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图书馆
烟台图书馆
机构用户
烟台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城市的回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烟台城市记忆》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0839
颗粒名称:
城市的回音
页数:
5
内容
烟台,胶东半岛的一座普通城市,不是古都,也非名城;没有北京城的大气,没有上海街的繁华,也没有苏州园林的小家碧玉……但她却以其依山傍海的特定区位优势和独有的魅力,名扬四海,吸引着许多达官贵人、京剧名伶和中外游客流连往返。从一渔寮到集市,由集市、集镇进而发展成为城市,在城市的演变和发展中,前进的历史,留下了她无数的痕迹。当我们登上烟台山,穿行在奇山所城,漫步在朝阳街时,追昔抚今,城市的回音无处不在……。
烟台山——烟台的象征。“烟台”这一称谓起源于芝罘湾畔北山顶峰上狼烟墩台的简称,自古以来为海防重镇。据1923年由郑千里编纂、胶东新报社发行的《烟台要览》中记载:“烟台亦称芝罘,为山东沿海之良港湾,突出于渤海之间,在福山之东北,相传本省古为独立之岛屿,因黄河泥土之冲积,遂与他省连接,故地质亦因地部而异。芝罘港深凹入于陆地,岸壁甚高,岬角出入如锯齿,然海底颇深,故便于泊船,外有暗礁及岛屿崆峒岛芝罘岛最著者也。烟台为古之狼烟台,以防倭寇处,西北有芝罘山,亦称之不。明朝始设烽堠,防海于此,故又名烟台,实则芝罘北而烟台南,中间仅隔一太平湾耳。以其附近有芝罘,故外洋通商皆直名以芝罘。”缘于此,北山冠名烟台山,山下发展起来的城市称烟台市。烟台气候较北方温和,寒暑适宜,港湾水深浪缓,自古以来就是山东沿海良港之一,是沟通国内南北和中外海上交通的要冲,北控东北,近朝鲜,故极占贸易重要地位。烟台从最初的居民点发展成为城市,前后经历了600多年的时间。
奇山所城——烟台城市的发源地。为加强军事防御,公元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明政府在登州府福山县境内的芝罘湾南岸奇山脚下,设置“奇山守御千户所”。公元1431年(宣德六年),张姓千户主持建设城防工程,修建了城墙和城池。公元1441年(正统五年)后建成奇山守御千户所城。奇山所设置之初,驻地守军百余人,嘉靖年间增至280人左右,并设正副千户。据《登州府志》记载:“奇山所城砖城,周二里,高二丈二尺,阔二丈,门四楼,铺十六,池阔三丈五尺,深一丈”。城设四门,东门为保德门,西门为宣化门,南门为福禄门,北门为朝崇门;门之上两层城楼,上层作燎望,下层作指挥。城楼之间的铺呈圆弧状,突出城墙之外,可三面御敌,组成4楼16铺格局。城堡内面积不足8万平方米,有十字大街直达4门,城墙内侧设置环形路直达城上。城内由十字街一分为四,分别为千户所衙和官眷房、兵营、操练场地和仓廪。所城内只有官兵和军官家属,官兵以习武演练为主,亦农渔,以备出击驱敌和守城御敌。由此可见,奇山所城是屹立于芝罘湾畔的一座典型军事城堡。清康熙年间朝廷废除卫所制,奇山守御千户所为福山县奇山社,官兵解甲,朝廷断绝俸禄。解甲后的官兵及后裔将所城里街道进行了重新规划布局,逐步将军事设施改造和新建为适合民众生活的“四合院”住宅、店铺、私塾和张、刘等大姓家族宗庙(祠堂)等建筑。其后随着屯戍官兵的家属不断迁入、皇诏播迁的实施和难民流动,在所城周围逐渐形成一些居民聚落点,并不断向四周延伸、扩展。居民除从事渔猎农桑外,开始进行海产品、手工艺品和房地产经营,工商业逐步发展,城区逐渐扩大,到烟台开埠(公元1861年)前后,这里已形成一城(内分4村)9村的民居布局,奇山所城由一个军事城堡,完全演变成一个有城防工程的民众居住地,被称为“烟台城市的根”。
天后宫——烟台商业街的轴心。“芝罘”意指灵芝状的天然屏障,岛陆之间的形成的港湾,就是芝罘湾,芝罘湾港口自古以来就有贸易行为。明末清初,在此停泊的闺、广航海者为了祈求海神妈祖的保护,在西南河口东侧海岸线潮间带上盖了三间草房供奉妈祖娘娘。清雍正年间将三间草房进行了小规模扩建,称为“海神庙”。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航海者再度投资,按神庙标准,将海神庙拆除重建,建成院落式组群建筑64间,并配套了戏台,命名“天后宫”,俗称“大庙”(今烟台市群众艺术馆址)。天后宫建成后,凡在烟台港口停靠的航海者便集中到这里烧香磕头,祈求海神天后赐以海平风顺的好天气。若平安收泊,则又进香还愿,感谢天后恩德。这虽然是一种迷信活动,但在古代,它却是航海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由于天后宫的出现,西南河口和“大庙”周围很快成为港口贸易和商品交易的中心,抵烟船只不断增多,交易量不断扩大,一些商户和船帮为方便经营,开始在“大庙”一带设立店铺。逐渐形成以天后宫为中心的粮、鱼、盐等贸易集市。道光初期,在芝罘湾南岸,以大庙为轴心,烟台最早的城市商业街道形成,它东至东河崖(今解放路),西至西南河东沿,“大庙”居中偏西,全长1420米,民间称之谓“烟台街”(烟台开埠后定名为北大街),至道光末年,“烟台街”及周围号多达商千余家。
“烟台街”——烟台城市的雏形。清道光年间,南方广州、潮州、福建、宁波和东北锦州等地船帮纷纷在芝罘湾停靠经商,本地和外地商贾在港埠云集,促进了“烟台街”向集镇的发展。道光三十年前后,在“烟台街”商业旺市周围,又派生出饭市街、面市街、菜市街、鱼市街、草市街、果木市街、鸡鸭市街和竹竿子市街等专业集市街道,进而衍生为商业和集市贸易服务的匠工、编织等手工作坊及饭铺、客栈等应运而生,至咸丰后期,商品粮号数量大增,且主要集中在天后宫附近,“西不出圩子门(今烟台市西马路),东不越广东街,南至奇山所北门,北至海亦尚有数十步百步不等”(《福山县志》民国二十年版)。一些银行、钱庄纷纷在北大街上开办,供商家、商贩和船主方便办理存贷业务、提供银两易铜钱、银两易银元的标准比价服务,进一步促进了商业中心的发展。随着商贸经济的发展,芝罘湾南岸居民越来越多,以“大庙”为轴心的文化中心地位越来越突出,每逢春节、元宵节、中元节及海神娘娘诞辰、仙逝之日,这里都要举行由周边村庄、港口码头和商家参加的文化活动,俗称庙会,是人流最多的地方。1850年前后,商业街区及周边范围人口已达10万人,是胶东一带城市人口密度最大的,烟台的商业在山东沿海5府14州县中是最发达的,自此港埠以“烟台街”区为中s的城市雏形基本形成。
朝阳街——近代烟台城市的缩影。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烟台开埠后,烟台的大门洞开,西方列强接踵而至,他们依据不平等条约中取得的一系列特权,占据了烟台山上及周围地区。洋人在这里建立使馆、开办商行、筑路建房、开办学校、医院,使这里迅速形成了一条为洋人、洋务买办服务的街——朝阳街,开拓了以烟台山为中心,沿海岸一带向东的新城区。在这条宽不过10米,长不过600米的街面上,汇集了中外企业百余家。盎斯洋行、福顺德钱庄、宝时造成钟厂、克利顿饭店、金城电影院等中外企业纷纷选择驻扎此地,西风东渐,中西文化交流加强。朝阳街的繁华,吸引了许多内地商人和劳动力也大量涌入烟台聚居,集镇职能开始由以国内贸易为主迅速向对外通商的港口贸易和工商业为主发展。其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刺激下,开始由朝阳街一带向西南河发展,建立各种商店、作坊和住宅,城区扩大到今二马路、三马路、四马路一带,城市服务功能随之配套。到清末民初,一些中小工商业又陆续向西圩子、罗锅桥等处发展,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一些军政机关相继迁入,并建立了各种相应的管理机构,建造起衙署、仓廪、兵营及娱乐场所等,烟台很快成为胶东政治、军事、文化活动中心。1934年,烟台在行政区划上脱离福山县,建制为烟台特别行政区,隶属山东省政府,1938年更名烟台市。自开埠至抗日战争爆发的70多年间,烟台实现了中西方文明的有机结合,诞生了最早的民族工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急剧膨胀,成为中国沿海重要港口城市之一。
1945年8月,烟台光复后,人民政府加强了对城市的管理和建设,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烟台相继获得国际葡萄酒城、最佳魅力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一张张城市名片,使烟台城市更具魅力。烟台国际会展馆、体育公园、烟台新火车站等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烟台人民正在用灵巧的双手续写着自己的城市记忆,正如冰心老人在《忆烟台》中写的那样:“今日的烟台是渤海东岸的一个四通八达的大港口,它朝气蓬勃、容光焕发地正忙着迎送五洲四海的客人……”。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华诞之际,烟台市档案馆依据馆藏历史资料,以上世纪二十年代为主线,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写成《烟台城市记忆》(1861-1936)一书。该书从历史概况、重要机关、工商贸易、文化教育、卫生慈善、交通邮电、民俗宗教、烟台风光等内容再现出烟台早期城市发展的历史。其旨在于挖掘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理念,使国内外更多的入了解烟台,认识烟台,为烟台的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烟台,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亚洲唯一的葡萄酒城,烟台先民为这座城市书写了辉煌的过去,勤劳的烟台人民一定会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她扰如闻名中外的张裕葡萄美酒,酝酿芬芳,善醉易醒,当您细细品味这座城市的时侯,请打开《烟台城市记忆》,她会告诉您烟台城市的点点滴滴……。
二〇〇九年初秋(作者系烟台市档案馆长、烟台市档案局局长)
知识出处
《烟台城市记忆》
本书记述了烟台市城市的历史概况、重要机关、工商贸易、教育文化、卫生慈善、交通邮电、民俗宗教;烟台风光等记事。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