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庄园旧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东筑谱》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1036
颗粒名称: 张氏庄园旧址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4
页码: 13-16
摘要: 张氏庄园旧址位于海阳市霞河头村。霞河头村距海阳市中心18公里,向北两公里便是大海。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源于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留格河穿村而过,朝霞映照下的河面色彩斑斓、波光粼粼,为当地平添一大美景,霞河头村因此得名。张氏庄园始建于清同治八年,建成之初占地约六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区可分成三部分,最西面是道台府衙。新中国成立后,张氏庄园中的房屋被分给村中贫苦农民,后经翻新或拆毁,仅剩下不到原来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的张氏庄园仅剩下道台府衙的倒座和大堂各五间以及德水堂宅第。今天的张氏庄园仅剩下不到原来面积的四分之一,但仍能体现出张氏家族当年的盛况。
关键词: 建筑 故居 张氏庄园

内容

张氏庄园旧址位于海阳市霞河头村。霞河头村距海阳市中心18公里,向北两公里便是大海。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源于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留格河穿村而过,朝霞映照下的河面色彩斑斓、波光粼粼,为当地平添一大美景,霞河头村因此得名。
  张氏庄园始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建成之初占地约六万平方米。庄园四周有城墙,城墙上有四个城门,城墙外有护城河。庄园内部分为两部分:南面为住宅区;北面为菜园。其中,住宅区可分成三部分,最西面是道台府衙。道台府衙建有大门和大堂,为五进院五排房屋,东西各有10多间厢房。1942年,庄园四周的城墙被拆除,以防国民党残部在其内藏身。新中国成立后,张氏庄园中的房屋被分给村中贫苦农民,后经翻新或拆毁,仅剩下不到原来面积的四分之一。
  今天的张氏庄园仅剩下道台府衙的倒座和大堂各五间以及德水堂宅第。大堂建筑形制为五架梁七檩四柱木结构、青砖望板和鼓形青石柱础。德水堂宅第位于道台府衙东侧,现存三排三进院,是整个张氏庄园中保存最完整的建筑。德水堂宅第每排有五间房屋,墙体用灰色小石块垒砌,青砖均经过打磨处理,台阶、角柱石和挑檐石用微红色花岗岩制成。
  德水堂宅第东边第二间为大门,门前有五级垂带踏跺,角柱石上有菱形花纹装饰。屋顶覆仰合瓦,四条垂脊前端采用“撇山裂角”样式。从大门进入,一座硬山顶影壁映入眼帘。影壁顶覆仰瓦,两端有鸱吻,上半部分是用青砖精细打磨而成的仿木结构,只有重要部分施以雕饰。与四周的复杂结构相比,影壁白色素芯处只有一个墨色行书“寿”字。虽历经去100多年,字迹仍清晰如初。
  经过第二排房屋最东面的门廊,可以看见青石门枕上雕有一对可爱的狮子狗纹饰。进入二进院,西面是三间厢房,南面为四间正房。正房墙体用青砖砌筑,上面的木质隔扇窗保存完好。窗上有“步步登高”“灯笼锦”“冰裂纹”等精美纹饰。三进院的格局与二进院相似,地面用不规则的石块铺成。从一个小门楼进入最后面的四进院,可以看见五间正房都是红瓦屋顶(后期更换)。德水堂宅第最大的特色就是充满了福寿文化,里面随处可见福寿文字和吉庆图案。
  清乾隆年间,张氏分支居住在霞河头村,第13世为张人鹏。因家中贫困,张人鹏离开霞河头村,只身一人去京城做生意。起初,他只是挑着担子到紫禁城周围叫卖一种叫“汤布”的热水毛巾。因为他为人忠厚、长相标致,一个开杂货铺的老妇人相中了他,出钱人股与他合伙做生意。因老妇人祖籍为山西太原,故商号名为“太原号”。在张人鹏的细心经营下,“太原号”的买卖越做越大,盈利颇丰。这时,老妇人回乡省亲,结果一走就是一年多,之后杳无音讯。为了寻找老妇人,张人鹏特意差人去山西寻找,但没有找到。不过,张人鹏并没有忘记老妇人当年的恩情,他将“太原号”的钱物一分为二,分成两股本金。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宫内传言皇太后病重,将不久于入世。张人鹏经多方打探证实传言为真,便悄悄将京城的白布和黑布几乎全部买人。没过多久,皇太后崩,京城举丧,青白布抢手。“太原号”几乎独家经营,豪赚一笔,一时间名声大噪。此后,许多官宦贵族与“太原号”做起了生意。
  嘉庆初年,经宫内太监指点,张家开设了当时国内最早的钱庄——“太原恒”。咸丰五年(1855年),张人鹏次子张华年中举,此时张家在京城中已是赫赫有名的儒商人家。同治八年(1869年),慈T心腹、总管太监安德海南行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智杀后,他存在“太原恒”的大部分钱款成了“无头账”。于是,张家对这部分钱款进行了处理:大部分用来赈灾,余下少部分以张华年之子、已掌票号的张树拭的名义捐得正三品道台官职。张树拭上任后,张家派人回老家霞河头村修建道台府衙,并为张人鹏孙辈五兄弟分封了家号,即乐水、志水、鉴水、德水和友水;同时,参照北京四合院样式修建了宏大的庄园府邸,即旧时远近闻名的“水字号”。此后,以道台府衙为核心的张氏庄园成为霞河头村最重要的建筑。
  今天的张氏庄园仅剩下不到原来面积的四分之一,但仍能体现出张氏家族当年的盛况。通过这些建筑,人们能够看到其背后蕴藏的建筑文化和金融文化。张氏庄园旧址对于研究胶东地区建筑史和清代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知识出处

胶东筑谱

《胶东筑谱》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以胶东地区保留至今的优秀历史建筑尤其是近代烟台建筑为内容,对其加以甄选,分宫廷府邸建筑、防御守卫建筑、园囿建筑、祭祀建筑、民居建筑、宗教建筑、文教建筑、领事馆建筑、近代商业建筑、其他建筑等十大类进行呈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