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求真务实,精心部署,三大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完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阳地雷战》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957
颗粒名称: (四)求真务实,精心部署,三大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完成
分类号: D642
页数: 3
页码: 377-379
摘要: 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从2013年11月筹建,2014年5月纪念馆开工。该馆从筹建到开放历时不到一年,10月24日,“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开馆,并正式对外开放。2014年,海阳市委、市政府向山东省文物局呈报《山东省地雷战遗址保护规划立项报告》并获批,争取到保护规划编制专项资金70万元。年底,海阳市委、市政府组织山东海岱文化遗产保护咨询服务中心与海南中元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赵疃地雷战遗址保护规划》,2015年通过了山东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审核,成为全省第一家。
关键词: 海阳县 红色文化 文化建设

内容

1.精心打造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增添新的红色文化载体。
  许世友同志在山东16年,在胶东指挥作战9年,在海阳留下了许多光辉的战斗足迹。为发掘、保护好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的红色资源,海阳市坚持高点定位,聚力打造,重点建设“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同时对“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进行高标准修复重建。建设总投资2920余万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由导引与综合服务区、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区三部分组成。
  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从2013年11月筹建,2014年5月纪念馆开工。搜集了胶东子弟兵相关图片资料2000余张。购置文物777件。迟浩田同志题词“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及“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崔乃夫同志题词“军民鱼水情”及“军民血肉情”。吴东林先生捐赠许世友缴获的日军指挥刀一把,孙彦贵先生捐赠“1964年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检阅北京济南受训部队与官兵合影”照片一幅。该馆从筹建到开放历时不到一年,10月24日,“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开馆,并正式对外开放。成功接待并召开了“胶东革命历史地位和贡献暨胶东革命精神座谈会”。
  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占地面积2986.09平方米,建筑面积1629.9平方米,展陈面积1000.31平方米。馆内共有实物史料900余件,相关书籍175本,图片3000余张。以“军爱民”精神为主题,集中打造“传奇许世友”“军民血肉情”“胶东子弟兵”三大板块。2014年12月,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被烟台市委党校确立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被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确立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2015年10月14日,胶东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改造提升调研组对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进行调研。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称号,被烟台市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被评为“烟台市党史国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被确立为“烟台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成为弘扬红色文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年思想纪律教育、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的重要基地。
  2.以大型抗日电视剧《大秧歌》为媒介,大力宣扬红色文化精神。
  海阳市琵琶岛旅游公司与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合作建设山东影视中心海阳拍摄基地。基地规划占地350亩,总投资2.7亿元,2013年4月正式开工。项目分三期进行:一期工程主要是满足电视剧《大秧歌》拍摄需要,建设解放前后原汁原味的胶东渔村,包括海草房、石头房、海神娘娘庙、仿古街道等主体建筑,共60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古色古香,生动再现了上世纪30年代胶东渔村的自然风貌,2013年10月完工。二期工程建设功能配套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总面积2万平方米。三期工程在琵琶岛建设海草房2万平方米,完善基础设施和海岛景观,发展渔村文化风情游、海岛海滨游、渔家民俗旅游。2015年10月,《大秧歌》在中央台、省级卫视播出,向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由此也在全国又刮起一大波追红剧的热潮。2017年2月,《大秧歌》获得第十一届“电视剧优秀作品奖”。
  3.地雷战遗址建设全面启动。
  2014年,海阳市委、市政府向山东省文物局呈报《山东省地雷战遗址保护规划立项报告》并获批,争取到保护规划编制专项资金70万元。年底,海阳市委、市政府组织山东海岱文化遗产保护咨询服务中心与海南中元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赵疃地雷战遗址保护规划》,2015年通过了山东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审核,成为全省第一家。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海阳地雷战》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展现了海阳人民团结一致、反抗外敌入侵的英雄事迹。全书内容分为雷乡威名、岁月峥嵘、英模辈出、声名远播、永放光芒五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