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寺山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阳地雷战》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810
颗粒名称: 林寺山行
分类号: K265
页数: 4
页码: 087-090
摘要: 林寺山,虽然谈不上名山大川,但它以独特的战争史和秀丽的山色而使人留恋。林寺山,在我的心目中依然巍峨壮观。当地有“锯齿牙戴帽,林寺山哭道”的气象民谚。和平,赋予它一身娇妆战争,赋予它一身钢骨。从林寺山到牙山,是当年胶东中心有名的革命根据地牙前县。一提起林寺山,引起多少人对它的思念!那时,德、日、意正式签订了三国军事同盟,日寇更加疯狂,一边进行“扫荡”,一边加紧对国民党游击队进行诱降。许世友司令员,3月15日攻下牙山,解放桃村,3月20日挥军南下占领林寺山包围郭城,经过7天的激烈争夺战,3月26日赵部分多路狼狈向东南溃逃,林寺山、郭城宣告解放。林寺山,而今这般幽静!
关键词: 抗日战争史 林寺山 海阳县

内容

林寺山,虽然谈不上名山大川,但它以独特的战争史和秀丽的山色而使人留恋。
  林寺山,在我的心目中依然巍峨壮观。它在众山群岭的拥簇下,像平地暴起的一道冲天巨浪,上拍天庭,下携万豁,令人神往。它与天屏般横遮北天的牙山,不过50余里,真如姐妹俩般遥相顾盼。当地有“锯齿牙戴帽,林寺山哭道”的气象民谚。它俩同属一个云雨带,真是风雨同舟、苦乐与共的姐妹俩!和平,赋予它一身娇妆战争,赋予它一身钢骨。从林寺山到牙山,是当年胶东中心有名的革命根据地牙前县。为战争的胜利,它忍痛付出了最大的牺牲,它伴过来自天南地北多少革命志士的战斗青春。一提起林寺山,引起多少人对它的思念!当我离开林寺山后,总忘不了那些百鸟惊鸣、战云阴沉的日子。
  牙前县,当时是多响的名字,它坐落在胶东半岛的中心,像一颗革命的心脏,日夜跳动着,喷吐着,搏动着。有多少工作要从这个实验县展开,有多少抗日志士要到这里领取重大任务!胶东抗日武装的“八一”检阅,胶东召开的劳模大会,胶东英灵山烈士陵园的落成大会……真不愧为一个群英聚会之堂,一个抗日活动的中心。那向往的目光,呼唤的汇聚,刻下遍地抗战英迹。
  早在1941年3月,许世友司令员带着清河独立团进了胶东,汇合胶东五旅一起远道而来,打牙山、攻林寺山,开辟了胶东抗日根据地牙前县。那时,德、日、意正式签订了三国军事同盟,日寇更加疯狂,一边进行“扫荡”,一边加紧对国民党游击队进行诱降。胶东国民党暂编十二师师长赵保原又暗地勾结日寇,亲日反共,胶东大地处于内忧外患之势。许世友司令员,3月15日攻下牙山,解放桃村,3月20日挥军南下占领林寺山包围郭城,经过7天的激烈争夺战,3月26日赵部分多路狼狈向东南溃逃,林寺山、郭城宣告解放。此后,林寺山下的郭城、山东(村)、阵胜、港里一带,便成了胶东军区的常驻地。许世友的名字谁人不晓!而今,已经48年过去了,但许世友同志生前也怀念着林寺山和山下的人民。我记得1981年5月5日,我们三人(魏久环、朱红)去联系出版许世友同志的《我在山东十六年》书稿,许司令接见时,问:“你知道牙山有多高?”我说500米,他说:“不对,牙山800米,0山700米。”他还说:“林寺山我上去过,郭城战场泊我都记得。我住过山东(村)。”是的,许世友司令员住山东村时,夏天在西岭上搭个小凉棚,架起门板,中午就在那儿休息。许世友同志还说“我已75岁了。”“从二十几岁起,打过1000次仗,当过5次敢死队长,8次负伤。”他还说:“进胶东时,我才36岁,胶东的乡亲们送子当兵上前线……”最后,深情地说“胶东是我第二个老家!”还说“我要再到胶东去看看。”在共进午餐时,他还是武将的气魄,大块的肉、大杯的酒,一口一块肉、一口一杯酒,他道:“我每次多了不喝,只喝5杯酒……”而今,许司令已去世了,但他那战林寺山、打郭城的炮枪声,而今犹在林寺山回响。那时,日寇每当青纱帐消失后,在一片枯黄的山野上即展开残暴的“扫荡”,一次次向林寺山、郭城……进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那些冷月寒风中逃难的百姓,一簇簇、一片片,在松影下、沟穴里,用愤怒恐惧的眼神,打量着即将天亮的夜色……怎能忘,1942年冬,日寇祸及马石山的大“扫荡”,夜里从郭城一带向西、向南、向北一望,远远山头上,点点火光,像鬼火密密相连,拉开一道半圆圈把一片山乡紧围,百姓像热锅上蚂蚁向哪逃?天一亮,日寇一场大规模的灭绝人性的屠杀就要降临在百姓的头上,一秒、一秒钟,像支支毒箭在射着他们的心。曙光,对于人们不是喜悦,而是给他们带来死亡和血腥,那时,林寺山默默屹立在黑暗中,仿佛在告诉人们:“天,不会塌!中国人是杀不绝的!日寇能疯狂几时!”林寺山下的人们,没有屈服,他们眼含着泪,擦净身边倒下的兄弟姐妹身上的血,拿起刀枪与侵略者血战,他们风里雨里,交公粮、送马草、抬伤员,支援人民的子弟兵。又有多少好儿女跟许司令打出胶东,杀向全国,战死在沙场……林寺山东顶下,那道教寺,而今连地基都不见了,就是当年敬神灵的道士也不信神灵能拯救人间。那寺殿里一个个神态威严,显示着天命难违的神像和大殿廊房雕塑的从天上到阴曹千姿百态的神鬼像也被战火一烧而光。道士们也投身杀敌了。我记得1948年春天在招远夏店驻防时,就见到郭城“小道士”从村前路过,他正随队伍补充到七纵去作战。林寺山下留下多少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每当提到阵胜村开展地雷战的事,人们总忘不了反“扫荡”分日军马肉吃的故事:一个地雷炸死了日军一匹大战马,还炸伤了3个鬼子。全村人看到了自己的成绩,分马肉的场面是何等壮观!历史一幕幕演过去了,它给人留下多少沉重的追溯!林寺山,不屈的象征!它不但有美丽的神话故事,山下更流传着许司令员当年带兵进山林、开辟根据地打游击的故事,和人民反“扫荡”、支援前线的英雄壮歌。
  林寺山,而今这般幽静!它像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花,静静地期待着美好的明天。
  (原载于《海阳文史资料》1992年第8辑,第25-28页)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海阳地雷战》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展现了海阳人民团结一致、反抗外敌入侵的英雄事迹。全书内容分为雷乡威名、岁月峥嵘、英模辈出、声名远播、永放光芒五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姜澍川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