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革命永向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阳地雷战》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911
颗粒名称: 继续革命永向前
分类号: K825.2
页数: 2
页码: 322-323
摘要: 赵守福不仅保持了当年的英雄本色,把革命传统传给下一代,而且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敢于创新,不断前进。他经常对民兵们说:“为了加强战备,巩固国防,咱们的土地雷还要有新的发展,咱们的地雷阵还要摆出新的名堂。”在赵守福的带领下,民兵连成立了新雷种研制小组,办起了“小兵工厂”。在研制新雷种的战斗中,赵守福带领大家造铁雷。可是,民兵连一没有设备,二没有技术,单是建一座翻砂炉,就要花很多钱。赵守福和民兵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找来破铁桶,做成翻砂炉,搬来风箱,代替鼓风机,因陋就简,在露天地里办起了“翻砂厂”。“敌人”出动了,老远就踏响了信号雷,民兵们看到信号,立即做好战斗准备。
关键词: 民兵英雄 赵守福 海阳县

内容

赵守福不仅保持了当年的英雄本色,把革命传统传给下一代,而且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敢于创新,不断前进。他经常对民兵们说:“为了加强战备,巩固国防,咱们的土地雷还要有新的发展,咱们的地雷阵还要摆出新的名堂。”在赵守福的带领下,民兵连成立了新雷种研制小组,办起了“小兵工厂”。在研制新雷种的战斗中,赵守福带领大家造铁雷。可是,民兵连一没有设备,二没有技术,单是建一座翻砂炉,就要花很多钱。赵守福和民兵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找来破铁桶,做成翻砂炉,搬来风箱,代替鼓风机,因陋就简,在露天地里办起了“翻砂厂”。
  烈日当头,炉火熊熊,赵守福带领民兵紧张地战斗在翻砂炉旁。炉火烤得他脸发紫,烈日晒得他头发晕,豆粒大的汗珠一个劲地往下淌。可是,他还像当年造石雷一样,不怕艰苦,不怕失败,一下比一下更有力量地拉着风箱。经过了12次试验,终于把铁雷铸成了。
  造出了铁雷,民兵们的决心更大了。他们先后研制成功几十种新雷和新的布雷方法,大大发展了地雷战的新打法。
  在一次地雷爆破演习中,赵守福和民兵们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把室内室外、大小路口、山坡树林、河套沟崖等地方布上了各式各样演习用的地雷。“敌人”出动了,老远就踏响了信号雷,民兵们看到信号,立即做好战斗准备。“敌人”进入了一个假设的山村,一推门,封门雷响了;抓小鸡,鸡笼下的地雷响了;抢粮食,麻袋里的地雷响了;:‘敌人”想坐下来喘口气,椅子、床铺下的地雷也响了。/!‘敌人”抱头窜出村外,埋设在村外的踏雷、绊雷、夹子雷、头发丝雷连续开花。“敌人”滚到河里,河里响起了水雷;钻进树林,树枝上响起了天雷。“敌人”慌忙向山上爬,山顶上的滚石雷滚滚而下,在敌群里连续爆炸。“敌人”企图夺路逃窜,公路上的连环雷一齐开花。剩下的“敌人”跑远了,民兵们又扣动发射器的扳机,打出“飞雷”,追歼“敌人”。看着这壮观的战斗场面,贫下中农赞扬说:“咱们的地雷战比当年又进了一大步,赵守福和民兵们的心血没有白费啊!”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海阳地雷战》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展现了海阳人民团结一致、反抗外敌入侵的英雄事迹。全书内容分为雷乡威名、岁月峥嵘、英模辈出、声名远播、永放光芒五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