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英雄陈桂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阳地雷战》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861
颗粒名称: 女英雄陈桂香
分类号: K825.2
页数: 9
页码: 190-198
摘要: 英雄陈桂香,胶东人,民国十三年生于海阳县一个僻静的小村——纪家店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这命运,注定了陈桂香要在辛勤劳苦里长大,这命运也铸成了陈桂香坚韧不拔的刚硬性格。从8岁起,她这双幼弱的手便开始织网、打花边和钉小锅盖了。她是善良父母教养出的倔强而出色的好孩子,也是在封建礼教管束下一个爱害羞爱脸红的贤淑姑娘。从她参加民族解放斗争的时候起,“陈桂香”的名字就在人们的心上投下了一缕热烈而鲜明的光辉,激起了一片敬慕与欢呼的轰响。秋天,她当选为妇女自卫队中队长。在村里总结时,她争取到了模范,区上整训大会上,被全区评为模范的又是陈桂香。县里总结这次胜利斗争的时候,陈桂香又当选为全县的女民兵模范。
关键词: 民兵英雄 海阳县 陈桂香

内容

英雄陈桂香,胶东人,民国十三年(1924年)生于海阳县一个僻静的小村——纪家店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这命运,注定了陈桂香要在辛勤劳苦里长大,这命运也铸成了陈桂香坚韧不拔的刚硬性格。从8岁起,她这双幼弱的手便开始织网、打花边和钉小锅盖了。她是善良父母教养出的倔强而出色的好孩子,也是在封建礼教管束下一个爱害羞爱脸红的贤淑姑娘。
  关于脸红,她在回忆时这样说道“真可怜煞啦,十七岁参加了妇救会,见了人还总是低下头,红着脸儿,像偷了什么似地躲在同伴的身旁。"18岁那年的春天,鬼子大“扫荡”时,3个八路军同志被敌人追进了纪家店,陈桂香一点都没犹豫地将他们掩护起来了。但当鬼子走远了之后,她便忽然低下头,红起脸儿来,一眼没敢看地送着3个同志默默地出了村庄。
  一开始,英雄的名字便闪露着杰出的锋芒。从她参加民族解放斗争的时候起,“陈桂香”的名字就在人们的心上投下了一缕热烈而鲜明的光辉,激起了一片敬慕与欢呼的轰响。
  1943年,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天。陈桂香与本村青救会员纪绍贵结婚了,这一变化在关心陈桂香的群众心里引起了不少担心:“陈桂香还会再进步吗?”但就在她婚后的第三天,一个风飘雪扬的日子,人们又在一群妇女里发现陈桂香了。她们在忙着募衣募饭,为了欢迎与慰问刚从汉奸赵保原统治区逃来的难民们,陈桂香是那样的亲切啊,她像接待自家亲人一样为这些蒙难的弟兄姊妹们照料着一切,这些蒙难者冰冷的脸也立刻被感激的热泪融化得暖烘烘了。从此以后,陈桂香的工作和学习也更积极了。
  在第二年里,虽然人们还能看到一抹羞红常常在陈桂香的脸上飞闪着,但更看到陈桂香已经像勇士那样地抬着担架,像姊妹那样地慰问着负伤的战士了。她激动地表示:“我们妇女一定在后方努力工作,像你们冲杀在前方那样!”工作按照着她的希望和志愿在做下去。陈桂香常常率领着村里的青年妇女给抗属和出发的民兵家属拾草、抬水、送粪。老人欢喜得不知怎么好了:“这些孩子,真是太麻烦了……”她们也跟男人一样地参加了麦收和秋收,她又一手组织了8个纺织小组。陈桂香的工作开始走上组织化与条理化了。人们对她也更加敬重起来。
  秋天,她当选为妇女自卫队中队长。8月里,民兵第三期整训开始了,陈桂香是那样热心地学着埋雷、投弹、射击啊!常常有一个衷心的微笑,像一堆光亮的火焰在她的脸上烧起来,这便是她的不可抑制的渴望:“要杀敌人,要保家乡!”冬季大整训的时候,她便宣布了这样的一个战斗计划:学会埋3种雷,手榴弹30步投准,土枪70步打三中二。
  整整一个冬天,陈桂香和她的青妇队员们却像在过着春天一样!她们没有一刻停息地工作生产和学习着,她们在挤着时间来练武,她们发誓要争当整训的模范,也把全体民兵带到了硬练苦练的热潮中。
  傍年底,飞快向前发展的形势又在陈桂香面前提出了新的任务:“团结家庭,改造家庭!”陈桂香在把这一新的任务传达给她的女队员们时说:“从大整训以来,我们的成绩还是不少的,但我们又都觉得这点成绩是多么不够啊,工作也做得不当意,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跟家庭没有讲团结!”在她的引导与推动下,大伙都清楚地知道了,家庭搞不好,就是一切工作的大障碍,各人又都深刻地检讨了一下自己,结论是:“只有把家庭团结和改造得好,大整训才能争取到全面的胜利!”于是在“在外苦练武,回家多干活”的口号下,一些“俺家闺女勤快了”“您家媳妇干活多泼呀!”的赞誉带着惊讶和欣喜从各家的窗子飞扬到大街上来了。陈桂香以首先团结自己家庭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改造了村里的两个不和睦家庭,并帮助他们制订出了安家计划。
  几天后,热闹的纪家店练武场上,有个挑着热水担子的老大娘兴冲冲地出现了,这是婆婆给媳妇送水来了。这些日子,差不多在每个参加练武的妇女家里,都发生了这同样的一桩事,一丢下饭碗,妈妈便撵着闺女快走,婆婆就抢着给媳妇抱孩子:“快去吧,多练身好武艺,争取胜利!”在文化学习上,她们也是抓得牢牢的,尤其是陈桂香,她已经能看报上的小消息和会写小报道了。在村里总结时,她争取到了模范,区上整训大会上,被全区评为模范的又是陈桂香。
  这一年的旧历年,在胶东,尤其在海莱人民的心里,是永远不能忘记的节日。他们以自己的铁拳、自己的力量捣毁了大汉奸赵保原的老窝——万第,就在这个烽火连天的大年夜里,人民胜利了。
  从腊月二十七,民兵和壮年的男人都上了前线,在欢送的时候,陈桂香便响亮地保证说:“后方的事全交给我们,放心吧,我们是会做得好的!”谁还会不放心呢?150户人家的纪家店,在陈桂香领导与鼓励下,全村女人推了一宿磨,第二天日头刚冒红,一千斤面粉便在运送上前线的途中了。她忘记了睡觉,也忘记了吃饭,连夜跑到外村组织了两个运输队,回来又检查岗口肖,督促烧水和准备担架。当前线的胜利消息,风也似传来的时候,她们更受鼓舞了,她们在日日夜夜地接迎着担架,照顾受伤的同志,亲自抬送。她们也曾到60里外的粮站运过粮。从此“陈桂香”“纪家店”这一连串激动人心的名字流传得更远了,来往的人们知道她;运输队员们知道她;负伤的战士们更知道她!讨赵战役胜利结束了,参战的民兵和男人们也胜利归来了。在全村充满着喜气和欢笑的晚会上,陈桂香又热情地提出了:“让男同志好好休息,工作还是我们干!”县里总结这次胜利斗争的时候,陈桂香又当选为全县的女民兵模范。
  三月里,在胶东群英大会上,当她听完了英雄、模范们,尤其是王文英和杨秀芬的报告后,陈桂香的心里只想着这一句话:“人家做得这样好啊,人家讲得这样好啊!”大会上,她虽然也被选为女民兵模范。但她的脸却又例外地红起来。回村后,陈桂香变得更积极和更虚心了。
  温暖的夜风,亲切地吹拂着陈桂香她们多汗的脸。陈桂香等二十几个妇女在月光下已开过两宿荒了。她们盘算着:再租2亩,加上这开出的8分荒地,种上豆子和棉花。到秋天,全体队员的学习用费便可得到解决了。
  青妇队刚成立的时候是33个队员,划成了3个小队。在竞赛中第一小队争得了模范,陈桂香是青妇队长又兼着这个模范小队的小组长。这个小队的模范行动,推动与掀起了本村及周围村庄的生产、优抗、学习、练武的热潮。
  大整训总结测验里,陈桂香以75步射击打三中二、能埋3种雷(不纯熟的8种)而赢得了全联防技术考核第一名,她领导下的爆炸小组爆炸成绩也为全联防的第一。
  陈桂香,虽然每天都生活在贫困、繁忙和劳苦里,但她生活得是那样愉快和有力量!这永远不能枯竭的力量,便是从一颗祖国英勇儿女的心里跳动出来的:“杀退敌人,保卫家乡!”从她那凝视的眼光时时瞩目着辽阔的远方的时候,就可以清楚地明白这一点。
  一堆堆火焰似的石榴花开遍了各处,五月到来了,在这些明媚的日子里,英雄陈桂香的家乡,却展开了一片如火如茶的反“扫荡”、反“蚕食”的残酷斗争!从5月9日,反“扫荡”的烈火开始在海阳燃烧的时候起,陈桂香便像一头咆哮的狮子投入战斗了!从此,在任何一个战斗的前哨上,常常看到那个浓发给风暴激怒得飞舞起来的影子和她的青妇小队,尤其当机枪炮火与地雷响成一个声音的时候,也是她们更勇敢地猛扑和狂奔的时候!她们什么都做:射击、埋雷,救护、送饭……16日,鬼子逼近了纪家店,这是一个紧迫的关头,敌人只有半里路了,地雷弦还没挂!在惊心的焦灼里,陈桂香沉着地拿起雷弦,走了,别人也都跑上了山。
  从松林的缝隙里清楚望见:陈桂香挂好雷弦的影子刚隐蔽下,雷便接二连三地吼叫了,四围的山岗都在颤抖起来。
  当陈桂香和她的小队朝着浓烟冲去的时候,敌人已经无影无踪了,只在前两个雷响起的地方丢下了8个血狼似的死尸,在第三个雷响起的地方留下了几摊污黑的血。
  在夜以继日的持续战斗中,纪月臣挂彩了,她们把他抢救下来,趁着夜间,抬着送到山洞里,又派人带着鸡蛋和汤去看护。纪仁乐牺牲了,他老婆没命地哭起来,陈桂香日夜派队员去做伴、安慰、做饭和办粮。
  纪家店沉浸在悲痛里,每个村民的心都在这惨痛的沸油里给烹炸着。纪月臣被敌人打伤了,好像每个村民随时随地都会和他一样被打伤似的!鞠秀云的男人被敌人杀害了,这是每个跟鞠秀云一样的妇女们的男人无时无刻不会碰到的命运!灾难把大伙的心凝结在一起了。
  这道理,不但陈桂香、青妇队、纪月臣明白,连鞠秀云也明白了,全村都明白了!“能拼死,不低头!坚持到底,胜利就是我们的!”这话响彻了前方和后方,这意志也在到处被表现着。纪月臣的伤还没好,他就跑回火线上,鞠秀云也擦掉了眼泪跟着青妇队没日没夜地奔忙起来……战斗一天天地拖长下来,民兵们的鞋子和子弹袋都在战争磨破了。在炮火的间隙里,陈桂香和青妇队员们,随身带着麻绳和针,就地坐下便缝补起来。有的民兵不好意思,她们就亲自从他们脚上把鞋子剥下来,修补好。
  在火线上是会常常看到一些激励人心的小纸条和慰问信的。抗属和民兵家属写信或亲自鼓动自己的丈夫和儿郎的时候,几乎每次都这样说:“家里有陈桂香和青妇队,你们可以完全放心的,加劲打敌人吧!”民兵们在山顶上也大声地读到了这样的一封信:“民兵同志们!你们辛苦啦,几十次的胜利战斗,保卫了咱们全家和亲人们的安全,你们有什么困难只管说,我们一定能帮助你们,也保证一定能做好,咱们要胜利,咱们要永远活在这里!坚持到底!——陈桂香和全体青妇队员们。”民兵们感动之下也在小纸条上写道:“陈桂香:你们好啊!我们没有什么困难,我们要学习你们的精神!坚决和敌人拼到底!……”金黄的麦穗弯下头来,前天又下过一场小雨,是收麦子种豆子的时候了。继续中的战斗还不见得就结束,这使每个人都很焦虑和躁急:“怎么办呢?”在一次紧急会议上,陈桂香说:“民兵们仍然要一面战斗一面保卫生产,我们青妇队要同村里实行互助,来完成这次的抢收抢种任务!”于是,大家便决定:“保证先给抗属和民兵家属做好!”全村的麦子都风快地搬上场了,她们又组成了一个远征麦收队,配合民兵到临时据点周围的村庄,帮助完成抢收任务。这个无坚不摧的英雄队伍,仍由陈桂香亲自率领。
  8月,在第二届群英大会上,陈桂香被选为胶东的民兵女英雄。
  就在群英大会将结束的头天晌午,祖国胜利的大反攻开始了!陈桂香又以更昂奋的姿态投入到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汹涌澎湃的浪潮中。
  民兵们涌上了前线,男人们在忙着抬担架、运输,也整日整夜奔波在去前线的途中,家里只有妇女、老人和孩子了。陈桂香在一次全村大会上响亮地提出了号召:“我们在战斗中是英雄,在生产中我们也是好汉!这是我们真正的胜利啊,只要为了大反攻,不管多少工作我们都会做好的!”全村又一次在陈桂香的领导下组织起来了,也又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她们不但胜利地完成了秋收工作,而且胜利地完成了战时后方的一切勤务工作。
  繁重的突击工作,像着火似地进行着,不管老人、妇女和孩子,每到不能再撑持的时候,便会猛然地想到陈桂香的这句话:“为了反攻,为了胜利!”新的力量便又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迸发!在胜利完成了任务以后,她们作了一个青妇队一年来帮助抗属和民兵家属总结。这是一个不完全的统计:栽地瓜42000棵,翻地瓜蔓37亩,包I]地瓜10亩,害叮麦子15亩,铡麦捆子800个,割地瓜蔓10亩,31小苗10亩,剪谷穗39亩,割谷12亩,搬运谷穗29亩,割豆子25亩。抬水2153担,搅泥580次……在这“优抗”统计里,种豆、搬柴、救济和抱孩子等都没有数字统计,至于抬担架、缝衣服、推磨和慰劳的统计,是写在另一个“拥军”表格上的。
  十月间,陈桂香的模范小队里,有两三个队员要结婚了,这遗缺很快便由二、三小队的队员和积极热情的妇女补充上了。这里,有一个新模范队员,便是我们的烈属、今年已经四十几岁了的纪仁乐嫂一一鞠秀云。
  陈桂香!我们的女英雄,她的气概,她的功绩,在海阳在胶东妇女可歌可泣的抗战史上,划出了一道异样灿烂的光辉。
  现在,她更虚心地埋头于锻炼和学习中了。她要把已和睦的家庭,推进到民主的家庭,她要把大生产弄得更好,她要把三大技术练得更精确,她要把通讯和消息写得更透彻……总之,她要领导群众把一切都做得更好!她说:“只有我们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争到更大的翻身和解放,和平、民主、统一与富强的新中国才能建设成!”陈桂香,在历史已展开更新的一页上,将会写下更辉煌的成就的!(原载于《胶东大众》1946年第31期)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海阳地雷战》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展现了海阳人民团结一致、反抗外敌入侵的英雄事迹。全书内容分为雷乡威名、岁月峥嵘、英模辈出、声名远播、永放光芒五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吕品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