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昆嵛山区兵工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0519
颗粒名称: 3.昆嵛山区兵工研究
分类号: K265
页数: 4
页码: 308-311
摘要: 本文讲述了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盘踞在昆嵛山区据点的日本侵略军,加紧对抗日根据地军事进攻与经济封锁。为打破封锁,中共东海地委与东海专署确定设立“东海工业研究室”,自力更生解决根据地人民生产、生活及军事需要。该室由专署三科直接领导。科长于民选派科员倪志新与林建国筹办。因战争环境,研究室不得不时常转移地点。1942年冬,日军对胶东“拉网”大“扫荡”后,研究室一度迁往吴家屯。东海专署从多方面给以扶持,不断选派干部和技术人员,及时拨给经费。1945年后,由倪震、李光负责领导工作。
关键词: 昆嵛山 抗日战争 兵工研究

内容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盘踞在昆嵛山区据点的日本侵略军,加紧对抗日根据地军事进攻与经济封锁。为打破封锁,中共东海地委与东海专署确定设立“东海工业研究室”,自力更生解决根据地人民生产、生活及军事需要。该室由专署三科(经济建设科)直接领导。科长于民选派科员倪志新与林建国筹办。研究室设在文登县母猪河西岸吴家庄(今属小观镇),倪志新为主任,王本贤为政治指导员,吸收当地能工巧匠高德远等3人,1942年增加到20多人,1943年8月发展到30多人。因战争环境,研究室不得不时常转移地点。1942年冬,日军对胶东“拉网”大“扫荡”后,研究室一度迁往吴家屯(今属泽头镇)。1943年春又移往东宋格庄(今属葛家镇)。东海专署从多方面给以扶持,不断选派干部和技术人员,及时拨给经费。1945年后,由倪震、李光负责领导工作。
  初期,该室只有《无机化学工业》和《马氏爆炸物》两本书可参考。试制成油墨、复写纸、蜡纸、墨水、钢笔等,由“茂林文具厂”生产。王旭九协助王玙研制成干电池。1942年以花生油代替动物油,制成肥皂,设“开源肥皂厂”生产。在昆嵛山东北麓楚岘村帮助“东合制纸厂”利用山涧水流作动力,是苟培萱参照明代《天工开物》一书搞成的。高德远研制“利民犁”;在虎口山(今属泽头镇)村研制反“扫荡”斗争用的新型木船,设想既能行于水面,又能潜于水下;研制“风磨”,试制新式纺纱机。利用瓷土研制粗瓷器皿,又制成硫酸罐子,在生格庄(今属葛家)设厂生产。秦有斋利用芒硝(硫酸钠),用路布兰法制碱成功,在泽头集和程格庄生产。研究员冷自生主持研制“胃液素”等医药。利用槐花与槐树种子制成染料等。1942年秋季,东海专署在于疃村(今属葛家镇)举办了一次新产品与技术革新展览。
  随着抗日战争的需要,军工科研任务越来越重。1942年,该室对炸药、无烟药、丙酮、乙醚等作过小型试验。1944年夏,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示后勤部研制硫酸及炸药。后勤部政委高达三派王旭九前去接受任务。他在有关部门支持下,组织20多人的试制小组,在牙前县杨家沟(今属牟平区观水镇)兵工一厂实验室试制硫酸。依据仅有的上述两本资料,确定用铅室法的塔式法,采取奥普尔式原理试验,为建反应塔,利用大瓷缸对口接起来,上坐一陶盆,接缝处用耐酸水泥或用水玻璃混合石棉密封,做成了一套18口大缸组成的土造的硫酸反应塔,第一座塔叫格拉味塔,第二座塔叫吕萨克塔,第三座是尾气回收塔,每座塔内用石英块为填充物。三座塔之间以陶瓷管连通,另在第一座塔旁建一个硫铁矿石焙烧炉,用风箱吹风助燃,通过陶瓷管将焙烧矿石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送入塔内。每座塔前有一二个人以手捧盆接酸液上下循环,后来循环方法有了改进。试验过程中,随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初步出了硫酸,但浓度太低,又想方设法进行浓缩。还是土方法:用农民烧成的陶盆砌成阶梯式装置,逐级浓缩,最后终于达到1.84的标准浓度。前后仅用17天。这段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刻,王旭九连续七个昼夜没有好好闭眼睡一下,就在现场吃点干粮、喝些水。这一胜利消息迅速报到军区首长那里。一天炎热的中午,许世友司令员和贾若瑜参谋长高兴地特意到试验现场视察与慰问大家。
  硫酸试制成功后,接着便分别在牟平县的金牛山、玲珑、卧龙村(今属牟平区水道镇)、牟海县胡家口村(今属乳山市下初镇)先后建立六个硫酸厂,最大的在胡家口村,研究室学员于开三担任厂长,此后几年还在牟平金牛山附近的肖家设硫酸厂。1944年~1948年间基本保持日产2~3吨的产量。制造炸药还必需硝酸,在王旭九主持下,经多次试验,利用硫酸分解硝石,终于取得硝酸,在牟平金牛山设厂生产。而最后制成甘油炸药还必须大量甘油。生产甘油也是一件新工作,谁也没有搞过,秦有斋试着用花生油做钙皂,分离母液,提取甘油,解决了动物油不足的困难,在洛格庄(今属葛家镇)设厂生产。这样,有了硫酸、硝酸、甘油,终于制成了硝化甘油炸药,给前方提供了威震敌胆的攻坚武器,保证了战斗胜利。敌人对八路军的土“飞机”、土“坦克”十分恐惧。
  抗战期间,制造地雷、手榴弹需大批黑火药。这种火药的主要成份之一是硫磺。此物敌人封锁极严,从根据地外面很难买来,研究所就担负了试制硫磺的任务,分工姜一平、荀培萱两人负责。昆嵛山一个有利条件是有丰富的硫铁矿石可资利用,研制人员便参照《天工开物》一书所记载古代制硫磺方法,适当加以变通,用木炭焙烧硫铁矿石,取得了硫磺(由于此法产量太低不能满足需要,1947年便进一步参考瑞典、挪威的奥克拉法,建立了一座奥克拉式熔炉炼硫)。经反复试验取得了批量生产经验,在牟平县曲家口村(今属莒格庄镇)设厂生产,上级投入相当于50万斤粮食的资金给予支持。共生产了优质硫磺数千吨。不但满足了火药生产的需要,而且给医药生产提供了部分原料,并拿出一部分支援驻苏北的新四军。
  为帮助兵工五厂解决生产硝化棉所必需的溶剂,1944年夏季进一步研制丙酮,仍然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法来解决,用干馏木材法提取木焦油,由木焦油提炼出丙酮。一批工作人员便开到昆嵛山中的梧桐庵村(今属界石镇)建厂试制,对外名为“永兴窑厂”,厂长李辰、技术人员周作惠与王志强。不久在牟平东殿后村(今属龙泉镇)设分厂。日军投降后并入兵工五厂。
  干馏木材取得的木焦油,不仅可炼制丙酮,其副产品沥青,还作为地雷、手榴弹的防潮剂。在反“扫荡”或备战时,疏散或掩埋箱子时也涂上它,解决了防潮问题。

知识出处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众多国内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学者从中国革命大背景下对胶东革命地位和贡献的精辟论述。收录的文章有:《试论胶东地区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和突出贡献》、《试论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战旗不倒的原因及其意义》、《统一战线在胶东的运用和实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许建中
责任者
于晓东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