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昆嵛山在胶东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0506
颗粒名称: 论昆嵛山在胶东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类号: K928.3
页数: 19
页码: 295-313
摘要: 本文讲述了《辞海》对“昆嵛山”词条的解释是:位于中国山东半岛东端莱阳市至成山角间,又称姑余山。略作东北——西南走向,东北端到黄海沿岸的威海市和成山角,长约150千米,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同名主峰海拔923米,位于文登市西北。河流成梳状分布。《昆嵛山志》对昆嵛山区范围的界定为:文登市西母猪河以西、牟平区沁水河与乳山市黄垒河以东,南北至海,大体与文登、牟平两市区地方志传统记载相合。面积1846.63平方千米,仅为《辞海》所界定面积的10.75%。于得水率领的武装小组由在活动中暴露身份、离开家庭的同志组成,并与一年前成立的特务队合二为一。
关键词: 胶东革命 战争史 昆嵛山

内容

《辞海》对“昆嵛山”词条的解释是:位于中国山东半岛东端莱阳市至成山角间,又称姑余山。略作东北——西南走向,东北端到黄海沿岸的威海市和成山角,长约150千米,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同名主峰(又称泰礡顶)海拔923米,位于文登市西北。河流成梳状分布。
  《昆嵛山志》对昆嵛山区范围的界定为:文登市西母猪河以西、牟平区沁水河与乳山市黄垒河以东,南北至海,大体与文登、牟平两市区地方志传统记载相合。面积1846.63平方千米,仅为《辞海》所界定面积的10.75%。
  仅就《昆嵛山志》界定的昆嵛山而言,其不仅是生态仙山、道教名山,更是革命圣地。昆嵛山在胶东革命史册上奠定了中共胶东特委诞生地、胶东革命武装发祥地、胶东兵工发源地、胶东贡献卓著的根据地的地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昆嵛山是中共胶东特委诞生地胶东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省开展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所进行的伟大斗争中,胶东地方党组织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作为最早建立的统一领导胶东地区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共胶东特委就诞生于昆嵛山。
  1.第一届中共胶东特委成立于昆嵛山区刘伶庄随着烟台、莱阳等地党组织的创立和发展,20世纪30年代初,昆嵛山及周边地区党组织也从无到有,不断壮大,一度成为胶东革命的重要策源地。
  1933年初,中共莱阳县委书记张静源回到莱阳,按照省委指示精神,偕妻子李淑德去牟平县刘伶庄(现属乳山市),与宋绍九取得联系。之后,又与刘经三取得联系,与其经过周密策划,在牟海交界的霄龙寺建立了党的秘密联络站,对外称霄龙寺鸡鸭公司,刘经三任鸡鸭公司经理,侯岳西等人为职员。秘密联络站的任务是印制和保存党的文件,密藏和转送枪支弹药,与胶东各地党组织进行联络。3月,张静源与刘经三在刘伶庄建立了中共胶东特别委员会,张静源任书记,刘经三和刘松山为委员。胶东特委下辖8个县,分别为海阳、莱阳、栖霞、牟平、黄县、掖县、文登和荣成。从此,胶东党的组织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但是,10月,张静源在莱阳县处理莱阳两个县委合并问题时被混入党内的坏分子徐元义杀害,第一届胶东特委遭到破坏。
  2.第二届中共胶东特委成立于昆嵛山区林子西村张静源被害后,胶东各县党组织失去核心领导。11月中旬,中共胶东特委委员刘经三在文登乡师主持召开胶东七县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文登县王本贤、荣成县丛烈光、牟平县刘经三、海阳县刘松山、莱阳县王之凤、栖霞县大老牟、招远县王德安。会议决定:(一)立即派刘经三去北平、天津寻找党的关系;(二)未成立县委的县立即成立起来。12月,刘经三在北平通过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同乡王心一同中共中央北方局接上了关系。1934年1月,根据刘经三的请求,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常子健(陕西省米脂县人,又名常学恭)随刘经三来到胶东。2月,在文登县林子西村建立了第二届中共胶东特委,常子健任书记,宋竹庭、刘经三、张连珠、李厚生、刘松山、邹恒禄、刘振民等为委员。1934年3月至7月间,根据七县党组织代表联席会议的要求,先后成立了中共文登县委、中共牟(平)福(山)边区委、中共海阳县委。1934年8月,经中共中央北方局的介绍,中共胶东特委转归代行省委职权的共青团山东省工委领导。8月15日,共青团山东省工委发出指示,认为胶东方面武装暴动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要求胶东特委立即组织武装暴动,并提出三条具体要求:(一)将特务队改称游击队;(二)在昆嵛山一带创建新苏区,作为游击根据地;(三)游击队在解决了几个敌人区公所或地主武装机关之后,立即召开群众会议,组织群众参加反对地租、捐税和高利贷的斗争。并提出成立代表会议政权,由农民自己组织游击队,杀逐地主豪绅和国民党反动官僚。
  根据共青团山东省工委的这一指示,胶东特委在莱阳、海阳等县建立了几支小型武装游击队,开展了几次武装斗争。特委书记常子健也曾计划通过发动抢盐斗争扩大为游击运动。但这项斗争刚刚开始不久,1934年9月23日,中共胶东特委委员刘经三、张连珠、李厚生在文登县崓崓头集宿店时被捕,后转押济南。中共胶东特委委员遭捕后,特委书记常子健去了青岛,第二届胶东特委遂告解体。
  3.第三届中共胶东特委成立于昆嵛山区西院下村刘经三、张连珠、李厚生被押济南后,在韩复榘审问时,三人假称宿店相遇,并不认识。为了保存力量,刘经三公开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使张连珠、李厚生二人得以具保释放。张连珠、李厚生从济南获释后,立即到青岛找到共青团山东省委,汇报情况并请示今后工作。他们根据团省工委的指示,于1935年1月,在文登二区西院下村重新组建了以张连珠为书记的第三届中共胶东特委,委员有刘振民、邹恒禄、曹云章等。新的一届特委成立后,特委书记张连珠便到荣成县寻山一带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抗租、抗债、抗高利贷的斗争。然后和特委其他成员一起在昆嵛山东麓积极开展工作。这届特委的主要工作,就是经过10个月的组织准备,发动、领导了声势浩大的胶东农民武装暴动,俗称胶东“一一·四”暴动。“一一·四”暴动遭到镇压后,幸存的胶东特委委员刘振民、邹恒禄仍坚持斗争,直到1936年4月中共胶东临时特委在天福山沟于家成立。
  二、尾嵛山是胶东革命武装发祥地昆嵛山是胶东半岛东部制高点,三面环海,是战略要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植根昆嵛山。1928年4月成立于莱阳的胶东抗粮军,到当年6月11日就解体。1931年成立于掖县的地下特务队,到1933年被镇压。昆嵛山革命队伍尽管成立的稍晚些,但薪火相传,延续至今,昆嵛山成为胶东革命武装主要发祥地,堪称“胶东的井冈山”。
  1.早期革命武装 20世纪30年代初,农民协会在昆嵛山区成立,部分骨干会员还组成武术会,为建立革命武装奠定了基础。
  昆嵛山革命武装的建立,与传奇人物于得水密切相关。于得水,原名手作海,1906年5月22日出生于昆嵛山前怀洛格庄(属威海市文登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于得水家有一辆大车(马车),他经常赶着大车,往来文登、威海拉货。在文、威交界的一个大车店中,听说有一个反动军官经常在这里侮辱妇女,群众非常愤恨。于得水摸清了反动军官的活动规律,乘机缴了军官和警卫的枪,然后赶着大车扬长而去。于得水把缴获的两支手枪交给了党组织。
  于得水与于绍先、邹恒禄、丁树杰等几个地下党员秘密汇聚一起,议论筹建武装事宜。他们议定:由于得水领头,以武术会和农民协会中苦大仇深、武术功底好的青年人为骨干,组建一支精干的农民武装——特务队,也称“打狗队”,打击乡间日益猖獗的反动势力。他们的武器来源主要是用镰刀、斧头、土枪、大刀片、红缨枪和木头做的枪来夺取敌人的武器。
  胶东特委成立伊始,就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决心逐步发展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特委书记张静源动员有条件的党员买枪、募枪,收集散留民间的枪支。特委规定党的领导人配备短枪,学习军事常识,指定特委委员刘经三兼管军事工作,并派人到外地学习游击战争经验。
  第二届中共胶东特委成立后,刘经三先任中共胶东特委宣传委员,后改任组织委员,并兼任特委领导的地下武装组织政治指导员。
  1934年春,中共文登县委成立不久,于得水就出任文登县武装小组组长,并化名林得胜。
  于得水率领的武装小组由在活动中暴露身份、离开家庭的同志组成,并与一年前成立的特务队合二为一。为有效打击苛捐杂税,于得水带领6名武装小组成员打掉乘夹河村收税处,缴了枪,烧了税票,扩大了党的影响。
  2.“一一·四”暴动 1935年1月,胶东特委根据团山东省工委的指示,决定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并在昆嵛山东麓积极进行武装暴动的筹备工作。但几次尝试,都因计划不周而归于失败。1935年春,韩复渠强征民力,强占土地,修筑青(岛)威(海)公路。由于工程量大,直到夏季尚未完工,耽误了春耕春种的良机,引起群众的极大愤慨。此时,胶东特委又想趁机发动武装暴动,派人到各县宣传发动,进行暴动的准备工作。但由于领导机构内部意见不一致、力量过于分散、各县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再加上团山东省工委的反对,这次反筑路斗争未能发动起来。此后,以张连珠为书记的胶东特委在昆嵛山东麓积极开展活动。他们一方面宣传发动群众,一方面学习研究战略战术问题,组织农民协会和武术会等,不断扩大党的武装力量。
  9月至11月初,胶东特委相继在牟平县滩上村、文登县水道村和烟台市郊上夼村召开了三次扩大会议,明确了胶东特委发动暴动的想法,基本上统一了思想,一个发动大规模农民武装暴动的计划初步形成。
  1935年11月18日,中共胶东特委正式决定,11月26日胶东各县同时举行武装暴动。后因准备工作不充分,改为11月29日(阴历十一月初四,史称“一一·四”暴动)。但此时有的地方没有接到通知,仍按原计划行动,暴露了整个暴动计划,使敌人有了警觉和准备。国民党地方官府急报国民党省政府,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一面急报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一面即令驻潍县的国民党八十一师师长展书堂立即东进展开“清剿”。而暴动指挥部没有及时得到这方面的情报,依然按计划进行。
  11月29日,中共胶东特委委员曹云章和中共牟平县委书记张贤和集合午极、育黎、冯家一带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50余人,于午极村举事,当日挺进通海,夺取区公所,翌日回师白石村,把以上3村地主的粮食浮财分给贫苦农民。暴动队伍因人数和武器装备都与敌人相差悬殊,又缺乏战斗经验,至下午4时许被击散,张贤和、柳芳斋、蔡英卓等10余名同志在战斗中牺牲,程伦、曹云章等同志被俘,西路暴动遂告失败。东路暴动也在第六天(12月5日)被国民党军队、地主武装和盐警2000余人包围在底湾头村,终因武器低劣、寡不敌众而失败,张连珠等同志被捕。
  “一一·四”暴动虽然失败了,但暴动在文登、荣成、牟平、海阳等县全面展开,暴动队伍召集贫苦农民开会,宣传党的反苛捐杂税、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并领导农民斗地主恶霸,开仓济贫。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积极参加。暴动表达了多年蕴藏在胶东人民心中的不甘忍受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强烈呼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胶东人民为摆脱阶级压迫和剥削,争取自身解放的一次伟大尝试。暴动震撼了国民党反动派在胶东的统治,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使人民群众看到了翻身得解放的希望和曙光,打击了敌人,教育了群众,考验和锻炼了党的组织,在胶东大地上播下了革命火种。特别是暴动保留下来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在后来的武装斗争中,成为胶东抗日武装的一支骨干力量。“一一·四”暴动的经验教训是用鲜血写成的,为胶东党组织指导以后革命斗争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3.昆嵛山红军游击队 1935年底,中共胶东特委在昆嵛山领导了“一一·四”武装暴动,暴动队伍番号定为“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一一·四”暴动失败后,于得水、王亮、邹恒禄、刘振民等领导暴动幸存人员转战昆嵛山,坚持斗争,为胶东革命保存了一支宝贵的火种。这支经过血与火考验的队伍是“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的延续,习称“昆嵛山红军游击队”。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在保存力量、牵制打击敌人、培养革命骨干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游击队由于得水担任队长,负责总指挥和山前的活动,王亮负责山后的活动。游击队还分成昆嵛山红军“黑、白、明、亮”四个战斗组,暗喻革命一定会冲破黑暗,奔向光明。孙保山因外号“黑脖子”而出任黑组组长,柏希斌为白组组长,李启明为明组组长,王亮兼任亮组负责人。
  敌人对“一一·四”暴动进行反革命武装镇压后,又采取种种手段,妄图将革命力量斩尽杀绝。根据这些情况,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决定化整为零,让负伤和有病的人员下山,没有暴露的人回家,尽一切力量开展工作,按规定的信号进行联系。其余的人坚守在昆嵛山,采取分散与集中、秘密与公开相结合的办法,开展游击战。晚上,游击队员化装出击,到敌人驻地袭击和扰乱;白天,尽可能显眼地往山里拉队伍,造成大队人马日夜挺进昆嵛山的局面,吸引敌人前来剿山。同时,游击队员还在山上“放石炮”,声音惊天动地,声传一二十里之外;晚上,则在山林点火,火焰冲天,几十里外都可望见。山外的老百姓则到处宣传:“暴动的大部分人马在山里练兵,有几千人,近日将杀下山来……”“游击队的大炮有碗口那么粗,一炮能炸死百多号人。”游击队还在敌人经常出没的地方,在农家墙上书写标语。虚实并举,文扰武攻,搞得敌人晕头转向。气急败坏的敌人,终于上了圈套,从四面八方调集兵力,围剿昆嵛山的游击队。敌人的机枪、大炮直打得山山岭岭乱石横飞,他们遇村就抄,见洞便搜,就连山庵、寺庙也不放过。然而抄来抄去,连游击队的影子也没见到。
  昆嵛山东的界石村,是山前与山后的交通要道,当年这里驻守着文登县国民党反动地方武装“联庄会”的50多个乡丁。平日,他们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残杀革命志士。“一一·四”暴动失败后,这伙乡丁更是肆无忌惮,伙同展书堂的八十一师“清剿”。界石“联庄会”成为昆嵛山区党组织和游击队活动的一大障碍。游击队决定拔除这颗钉子。经请示胶东特委书记理琪同意,1936年6月2日夜,于得水、王亮等率领部分游击队员,用计引出门岗哨兵,冲进大门,奇袭获胜。共缴长、短枪50余支,子弹2000余发,扩大了党的影响。
  垒子盐务局,是国民党地方政府通过盐警征盐税,残酷剥削压榨人民群众的机构。这帮“盐狗子”平日无恶不作。当时,中共胶东临时特委经费十分困难,于得水提议攻打垒子盐务局,一则可以解决部分经费和夺取武器,二则可以扩大党的影响。他的意见得到了理琪的支持。1937年春,于得水带领20多名游击队员化装成农民,混在买盐的群众当中,趁盐警吃午饭的时机,打倒门岗,冲进屋内,全俘敌人。此次奇袭,缴获长、短枪20余支,子弹1100多发,现款109元,大刀和刺刀各10多把。
  在白色恐怖笼罩胶东大地的艰难日子里,昆嵛山红军游击队表现出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顽强不屈的斗争意志,依靠昆嵛山区得天独厚的地利、人和,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在牵制敌人“清剿”兵力,攻打敌人据点,震慑敌人,振奋民心,扩大党的影响,巩固和扩大昆嵛山革命根据地等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昆嵛山红军游击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江北保留下来的屈指可数的红军队伍之一,也成为后来党在胶东领导的抗日武装的一支重要力量。
  4.天福山起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9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发出“每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口号。10月,山东省委召开会议制订了分区发动武装起义的计划,并派遣大批干部到各地做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林一山、张加洛、理琪、宋澄等相继赶赴胶东发动起义。
  1937年12月24日拂晓前,胶东特委领导干部理琪、吕其恩、林一山、张修己、宋澄、张修竹、王台、于娘、刘中华、丛桂滋等便来到天福山玉皇庙。天刚拂晓,于得水带领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也赶来了。
  在天福山玉皇庙内,胶东特委召开了干部会议,理琪详细传达了特委根据省委指示所做的关于发动这次抗日武装起义的有关决定,民主推荐产生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领导成员及三个中队干部名单,由于得水任大队长,宋澄任政委。大队下辖三个中队,柏永升、张玉华、王洪、王政安、邢京昌、刘中华分别任三个中队的中队长和指导员。特委干部会议后即召开大队领导会议,研究商定全大队人员武器编配和三个中队所属小队队长名单。当时,各方凑集的枪支共40余支,人员主要是昆嵛山红军游击队队员和部分爱国热情较高的教员、学生,还有部分是刚从国民党监狱里释放出来的同志。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之后,理琪向全体指战员做了关于“当前抗战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讲话,宣布“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正式成立,并将第一支抗日大旗授予大队长于得水。大队长于得水和大队政委宋澄分别做了讲话。从此,胶东党直接领导创建的第一支抗日武装便正式诞生了,拉开了胶东人民武装抗日的序幕。
  宣布起义后,“三军”一大队对外采用武装宣传队的名称,开展宣传。同时,吸取“一一·四”暴动失败的教训,胶东特委主要领导人都未参加武装宣传队,以防武装宣传队万一遭到破坏,党组织仍能继续领导斗争。12月31日,武装宣传队西上到达岭上村时,遭到国民党文登县长李毓英率领的地方反动武装四五百人的包围。“三军”一大队政委宋澄向对方晓以民族大义,高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亲自带领27人与李毓英交涉,但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合作抗日”的假面具,将我方代表全部逮捕。我方代表英勇斗争,红军战士金牙三子、王洪等不幸牺牲,其余人员在于得水带领下突围脱险。为此,胶东特委向国民党文登县政府提出严重抗议。与此同时,胶东特委采取果断措施,一面继续补充人枪扩大队伍,一面积极组织威海起义。
  抗战开始后,胶东特委抓紧有利条件,通过理琪、林一山、孙端夫和孙光明等同志的耐心工作,政训处的大部分人愿意参加抗日;海军教导队表示维持中立;国民党威海卫管理公署专员孙玺凤则与我方达成协议,我方保护其安全离开威海,他把武器装备移交我军。1938年1月14日,理琪派人去沟于家村调“三军”一大队到威海。由于于得水带领一大队在昆嵛山区活动,路途远,时间紧,通知已来不及。于是,于娘、张修己等便临时召集附近村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数十人奔赴威海。15日凌晨,各路参加起义的人员100多人相继到达专员公署,同政训处的部分力量会合。下午3时,打开专员公署的军械库,取出了百余支枪械和大批军用物资。这时,国民党海军教导队采取了中立的态度,伪公安局长郑维屏也未敢妄动。16日晨,起义队伍聚集在专员公署召开了群众大会。下午,我军护送孙玺凤安全离开威海。晚饭后,起义队伍离开威海。
  威海起义壮大了天福山起义队伍,“三军”开始公开活动,国民党文登县政府慑于“三军”的声威,不得不释放了岭上事件中被捕的我方人员。国民党王兴仁、丛镜月部见我军威势大,也与“三军”联系,形成一时的联合局面。
  在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的影响下,胶东各地相继举行抗日武装起义,起义队伍纷纷编入“三军”。“三军”队伍不断扩大,军威大振,极大地扩大了党在胶东的影响,激发了胶东人民的抗战热情。
  1938年2月3日,日军占领烟台。胶东国民党政府官员和军队不战而逃。2月5日,日军占领了烟台以东30公里的牟平城。并以“胶东善后委员会”的名义委任宋健吾为伪县长,建立起伪政权和伪军——商团武装。
  2月14日,“三军”攻克牟平城,在城南雷神庙激战七八个小时,以少数缺乏战斗经验的指战员和劣势装备,抗拒数倍于我的优势敌人,打退数次进攻,取得毙伤日军50余人、烧毁敌汽车数辆、打下一架飞机的重大胜利。雷神庙战斗,打响了胶东武装抗日第一枪,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地鼓舞了胶东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在根据地崔家口,“三军”将士召开了追悼大会,沉痛掩埋了理琪等烈士的遗体,经过短期整训,在吕志恒、林一山率领下继续西进,奔赴抗日战场。这期间,蓬莱、黄县、掖县、莱阳等县党组织相继发动起义成功,不久,“三军”开赴蓬莱、黄县、掖县,与蓬莱的“三军”二路、黄县的“三军”四路和掖县的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会师。这时,胶东起义部队已发展到7000余人。1938年9月18日,“三军”奉命在掖县沙河镇改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正式纳入八路军的战斗序列,成为胶东抗日的主力军。
  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南征北战的枪林弹雨中,“三军”队伍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抗日战场和解放战场上的一支劲旅,诞生了27、31、32、41军等能征善战的胶东雄师。
  三、昆嵛山是胶东兵工发源地从1935年党领导的“一一·四”武装暴动和由于得水领导的红军转战昆嵛山时起,就有王亮研制炸弹,就有兵工战士王凤祥等挑着箍炉担子为人民武装修枪、装子弹的小股兵工为军队服务。1938年春,“三军”总部在乳山县崖子村,以在文登李家庄筹备的昆嵛山的这股技术骨干为主体,成立三军修械所,所长王政安,技术工人有王凤祥、孔宪义、张永德、于云日、谷卫国、姜应声、宫怀锡等。后因战略转移,三军修械所挺进黄县时,并入圈杨家兵工厂;同年7月,在掖县成立了第二兵工厂。但留在文登、荣成、威海和牟海等地人民武装的小兵工,仍然活跃在昆嵛山一带。
  1·“一一·四”暴动之前王亮在昆嵛山制造手雷、炸弹昆嵛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兵,自然有规模不等的武器、枪械修理与弹药生产存在。中共领导的兵工生产始于1935年“一一·四”暴动之前。
  暴动前,胶东特委决定由王亮负责做手榴弹、土炸弹。当时没有给一点器材,王亮只得和大家一起想办法,把锅铁砸碎和炸药掺和一起,弄在瓷碗或茶碗里,再对起来就成一圆形,外面再用丝线、麻皮、胶漆之类把它扎成一个球,干固之后即可使用。王亮在西院下村西山试验成功。于是,你家出锅,我家出碗,他去买药,几天的工夫第一批小炸弹就造成了。王亮又冒着危险到文登县政府驻地文城,帮助一位老大爷挑着菜担子混进城后,在党的内线同志的帮助下搞到了买硝酸和硫磺的证明,买了一包硝酸、一包硫磺,又设法混出文城。王亮回到昆嵛山后,赶制了一批手雷和炸弹。
  2.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建立后的昆嵛山区兵工生产 1935年,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的“一一·四”暴动失败后,于得水、王亮等带领红军游击队转战昆嵛山区,吸收小炉匠王凤祥携带工具,随军修理军械。从此,人民武装有了自己的兵械修理员。
  1938年3月,“三军”在李家庄(今属葛家庄)成立由6人组成的修械所。研制手榴弹,是修械所第一项机械制造任务。在一无设备原材料,二无技术的情况下,兵工战士不畏困难,土法上马,用木炭、快硝制出土炸药,仿照鞭炮引信制出导火索,从敌占区烟台等地买回药品,制造雷管,经过数十次试验,终于造出了手榴弹。1938年5月,“三军”修械所转战到黄县,并入圈杨家兵工厂,后改为胶东第一兵工厂。
  1938年初,驻文登的国民党地方武装郑维屏、王兴仁、丛境月等部先后在昆嵛山区建立兵工厂。郑维屏部当年10月在昆嵛山辛庄(今属界石镇)一带建“龙门厂”,职工240人,生产地雷、手榴弹等。王兴仁部在白佛寺(今属张家产镇),丛境月部在张家产和昆嵛山南部设兵工厂。1940年4月,中共东海指挥部参谋长宋干卿等,秘密在林村(今属泽头镇)建兵工厂,被驻昆嵛山的“抗八联军”包围,发生骇人听闻的“林村惨案”。1941年春,日本侵略军袭击八路军英山前(今属葛家镇)地下兵工厂,杀死群众2人,烧毁民房数间。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兵工厂多次遭受日、伪军的袭击,军工们一边坚持生产,一边与日、伪军进行斗争。敌人来了,就紧急疏散设备和物资,投入战斗,与敌人周旋;敌人走了,就抓紧时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努力生产,支援前方。有时敌人在山下“扫荡”,工人在山上坚持生产。有的工人在“扫荡”中被敌人俘虏,坚贞不屈,壮烈牺牲。
  1940年4月,中共东海指挥部修械股派于振远等3人到高村的慈口观村秘密复装子弹,弹壳、弹头和火药由地下共产党员收集供给。同年9月,组建东海兵工厂。12月,迁至崔家、鱼池村(今属文登区侯家镇)一带。1941年1月,昆嵛山解放,缴获“龙门厂”的机械设备,东海兵工厂遂迁往昆嵛山区的宫家庄(今属葛家镇),兵工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同年3月,东海兵工厂改建为胶东兵工三厂,在六度寺、无染寺、辛庄等地设点,从事武器修造,生产地雷、手榴弹和“七九”步枪等。日本侵略军曾3次对昆嵛山进行“扫荡”,搜寻兵工厂;国民党地方武装也常派特务破坏。军工战士和驻地群众与敌人针锋相对,英勇保卫兵工厂,牺牲多人。1941年5月,牟平水道据点的日伪军夜间偷袭八路军辛庄一带兵工厂,村民王国礼冒死与敌周旋,使30多名兵工战士赢得时间,得以撤退,而王国礼则被吊在树上,受尽酷刑。当日军开始“扫荡”时,军工战士迅速将机器设备疏散隐蔽,背着简单的工具,一边与敌人周旋,一边维修枪支。反“扫荡”结束后,把机器设备重新搬回来,立即生产。在敌人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的情况下,党员和群众千方百计搜集废钢废铁,人挑驴驮,送给兵工厂;妇女把自己心爱的首饰和家具上的铜饰摘下来,献给兵工厂,支援兵器制造。1941年12月,兵工厂迁北黄村(今属小观镇)附近,职工发展到500余人,每月可生产步枪20支、机枪4挺和大量弹药。1944年12月,三厂随军西迁。许世友司令员曾两次到兵工三厂驻地慰问,高度赞扬兵工战士的巨大贡献。
  1942年,东海区军民粉碎日本侵略军大“扫荡”后,东海军区司令部决定,将原设在荣成县境内的文荣威造枪所扩建为东海造枪厂,厂址迁小观北部的郐家村(今属小观镇)。1943年2月,该厂与1941年成立的东海弹药厂合并,改称东海弹药厂,主要生产地雷、手榴弹,供给东海区人民抗日武装。1944年,厂址迁南七口(今属小观镇)。同年8月,兵工战士随军光复文城,缴获6尺车床1部,改善了军工生产条件。1945年初,厂址迁北黄岚、姜家庄(今属宋村镇)一带。同年8月,烟台解放,缴获40马力柴油机1台、铣床2台、车床6台、小刨床1台,军工人员利用这些较先进的设备,成功地生产出“四五”式大盖枪。1946年3月,厂部与机工部迁往刘家下口(今属葛家镇),弹药部驻刘家上口,职工400余人。同年11月,并入兵工六厂。
  1944年春,东海武委会在黄龙岘(今属葛家镇)建立兵工厂。初期有40余人,试制步枪和子弹。同年夏季迁到虎口山村(今属泽头镇),冬季又迁到大山前、小山前村(今属葛家镇),工厂扩大到百余人,开始批量生产“七九”步枪、“三八”大盖枪,月产30余支,并生产子弹和手榴弹等。1945年夏,该厂迁到高家庄(今属泽头镇)。日本侵略军投降后,迁到文城。为适应国共谈判,工厂更名“环海铁工厂”。1946年谈判破裂,该厂重迁高家庄,改建为胶东第六兵工厂。同年11月撤销,部分职工分配到兵工一厂和七厂,另一部分职工和设备与威海义丰铁厂、东海弹药厂一起组建新的胶东兵工六厂,驻昆嵛山一带,主要生产“八二”迫击炮弹。1947年12月,胶东第二、第八兵工厂的一部分合并到第六兵工厂,职工达800余人。六厂一部驻刘家下口,生产“四五”式大盖枪;二部驻董家庄(今属葛家镇),仿制美式六〇炮;三部驻生格庄(今属葛家镇),从事模型、冶铸、锻打;四部驻北长岚(今属泽头镇),生产迫击炮弹。发电部驻占甲埠(今属葛家镇),用100马力蒸汽机发电供应各部;警卫排、医务室、运输班亦驻生格庄;工人合作社驻葛家集,负责工人日常生活用品供应。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前夕,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亲自打电话指示六厂,要力争每月生产迫击炮弹1万发以上。工人们克服种种困难,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有力地支援了淮海战役。
  1949年以后,昆嵛山区兵工厂有的西迁,有的转产,再无兵工企业。
  3.昆嵛山区兵工研究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盘踞在昆嵛山区据点的日本侵略军,加紧对抗日根据地军事进攻与经济封锁。为打破封锁,中共东海地委与东海专署确定设立“东海工业研究室”,自力更生解决根据地人民生产、生活及军事需要。该室由专署三科(经济建设科)直接领导。科长于民选派科员倪志新与林建国筹办。研究室设在文登县母猪河西岸吴家庄(今属小观镇),倪志新为主任,王本贤为政治指导员,吸收当地能工巧匠高德远等3人,1942年增加到20多人,1943年8月发展到30多人。因战争环境,研究室不得不时常转移地点。1942年冬,日军对胶东“拉网”大“扫荡”后,研究室一度迁往吴家屯(今属泽头镇)。1943年春又移往东宋格庄(今属葛家镇)。东海专署从多方面给以扶持,不断选派干部和技术人员,及时拨给经费。1945年后,由倪震、李光负责领导工作。
  初期,该室只有《无机化学工业》和《马氏爆炸物》两本书可参考。试制成油墨、复写纸、蜡纸、墨水、钢笔等,由“茂林文具厂”生产。王旭九协助王玙研制成干电池。1942年以花生油代替动物油,制成肥皂,设“开源肥皂厂”生产。在昆嵛山东北麓楚岘村帮助“东合制纸厂”利用山涧水流作动力,是苟培萱参照明代《天工开物》一书搞成的。高德远研制“利民犁”;在虎口山(今属泽头镇)村研制反“扫荡”斗争用的新型木船,设想既能行于水面,又能潜于水下;研制“风磨”,试制新式纺纱机。利用瓷土研制粗瓷器皿,又制成硫酸罐子,在生格庄(今属葛家)设厂生产。秦有斋利用芒硝(硫酸钠),用路布兰法制碱成功,在泽头集和程格庄生产。研究员冷自生主持研制“胃液素”等医药。利用槐花与槐树种子制成染料等。1942年秋季,东海专署在于疃村(今属葛家镇)举办了一次新产品与技术革新展览。
  随着抗日战争的需要,军工科研任务越来越重。1942年,该室对炸药、无烟药、丙酮、乙醚等作过小型试验。1944年夏,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示后勤部研制硫酸及炸药。后勤部政委高达三派王旭九前去接受任务。他在有关部门支持下,组织20多人的试制小组,在牙前县杨家沟(今属牟平区观水镇)兵工一厂实验室试制硫酸。依据仅有的上述两本资料,确定用铅室法的塔式法,采取奥普尔式原理试验,为建反应塔,利用大瓷缸对口接起来,上坐一陶盆,接缝处用耐酸水泥或用水玻璃混合石棉密封,做成了一套18口大缸组成的土造的硫酸反应塔,第一座塔叫格拉味塔,第二座塔叫吕萨克塔,第三座是尾气回收塔,每座塔内用石英块为填充物。三座塔之间以陶瓷管连通,另在第一座塔旁建一个硫铁矿石焙烧炉,用风箱吹风助燃,通过陶瓷管将焙烧矿石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送入塔内。每座塔前有一二个人以手捧盆接酸液上下循环,后来循环方法有了改进。试验过程中,随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初步出了硫酸,但浓度太低,又想方设法进行浓缩。还是土方法:用农民烧成的陶盆砌成阶梯式装置,逐级浓缩,最后终于达到1.84的标准浓度。前后仅用17天。这段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刻,王旭九连续七个昼夜没有好好闭眼睡一下,就在现场吃点干粮、喝些水。这一胜利消息迅速报到军区首长那里。一天炎热的中午,许世友司令员和贾若瑜参谋长高兴地特意到试验现场视察与慰问大家。
  硫酸试制成功后,接着便分别在牟平县的金牛山、玲珑、卧龙村(今属牟平区水道镇)、牟海县胡家口村(今属乳山市下初镇)先后建立六个硫酸厂,最大的在胡家口村,研究室学员于开三担任厂长,此后几年还在牟平金牛山附近的肖家设硫酸厂。1944年~1948年间基本保持日产2~3吨的产量。制造炸药还必需硝酸,在王旭九主持下,经多次试验,利用硫酸分解硝石,终于取得硝酸,在牟平金牛山设厂生产。而最后制成甘油炸药还必须大量甘油。生产甘油也是一件新工作,谁也没有搞过,秦有斋试着用花生油做钙皂,分离母液,提取甘油,解决了动物油不足的困难,在洛格庄(今属葛家镇)设厂生产。这样,有了硫酸、硝酸、甘油,终于制成了硝化甘油炸药,给前方提供了威震敌胆的攻坚武器,保证了战斗胜利。敌人对八路军的土“飞机”、土“坦克”十分恐惧。
  抗战期间,制造地雷、手榴弹需大批黑火药。这种火药的主要成份之一是硫磺。此物敌人封锁极严,从根据地外面很难买来,研究所就担负了试制硫磺的任务,分工姜一平、荀培萱两人负责。昆嵛山一个有利条件是有丰富的硫铁矿石可资利用,研制人员便参照《天工开物》一书所记载古代制硫磺方法,适当加以变通,用木炭焙烧硫铁矿石,取得了硫磺(由于此法产量太低不能满足需要,1947年便进一步参考瑞典、挪威的奥克拉法,建立了一座奥克拉式熔炉炼硫)。经反复试验取得了批量生产经验,在牟平县曲家口村(今属莒格庄镇)设厂生产,上级投入相当于50万斤粮食的资金给予支持。共生产了优质硫磺数千吨。不但满足了火药生产的需要,而且给医药生产提供了部分原料,并拿出一部分支援驻苏北的新四军。
  为帮助兵工五厂解决生产硝化棉所必需的溶剂,1944年夏季进一步研制丙酮,仍然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法来解决,用干馏木材法提取木焦油,由木焦油提炼出丙酮。一批工作人员便开到昆嵛山中的梧桐庵村(今属界石镇)建厂试制,对外名为“永兴窑厂”,厂长李辰、技术人员周作惠与王志强。不久在牟平东殿后村(今属龙泉镇)设分厂。日军投降后并入兵工五厂。
  干馏木材取得的木焦油,不仅可炼制丙酮,其副产品沥青,还作为地雷、手榴弹的防潮剂。在反“扫荡”或备战时,疏散或掩埋箱子时也涂上它,解决了防潮问题。
  四、昆嵛山是胶东贡献卓著的根据地在昆嵛山战斗过的开国将军、外交部原副部长仲曦东在《重登昆嵛山》写道:昆嵛山,高达近一千尺,伫立在山东半岛的东端,横跨文(登)牟(平)两县,她是文、莱、牟、海的根据地,是革命和战争的靠山。
  的确,昆嵛山根据地对革命的贡献是非常卓著的,仅从参军、支前两个方面就可见一斑。
  1.参军昆嵛山区是中共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党的威信高,群众基础好。从20世纪30年代的“一一·四”暴动,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昆嵛山区人民踊跃报名,源源不断地参加人民军队,共计约4万人。1939年后,日军的疯狂“扫荡”,逼迫根据地人民奋起反抗,纷纷加入地方武装,地方武装不断升格加入正规人民武装。1943年后党领导老区人民开展减租减息、拥军优属运动,参军人数逐年增多。仅1944年9月~12月全区1000多名青年加入八路军。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胶东发动两次参军运动。春季,昆嵛山区1200余人入伍,8月~10月,又有3000余人入伍。出现一门三人参军和母送子、妻送郎的动人场面。8年抗战中,昆嵛山区有1.15万名青年志愿入伍。
  1946年,为击退国民党军的进攻,昆嵛山区又有9500多名青年参军。全区普遍实行土地改革。在“保家、保田、保饭碗”和“上前线、把大门、爬山头、杀敌立功”等口号中,1947年春秋两季又掀起大参军运动。1947年1~4月,昆嵛山区一次就向部队输送青壮年1万人,全年达1.8万人。
  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再次掀起参军运动,昆嵛山区5600名青年入伍。1946年7月至1949年3月,共有2.85万名昆嵛嵛青年志愿参军,为解放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有8000余优秀昆嵛儿女,血洒沙场,为缔造和保卫人民共和国而英勇牺牲。
  2.支前昆嵛山区人民与人民子弟兵呼吸与共,血脉相连。1940年12月至1941年1月,昆嵛山区动员抗日自卫团基干团员200余人,担架队员1000余人,担架300余副,组成救护队,支援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旅十四团和五支队第二团解放昆嵛山,击溃盘踞昆嵛山的“抗八联军”。1938年2月至1945年9月,昆嵛山区人民地方武装共配合人民抗日主力部队作战140多次。1941年6月统计,仅昆嵛山东麓、南麓共设45处地下情报站,8处运输站,24处担架站,为抗日部队传送情报、运送粮草、转送伤员。1940年6月至1944年8月,山区各抗日民主政府先后7次发布《不给日伪纳粮的训令》,配合反“扫荡”,开展以藏粮为主的“空舍清野”活动,使日军的筹粮计划屡次落空,有力支援了抗日战争。
  为支援人民解放战争,1946年3月,山区各县人民政府分别成立“人力科”,翌年4月,又分别成立“支前指挥部”,下设人力动员股、财粮供应股、卫生股和交通运输股。各区成立战时支前指挥部,各行政村成立支前委员会,全面组织领导人民支前工作。仅1947年上半年统计,昆嵛山区共派出长期支前队(省外,3个月以上)5批,出担架880副,担架员5436人;胶轮小车450辆,木轮小车205辆,小车工1460人,铁轮大车528辆,牲口700余头,大车工1024人,挑工600人。派出短期(省内,3个月以内)支前民工14批,出大车1051辆,小车516辆,担架716副,船21条,大牲畜1341头,出民工4088人次。1947年,浪暖区6个村子的妇女,在5天内为部队赶缝棉大衣1000件。同年,远征鲁中的昆嵛嵛县运输队500名民工,奉命在三日内到百里外搬运作战物资,仅用一昼夜即完成任务,被山东军区兵站部授予“黎玉运输队”称号。
  1947年7月,昆嵛山区还组织临时脱产的以民兵为主体的文登子弟兵团573人随大军南下,支援京(南京)沪(上海)杭(杭州)战役。8个月内打扫战场10次,搬运战利品百余次,押送俘虏3万余人。同期出发的昆嵛县子弟兵团820人(内有脱产干部19人),经华东支前司令部改编为五营和六营。过长江后,五营仅在两个月零8天的时间,装卸粮草即达1400万公斤。全山区仅在1948年9月~12月出发的3755名支前民工中,立特等功7人,一等功176人,二等功469人,三等功1449人,四等功153人,立功人数占支前民工的60%,荣获“支前模范”、“立功荣归”等锦旗8面,有7名“特等功臣”各得“支前英雄”奖章一枚。442人在支前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02人被提拔为脱产干部。仅在解放战争中,有120名支前民工英勇献身。
  担任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的张少虹将军曾由衷地说:“如果抗战胜利了,一定要在昆嵛山高高地竖起一面红旗,永远飘扬在高山之巅,以表彰东海人民的丰功伟绩!” 昆嵛丰碑昭示世人: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我们要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许建中,威海市文登区文广新局副局长;于晓东,昆嵛山保护区党群工作部部长)

知识出处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众多国内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学者从中国革命大背景下对胶东革命地位和贡献的精辟论述。收录的文章有:《试论胶东地区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和突出贡献》、《试论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战旗不倒的原因及其意义》、《统一战线在胶东的运用和实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许建中
责任者
于晓东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