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阳烈士陵园落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阳地雷战》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942
颗粒名称: (一)海阳烈士陵园落成
分类号: D642
页数: 2
页码: 367-368
摘要: 20世纪50年代初期,党和国家为表达对英雄的悼念、对和平的期盼,要求各地修建烈士陵园,以对保家卫国牺牲的烈士进行纪念和祭祀。中共海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当时财政资金严重匮乏的情况下,筹措专项资金用于陵园建设,周边大队的社员们闻听后,纷纷抽出时间义务出工出力出物资,积极支援陵园建设。1956年3月,海阳县烈士陵园在东村墅儿山建成。陵园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陵园内建有烈士纪念堂。1971年,投入8万余元对烈士陵园进行了扩建。海阳烈士陵园成为对广大党员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阶级教育、路线教育的主要阵地。
关键词: 海阳县 烈士陵园 文化建设

内容

20世纪50年代初期,党和国家为表达对英雄的悼念、对和平的期盼,要求各地修建烈士陵园,以对保家卫国牺牲的烈士进行纪念和祭祀。中共海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当时财政资金严重匮乏的情况下,筹措专项资金用于陵园建设,周边大队的社员们闻听后,纷纷抽出时间义务出工出力出物资,积极支援陵园建设。1956年3月,海阳县烈士陵园在东村墅儿山建成。陵园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建园时,将1946年在东村十字街所建的抗日烈士纪念塔、纪念碑迁入陵园;同时,将安葬在全县各地的842名烈士遗骨迁入陵园。烈士遗骨大部分是1941年榆山大会战和1947年凤城战役牺牲的革命烈士,主墓有榆山大会战牺牲的营长李锦堂、凤城战役牺牲的营长段心海。陵园内建有烈士纪念堂。1971年,投入8万余元对烈士陵园进行了扩建。海阳烈士陵园成为对广大党员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阶级教育、路线教育的主要阵地。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海阳地雷战》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展现了海阳人民团结一致、反抗外敌入侵的英雄事迹。全书内容分为雷乡威名、岁月峥嵘、英模辈出、声名远播、永放光芒五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