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吴家故事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703
颗粒名称: 前吴家故事多
分类号: K925.23
页数: 7
页码: 1061-1067
摘要: 前吴家村位于村里集镇西部,西距西代家3里,北离后吴家3里,东到炉上张家1里,村南是空山。明朝万历年间,吴姓由小云南迁至此地定居,取名吴家。后因北边有个后吴家,故更名为前吴家。该村现有200多户、50。多人、500多亩耕地。前吴家村西有座山,名叫“不露顶”。在不露顶的山夹缝里,人们曾发现过一个铁锚,这或许就是沧海变桑田的佐证。一天晚上下大雪,一个叫杨文的人在这里赌钱,这个人脚心长毛,是个飞毛腿,能日行千里。哪知,不到一个时辰,杨文就回来了,打开包裹,里面的包子还直冒热气。大伙惊叹不已,从此,便把这个洞叫做杨文洞。由此可见,三大爷讲故事的魅力有多大。飞驴驹从前,有个财主过生日,三个女婿前来祝寿。
关键词: 前吴家村 村里集镇 “不露顶”

内容

前吴家村位于村里集镇西部,西距西代家3里,北离后吴家3里,东到炉上张家1里,村南是空山。明朝万历年间,吴姓由小云南迁至此地定居,取名吴家。后因北边有个后吴家,故更名为前吴家。该村现有200多户、50。多人、500多亩耕地。
  前吴家村西有座山,名叫“不露顶”。据传,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退潮时,山顶就露出来,涨潮时,山顶就被海水淹没,因此得名不露顶。后来,海水被秦始皇用赶海神鞭赶到了蓬莱城北,这里才变成了陆地。在不露顶的山夹缝里,人们曾发现过一个铁锚,这或许就是沧海变桑田的佐证。
  前吴家村南空山的前坡有个大石棚,石棚下有个洞,名叫杨文洞,洞里比较宽敞。相传,过去这个洞是个赌场。一天晚上下大雪,一个叫杨文的人在这里赌钱,这个人脚心长毛,是个飞毛腿,能日行千里。赌到半夜,大伙都说饿了,杨文说:“你们在这继续玩,我到黄县城买包子给大伙吃。”说完,便不见了踪影。大伙寻思:从这里到黄县城60多里山路,崎岖难走,况且天又下雪,等你回来,明天的午饭我们都该吃完了。哪知,不到一个时辰,杨文就回来了,打开包裹,里面的包子还直冒热气。大伙惊叹不已,从此,便把这个洞叫做杨文洞。
  前吴家村有位老人,因排行老三,大家都叫他“三大爷”。这个人尽管识字不多,但记性特强,脑瓜中装的全是故事,几天几夜也讲不完,人称“故事篓子”。三大爷不光脑子里故事多,而且很会讲故事,很懂讲故事的艺术,讲起故事来是绘声绘色、引人人胜。每每讲到关键时刻,听的人如醉如痴的时候,他是爬起来就走,身后留下一片“三大爷、三大爷!”的呼喊声。所以,在文化生活还相当贫乏的年代里,村里人是天天想着三大爷,盼着三大爷。用村里人的话说,“一天不看见三大爷,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实际上是为了探究故事的结局。由此可见,三大爷讲故事的魅力有多大。天长日久,日积月累,三大爷讲的故事成了系列。
  飞驴驹从前,有个财主过生日,三个女婿前来祝寿。大女婿骑的是枣红马,二女婿骑的是膘肥体壮的骡子,属三女婿最穷,骑的是家里仅有的一头毛驴。
  三个女婿向老财主道贺完毕,大女婿、二女婿看了三女婿的寒酸样,便想出他的丑,于是向老财主提出比赛,看看谁的牲口跑得快,老财主欣然同意。三女婿见老丈人那个高兴劲,明知他俩不怀好意,又不好当面提出反对,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三个牲口排好队,老丈入一声令下,大女婿骑着骏马跑得不见了踪影,二女婿骑着胖骡子也飞奔而去,三女婿的瘦驴哪还有力气跑?刚到山口转弯处,毛驴再也受不住,一头栽进路旁的沟里。这下,三女婿气不打一处来,家里有这么个宝贝已经不容易了,今儿如果摔死了,我可跟他俩没完。爬起来一看,驴还好端端的。不赛了,一气之下,三女婿拍拍身上的泥土,牵着驴就回来了。
  老财主简直不敢相信,这个瘦驴怎么能跑得这么快,便惊讶地问:“老三,你真的是按着规定路线跑回来的吗?”三女婿一琢磨,我这一跤不能白摔,便随口说道;“对呀,这还有假。我忘记告诉你了,别看我这头驴长得瘦,它可是一头‘飞驴驹’,跑起来跟飞-样快。” 三女婿越说越玄,老财主越听越眼馋。这时,大女婿、二女婿也都相继回来了,听了老三的话也不禁暗暗称奇。老财主也想弄一头飞驴驹,就问三女婿:“你这飞驴驹能抱小的吗?” “能!”三女婿肯定地回答。
  “不知可否送我一头?”老财主眼巴巴地望着三女婿问。
  三女婿不假思索,慷慨地答道:“可以。”老财主欣喜若狂,送了三女婿不少的好东西。
  回去以后,三女婿犯了难,翻来覆去想了一宿,忽然想起家里种的南瓜,现在个头正大着哪。于是把南瓜里的瓤挖出来,舀了两勺屎放进去,封上口’又把瓜外边涂上了驴粪,放到铺满草的木箱里,上面用钉子把木盖钉死,送到了老丈人家,嘱咐老丈人:“不能随便掀开箱盖,得过九九八十一天才可掀开。” 老财主天天等啊等啊,好容易熬到了第81天,忙吩咐家人打开箱盖,不打不要紧,这箱子一打开差点没把老财主气死。哪有什么飞驴驹,只闻得臭气一片,忙叫家人抬着扔到山沟里,不想惊起了一只山兔子,老财主一看,大声叫道;“快呀,抓住它,抓住我的飞驴驹!” 三个兄弟从前’有这么兄弟三个,父母早逝,老二靠卖豆腐为生。老大和老三沿街乞讨,三个人生活都挺艰难。
  这天晚上,老大突然病倒了,病得很重,眼看就要死了。老三和老二坐在身边。老三流着泪说:“大哥,你还有什么心事没有?” 老大用低低的声音说:“我活了半辈子,从来没吃过鱼,现在就想吃-点鱼。” 老二听了说:“大哥,这时候鱼池早已封了。” 老大又用哀求的声音说:“来一点鸡肉也行。” 老二又说:“这时的鸡早已上架了。” 老三白了老二一眼,说:“大哥,你先等一会儿,我出去一下。” 老三回到自己的破屋里,拿出了他几年来保藏下来的几文钱,去街上买了一条小鱼。回到家里,小心翼翼地做熟,盛到一个破碗里,两手捧着送到大哥面前说:“大哥,你先吃点吧,你的病会好的。” 老大眼含着泪吃下了这条小鱼。后来,在老三的关怀下,身体渐渐好了起来。
  有一次,老大协助知府破了一个大案,立了功,知府提拔他做了一个县的县令,但是,他并没有多少钱。
  老三听说老大当了县令,就来找老大,老大很热情地接待了他。
  老三在这儿住了三天,老大问他:“老三,你说这儿好不好?” 老三说:“大哥,我看这儿挺好,就是路不大直,弯弯曲曲的。” 老大听了以后,马上对手下人说:“我要把这儿的道开宽取直。” 这儿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拿着银子来对老大说:“大老爷,你如果修路,就要拆我们的房子,拆了房子我们上哪去住啊?这些银子你收下,我们求你不要修路了。” 老大听了,也觉得有理,就说:“好吧,这道我不修了。” 那些人走了以后,老大对老三说:“为了大家,这道我不修了。” 老三说:“你做得很对。” 老大又说:“我把这些银子送给你,你拿回去做本钱开个酒店吧。” 老三带着银子回到家,盖了三间新房子,开了一个酒店。
  老二听说这件事后,也来到老大这儿。老大像接待老三一样接待了他。
  过了几天,老二对老大说:“大哥,我看这个地方的路不直。” 老大听了,说:“鸡上架,鱼封池,你管我这儿的路直不直。” 老二听了,满脸通红,偷偷地回家去了。
  拜年一个老员外有三个女婿,大女婿是个举人,二女婿是个秀才,三女婿是个商人。过春节时,三个女婿去给他拜年,酒喝到高兴的时候,老员外要三个女婿作诗。
  大女婿问:“以什么为题呢?” 员外说:“就以我的马为题吧。” 大女婿略一思考,就作了出来: 火上烤鹅毛, 丈人骑马到南窑。
  骑去又回来, 鹅毛还未焦。
  员外捋着胡须连声夸奖:“做得好!做得好!” 二女婿不甘示弱,张嘴就来: 水上浮金针, 丈人骑马到山根。
  骑去又回来, 金针还没沉。
  员外高兴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不错,不错。” 轮到三女婿,三女婿傻眼了。丈母娘看到三女婿脸红脖子粗的样子巾觉没脸面’转身就走。不想,一转身放了个屁,这一下三女婿来了灵感- 丈母娘放个屁, 丈人骑马到西地。
  骑去又回来, 屁眼还没闭。
  上寿严父八十大寿时’三女婿要去给岳父上寿。三闺女寻思,爹爹肯定又要讧二个女婿作诗’老三没有学问,不提前准备好,恐怕要出丑,便作了一首,‘”一畦蒜’喜鹊里头站。岳父寿诞日,都来吃喜面。”让老三背下藏杏三剿些牛二虎之力’就是想不住“吃喜面”三个字。媳妇没办法,就用布V-1IIRfwg-,在老三腚上,让他想不住时就摸一下。产人家里’热闹非凡,三个女婿殷勤地给丈人敬酒。丈人满面红光,手秒穆对三个女婿说“你们每人作一首诗来助酒兴,怎么样?”三个女婿都况好’请丈人出题。丈人说·“你们从南园中随便找一样为题作吧。”~冬女婿略一沉思,随口吟道“南园一畦麻,喜鹊里头来。岳父寿诞日,都来喝喜茶。”一…女产胥眨了一下眼,跟着吟道“南园一畦韭,喜鹊里头走。岳父寿诞日,都来喝喜酒。”一三女婿因准备在先,不用思考,张口就来“南园一畦蒜,喜鹊里头站。岳父寿诞日’都来”’忘了“吃喜面”三个字,一伸手摸到了腚上那块面,高兴地说:“都来吃我腚上这块面。” 献新六月天下来了新麦,女婿要到丈人家出门,俗称“献新”。
  有这么一个女婿到丈人家出门,喝醉了酒,躺在炕上睡觉,枕头掉到了地上。小姨子看见了,便拣起来,扶着姐夫的头,把枕头放在头底下,姐夫顺手扯住了小姨子的袄角,欲行非礼,被小姨子一巴掌打开了。说道:“扶枕是好意,不该扯奴衣。生下姊妹俩,不做一人妻。可恼。” 小姨子的话正好被小舅子听到了,小舅子非常生气说:“没睡假装睡,没醉假装醉,此事谁不会。可告。”于是,将姐夫告到了县衙。
  县官把女婿传了去,问是怎么回事。女婿说道:“酒醉心内迷,做事我不知。只当小孩娘,不知是他姨。后悔。” 县官听了,说道:“一家无大小,此事没法了。看着亲朋面,也就可拉倒。退堂。” 学说话这一家有个儿子,傻头傻脑地不会说话。他爹爹给了他几两银子,让他出去学说话。
  他拿着银子,走到一座大山下,看到吊崖上有两个人在割树。只听一个说:“吊崖上割锯,有站处无坐处。”他一听这句话不错,便给了人家一两银子,学会了这句话。
  他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条河边,看到了两个人在独木桥上走,只听一个说:“双桥好过,独木难行。”他觉得这句话也挺好,又花了一两银子学会了。
  再往前走来到一个打麦场,看见一条狗朝着一个人龇着牙。那个人拿着木耙去打那条狗,边打边说:“老母狗你不用龇牙,照腚上给你一木耙。”他听了,又花了一两银子学会了这句话,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一天他到丈人家出门,丈母娘听说这个三女婿有点傻。便想试试他到底傻不傻。进了屋,丈母娘只搬了两条凳子让大女婿、二女婿坐。三女婿站在那里,想起了学的第一句话,便说:“吊崖上割锯,有站处无坐处。”丈母娘一听,心想:“哟,听三女婿说这话还蛮有学问呢!一点也不傻。”便搬了条凳子给三女婿坐。
  吃饭时,为了进一步试试三女婿,丈母娘只给了他一根筷子,他拿着这根筷子,想起了学的第二句话。便说:“双桥好过,独木难行。”丈母娘一听,高兴得要命,“三女婿一点也不傻,大女婿、二女婿也说不出这样的话来。”丈母娘马上改变了态度,对三女婿是高撮奉敬的。
  吃完了饭,往家走时,丈母娘亲自把三女婿送到大门口,笑着对三女婿说:“有空再来玩。”这时三女婿想起了学的第三句话,便对丈母娘说:“老母狗你不用龇牙,照腚上给你一木耙。” 作诗招亲古时候,有个宰相想给两个女儿找个有学问的女婿,打出广告,要作诗招亲。七个翰林学士前去应试。宰相出了题: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为题作一首诗。只见一个面如冠玉、口若含珠的翰林学士,沉思片刻吟道:“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买得五六七分粉,装扮八九十分娇。”宰相听了,面露微笑,暗暗点头。其他六个翰林只觉不如,便告辞回去。
  宰相为了进一步试试这个翰林的学问,又让他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倒过来作一首诗。这个翰林略一思考便作了出来:“十九夜月八分圆,七个翰林六个还,五更四点鸡三唱,大小二乔伴我眠。”宰相非常高兴,便把两个闺女嫁给了这个翰林。
  自讨没趣有一座桥,名叫“增和桥”。一天,一个歪和尚和一个酸秀才从桥上经过’看见河边有几个村姑在洗衣服,忽而起了邪念。歪和尚晃着光头吟道。“有土也念增,无土也念曾。去了增边土,添人便念僧。僧僧僧,谁不爱,叫声大姐随我来。” 酸秀才背着手跟着吟道:“有口也念和,无口也念禾,去了和边口,添斗便念科。科科科,谁不爱,叫声大姐随我来。” 村姑们听了很生气。一村姑略一思考,回敬道:“有木也念桥,无木也念乔,去了桥边木,添女便念娇。娇娇娇,谁不爱,爱我胸前两大块。奶得秀才中了举,奶得和尚升了界。” 和尚和秀才听了,自感羞愧,无言以对,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这些故事,有的文雅一点,有的粗俗一些。文雅也好,粗俗也罢,在那个没有电视、电影,文化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里,这些故事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欢乐,是那个年代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食粮。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高建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