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进红色文化教育的层次与深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阳地雷战》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936
颗粒名称: 三、推进红色文化教育的层次与深度
分类号: D642
页数: 3
页码: 363-365
摘要: 红色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使红色文化思想、精神和品质得到传承、发展和创新。海阳市围绕学生、群众、党员干部三个层面,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海阳县 红色文化 文化教育

内容

红色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使红色文化思想、精神和品质得到传承、发展和创新。海阳市围绕学生、群众、党员干部三个层面,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向纵深发展。
  (一)系统推进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红色文化教育任务最重、难度最大、效果最好的时期。海阳市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以德育为抓手,以“德育序列化”为路径,从行为习惯、理想信念、意志品质、良好品德等方面人手,按小学、中学两大序列系统推进红色文化教育。把红色文化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德育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红色文化教育。包括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格品德教育等各个方面。海阳市进行深层次探究,确立“红色文化教育”与“健全人格”相结合的德育内容序列化体系。把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健全人格育人要点和红色文化教育要求分年级、分学段予以具体化:小学一、二年级为综合性的人格教育,其他年级依次为爱心、责任心、自信心教育,中学依次为励志、感恩、拼搏、人生思考教育。
  (二)广泛推进基层群众红色文化教育
  基层群众红色文化教育既是全面推进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提高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机遇。海阳市主要依靠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双向驱动,实现红色文化教育全覆盖。把企事业单位的红色文化教育与组织文化建设相结合,用红色文化塑造企业精神。文化体现着多数成员所共同追求与向往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与行为规范。红色文化中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吃苦耐劳等优秀精神正是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核心文化。企事业单位对员工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熏陶、感染作用,学习革命先烈和新时期的先锋模范,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和创新意识,锤炼吃苦耐劳、团结奋斗的良好工作作风,形成奋发向上的企业文化。把社区红色文化教育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以红色文化引领社区文化发展。海阳市发挥文化部门的作用,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大院、大型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红色文化下乡活动,让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看“红影”、听“红歌”,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又进行了红色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在社区图书室建设中,设立专门的图书专柜,摆放革命体裁、英雄人物事迹、伟人专著、党报党刊等方面的书籍、报刊,充分发挥书籍的感染力与影响力。海阳市在“文明乡村”建设中,732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有文化大院、村村有“农家书屋”。每年文化下乡演出150余场,播放电影8784场次(每村每年12场),为社区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物质保证与精神支撑。
  (三)深入推进党员干部红色文化教育
  在党员干部中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是引导党员干部传承革命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有力途径。党员干部的红色文化教育要融入精神生活、组织生活各个方面。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发展对象进行系统的红色理论培训,系统了解掌握党的性质、党的历史。在干部提拔过程中,加强考察党员干部对红色文化的认识水平和践行水平,是否拥有党的优良传统、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利用党员干部集会、民主生活会,进行理论学习,制定定期学习制度。开展红色文化学习专栏,阅读红色文化作品,调动党员干部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海阳市以“坚定信仰、永葆党性、奉献担当、实干创新”为党员教育目标,通过观看红色文化艺术作品和红色文化影视作品,让党员在“身临其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通过专题讲座,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党性意识。2017年6月1日一6月5日,海阳市举办的“全市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聚焦党风党纪、基层党建、换届选举、农村发展四大主题,对全市732个村党支部书记和11个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培训。通过组织党员瞻仰烈士纪念碑、走进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重温人党誓词、“做合格党员”系列学习、走访群众等教育活动,让党员培训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红色文化教育常态化、规范化、生动化、系统化。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海阳地雷战》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展现了海阳人民团结一致、反抗外敌入侵的英雄事迹。全书内容分为雷乡威名、岁月峥嵘、英模辈出、声名远播、永放光芒五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