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胶东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作用和贡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0213
颗粒名称: 三、胶东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作用和贡献
分类号: K827
页数: 2
页码: 27-28
摘要: 本文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胶东的党委、行署、军区和群众团体均保持抗日战争时期的基础。胶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争取东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当时蒋介石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关內有三个重要根据地,即以延安为政治根据地,以沂蒙山区为军事根据地,以胶东为交通供应根据地。国民党军队纠集兵力分路向胶东半岛大举进攻,企图迅速结束山东战事,以便转用兵力于其他战场。在胶东的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转到外线,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则为吸引国民党军队,策应外线主力挺进中原,进行了胶东保卫战,并于1947年10月初转入内线反攻。
关键词: 解放 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

内容

解放战争时期,胶东的党委、行署、军区和群众团体均保持抗日战争时期的基础。胶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争取东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任务。1945年9月中旬,中共中央通过先期到达东北的冀热辽军区部队和胶东军区派出的侦察分队反映的情况,进一步了解了东北的实际情况。胶东部队进军东北。
  1946年6月,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裝被迫进行自卫作战,挫败了国民党的计划。在山东解放区的胶东地区,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胶东的缫丝、织绸工厂从抗战胜利时的110余家发展到1946年8月的200余家,丝绸工人由4万人发展到10万人。这些情况说明,解放区的扩大,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人民解放军进行防御作战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这是解放战争第一年取得重大胜利的重要保证。
  1947年3月,国民党蒋介石为解决进攻解放区兵力不足的问题,放弃全面进攻计划,改以陕北和山东解放区为其进攻的重点。而胶东作为共产党在关內的一个重要根据地,成为国民党对山东进攻的一个重点。当时蒋介石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关內有三个重要根据地,即以延安为政治根据地,以沂蒙山区为军事根据地,以胶东为交通供应根据地。因此,对这三个地区,必须“犁庭扫穴,切实攻占”①。蒋介石的计划是:首先,攻占延安,摧毁中国共产党的党、政、军指挥中心,以“动摇其军心,瓦解其意志,削弱其国际地位”②。其次,攻占胶东,切断中国共产党由关外到美内的海陆补给线;然后,集中力量攻占沂蒙山区;接着,北渡黃河,“肃清”华北的人民解放军;随后,再集中兵力转向东北。③ 国民党在对山东胶东实行被称为“双矛攻势”的重点进攻之时,在其余各战场则转为守势。国民党军队纠集兵力分路向胶东半岛大举进攻,企图迅速结束山东战事,以便转用兵力于其他战场。在胶东的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转到外线,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则为吸引国民党军队,策应外线主力挺进中原,进行了胶东保卫战,并于1947年10月初转入内线反攻。至12月,共歼敌6.3万人,收复胶东大片地区,最终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进攻,从根本上改变了山东战场的形势,有力地配合了西线兵团的作战。

附注

①蒋介石:《匪情之分析与剿匪作战纲要》(1947年5月15日),秦孝仪:《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22卷),中国国民党中央委赉会党史委員会1984年版,第114页。 ②台湾“国防部史政局”编印:《戡乱简史》第2冊,台湾“国防部史政局”1973年版,第96页。 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下冊,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版,第730-731页。

知识出处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众多国内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学者从中国革命大背景下对胶东革命地位和贡献的精辟论述。收录的文章有:《试论胶东地区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和突出贡献》、《试论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战旗不倒的原因及其意义》、《统一战线在胶东的运用和实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