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办胶东第一兵工厂,黄县人民是“华东总后方”的发起者和奠基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0525
颗粒名称: 1创办胶东第一兵工厂,黄县人民是“华东总后方”的发起者和奠基者
分类号: K265
页数: 2
页码: 314-315
摘要: 本文讲述了黄县抗日救亡团在城南黄格庄举旗起又,建立了黃县第一支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大队。3月,为加强武器装备,进一步发展壮大抗日武装,三军三大队经过审慎研究,在地理位置和群众基础较好的圈杨家村筹建了胶东地区第一个兵工厂。黄县人民抗日热情高涨,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因而在短时间內,兵工厂聚焦起当时被称为沿海城镇工业“精华”的机器设备和大批能工巧匠。兵工厂的工作也受到了胶东特委和三军总部领导的表扬和支持,三军修械所、掖县修械所等相继并入,兵工厂直属三军总部领导,人员达到300多人。3月,日伪军进犯黃县,兵工厂撤离。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创办兵工厂 胶东

内容

1938年1月30日,黄县抗日救亡团在城南黄格庄举旗起又,建立了黃县第一支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大队。3月,为加强武器装备,进一步发展壮大抗日武装,三军三大队经过审慎研究,在地理位置和群众基础较好的圈杨家村筹建了胶东地区第一个兵工厂。
  兵工厂是在三军三大队的发起人之一范心然的提议下创办的,他首先通过个人关系借贷500元钱作为兵工厂的创业基金,然后又采取多种措施,招募技术工人、筹措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当时黄县城和龙口共有8家私人经营的铁工厂,这些工厂的动力机和其他生产设备凡是兵工生产能用上的,圈杨家兵工厂全都征借到位。在征借设备的同时,兵工厂又招募了当地一大批通晓兵工技术的人才。黄县人民抗日热情高涨,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因而在短时间內,兵工厂聚焦起当时被称为沿海城镇工业“精华”的机器设备和大批能工巧匠。到1938年5月,圈杨家兵工厂已有工人200多人,并在院下村设立了分厂,扩大了生产规模。兵工厂的工作也受到了胶东特委和三军总部领导的表扬和支持,三军修械所、掖县修械所等相继并入,兵工厂直属三军总部领导,人员达到300多人。在“支援前线打胜仗”的口号鼓舞下,圈杨家兵工厂积极工作,到1938年9月,就上交七五和八二迫击炮7门,迫击炮弹500多发,仿汉阳造七九步枪100多支,复新制造子弹数万发。此外,还维修了很多枪支,赶制出部队急需用的锅、锨、刺刀、匣子枪皮套等装备物资。这些武器弹药和装备在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1939年2月,圈杨家兵工厂改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第一兵工厂,也称胶东第一兵工厂。3月,日伪军进犯黃县,兵工厂撤离。
  从胶东第一个到胶东第一,圈杨家兵工厂在战火中诞生,在战斗中成长壮大,从筹建至撤离黄县一年的时间里,发展很快,初具规模,产品精良,是我军过去绝无仅有的,也是兵工厂的第一个兴盛时期。此后,兵工厂迁移平度、莱西等地,1940年,又回到黄县黄城阳一带。至1948年,兵工厂发展到13个分厂,分布胶东各地。第一兵工厂还向以后建立的兵工厂成批地输送技术骨干和领导干部,所生产的大量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知识出处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众多国内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学者从中国革命大背景下对胶东革命地位和贡献的精辟论述。收录的文章有:《试论胶东地区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和突出贡献》、《试论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战旗不倒的原因及其意义》、《统一战线在胶东的运用和实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晓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