重起见,李鸿章于次年2月28日致电山东登莱青兵备道道台兼东海关监督盛宣怀,称自己因“未登岸察勘”对炮台选址问题难以做出判定,委托盛宣怀等人“逐细踏勘”。两天后,李鸿章致电负责修建炮台的驻军总兵孙金彪,让他携带炮台图纸来津商议。最终,李鸿章采纳了汉纳根的建议:先在岿岱山修建一座炮台,同时考虑到“玉带山形势过露,易为敌乘”,放弃在此修建炮台的计划,“改于通伸冈旧炮台下建台一座”。至此,烟台炮台的建设方案最终确定下来。
  光绪二十年(1894年)初,岿岱山炮台(东炮台)和通伸岗炮台(西炮台)竣工。根据汉纳根的建议,两座炮台均安装德国生产的新式克虏伯后膛炮,所有大炮“俱周转三百六十度,易铁轨为钢弹,抒轴灵捷”。其中,东炮台安装三门210毫米克虏伯后膛炮(用于对海射击),另在炮台附近安装两门120毫米克虏伯后膛速射炮(用于保护炮台);西炮台安装两门150毫米克虏伯后膛炮。
  同年5月,李鸿章与海军衙门帮办大臣定安再次校阅北洋海军,重头戏便是“抵烟台,看炮台”024日,李鸿章乘船如期抵烟,后换乘小艇,从岿岱山下新建成的小码头上岸,专程视察刚刚竣工的东炮台。为了迎接李鸿章,驻扎在烟台的嵩武军四营和练军一营在岸边列队受阅并鸣枪致敬。参观过后,李鸿章对炮台质量非常满意,在奏章中称赞道:“所修炮台纯仿西式,曲折灵通,与威(海)、大(连)两处台工一律坚固。”东西炮台的竣工标志着北洋海防体系建设基本宣告完成。当时踌躇满志的李鸿章向朝廷夸下海口:“此后京师东面临海,北至辽沈,南至青齐,二千里间一气联络,形势完固。” 不久,甲午战争爆发。不过,在整场战争中,烟台有惊无险,两处炮台并没有派上用场。甲午战争结束后,两处炮台得以保留。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要求拆毁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东炮台因此被拆除,两年后得以重建。西炮台大炮的发射装置亦因此被拆除,炮台遭废弃。
  中华民国成立后,东炮台于1912年7月划归海军部,仍由海军练营管理,后遭废弃。1938年,日军侵占烟台后占领东炮台,将炮身及炮座炸毁,后将其修复并添置碉堡等防御工事。西炮台残存的炮身和炮座则被日军拆毁。
  1949年后,西炮台长期废置,直到1979年才被辟为“西炮台山公园”。之后,有关部门对炮台的城墙和道路进行了维修并在山顶设置了防空警报器。
  1992年,东炮台和西炮台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西炮台山公园更名为“西炮台国防公园”,里面不仅有修复的炮台设施,还增加了坦克、火炮等现代退役武器。2013年,西炮台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胶东筑谱

《胶东筑谱》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以胶东地区保留至今的优秀历史建筑尤其是近代烟台建筑为内容,对其加以甄选,分宫廷府邸建筑、防御守卫建筑、园囿建筑、祭祀建筑、民居建筑、宗教建筑、文教建筑、领事馆建筑、近代商业建筑、其他建筑等十大类进行呈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