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民兵模范村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阳地雷战》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875
颗粒名称: 山东省民兵模范村团
其他题名: 栾家村
分类号: K265
页数: 15
页码: 222-236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海阳县发城镇栾家村的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建了民兵组织,与日、伪、顽开展了麻雀战、游击战、地雷战,并配合八路军作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保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屡建战功,涌现出省、胶东、县民兵英雄、模范12名,栾家村也被山东省军区授予“山东省民兵模范村团”的光荣称号。下面向读者介绍的事迹是胶东民兵模范栾绍亭、栾法孔、栾晋苏,县民兵模范栾法悦、栾晋格等同志的部分回忆。因事隔50多年,一些具体情节不一定很准确,希知情者指正。为了顺利地进行抗日斗争,胶东区党委领导全区军民展开了反投降斗争。那天上午,栾家3个排的民兵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分别埋伏在山上各个要口上。
关键词: 民兵 海阳县 抗日战争史

内容

按:抗日战争时期,海阳县发城镇栾家村的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建了民兵组织,与日、伪、顽开展了麻雀战、游击战、地雷战,并配合八路军作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保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屡建战功,涌现出省、胶东、县民兵英雄、模范12名,栾家村也被山东省军区授予“山东省民兵模范村团”的光荣称号。下面向读者介绍的事迹是胶东民兵模范栾绍亭、栾法孔、栾晋苏,县民兵模范栾法悦、栾晋格(当时的村团长)等同志的部分回忆。因事隔50多年,一些具体情节不一定很准确,希知情者指正。
  党群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栾家村位于海阳县中部,抗战时期,南距当时秦毓堂盘踞的凤城70里,北离赵保原的据点发城20里,西隔赵保原的老巢万第50里,东与姜黎川盘踞的高家只有10多里。这里是赵、秦、姜这些土匪司令南北、东西勾结及下乡烧杀抢掠的必由之路,加上地主恶霸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广大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黑暗中盼星星盼月亮。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栾家播下了种子,迅速发展了党员。1938年春,成立了“五区区党委会”,Ol晋阶任书记,栾吉山任副书记兼组织委员,栾良梅任宣传委员,栾绪训任交通委员,栾晋格任武装委员。从此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迅速成立并发展了各救会、职工会、青教会、妇教会、儿童团、自卫团等一系列的抗日群众组织。1941年3月15日,又成立了村党支部,栾晋书任书记,栾晋中任组织委员,栾良本任宣传委员,栾晋格任军事委员,王成英任妇女委员。在支部领导下,公开组织民兵武装,设有村团部,下统3个民兵排,共100多人,开始了站岗、放哨、送信等抗日活动。从此,01家村群情激昂,大人小孩充分发动起来了,人人为抗日出力献策。少量敌对分子威风扫地。
  首战庵沟岭我叫01晋格,1941年,我任村团长。
  1941年春天,欠下海莱人民累累血债的赵保原,划拉起(纠集起)胶东24个土顽司令,组成了“抗八联军”,自任总指挥,死心塌地投靠了日本,成了八路军抗日救国的死对头。为了顺利地进行抗日斗争,胶东区党委领导全区军民展开了反投降斗争。经过牙山、郭城战役,赵保原吃了苦头,龟缩在发城的部队不敢妄动。八路军把发城围得水泄不通,同时占领了榆山,对赵保原的“抗八联军”形成了分割包围之势。赵部的军情紊乱,惶惶不可终日,一有机会就想逃离,避免一死。大约是阴历五月底六月初,一天上午八九点钟,栾良民上山送早饭往家走,在寨洼(山名)遇到一个穿黑裤黑袄的人。这人见良民拐着饭钵提着盛水的小罐,知道是上山送早饭的庄稼人,便向栾良民要饭吃。栾良民见此人不地道,饭也没给他吃,赶紧跑回了家,把这个情况告诉了我。我正在吃饭,听了这个情况,马上放下碗筷,拿起鬼头刀(身上原有一颗手榴弹),就往街上跑,一出门遇上栾良梅、栾晋校。我把上述情况简单地告诉了他俩,我们便决定上山捉人。栾良梅回家扛来了土枪,栾晋校手拿镰刀,三人同上了东塔,又往东走了一里多路,到了庵沟岭,没有发现可疑情况,也没有看见穿黑褂黑裤的人。我们估计,如果这个可疑的人没有跑掉的话,一定还在这山上。于是,决定由栾晋校堵住庵沟口的道,这儿是出山的必由之路;由栾良梅扎住庵沟沟底,一旦可疑人溜走,这儿也是独当一面的要隘,我从山中腰往下搜。刚计划好要行动,发现在离我们十多步的地方有这么个人,我们就喊他站住。他不但不站住,反倒拼命往山顶上跑。我们三入一边跑一边喊,这个人像没听见一样,直往山顶跑。我灵机一动,喊:“上面捉住他!上面捉住他!”他一听上面有人,便改变方向朝东跑,追到庵沟东坡,我朝他扔出了我心爱的手榴弹。手榴弹响了,他没有倒下,栾良梅又朝他打了一土枪,也没有打倒他,我们同时喊话:“站住!缴枪不杀!”他站住了。我们赶上去,见他的脸被手榴弹划破了一道小口,直流血。我搜了他的腰,搜出四根小黄瓜,还有一个口哨,看其穿戴,我们断定他是赵保原的兵,根据他衣袋中的口哨推测,可能是个小排长。我们令他把裤带解下,用双手抓住裤子。我用鬼头刀点着他的头说:“你是班长还是排长?你要说实话,不然,我割下你的头,叫你见阎王去!”他全身颤抖地说,“我说实的,你们饶命。我是赵保原的部下,连长怕我们被八路打死,在夜里领着我们五人从发城逃出来,藏在栾家村后的桃树峦里。我们本想到当道村去,再到凤城去投靠秦毓堂,因为地理不熟,不知去路,叫我先出来看看风道,探听一下路,想不到被你们捉住了。请您饶命!”我们三人得到了口供,便押着俘虏回村,走到庵沟口遇上InIc良本、栾晋中带着100多名栾家民兵赶来了。大家听了我们的汇报,都高兴地说:“来个三十、五十的,咱们也能同他较量较量,别说三个五个,十个八个的,那是兔子上门——白送肉吃。”俘虏带回村以后,大家吃了早饭,又问了一遍口供,口供没变,大家一合计,决定搜山。
  重山寨围歼逃敌重山寨是栾家村东北五华里处的一座山。那儿土肥水足,勤劳的栾家父老经过几辈的努力,在那儿植下了满山的果树,本来应该是果实累累,但由于反动派的欺压剥削,这里只剩下茂密的树林和满山的野草,是山狼野兔经常出没的地方。
  今天,从赵保原的士兵口供中得知还有5名逃兵潜藏在那里,栾家的群众见到平日横行霸道的赵部官兵,今日也像山狼野兔一样怕见人,决心把他们捉到,清除害人的蠹虫。
  村团部决定搜山捉逃兵。负责人向民兵布置了任务,3个排的民兵明确各自搜山的范围以后,便分头行动了。在场的群众,包括大人和儿童也都回家拿了镰刀、斧头、铁锨、锄头、大棍、小棒,和民兵一起搜山,重山寨脚下,三步一人,五步一簇,形成了一个“人圈”,徐徐向山顶移动,山洞、树洞、草墩、树林到处都搜遍了,搜到半山腰也没见逃兵的影子,此时已到中午,大家都在纳闷。这时,栾家的群众栾茂生从山上下来了,和栾晋格碰了头,晋格问他见没见到几个穿黑褂黑裤的人,他说有这么几个人,向东坡去了。晋格听了马上指挥着搜山的民兵和群众把东坡围住,自下而上像梳头发捉虱子一样地搜找,直搜到山顶也没有发现敌人的踪影。民兵们很扫兴,于是吹起了集合哨,准备回家。藏在山上的敌人以为被发现了,在吹哨向他们围剿,便站出来了。民兵们一见,便喊:“缴枪不杀,优待俘虏!”敌人一听,便扔出了5支大枪。民兵们都靠上前去,敌连长在地上坐着哭丧着脸,浑身发抖,民兵栾绪保冲上去,一手卡着他的脖子,一手搜他的腰,搜出了1支匣子枪。敌人在连长的带领下,一齐跪倒在地,向民兵们磕头,嘴里喊着“饶命啊!……”有的说:“我会织布,不要杀我!”有的说:“我会纺线,不要杀我!”民兵们用俘虏的裤带把他们各自绑着带回村。之后,村里将俘虏交给了八路军五支十六团。
  民兵们捉到了逃兵,缴获了5支大枪、1支匣子枪,那个高兴劲就不用提了。因为初次见到匣子枪,虽然有23发子弹,谁也不会打,当场叫十六团的孙超同志打了一枪给民兵看,大家高兴得跳了起来。
  全民动手捉逃兵那是1941年大约6月的事。投降派赵保原苦心经营的发城据点被八路军攻破以后,没有被歼灭的官兵像蜂子一样四散逃命,企图逃往凤城的,栾家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村团部得到情报以后,马上组织民兵及全村老小上山配合八路军追捉逃兵。
  那天上午,栾家3个排的民兵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分别埋伏在山上各个要口上。约八九点钟,从发城方向越山爬岭,三三两两的赵部官兵向栾家窜来。他们跑跑停停,瞻前顾后,有的赤脚,有的光头,有的破衣烂裤浑身是泥,民兵们看在眼里笑在心头。“这些土匪,昔日狐假虎威,为所欲为,今日,竟如此狼狈,等你来到跟前,我们土八路叫你嘴啃地!”民兵们小声嘀咕着。
  一瞬间,八路军从发城方向像赶兔子一样向栾家追来。赵部官兵拼命地奔跑,后面八路军“缴枪不杀”的喊声震天动地,前面被民兵们提前发现的那些,也不顾前方的危险,加快了脚步,满山遍野直往前跑,民兵们见到此景,也大喊“缴枪不杀”,敌人一听,心慌脚乱,到处乱窜,民兵们乘胜追击,整个栾家周围的山变成了捉俘虏的战场,枪声、喊杀声此起彼伏,八路军、民兵押解俘虏往村里送,一帮过去,一帮又来。
  吴淑卿当时是30岁左右的家庭妇女,她在家里听到满山捉俘虏,也想上山参战。她走到村北沟口处,遇到年过六旬的栾喜甲、栾绪英、栾晋谦,便把3位老人组织起来,在北沟口等捉逃兵。不一会儿,逃兵们朝这来了,快到跟前,他们大喊:“不许动,缴枪不杀,听从指挥!”敌人乖乖地听从了指挥。他们把逃兵押到村里,命令把枪放在一起。人站在一边,一个老人看着,其余老人又返回去等着捉俘虏,就这样一天他们3人捉了13个,得到13支大枪。
  统计一天的战绩,栾法孔那帮民兵捉了40名,91晋格那帮捉了22名,全村共捉了100多名俘虏,缴获了100多支枪,得到了八路军首长的赞扬。上级配备给栾家民兵大枪32支,勃朗宁机枪1挺,八二迫击炮1门。从此,栾家民心大振,民兵的武器装备得到很大改善,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高山埋伏战1942年秋天,日伪军又进行惨无人道的拉网大“扫荡”,老百姓人心惶惶。栾家的群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空舍清野,民兵们组织起来,利用村周围连绵不断的山峦丘陵与日伪军开展了麻雀战、游击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保护了群众。
  古历十一月二十四日上午,民兵们接到上级的情报,说明天上午日伪军约1个营的兵力押解被抓的地方干部和老百姓500多人,从高家方向,经过北洛、栾家,往莱阳城送,叫民兵设法把被抓的人救出来。以军事委员栾晋格、民兵指导员栾良本为首,召集了民兵干部栾绪录、栾绪烈、栾晋忠、栾晋杰、栾良福、栾云卿、栾法悦、栾绪谦一起,研究了上级指示,想出了营救的方法。接着召开了全体基干民兵大会,把营救被抓人员的具体部署向大家讲了,大家个个参战心切。
  会议结束后,立即派出负责同志与崖南头村民兵联系,叫他们派人参加,给予配合。人员及组织划分和轻重武器弹药的准备工作都就绪了,单等明天鬼子一到民兵们好大显威风。
  第二天,参战的民兵吃了点早饭,分三路进入阵地:高山阵地由栾绪谦、91绪录负责指挥30多个民兵;东4由栾晋格负责指挥30多个民兵;牛栏沟由栾绪烈、栾发忠负责指挥30多个民兵;崖南头的民兵在垛山。民兵们进入阵地后,便修筑工事、挖掩体。需要说明一下:这儿是山区,人行路都顺河流而行,在沟底河边,路两边是丘陵山塔,民兵们控制这条路是从高家村到莱阳城的必由之路,民兵们埋伏的4个小山头在这条路的南北各两个。敌人一到预定地带,确实都在民兵火力控制范围以内。
  上午9点多钟,敌人1个营的兵力从高家方向徐徐而来,他们中有步兵,有骑兵队,被抓的干部群众都被绳子绑着,行走不便,所以行进速度很慢。民兵们看在眼里,恨在心中,恨不能多打倒他几个,及时解救被抓人员。民兵们个个眼里冒火,摩拳擦掌,嘴里不停地骂着,为不伤被抓群众,负责人命令:“枪要打准,朝敌人多的地方打。”敌人还没有完全进入我们安排的伏击点,崖南头村民兵等急了,朝敌人扔出两颗手榴弹,敌人遭到突然袭击,不知是怎么回事,便按倒被抓人员,坐在被抓人员身上,朝崖南头民兵坚守的垛山上开枪,高山上栾家民兵一看敌人不向前走了,再等下去崖南头民兵要吃亏的,便命令向敌人打排子枪,几个排子枪打过,敌人被打倒几个,他们也从枪声中知道守山的不是正规军,是民兵,一边架起3挺机枪配合钢炮向高山顶射击,一边派出骑兵从山脚下包抄上来。这时东塔、牛栏塔上的民兵见敌人冲上来了,都向敌人开了枪,敌人见四周山头上都有兵,一时蒙头转向,乱了阵脚,500多被抓人员乘机解开了绳子四散逃跑了。敌人恼羞成怒,1个营的兵力向高山顶上的民兵反扑,民兵们边打边撤,敌人被三十几个民兵领着翻过一个山岭又爬过一个山梁,直到上院口村的南山,到这里民兵们已领敌人跑了10多里山路了。民兵们摆出一个阻击的阵势朝追敌打了一阵枪,便兵分两路向东西方向消失了,等敌人到了山顶,连民兵的影子也没见到。这时,已经夕阳西下,敌人一天没吃没喝,跟着民兵转了一天山头,抓来的人跑净了,自己还死伤数人,原计划到莱阳城去,当天只好在海阳的朱吴宿下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夜里,民兵们回到栾家村,大家一清点无一伤亡,兴高采烈谈论着一天的战斗,久久没能人睡。
  后来,县人民政府为此事还带着慰劳品到栾家村慰问了全体民兵,民兵们受到很大鼓舞。
  巧妙突围1942年秋天,日伪军在拉网扫荡中多次遭到01家民兵的袭击,因此对栾家民兵恨之人骨,恨不能一下子把这股农民武装消灭掉,以除心头之患。古历十一月二十五日在高山战斗中又吃了栾家民兵的苦头,对栾家民兵恨得更是咬牙切齿。于是,在二十七日夜间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分三路对栾家进行包剿。
  栾家广大群众和民兵在与敌作战中学到了许多经验,研究了不少与敌周旋的战法。那时候,他们实行空舍清野,粮食、衣物能藏的都藏起来,群众及民兵都按居住远近,组织成队,一有情况,便有条不紊地行动,夜里从民兵到群众都是和衣而寝。
  二十七日夜里,值班的民兵,除了两个站岗的,大部分都在睡觉。半夜,是栾晋苏站岗,他发现了敌人,便喊了口令,敌人不回答,一个劲地往前冲,晋苏见势不妙,便鸣枪报警,自己走偏路近路撤回村里。值班民兵听到枪声,知道有情况,大家很快溜进村里,村里的民兵、群众也都组织起来了,单等命令一下,立即行动。民兵们一个传一个,都知道是敌人包围上来了,但情况不明,不可乱动,几个基干民兵便分头行动,到村头要道探查情况。不多会儿,情况就弄明白了,民兵们便领着群众,凭着地理熟的条件,很快转出了村,突出了包围圈。群众向远处转移了,民兵们各自占领了山头,准备痛击敌人。栾家民兵厉害,敌人是知道的,进村后,民兵只放了一枪,再没有发现情况。敌人不知道栾家民兵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怕中了埋伏吃了亏,不敢长驱直人,只是弓着腰,端着枪走走停停,这给民兵的侦察和群众的转移赢得了时间。
  三路敌人进村后,没有发现民兵,也没遇上一个群众,便挨家挨户搜查,之后便开始烧房子、拉牲口,霎时间村里变成了火海。民兵在四周山上见到此景,无不怒火冲天,村团部决定:靠近村子,打跑敌人。于是民兵们从四面八方往村摸,接近敌人时,手榴弹、土枪、钢枪、机枪一齐开了火。敌人听到处处是枪响,摸不着头绪,便盲目地一边打枪一边撤离了村子。等把敌人彻底赶出村子,一部分民兵站岗警戒,一部分民兵带领群众救火。天亮以后一清点,敌人共烧房200多间,拉走牲口50多头,物资被抢无数。
  北塔伏击战久经革命风雨锻炼的栾家人民没有被吓倒,他们重新安置了受灾群众,鼓起了勇气,打起了精神,决心为民族解放献出一切。
  就在火焚A家村的第四天,即1942年古历腊月初一,得到了上级情报:有1个营的日伪军,由高家押解被抓群众和被抢的东西从栾家经过,到莱阳城去。栾家民兵杀敌心切,岂肯轻易放过眼皮底下的仇人。民兵们以栾恒敬(已脱产,当时正在家)为首,研究了作战方案,决定80多名民兵兵分两路,在北4各把守一个要地。战术是打敌后尾,进行追击。
  上午10点多钟,敌人从高家方向缓缓而来,前面是大批敌人开路,中间是200多名被抓人员,最后是少量敌人押后,民兵们居高临下,看得一清二楚,便派民兵栾奎东隐蔽在路边,等大部敌人、被押群众到了南柳村,最后的敌人走到菱角湾处,奎东朝后尾的少量敌人扔出1颗手榴弹。手榴弹一响,炸伤几个敌人,其余敌人听到响声不知所措,原地向四周张望,此时两路民兵一起向敌人开火。同时,呐喊着从后面向敌人冲去,敌人一见后面追上来了,便不顾一切向前逃命。敌人一乱,被抓群众乘敌不备而逃走。栾家民兵见敌人乱了阵脚,一边打枪,一边猛追。在大道上民兵们发现有个鬼子骑在驴上,一枪把他打下来了,民兵们认为把他打死了,快追到跟前时,他又跳上了驴,民兵们猛追不舍,终于活捉了这个骑驴的鬼子。这样,民兵们一直追到洪沟村中间才收兵回营。共缴获黄烟、粉条两个驴驮子,机枪零件1箱、子弹3箱。不巧,在往回走的路上,遇上了敌人的大部队,牵驴的民兵扔了驴就跑,其余的也都经过南河,向南山跑掉了。
  这一仗民兵无一伤亡,上面提到的胜利品一件也没丢掉,解救了200多名被抓群众,还救出了国家干部海阳县政府言化午科长和杜同志。
  联防武工队01家民兵从1941年春至1943年春,在这二年中,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作战几十次,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保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创造了许多惊人的战绩,博得了上级党组织、军队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扩大了组织,壮大了力量。成为上级夸奖、人民爱戴、敌人惧怕的民兵组织。
  1943年春天,在民兵英模大会上,'r.家村被山东省军区命名为“山东省民兵模范村团”,同时,栾恒悦、栾晋熙被评为“山东省民兵英雄”,栾恒真、栾喜成、栾绍亭、栾法贞、栾法孔、栾晋苏、栾晋高、栾绪烈、栾良福、栾绍斌等同志被评为“胶东民兵模范”。县、区、村的民兵战斗模范20多名。为了发扬成绩再立战功,91家村于会后马上成立了联防武工队,约40人为一个排,共3个排,配有机枪1挺、迫击炮1门、掷弹筒2门、大枪100多支。在上级领导指挥下,走出家门,活动在海阳、莱阳、即墨、崂山等县的边沿上,参加战斗数十次,有力地打击了敌人,教育、组织、发动了群众,出色地完成了武装工作队的任务。
  家村民兵缴获敌军的掷弹筒(现藏于烟台市博物馆)1943年春天,区武委会调91家民兵一个排活动在莱阳县东面边沿地区,任务是封锁驻守万第的投降派赵保原的部队,阻止他们到周围村庄抢掠民众,保卫根据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民兵们活动很不规律,经常是夜行朝宿,哪里有敌人,民兵就到哪里去,选择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时机打击敌人。敌人尝到了民兵的苦头,下乡抢东西,经常捞一把就走,不敢久留。
  2月22日晚,栾家民兵排宿在莱阳县史家a村,接到内线密报:下半夜3点钟左右,敌人一个排要到莱阳县岚子前村抢粮、抓人。当时区上有个饶同志命令选好地形,伏击敌人,要速战速决,力争全歼。明确任务以后,民兵负责人栾绍亭、栾法孔、栾良福对民兵们进行动员,民兵们个个表决心,坚决完成任务。之后,民兵们到阵地上划分了战斗小组,部署了具体打法,占领了有利地形,做好了战前一切准备。
  3点多钟,敌人一个排果然来了。他们满以为夜深入静,老百姓都进入梦乡,是他们作恶的好时机,便毫无提防地说着话往前走。等敌人进入伏击圈以后,民兵指挥员便一声令下,一排手榴弹过后,敌人死伤大半,没死伤的遭到这样的打击,也惊慌失措,加上夜里看不清人,想打枪又没有目标。说时迟,那时快,一排手榴弹响后,民兵们便一齐冲杀过来,没等敌人挺直腰,民兵们已经端着枪站在他们面前,在“缴枪不杀”的口号声中,一个个举手投降了。战斗不到10分钟就结束了。这次战斗打死打伤敌人21名,俘虏13名,缴获短枪1支、长枪31支、手榴弹80多枚、子弹1200多发。此仗打得干净利落,灭了敌人的威风,长了人民的志气,受到上级的表扬。
  巧炸敌碉堡1945年春天,栾家民兵排被调到莱阳城东一带活动,任务是封锁莱阳城的日伪军,瞅空隙打击敌人。莱阳城东不远有个侯家瞳村,该疃东岭北头敌人修了个碉堡,是城里日伪军的隙望哨,据内线情报讲敌人白天派一个排的兵力看守碉堡,察看情况,晚上回莱阳城住宿,多数情况是这样。栾家民兵经过几天的侦察,摸清了敌人的行动规律,便请示上级要求消灭这个排的敌人,经当时海阳县民兵负责人纪中胜同志批准,并在他的具体指挥下决定用地雷消灭敌人。
  一天晚上,几个民兵带着地雷由莱阳县的闹沟头出发,悄悄摸进敌人的碉堡,由里向外埋了10多颗地雷,原则是在堡里埋踏雷、绊雷,堡外埋连环雷,并留道让先头的敌人进堡,等里面的雷响了以后,外面的再响,这样里面吃小肉,外面吃大肉。
  第二天一大早,栾家民兵隐藏在闹沟头南山观看战果。早晨6点以后,敌人一个排列队进入碉堡,不多会儿,碉堡中传出了地雷的爆炸声,外面的敌人想知道里面是怎么回事便一拥而人,忙乱中踏响了连环雷,几声巨响之后,碉堡烟雾冲天,敌人一个排无一幸免,不是死就是伤,连报信的也没溜出来。民兵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除掉丁副官,救出爱山女1945年春天,即墨县望格庄据点的日伪军十分嚣张,他们不但到村里抢粮抢东西,还捉人,闹得周围村的群众人心惶惶、忐忑不安,人们恨不得早日消灭这帮日寇、汉奸。以栾晋苏、栾法孔、栾法悦、栾绍亭为负责人的栾家村民兵,随海阳县武委会组织的联防武工队开赴这一带,任务是封锁望格庄据点,伺机打击敌人。
  3月27日下午,一个50多岁的老汉告诉栾家民兵说,望格庄伪军大队长的丁副官是个色鬼,任意强霸民女,老百姓都恨透了他,这次又看中爱山村一民女,今天晚上要在爱山村摆下筵席,强逼民女与他成亲,如果有办法的话,今天晚上就可以把这个恶棍除掉。并表示愿意为民兵带路。民兵们把老汉留下,给以款待,另派人到爱山村侦察,回报说老汉的情报属实,民兵们立即研究除掉丁副官的具体行动计划。栾法悦和栾晋苏根据当时汉奸的打扮,穿上了宽裤脚、宽长袖的黑色绸褂裤,头戴礼帽,走起路来,大袖一甩,扎裤腿一颤很像汉奸。晚上9点多,91家民兵排赶到爱山村,1个班在村头警戒,2个班摸进街头巷尾。栾法悦和栾晋苏在老汉的指引下,进了摆酒席的大院。这大院很冷清,只有一个屋的灯光下有人喝酒,听划拳声、吆喝声,很像是丁副官带的伪军,他们已经醉得东倒西歪乱作一团了。栾法悦及栾晋苏见到这种情况,没有理会他,环顾周围,发现另一个小屋里有灯光,看样子里面人不多,就闯进去了。屋里姑娘在炕上坐着啼哭,丁副官在一旁调戏,他万万没想到此时他能做了俘虏。待他听见动静,受惊的脸本能地转过来,栾法悦、栾晋苏的枪口已对准他的胸膛了:“不许动,动就打死你!”丁副官全身哆嗦,嘴里不停地喊:“饶命……”栾法悦翻手把挂在墙上的匣子枪取下,对丁副官说:“你是什么人?干什么的?”丁副官颤抖着说:“本人姓丁,当个副官。”栾晋苏用枪指着丁副官,栾法悦走到民女面前,对她说:“你赶快回家,我们是武工队!”然后两个人一前一后架着丁副官走出小屋,出了大院,在街头巷尾与其他民兵会合,一起到了村头,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把丁副官枪毙了,并把提前写好的罪状贴在尸首上,以警示罪恶多端的汉奸走狗。这一次缴获匣子枪1支、子弹30发。民兵们都说“这次除奸干得利落,心里真痛快。”海阳县发城镇栾家村的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培养下,在抗日战争中参军参战、拥军支前,在与敌搏斗中创立了丰功伟绩。
  (原载于《海阳文史资料》1992年第8辑,第71-86页)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海阳地雷战》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展现了海阳人民团结一致、反抗外敌入侵的英雄事迹。全书内容分为雷乡威名、岁月峥嵘、英模辈出、声名远播、永放光芒五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栾法云
责任者
栾良祥
责任者
栾法悦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