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重要档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红色记忆》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987
颗粒名称: 1924年重要档案
分类号: G275.1
页数: 8
页码: 15-22
摘要: 本文内容包括一、人民状况,二、军政机关,三、教育状况,四、新闻事业,五、工业状况,六、商业状况,七、农业状况,八、宗教情形,九、社会事业等。
关键词: 历史档案 烟台市 重要档案

内容

最近烟台报告我这一次是由南京海军鱼雷枪炮学校毕业,派到这里学习舰课,大约在今年八九月间可以毕业,届时要离开烟台,或派兵舰上,在这里是不能长久的。我于民国五年进烟台海军学校,十一年夏季毕业,到南京去学习鱼雷枪炮,这回是第二次到烟台。刚到这里数天,就接到上海王荷波先生来信说:“目前仲甫谈及烟台情形,全然不知,最好请你详细调查一下子,来一报告,约分:政界,经济,工业,新闻,外交等,藉以参考,以定进行方法。”这件事不但是仲甫先生等要我调查的,而且中央局必要注意这里来,我自信我的责任很大,不能因为在这里时间短促,而放弃我们在烟台地方组织与宣传,极希望中央局以后要注意到这里,因为烟台不仅是山东省东北部的第一重镇,而且是站在中国北方很重要的地位。我从前在这里数年,受学校的压迫,完全与社会上断绝关系,现在又到这里,可以自由,缺乏的就是没有同志,不易向各处地详细的调查,仅仅所知道的作一篇简单的调查报告。
  一、人民状况烟台户口据警察方面调查,总共14663家,男子约有62260余人,女子约有27060余人。人民性极迟钝,喜保守,俗尚朴实,勤勉耐劳,身体伟大强壮。农力于野,商勤于市,就是妇女儿童亦多从事工作。他们又好积蓄,殷实的十有八九,贫民自食其力,穿窬的很少。他们长于经商,喜到外省或外国活动,如满洲、直隶北部、蒙古、海参崴及俄国边境,随地都有劳动者(俗称苦力),多半从事开垦做工,每年由烟台出口在大连登岸的劳动者,数达数万。
  从山东每年出佣于满、蒙及俄领的苦力,大约35万人,他们生产于山东半岛从前的登州、莱州两府为最多,青州、沂州、胶州次之,西部各地较少。今将各地每年出佣的劳动者之略数,列于下边: 登州150000人,莱州60000人,青州60000人,沂州30000人,胶州20000人。
  他们从阴历正月末,各向目的地出发,以阴历二月、三月为最多,至四月就渐渐的减少。他们得了相当的积蓄以后,常于阴历十二月中旬还乡度岁。过年后,其行程在东方的,经由烟台、龙口、青岛各港,从海道而赴海参崴,或安东(丹东)、大连等处。其行程在西方的,乘津浦火车,至天津人营口,或由济南航行小清河至羊角沟,改乘小火轮以达满洲。今将经过烟台的劳动者的数目及范围,述之如下: (一)经过烟台的,120000人。
  经过这地方,以旧登州府东部的营城(荣成)、文登、牟平、莱阳、海阳、福山、栖霞等地,占大多数,也有远从莱州、青州来的,其大致如下: 登州90000人,莱州20000人,青州10000人。
  此外,又有经过别的地方,列表如下: (二)经过龙口的,100000人。
  (三)经过青岛的,90000人。
  (四)经过羊角沟的,20000人。
  (五)经过津浦铁路的,20000人。
  他们当出发及归还期,业客栈的,多特派接客,至营口、大连各处招呼。他们之乘车搭船,都是客栈替他们办理。他们遇着费用不够的时候,旅馆代付,由把头作证,等到回乡的时候,必照数归还,没有失信的,这是山东劳动界的特色。近因俄国内乱,劳动者无工可做,影响他们生活很大。
  二、军政机关烟台在满清的时代不过是一镇,设巡检守,从开辟为商埠以后,才设立有海关道与巡警厅,而登、莱、青兵备道及驻防军队是驻扎在登州。辛亥武昌起义,烟台于9月23日晚光复,王传炯为烟台军政分府司令,府内设民政、外交、财政、庶务各部。南北统一,北京政府成立以后,陆军部派曲同丰来烟台结束军事。才设民政事务所,分民政、外交、警察三厅,分掌政务,以后王潜刚被任为关监督,张树元被任为道观察,烟台机关才有可观。现在政务约分三大派别,镇守使署并海陆军团营为军政机关。胶东道尹公署及警察厅并各局署为民政机关。其次司法机关,如审检两厅为专理司法部分的事务。
  三、教育状况烟台教育机关有国立学校3所,私立学校35所,平民教育地点29处。兹将其分别列发如左[下]:(略) 四、新闻事业烟台新闻界计有10家,即芝I商报、胶东新报、钟声报、爱国报、大民报、新报、益文报、英文日报、晨星报。这各种报纸所登的新闻,多半是上海、天津出版的报纸转载下来,对于民众运动的言论很少看见过,实在没有什么价值。其中以胶东新报、大民报、钟声报较强一点;钟声报已满10周,为诸城丁训初先生所创办的,前为当地国民党机关报,销行很广,编辑有林竹冈、唳天、一鹤等。还有附设明星晚报为白话性质,多载社会的事情,颇得社会人的欢迎。
  五、工业状况烟台近来小工业日渐发达,如发网、花边、茧绸、抽织品、线袜、火柴、葡萄酒、啤酒、精盐、罐头、肥皂、洋烛、洋瓦、面粉、洋伞各种,成绩很好。今述其概要,发网工业占全埠工业中最优的地位,每年输出额由60万(民国六年)增加至880余万两(民国十年)。线织花边工业与茧绸制造的手织品,近年输出额约有七八十万两。毛巾、织袜工业是五六年以来的创业,工厂有十余家,机械约有百数十架,每日出产额约在万打上下,不过所用的棉纱是取给于上海或外洋,是一种缺憾。火柴工厂有中蚨火柴厂一处,一年出产额不过数千大箱。张裕公司是中国独一开创的酿酒公司,制造的葡萄酒、白兰地的成绩很好;又有醴泉啤酒公司制造的啤酒、汽水,都是用机器制造的。西沙旺地方设立工厂很多,以通益精盐工厂为最大,制造白盐,每年出额有26万担,可与天津久大精盐公司相比。罐头业有东亚公司、利丰公司两家。其余的制造肥皂、洋瓦、面粉、钟、伞等,都有大小的工厂。今就其最要的工业工厂述之如下:(略) 六、商业状况烟台输出人的贸易在从前很发达,实占北洋贸易港的中心。以前欧洲杂货要输入于满洲,必经过这个地方,再向安东、大连、牛庄等处运送。从日本人经营满洲租借旅大以后,船舶的航路为之一变。等到胶济铁路开通,本省南部的市场又全归于青岛的商权范围,因为这个缘故,烟台贸易就现衰落的状态。1915年,欧战发生,船只不足,加以运费及汇兑昂贵,因此贸易愈变不振,其重要的输出品,不能输出欧美,一部分的贸易又为青岛、天津等处所夺,因此愈变萧条现象,这是中间衰落之一时期。(略) 七、农业状况(附渔民状况) 农业不振的原因,山东全省地势可分为山带地与平带地,山带地在东方之半岛(烟台胶东沿海数县),平带地沿黄河流域。以地力比,平带地较肥沃于山带地;以人口计算,约在3300万,日本人称山东为苦力之本场,因本省人多从事劳役,每年至海参崴及满洲方面之劳动者有三四十万。但是这等劳动者多出自山带地,而平带地则很少。他们每于三月中出乡至十二月回家省亲,所以家中多不事农业,有从事农业的多付与妇人女子,这是农业不能进步的大原因。(略) 八、宗教情形烟台的各种宗教以基督教(耶酥教)最有势力,这种教传于烟台,起手于前清同治元年,有美国长老会教士麦嘉谛到烟传教。同治三年又有郭显德教士,到烟台传教,郭在烟有50余年,开创学校数处,博馆院一处。又有韦丰年牧师在烟传教最得力,创实益学馆(益文学校)。至于其它教会,大半都跟着长老会后边,次第成立,对于社会事业,多半有他们的分子在里边做事,所以引起社会的注意。兹将烟台基督教堂派别如左[下]:(略) 九、社会事业烟台社会事业多半是教会里边的人出来办的,其中可以为我们注意的就是益工会,烟台从有发网营业以来,妇女界的生活大显活动。在营业最盛时候,计算各出口家所用的女工,是有两万余人,每月所得的工资,每人约在10元左右,此等女士来自乡间,多数没有受过教育,因为生活所压迫,出来做工。最是使人注意的就是妇女道德问题,因为没有人指导,所以猥亵的事,常常发生,益工会就应时组织起来。该会初创的时候,规模很小,不过在各工厂里边,中午时间,派会中人轮流教授他们手工习字并演讲道德。现在屡次开演讲大会、交谊大会,女工大受好处。听见近日该会更欲应时势的要求,提倡天足会、卫生会等等,他们计划在烟台建设一个工人模范村,不知道能否成功。(略) 十、外交事件(略) 1924年2月9号郭寿生

知识出处

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红色记忆》是从档案角度对烟台红色文化进行专题编辑。本书客观记述了烟台早期党组织从思想准备、组织创建、发展壮大和统一领导等各个阶段的活动过程,详尽记录了烟台党组织在创建、发展和壮大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要战事、行政区划重大变化和著名人物的活动。本书有三大特色:一是以时序为主线的形式,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形象直观地映像了烟台红色文化雄厚底蕴;二是以档案公布的形式增强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凭证作用,为今后的胶东红色文化史乃至胶东地方史研究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红色文化建设提供指导性依据;三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本书编排了大量的图片,以期达到体现该书的价值性和满足不同层面读者的可读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寿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