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丰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0281
颗粒名称: 巍巍丰碑
其他题名: 胶东革命历史地位、重大贡献与胶东红魂
分类号: D263
页数: 10
页码: 116-125
摘要: 本文讲述了烟台为主体的胶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老区、根据地和解放区。在轰轰烈烈的胶东革命斗争中,为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诞生作出了永载史册的重大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凝结出光照千秋的胶东红魂。一是胶东成立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走在前列。1923年郭寿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胶东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38年12月中共胶东区委成立,是山东省第一个区党委。二是胶东组建军队、进行武装斗争走在前列。1942年7月,胶东军区成立,之后,胶东武装力量不断壮大,成为抗日和解放战争武装斗争的中流砥柱。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胶东根据地军民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
关键词: 烟台市 革命斗争 中国共产党

内容

以烟台为主体的胶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老区、根据地和解放区。在轰轰烈烈的胶东革命斗争中,为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诞生作出了永载史册的重大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凝结出光照千秋的胶东红魂。
  一、胶东革命历史地位与置大贡献胶东革命历史地位与重大贡献相伴而生,在漫长艰难曲折中,形成四大主要历史事实和鲜明地域特征: (一)胶东是中国革命不可或缺的发祥之地,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时期,始终走在前列。
  胶东党政军民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屈不挠,在四个方面始终走在中国革命前列。
  一是胶东成立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走在前列。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不久,党的早期领导人邓中夏、王荷波即到烟台开展党团活动。1923年郭寿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胶东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4年12月中共烟台党小组建立,直属中共中央领导。1928年3月中共莱阳县委成立。1933年3月首届中共胶东特委成立,之后,经过艰辛努力,整合和稳定了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1938年12月中共胶东区委成立,是山东省第一个区党委。1939年5月13日,中央专门发出《中央关于胶东工作的指示》,认为胶东“年余发展了数千党员,创造了六、七千人的党领导的队伍,这是伟大的成绩”,要求“建立胶东的稳固的抗日根据地……在胶东及整个山东,应大量发展党的组织,特别是我军活动的区域。”至1949年9月,胶东共产党员发展到324233名,占全国党员总数的7.23%,与人口比例为2.87%,而当时山东为1.66%,全国为0.8%。
  二是胶东组建军队、进行武装斗争走在前列。1935年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的“一一·四”暴动,是抗战前胶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农民武装斗争,其创立的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是山东唯一一支坚持到抗战爆发的红军队伍,也是我党在北方沿海地区保留下来的唯一的一支红军队伍。1937年12月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的天福山起义和中共掖县县委组织的玉皇顶起义,分别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和“胶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通过整合,组建了“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担负起胶东抗战的民族重任。1942年7月,胶东军区成立,之后,胶东武装力量不断壮大,成为抗日和解放战争武装斗争的中流砥柱。
  三是胶东成立人民政权、开辟根据地走在前列。1938年3月成立的掖县抗日民主政府是山东省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同年8月成立的胶东北海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是山东省第一个专区级抗日民主政权,蓬黄掖根据地的民主、法制和经济建设位居山东省内各根据地前列。1942年7月,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成立,担负起胶东根据地抗战的行政领导工作。胶东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地区之一,其中,烟台于1945年8月24日第一次解放,是全国解放最早、最大的沿海城市,从战略上为开辟东北根据地赢得了时间,为全国解放作出了影响深远的历史性贡献。
  四是胶东创办报刊和协会、建设文化走在前列。五四运动前,烟台就经销发行《新青年》等进步报刊,介绍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思潮。创立于1938年8月的胶东特委机关报《大众报》是抗战时期山东省内最早的主要党报之一,全面及时地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扩大了在部队、群众中的影响。1938年9月9日创设的胶东文化界救国协会,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成立最早、活动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党领导下的文化界团体。截至1945年6月,胶东全区文协会员23000多人,联系着数百万工农大众,形成了浩浩荡荡的文化大军,为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占领胶东文化阵地作出了突出贡献。
  胶东在创建党政军和革命斗争中,李伯颜、郑耀南、许端云、张静源、张连珠、理琪、于克恭、于己午、王文等重要领导人,坚守共产主义信仰,前仆后继,先后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美篇章…1935年12月张连珠同志英勇就义时慷慨吟诵文天祥《正气歌》中的诗句:“天地有正气,凛冽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和1962年郭沫若为了悼念理琪同志在《楷模》中题写的诗句:“天福英雄是理琪,献身革命国忘私。当年猛打雷神庙,今日高标宿星旗……”正是这些革命先驱英雄气概的真实写照。
  (二)胶东是中国革命开拓进取的创新高地,在风雨如磐的艰苦岁月,谱写壮丽华章。
  胶东党政军民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坚韧不拔,在先后成立各级党组织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基础上,成就了六大创新壮举: 一是创编报刊。为推动革命发展,扩大革命力量,加强宣传工作,自1928年,胶东党组织除前述创编《大众报》外,先后创编了《红星报》、《胶东日报》、《战声》、《战斗》、《海涛》、《群力报》、《昆仑报》、《北海时报》、《西海导报》、《南海时报》、《烟台日报》等重要党报党刊,在加强胶东革命根据地的新闻报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觉悟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是创设抗大。1938年3月,创设胶东军政大学,同年12月,与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第一大队合并,编为一分校胶东支校,简称“胶东抗大”。胶东抗大在10年办学中,招收学员10余期。曾在胶东抗大学习、训练和工作的干部、学员,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其中,迟浩田、聂凤智、刘浩天、贾若瑜、严政等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三是创办兵工。1938年5月,创办了胶东第一兵工厂——圈杨家兵工厂。之后,胶东陆续建立起9个兵工厂,拥有职工1万余人,设立了设备基地、技术中心和专门培养技术人才的胶东工业学校,形成完善且强大的胶东兵工体系。胶东兵工在抗日战争中,是“山东军工的主力”,在解放战争中,是“华东军工的主要部分”,生产的武器弹药源源不断供给胶东、山东和华东战场,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非凡功勋。
  四是创建银行。1938年12月1日,创建北海银行,在对敌开展经济斗争,发展解放区生产,保证部队供应,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1940年9月,北海银行升为省级银行,改名为山东北海银行总行,并设胶东分行。后来与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北海银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大的根据地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最大的柱石。
  五是创立医院。1942年11月,创立西海地下医院,克服种种困难,在敌人眼皮底下救治伤病员2000余名,使其重返抗日前线,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是创造地雷。抗日战争时期,海阳民兵们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创造了家喻户晓的地雷战,由最初的拉雷、绊雷、踏雷,创造了夹子雷、梅花雷、真假子母雷等30多种,埋雷的方法也由预埋待炸发展到飞行爆炸,同时,还灵活地运用多种地雷战术,由单一布雷发展到送雷上门和大摆地雷阵等,靠聪明的才智、必胜的信念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令敌人闻风丧胆、抱头鼠窜……正像《地雷战》主题歌唱的那样:“民兵都是英雄汉,不怕艰苦,不怕难……没有铁雷造石雷呀,没有炸药自己碾……满山石头开了花,炸得那鬼子心胆寒……满山石头开了花,管叫那鬼子飞上天”。
  (三)胶东是中国革命人力物资的后方基地,在峭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付出巨大栖牲。
  胶东党政军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牺牲自我,为胶东革命最后胜利,为全国解放和新中国诞生,付出了巨大牺牲,展现了崇高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境界。归纳起来共有六大突出奉献: 一是大资助。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胶东根据地军民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黄金争夺战,从1939年至1945年,冒着枪林弹雨,不怕流血牺牲,将秘密冶炼的黄金,通过层层封锁线送交延安党中央及其根据地和解放区达43万两,成为当时党中央重要的经费来源。
  二是大参军。抗日战争胜利后,从1945年至1949年,胶东党政军先后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参军运动,800万胶东人民先后将50万优秀儿女送进人民军队,“参军状元村”、“参军模范村”、“参军模范家庭”、“一门两英雄”、“一门三英雄”、“一门四英雄”、“一门五英雄”等参军模范,层出不穷、不胜枚举;张万年、迟浩田、王瑞林等16位上将从这里踏上革命道路;杨子荣等无数英雄人物奔赴全国各地投身革命,蕴藏在胶东地区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国家和民族遭受外来侵略和内部压迫双重灾难时得到了最充分、最集中的体现。
  三是大运兵。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胶东区委、胶东军区根据上级指示,在龙口港、蓬莱栾家口港等处运送主力部队7万多人和地方干部6千多人到东北,1945年10月24日,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的罗荣桓元帅率部队机关正是从烟台渡海进军东北,为东北乃至全国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壮举,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转移先例。
  四是大支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胶东人民在“一切为了胜利,一切支援前线”的思想指导下,本着“部队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的原则,倾尽全力支援前线,支前民工多达280万人次,胶东支前大军,抬着担架、推着小车、赶着胶轮大车,跟随解放大军,浩浩荡荡地从各自县内走向省内,从山东走向华东、中原、东北,不仅参加胶东的保卫战,山东省的莱芜、孟良崮、济南战役,还参加了淮海、渡江、沪杭宁解放、舟山群岛解放等重大战役,最远到达了福建、四川等地,其规模之大、贡献之巨、影响之深,令人震撼、可歌可泣,电影《车轮滚滚》生动再现了1948年胶东解放区以唐和恩等华东支前英雄为原型的民工小推车队,舍生忘死支援淮海战役的壮观场景。
  五是大调干。解放战争时期,从1945年至1949年9月,胶东地区先后抽调7250名优秀干部,组成整套区党委级、地委级、县区委级领导班子,随人民解放军北上东北建立新解放区,南下接管新解放区,西进开辟新解放区。
  六是大壮举。解放战争时期,胶东地区是华东野战军重要作战区和战略后方,此时胶东武装整编为胶东军区五师、六师,以其为源头和基础,先后有41、27、31、32军从胶东大地走出,建国后历经整编,目前仍有三个集团军驻守在祖国大江南北,占全国陆军18个集团军的六分之一,为革命献身、为事业付出已成为他们熠熠生辉的“番号”,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伟大壮举。
  (一)胶东是中国革命英勇斗争的前沿阵地,在浴血奋战的洗礼之中,夺取革命胜利。
  在中国革命四个历史时期中,胶东党政军民勇往直前、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涌现出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和革命烈士,发生了上百次历史事件,夺取了胶东革命斗争的最后胜利。
  一是大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军阀的前沿阵地。1924年至1927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风起云涌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运动,人们称之为大革命。这一时期,胶东特别是青岛、烟台,年轻的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组织合作,掀起了如火如茶的群众运动。1925年1月,青岛国民会议促进会成立,之后,青岛各界民众纷纷响应,迅速形成了反帝反封建军阀的巨大浪潮。1925年4月至7月,青岛工会在四方机厂工人罢工胜利的鼓舞下,先后举行了三次声势浩大、震惊中外的日商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掀起了空前的反帝爱国洪流。青岛五二九惨案、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1925年6月,烟台工人、学生、市民等3万多人,在烟台潮州会馆前举行抗议集会,愤怒的群众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把烟台反帝爱国运动推向了高潮。
  二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反国民党统治的前沿阵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进入最艰苦的岁月,党及时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正确方针,并逐步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一时期,胶东党组织领导了一系列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活动,其中,有重大影响的两次:一次是1928年6月,中共莱阳县委领导的胶东农民抗粮军武装暴动,夺取莱阳县城,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在胶东开创了贯彻八七会议精神,以革命武装反抗反革命武装斗争的先河,对胶东革命斗争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一次是前述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的“一一·四”农民武装暴动。暴动震撼了国民党反动统治,韩复榘八次告急,蒋介石严令清乡镇压。“一一·四”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却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有效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极大促进了人民群众的觉醒觉悟。
  三是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族抗日的前沿阵地。前述天福山起义、玉皇顶起义,拉开了胶东全面民族抗日的序幕,雷神庙战斗则打响了胶东武装抗日第一枪,从此,抗日烽火燃遍胶东大地。这一时期,胶东根据地军民与日伪军发生大小战役战斗7590多次,消灭日伪军13.4万人。其中,重大战役战斗有:渭田花园头阻击战、夏丘堡战斗、大青杨战斗、粉碎“六一扫荡”、五个月反投降战役、牙山战役、马石山突围战、粉碎日军1942年冬季大“扫荡”、万第战役、烟台第一次解放战役等。
  四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全中国的前沿阵地。这一时期,胶东是山东主战场之一,是华东野战军重要作战区,胶东军民与国民党军发生大小战役战斗5900余次,歼灭国民党军16万余人。其中,重大战役战斗有:崆峒岛战役、胶济路东段阻击战、粉子山战役、掖县保卫战、胶河战役、胶高追击战、莱阳攻击战、胶东保卫战、青即战役、长山岛战役等。胶东保卫战是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战场最重要的战役之一,《毛泽东选集》注释中作了这样的说明:“……胶东战役,歼敌六万三千余人,收复了十余座县城,改变了整个山东战场的局面。”期间,1945年9月、1947年6月,在烟台党政军和各界群众的坚决斗争下,还分别粉碎了美舰企图登陆烟台阴谋和取得了杨禄奎事件的胜利。震惊中外的两大外交事件,谱写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外交史上的壮丽篇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胶东有7.6万多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
  在整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胶东先后涌现出郑耀南、张连珠、于得水、理琪、王文、许世友、林浩等党政军精英群体,任常伦、刘复生、夏侯苏民及马石山十勇士等战斗英雄群体,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等民兵英雄群体,唐和恩、孙以安等支前英雄群体,解文卿、于敏、韩秀兰等妇女英雄群体……正是这些革命群体,冒着枪林弹雨,抛头颅、洒热血,用血肉之躯筑起了胶东革命的脊梁,用大无畏献身精神创造了灿烂的胶东红色革命文化。
  二、胶东红魂的科学内涵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胶东红魂,即胶东红色革命文化之魂,是艰苦卓绝的胶东革命斗争中蕴含的基本精神。胶东红魂根植于胶东革命光辉历史,胶东革命历史事实决定胶东红魂的科学内涵。根据胶东革命历史地位与重大贡献的四大主要历史事实和鲜明地域特征,胶东红魂的科学内涵可一一对应,提炼为四种基本精神,即:坚守信仰、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敢于胜利。
  (一)胸怀理想、不屈不挠的坚守信仰精神。
  坚守信仰是胶东红魂的基石。信仰是一个人支撑精神世界的力量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信仰又是一种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向辉煌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因此,坚守信仰是胶东革命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武装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前提。就像没有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信仰、百折不挠,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一样,没有胶东各级党组织的无限忠诚,就不可能有胶东城市的率先解放和人民的自由独立;就像没有井冈山人民、延安人民、沂蒙人民以及全国人民的无私奉献,就哺育不了中国革命伟大胜利一样,没有胶东人民的觉醒觉悟就成就不了胶东革命的最后胜利,也就不可能有胶东对全国革命的卓越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无往而不胜。” (二)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开拓创新精神。
  开拓创新是胶东红魂的核心内容。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是“勇闯新路”,故井冈山精神成为中共革命精神之源,为中国革命胜利开辟了一条正确道路。胶东党政军民身处险恶环境奋发开拓、立足艰苦条件创新进取的精神,为胶东革命从斗争到胜利注入了不竭动力,提供了强力支撑。新中国成立后,开拓创新精神已成为胶东城市的时代精神,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得到空前彰显和弘扬。
  (三)顾全大局、栖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无私奉献是胶东红魂的价值取向。这种精神是胶东革命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胶东儿女最崇高的价值追求。新时期,在胶东革命无私奉献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自觉奉献为荣、以长期奉献为贵、以竭力奉献为乐,涌现出像李德沂、周江疆、刁娜、刘盛兰、张广秀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无私奉献已成为胶东城市永恒的价值追求,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并不断注入与时俱进的崭新内涵。
  (四)勇往直前、前赴后继的敢于胜利精神。
  敢于胜利是胶东红魂的根本。胶东革命的最终目的是打败驻扎在胶东地区的日伪军和国民党军及一切人民的敌人,而敢于胜利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保证。也正是在这种敢于胜利精神的指引下,胶东人民在新的伟大征程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推动胶东半岛实现了由革命老区向发达繁荣地区的嬗变。
  胶东红魂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始于信仰之花,贯穿于创新、奉献之中,收获着胜利之果,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四种基本精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不可或缺,完全符合中国共产党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充分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广大人民群众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望,全景折射中国革命精神的深邃文化内涵。可以说,胶东红魂,是由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的中国革命精英和人民群众双重价值主体共同创造的红色革命文化的璀璨缩影,是中国革命先驱向当代人们传递坚定信念、献身事业的精神火把,是中华民族凤凰涅架、走向伟大复兴的永恒宝贵财富。正是:巍巍昆嵛山,耸立起胶东精英无限忠诚的不朽丰碑;滔滔胶莱(河)水,抒不尽胶东人民无私奉献的豪迈情怀。
  (作者系中共烟台市委副秘书长)

知识出处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众多国内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学者从中国革命大背景下对胶东革命地位和贡献的精辟论述。收录的文章有:《试论胶东地区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和突出贡献》、《试论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战旗不倒的原因及其意义》、《统一战线在胶东的运用和实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宋志刚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