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王家与“一门四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695
颗粒名称: 上王家与“一门四英”
分类号: K925.23
页数: 6
页码: 1056-1061
摘要: 上王家村位于村里集镇东北部,在上门家与下门家中间和两个村相隔都是2里。明朝洪武年间,上王家村王姓由小云南崖头村迁至莱阳亭儿山,永乐年间遭水灾,又迁至蓬莱黄水河上游“苇席夼”居住,故取名为温石上王家,后简称为上王家。该村1954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建立上王家大队,1984年改为上王家。现有王、门、孙、姚、李、姜、崔、赵等362户,950多人,1763亩耕地。上王家村东有个地方叫管家洼,在王姓之前,有管姓人家在此居住。上王家村东北面有个高媾,名叫“仙人道”。上王家村西北面有个杏子沟,杏子沟有一山泉名叫“哭井”。抗日战争时期,上王家村一户人家被誉为“一门四英”,蓬莱县政府曾授“一门四英”牌匾予以表彰。
关键词: 村里集镇 上王家村 管家洼

内容

上王家村位于村里集镇东北部,在上门家与下门家中间和两个村相隔都是2里。明朝洪武年间,上王家村王姓由小云南崖头村迁至莱阳亭儿山,永乐年间遭水灾,又迁至蓬莱黄水河上游“苇席夼”(后改为温石夼)居住,故取名为温石上王家,后简称为上王家。该村1954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建立上王家大队,1984年改为上王家。现有王、门、孙、姚、李、姜、崔、赵等362户,950多人,1763亩耕地。
  上王家村东有个地方叫管家洼,在王姓之前,有管姓人家在此居住。村西有个地方叫西老宅口,是百马刘家居住地。相传,刘家饲养了99匹马,每日赶马到村北高1.的湾里饮马,到了高1便变成了100匹马,后来,刘姓人把自家的99匹马身上系上了红布,到了高1,发现有一匹马没有红布,便上前去抓’这匹马一头钻到了湾里,不见了踪影。后来,人们便把村北高媾叫“马岭顶”,高媾上的湾叫“饮马湾”。
  上王家村东北面有个高媾,名叫“仙人道”。相传,很早的时候,村里有个人外出办事,办完事已是晚上八点多了,便急急地往家赶,当走到东北媾时,见这里变成了一个集市,集市上人来人往,卖什么东西的都有,热闹非凡。这个人懵懵懂懂,忘记了回家,在此逛起了集市,又买了一口锅。逛了一段时间’感到有些累了,便把锅扣在地上,坐在上面休息。鸡叫了,天亮了,集市没有了,他也清醒了,这时,他看看腚底下还坐着一口锅。大家都说,这是仙人们在此赶集,因此,便把东北媾取名为仙人道。
  上王家村西北面有个杏子沟,杏子沟有一山泉名叫“哭井”。相传,有个商人’辛苦半生,挣得半个月亮大小的金块,便揣在怀里往家走。走到杏子沟时’口渴了,便趴在山泉处喝水,不想,金块从怀里滑出,掉进了山泉里,再也找不到了。这个商人便坐在山泉边大哭不止,可哭干了眼泪也没有用,从此’人们便把这个山泉叫做哭井。后来,有人去挖过,可金子始终也未挖到。
  过去’上王家村东有个王姓家庙,是清朝中期王仁基领头修建的,家庙有四间房大小,里面供奉着王姓祖谱。后来,有一个叫王半城的人,从家庙里偷走了祖谱,因其在关东打死了皇室国舅,全家被杀,祖谱失踪,因此,王姓前十八世无法查证。新中国成立前,家庙改成了学校,培养了不少的人才。直到1968年,上级拨款,村里在北1盖了12间学校,家庙才退出了历史舞台’20世纪80年代家庙被拆。据说,家庙前有一棵山枣树,高有三丈,怀抱粗细,实属胶东一绝,可惜,1958年被砍伐。
  清朝康熙年间,王姓家族有一人与和坤的母亲搭伙(居住在一起),被御封为“齐王”。后来因想家,非要回上王家村不可。临走时,和坤的母亲在他的棉衣里偷偷地缝了不少的黄金,路上,他嫌棉衣太沉,丢掉了。在村里住了一段时间,要回京城时,和坤已被抄家。
  清朝末年,上王家人王连忠在宋庆帐下当马夫。一次,在东北抗日战斗中’军队后撤,丢了四马车军火。王连忠独自一人把四马车军火押回营地,受到宋老帅的重用,后任马队给养员。
  抗日战争时期,上王家村一户人家被誉为“一门四英”,蓬莱县政府曾授“一门四英”牌匾予以表彰。
  “一英”门行公,1938年参加革命,怕村里的汉奸告密,把名字改成了王荣。当时,三军二路刚成立,王荣成为一名战士,后历任胶东蓬黄战后指挥部一纵队四大队通讯员、第二军分区警卫五营二连班长、第二军分区黄县大队二连副排长、排长等职,1950年转业后任山东省博平县政府工商所副科长。
  “二英”门惠卿,是王荣的妻子。门惠卿16岁入党,1940年参加革命后,改名张荣。1941年张荣与王荣相识结婚。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1942年,张荣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女儿。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不影响工作和战斗,她把生下来不到半个月的女儿寄养在老乡家里,继续随八路军转战南北,抗战胜利后,老乡捎信告诉张荣,她的大女儿因为得了痢疾无钱医治,已离开了人世。
  “三英”门行礼,是王荣的二弟。1939年参加革命,1940年春,日本鬼子扫荡蓬莱地区,门行礼随部队作战时,在今小门家镇柞树庄村后河东山上负伤,腿部挂彩。门行礼找了一处山洞藏了起来,因被人出卖叫鬼子抓去。年轻的门行礼宁死不肯出卖同志,后被鬼子押至后河村口斩首示众,英勇就义。
  “四英”门行智,是王荣的三弟。1945年参加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战五年,在南京整训五师铁三团三营机枪连任排长等职务。1957年转业。
  当年的门家,从大哥到小弟,都曾参加革命,最小的妹妹也参过军。抗战时期,村里的汉奸从门前过,都指指点点地说门家“一家八路”。“一门四英”的牌匾在1945年前后由县政府授予,当时正是形势最紧张的年代,那块用红漆写着“一门四英”的一米多长、半米多宽的牌匾被到处藏匿。后来送到村南的一个山洞里藏匿:由于山洞潮湿,红漆脱落,拿回来时已基本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
  上王家村人爱国爱家,抗日战争时期,涌现了不少的抗日英雄。
  姜铁民,原名姜厚湖,1938年参加革命,是新华制药厂创始人之一。1946年,姜铁民从大连港坐船,为八路军送药,因叛徒出卖,被敌人扔进了海里,英勇牺牲。时年34岁。
  王希成,1942年参加八路军,先后参加了四平战役、塔山阻击战,其所带领的122师364团2营2连被命名为“拥政爱民模范连”。在解放平顶山时,他一人打下敌人三辆装甲车,解放湖南赵家堡时,他带领一个连消灭了敌人一个团。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王希成共受伤18次。1950年获一等功勋奖。后任122师364团团长,1958年转业广东,先后任潮安县委书记、汕头广播电台台长、侨务局局长、外事办主任等职。现已离休。
  在上王家村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 猫狗不对头相传,古时候有个老汉养着一只猫和一只狗,他们一块下地,一起吃饭,十分友好。
  一天’老汉要出门去,就叫猫、狗兄弟俩去耕地。老汉走了,猫狗就下地去了。猫干了一会儿,觉得挺累,就不干了。心想:反正主人不在,他也不知道我耕了多少,躺下歇会再说。猫便找了个朝阳的地方躺下了,日头照在身上暖烘烘的,一会儿便睡着了。等它醒来一看,狗把地都耕完了。猫想:要是主人知道我没耕地可不坏了事。于是,便想了个坏主意,在狗耕的地上都踏上自己的脚印,然后喜滋滋地回了家。
  傍晚,老汉回来了,猫赶紧迎上前去,说道:“狗光知道去玩,我把地都耕完了。”狗一听忙上前分辨。主人也不知道谁说得对,正在为难时,猫说。“咱们到地里看看不就一清二楚了吗?”老汉觉得有道理,就跟着它俩来到地里,只见满地都是猫蹄印,一个狗蹄印也没有,狗有口难辨。老汉见狗不干活还狡辩’气得抓起个棍子就打狗,狗掉过头来就咬猫。猫一看不妙,撒腿就跑,爬到一棵大树上,好容易躲过这一灾难。这下,猫和狗可结下了冤仇。从此以后,狗见了猫就咬,两个成了死对头。
  下雪的由来很早很早以前,地上洪水泛滥,百姓缺衣少穿,死的死,亡的亡,哀嚎遍野’尸首遍地。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就派手下的一个神使来到凡间,制止了洪水。可是,水患既除,饥荒仍在,人们仍然没有吃的,更没有种子下地。玉皇大帝便命令每年的最后一个季节下白面。这下人们有吃的了,白面多得吃也吃不完。
  一日’玉帝突然心血来潮,要到凡间去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来到凡间,见到处都是白面,心中高兴,可看到有的白面都发了霉,又有些不悦。于是玉帝便化作一个乞丐,敲开一家大门,看到一位妇人正在烙着一张白面大饼,就祈求说:“大嫂,给点吃的吧,我快饿死了。”这位妇入一看是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感到恶心,便没好声气地说“臭要饭的,这饼是给孩子垫腚用的’怎么能给你吃。”说完,从别处拿出一张发了霉的饼丢给了玉帝。玉帝气得哼了一声,便化作轻风不见了踪影。
  玉皇大帝回到天庭,马上传旨:“从今以后不许下白面,只许下白雪。”自此,天上就再也不下白面了,人们就再也不敢浪费粮食了。
  吝啬亲家俩有这么亲家俩,一个住在南山,一个住在北海。
  一天,北海亲家请南山亲家吃饭。南山亲家好久没尝到鱼味了,席间,上了一盘子鱼,南山亲家夹了一块鱼子刚填到嘴里,北海亲家开口了:“哎,我说亲家,你看你,这一口吃了多少条鱼啊。”一句话说得南山亲家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弄得脸红脖子粗。
  南山亲家吃了亏,心中有气。过了些日子,也请北海亲家来做客,吃小米干饭。北海亲家好久没吃小米干饭了。刚夹起一块干饭填到嘴里,南山亲家说道:“哎呀呀,亲家,你看你,这一口能吃多少亩谷子呀。”北海亲家也只好放下了筷子,饿着肚皮回家。
  懒汉从前,有一个懒汉,整天好吃懒做,坐吃山空。过年时家里穷得一粒米也没有,可又怕外人笑话,又想过年讨个吉利,于是,便写了一副对联贴到门上。上联:今年过不去,下联:明年看家境,横联:我还不服。
  恰巧一个秀才路过这里,看了看对联,就又写了一副贴在上面。上联:今年竹子筛,下联:明年马尾箩,横联:俯伏在地。
  大年初一,懒汉睡到半头晌才爬起来,一开门,见对联换了,只得自认倒霉:“老天爷都不让我富有,我还是懒下去吧。” 不孝媳妇从前,有这么一家,男人结婚一年就得病死了,撇下了妻子和刚生下的儿子。妻子吃糠咽菜,含辛茹苦,好容易把儿子拉扯大,娶了媳妇。
  儿子非常孝顺,每当家里做了好吃的,总要媳妇先送给母亲,然后自己再吃。一开始,媳妇没说什么,可时间长了就不愿意了:“你妈妈什么活也不干,供她吃就不错了,还送什么好吃的。” 儿子说:“我爹死得早,是母亲一把屎一把尿把我拉扯大的,现在,母亲上了岁数,干不动活了,该是我们孝敬老人的时候了。”媳妇听了,嘴上没说什么,心里是老大不情愿,常背着儿子干些对不起老人的事。
  有一天过节,家里包了饺子,儿子让媳妇先送一碗给母亲,媳妇说:“等咱吃完了再送吧。” 儿子说:‘’不行,必须母亲吃了,我们才能吃。” 媳妇心里窝了一肚子火,可又不能表露出来,便端着饺子出了家门,这时,圈里的猪“嗷嗷”叫了两声,媳妇听了,一气之下便把饺子倒进了猪槽里。
  停了一会儿,媳妇回来了,儿子说:“饺子给母亲送去了?” 媳妇说:“送去了,妈妈吃完了我才回来。” 吃完了饭,儿子到母亲那儿去探望,问母亲:“今天的饺子好吃吗?” 母亲说:“饺子?哪来的饺子?” 儿子说:“是我让媳妇送给你的。” 母亲说:“别说吃饺子,到现在我连饭还没吃呐!” 儿子说:“媳妇告诉我你吃完了饺子她才走的。” 母亲说:“我若吃了饺子,天打五雷轰。”话刚说完,从天边上过来一块云彩,“咔嚓”一声响雷,震得山摇地动,一会儿,云没了,天晴了。
  儿子回家一看,圈里的猪被打死,肚子破了,流出了嚼碎的饺子。进屋一看,媳妇也被打死了。
  人们都说:“做儿女的要孝顺,不然,老天爷也会惩罚你的。”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高建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