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为什么能专炸敌伪,误伤自己很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阳地雷战》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888
颗粒名称: 第三 为什么能专炸敌伪,误伤自己很少
分类号: K265
页数: 3
页码: 250-252
摘要: 赵疃村误伤民兵两名,误伤群众3名。小滩村误伤群众4名,误伤自己与杀伤敌伪人数对比为4:90。原因都是在敌情紧急下,民兵掩护群众转移,而“扫荡”初期,群众还不完全听村团部指挥,村团部指挥威信尚未很好建立起来,群众转移进出混乱而误伤的。以后在天天紧张战斗的情况下,村团部威信很快建立起来,误伤自己的事情就逐渐减少。这3个村的民兵,后10天就根本没有误伤自己一个人。敌人曾三次企图包围赵疃村,都被民兵岗哨发觉,及时组织转移,因此群众都不惊慌,在群众中很快地建立起村团部的指挥威信。
关键词: 抗日战争史 海阳县

内容

文山后村误伤民兵4名,炸死群众两名,伤群众3名,误伤自己与杀敌伪人数对比为5:102=5%0
  赵Ra村误伤民兵两名,误伤群众3名。小滩村误伤群众4名,误伤自己与杀伤敌伪人数对比为4:90。原因都是在敌情紧急下,民兵掩护群众转移,而“扫荡”初期,群众还不完全听村团部指挥,村团部指挥威信尚未很好建立起来,群众转移进出混乱而误伤的。以后在天天紧张战斗的情况下,村团部威信很快建立起来,误伤自己的事情就逐渐减少。这3个村的民兵,后10天就根本没有误伤自己一个人。总体来讲:这样对敌大规模开展爆炸,初期误伤自己
  还不算太多的原因是什么呢?
  甲、发挥一元化领导的作用
  一、统一指挥:这三村都组织了战时指挥部,以村支部为统一领导核心,以村团部为统一指挥核心,把全村各个组织的力量都组织起来,而成为指导战争的机构,这个战争的机构,有能力领导着全村的人民投入战斗。
  二、分工负责:这三村党政军民的干部,在村里指挥部统一指挥下,都具体分了工,各负各责。赵疃是这样分工的:村团长、指导员指挥民兵作战,民兵队长负责岗哨、通讯联络,村长领导群众转移,解决民兵战时生活困难问题,各救会长与副指导员负责组织领导生产,青妇小队一面配合民兵作战,而其基本任务为后方勤务工作。
  乙、民兵爆炸与群众转移组织相结合
  一、民兵责任心强:
  L能掌握住敌情:侦察工作好,敌人从哪里来都能够事前发觉了解情况,不惊慌失措。敌人曾三次企图包围赵疃村,都被民兵岗哨发觉,及时组织转移,因此群众都不惊慌,在群众中很快地建立起村团部的指挥威信。
  2·牺牲个人掩护群众。赵疃村民兵赵祥增等看守地雷,两次发觉紧急敌情,群众拥挤过来,都以牺牲自己的精神,伏在雷上面,把群众掩护过去。三村误伤的民兵,都是紧急情况下为了掩护群众而触中地雷。
  3.民兵来回掩护群众。这三村群众都搬在外村,无论回家生产或搬运东西,都是民兵护送,民兵们昼夜不睡,从没对群众表示骄横或不负责任。
  4.组员埋的雷全组都知道,各组埋的雷小队长以上干部都知道,他们当中若有人牺牲,别人也能起他埋的雷。
  二、群众自觉地服从村团部的指挥,由于指挥部与民兵对群众负责,群众就对指挥部与民兵也自觉服从,叫往哪里转就往哪里转,叫从哪里走就从哪里走,每到夜里一帮一帮的遍地皆是,但从没有踏到雷上的。
  丙、技术与战术相结合
  一、敌人来了,群众转移后再挂雷弦。敌人过去,民兵搜索后群众再返回,这样有组织有计划,一般不能误伤自己,但真正做到这样又必须战术灵活技术熟练,否则不是打不着敌人就是误伤群众。
  二、固定爆炸要设在敌人一定走而民兵群众不走的地方。飞行爆炸要设得快,否则都易误伤群众或部队,要做到这样又非战术灵活技术熟练不行。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海阳地雷战》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展现了海阳人民团结一致、反抗外敌入侵的英雄事迹。全书内容分为雷乡威名、岁月峥嵘、英模辈出、声名远播、永放光芒五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