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造精品,加强红色文化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阳地雷战》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960
颗粒名称: 一、打造精品,加强红色文化建设
分类号: D642
页数: 4
页码: 381-384
摘要: 海阳市委、市政府提出抓住地雷战这一响亮城市名片,主打海阳旅游红色历史教育板块”的规划思路。如今,地雷战红色文化不断延伸、整合,效应不断扩大。地雷战纪念馆被列为山东省重点红色旅游线路,每年接待游客十几万人次,成为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地雷战为主题拍摄的两部电视连续剧和新创编的现代京剧、传统吕剧掀起一轮又一轮红色热潮。依托电影《地雷战》拍摄地建设的地雷战旅游区实景演出,成为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
关键词: 海阳县 红色文化 文化建设

内容

(一)打造“地雷战”城市名片地雷战,轰动胶东,闻名全国。海阳市委、市政府提出抓住地雷战这一响亮城市名片,主打海阳旅游红色历史教育板块”的规划思路。如今,地雷战红色文化不断延伸、整合,效应不断扩大。地雷战纪念馆被列为山东省重点红色旅游线路,每年接待游客十几万人次,成为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地雷战为主题拍摄的两部电视连续剧和新创编的现代京剧、传统吕剧掀起一轮又一轮红色热潮。依托电影《地雷战》拍摄地建设的地雷战旅游区实景演出,成为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地雷战遗址修复重建工作正在按规划高标准进行,力求做到突出主题、系统打造,依托赵疃地雷战资源,突出红色旅游这一重点,结合发展乡村旅游景区的战略布局,打造以红色文化、文物保护、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民俗文化、青少年营地为特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红色文化基地。
  (二)建设完成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和峻青文学艺术馆许世友将军在山东16年,在胶东指挥作战9年,在海阳留下了许多光辉的战斗足迹,而当时的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成立于海阳朱吴,司令部设在郭城镇战场泊村。许世友先后指挥了榆山大会战、发城围歼战、长沙堡伏击战、收复栖霞城等大小战役战斗,英名就是从这里响彻胶东大地。2014年,建设的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以司令部旧址为中心,结合周边古村落、古建筑以及特色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突出传奇许世友、军民血肉情、胶东子弟兵三大板块,打造成为全省独具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群众路线教育基地。下一步,将持续对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和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进行完善提升,使胶东子弟兵的“军爱民”精神主题更加突出、更加生动。
  峻青原名孙俊卿,海阳市郭城镇西楼子村人,当代著名作家、画家。历经战争洗礼的峻青,先后写下了《马石山上》《女英雄孙玉敏》《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党员登记表》等颂扬胶东人民不屈不挠革命精神的红色文化作品,奠定了峻青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使之成为红色文化的旗帜和灵魂。2015年,峻青文学艺术馆顺利完成展陈,正式开馆,成为海阳红色文化建设的一张崭新的名片。
  (三)成功拍摄电视剧《大秧歌》《大秧歌》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前,从秧歌队中走出了一个敢于担当、拥有大爱的共产党人,带领乡亲们演绎了一幕幕动人心魄的红色大戏,该剧以海阳大秧歌作为故事载体,全面展现胶东人民抗日历程和坚贞不渝的精神,将以极富感染力的故事情节和顶尖水准的制作,为观众带来一场荡气回肠的红色文化盛宴。海阳大秧歌代代传承,经久不衰,不仅因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她代表着一种生生不息、励志奋进的勇敢精神。与此同时,另一部反映海阳人民光荣抗战历史的红色电视剧——《地雷战》,也已经播放。作为八路军胶东军区诞生地、地雷战的故乡,海阳将《大秧歌》《地雷战》红色大剧的拍摄,作为其红色文化建设的一项精品工程持续深入推进。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海阳地雷战》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展现了海阳人民团结一致、反抗外敌入侵的英雄事迹。全书内容分为雷乡威名、岁月峥嵘、英模辈出、声名远播、永放光芒五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