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图书馆
烟台图书馆
机构用户
烟台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四、跨越式飞速发展阶段(2013-2018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阳地雷战》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953
颗粒名称:
四、跨越式飞速发展阶段(2013-2018年)
分类号:
D642
页数:
6
页码:
375-380
摘要:
2013年根据烟台市《关于印发<“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工作推进计划>的通知》,海阳市把海阳红色文化工作统一到烟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人财物等方面全力支持,精心打造海阳红色文化建设。
关键词:
海阳县
红色文化
文化建设
内容
2013年根据烟台市《关于印发<“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工作推进计划>的通知》,海阳市把海阳红色文化工作统一到烟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人财物等方面全力支持,精心打造海阳红色文化建设。
(一)提高认识,把握内涵,为高标打造胶东红色文化提供精神动力
2013年10月,烟台市委召开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工作动员会,提出了在烟台市域打造胶东红色文化的设想,对海阳开展红色文化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海阳为革命老区,海阳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当前烟台市范围内开展的红色文化建设工作中要率先走出一步”。海阳市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二)广泛调研,突出特色,确定“一馆一剧一遗址”三大建设重点
作为革命老区,海阳红色文化起源早,革命历史积淀深厚,地雷战红色文化独一无二,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保存较好。1942年7月1日,八路军胶东军区在海阳县朱吴村成立,后军区机关迁至战场泊村。至1945年8月,许世友领导下的胶东军区机关多次长时间驻扎于该村,领导胶东军民抗日战争,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毛泽东主席曾称赞许世友领导下的胶东子弟兵“打红了胶东半边天”。
此后,英雄的胶东子弟兵从这里走向全国战场。涌现了“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潍县团”“守备英雄团”“塔山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英勇善战模范团”等英雄集体和夏侯苏民、任常伦、刘奎基、魏来国、鲍仁川、程远茂、黄相和、刘坤、蔡萼等一大批全军著名的战斗英雄,还有以迟浩田、张万年两位军委副主席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一大批高级将领。
2013年11月,海阳市组织专家学者对海阳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人调研。本着对历史、现实和未来负责的精神,海阳市委、市政府确定以“一馆一剧一遗址”为红色文化建设重点,“一馆”为“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一剧”为“电视剧《大秧歌》”,“一遗址”为“地雷战遗址”。将“一馆一剧一遗址”打造成胶东红色文化品牌,并以此为抓手全面深入地推动全市红色文化建设工作。
(三)真抓实干,高度重视,以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保障全面有效推进
2013年11月8日,海阳市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红色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全市红色文化建设工作,在全市迅速掀起政府投入、社会投入“双轮齐驱”的红色文化建设高潮。2013年底至2014年上半年,先后组织相关人员赴西柏坡、冉庄地道战、沂南红嫂故里和新县许世友纪念馆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其红色文化建设经验。走访了二十七、三十一、四十一集团军军史部门和许世友将军亲属、秘书、司机等。红色文化建设基础性工作如布展大纲论证、史料征集等工作也基本完成。2014年,“一馆一剧一遗址”打造列人市委重点工作。海阳市通过多措并举,保证全市红色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求真务实,精心部署,三大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完成
1.精心打造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增添新的红色文化载体。
许世友同志在山东16年,在胶东指挥作战9年,在海阳留下了许多光辉的战斗足迹。为发掘、保护好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的红色资源,海阳市坚持高点定位,聚力打造,重点建设“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同时对“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进行高标准修复重建。建设总投资2920余万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由导引与综合服务区、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区三部分组成。
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从2013年11月筹建,2014年5月纪念馆开工。搜集了胶东子弟兵相关图片资料2000余张。购置文物777件。迟浩田同志题词“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及“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崔乃夫同志题词“军民鱼水情”及“军民血肉情”。吴东林先生捐赠许世友缴获的日军指挥刀一把,孙彦贵先生捐赠“1964年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检阅北京济南受训部队与官兵合影”照片一幅。该馆从筹建到开放历时不到一年,10月24日,“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开馆,并正式对外开放。成功接待并召开了“胶东革命历史地位和贡献暨胶东革命精神座谈会”。
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占地面积2986.09平方米,建筑面积1629.9平方米,展陈面积1000.31平方米。馆内共有实物史料900余件,相关书籍175本,图片3000余张。以“军爱民”精神为主题,集中打造“传奇许世友”“军民血肉情”“胶东子弟兵”三大板块。2014年12月,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被烟台市委党校确立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被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确立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2015年10月14日,胶东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改造提升调研组对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进行调研。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称号,被烟台市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被评为“烟台市党史国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被确立为“烟台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成为弘扬红色文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年思想纪律教育、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的重要基地。
2.以大型抗日电视剧《大秧歌》为媒介,大力宣扬红色文化精神。
海阳市琵琶岛旅游公司与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合作建设山东影视中心海阳拍摄基地。基地规划占地350亩,总投资2.7亿元,2013年4月正式开工。项目分三期进行:一期工程主要是满足电视剧《大秧歌》拍摄需要,建设解放前后原汁原味的胶东渔村,包括海草房、石头房、海神娘娘庙、仿古街道等主体建筑,共60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古色古香,生动再现了上世纪30年代胶东渔村的自然风貌,2013年10月完工。二期工程建设功能配套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总面积2万平方米。三期工程在琵琶岛建设海草房2万平方米,完善基础设施和海岛景观,发展渔村文化风情游、海岛海滨游、渔家民俗旅游。2015年10月,《大秧歌》在中央台、省级卫视播出,向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由此也在全国又刮起一大波追红剧的热潮。2017年2月,《大秧歌》获得第十一届“电视剧优秀作品奖”。
3.地雷战遗址建设全面启动。
2014年,海阳市委、市政府向山东省文物局呈报《山东省地雷战遗址保护规划立项报告》并获批,争取到保护规划编制专项资金70万元。年底,海阳市委、市政府组织山东海岱文化遗产保护咨询服务中心与海南中元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赵疃地雷战遗址保护规划》,2015年通过了山东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审核,成为全省第一家。
(五)拓宽渠道,整体推动,保障红色文化建设实现新发展
继续升级改造地雷战旅游区。2013年,随着地雷战旅游区的不断发展和接待量的上升,为丰富景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景区又先后投资800万元和1000万元建成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影视展览馆和英雄纪念碑。影视展览馆采用声、光、电感应方式,全面立体感应讲解,运用图片、仿真、蜡像等手法还原了海阳地雷战的历史,展现海阳民兵面对侵略者的暴行坚强不屈、坚决抗击的决心和不屈精神。2013年,海阳地雷战旅游区被烟台市旅游局、烟台市旅游协会评为“烟台红色旅游景点”,并先后与烟台职业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海阳市朱吴镇中小学建立共建单位,发挥景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2014年成功申报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逐步打造成为集青少年教育与党员学习基地、影视拍摄基地、自然名胜、休闲度假、游乐探险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胜地。~J
实施地雷战纪念馆展陈提升改造。地雷战纪念馆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接待人数每年达10余万人次。为改善原有展陈存在的内
厂于容不足、展柜陈旧、声光电特效、屏幕投影、互动区域老化落后等问题,2015年,海阳地雷战纪念馆全面充实、更新与提升了展陈内容。重新开放的地雷战纪念馆先后被国务院确立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山东省党史、国史宣传教育基地”。
2012年10月9日开始,海阳市博物馆筹备峻青文学艺术馆,组织人员开展陈展大纲的编写与实物资料的收集。通览峻青作品,锤炼各级标题及版头语,完成峻青文学艺术陈展大纲。整理馆存峻青的书籍、书画、用具等,创建文物清单,充实陈展大纲。通过网络搜索购买、走访峻青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收集峻青文学作品及书信、字画。2015年7月23日,峻青文学艺术馆正式开馆。峻青文学艺术馆展馆面积248平方米,投资114万元,展示风格简洁、纯净、雅致、大方。峻青文学艺术馆成为海阳红色文化建设的一张崭新的名片。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展现了海阳人民团结一致、反抗外敌入侵的英雄事迹。全书内容分为雷乡威名、岁月峥嵘、英模辈出、声名远播、永放光芒五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