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庙”的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625
颗粒名称: “小姑庙”的传说
分类号: I277.3
页数: 3
页码: 952-954
摘要: 大柳行镇时金河村村南老磁山北面有一处大悬崖,早年曾有一座小姑庙就建在这个垂直高耸的悬崖峭壁上部,上下能有四层楼那么高,悬崖下面是斜坡,全是裸露的大石硼和一块块突出的大石头,可以说是山石险峻,坡陡路滑。站在小姑庙的遗址处,让人们有一种肃然起敬、身临圣地的感觉。据时金河村的老年人讲述:小姑庙始建于唐朝,明朝期间曾进行过修缮,后来清朝乾隆年间又再次对小姑庙进行修整、维护。小姑庙空中飞人大难不死的这件事轰动了周围四乡八邻,村里人众说纷纭,有的说:“这是小姑奶奶显灵行善事!”从那以后,小姑奶奶与老麦糠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
关键词: 大柳行镇 金河村 “小姑庙”

内容

大柳行镇时金河村村南老磁山北面有一处大悬崖,早年曾有一座小姑庙就建在这个垂直高耸的悬崖峭壁上部,上下能有四层楼那么高,悬崖下面是斜坡,全是裸露的大石硼和一块块突出的大石头,可以说是山石险峻,坡陡路滑。
  庙早已不存在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一堆堆倒塌的残砖及围墙基石和已经风化了的石臼,据说这是当年庙上尼姑们生活用的东西。现在这座庙的现场还能看到一些信奉者摆放的供品和在周围树上挂的红布条条等,也时常看到有人来此烧香、烧纸。站在小姑庙的遗址处,让人们有一种肃然起敬、身临圣地的感觉。
  据时金河村的老年人讲述:小姑庙始建于唐朝,明朝期间曾进行过修缮,后来清朝乾隆年间又再次对小姑庙进行修整、维护。当时的小姑庙设计讲究,建筑美观,庙内有几根雕刻图案的大石柱子支撑着,围墙内古树参天;庙的东侧、南侧、西侧都是庙的围墙,正南则是小姑庙的庙门,院内有一口大钟悬挂在钟楼上。庙内正中供奉着小姑奶奶的鎏金神像。小姑奶奶神座前的大香炉,终日香烟缭绕,朝拜、敬香者络绎不绝,庙内有僧人看护管理,物有定所,工整有条。
  相传小姑庙的小姑奶奶是一位专为人间办好事、做善事的神仙,人们大事小事都去求小姑奶奶保佑,特别是有病有灾的一求就灵,很快就好,灾难也会化险为夷。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日在时金河村赶庙会,人们都带着香火到山上的小姑庙进行膜拜。庙会上扭秧歌的、唱大戏的、耍光景的、卖艺的,各种民间文化活动热闹非凡。前来赶庙会的入中,有来自周围三个县几十个村庄的村民百姓。来的人都是先到山上拜完小姑奶奶以后再去赶庙会,以后直接回家,也没人在庙会上吃饭,以此表达对小姑奶奶的虔诚之心和敬重。
  据传,时金河村有一位老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德高望重。有一次,这位年长的老人拿着工具上老磁山拾草。这位老人拾完了草来到小姑庙前,抽袋烟歇息一会。老人抽完了烟,站起身来,绕小姑庙周围走走看看,东张西望地观赏着周围的水光山景,好奇地走到西边的悬崖边往下看。突然来了一阵风,一不小心老人被风吹下悬崖,只听老人在半空中喊了一声“妈妈呀!”后来便轻轻地落到悬崖下的大石硼上,安然无恙,毛皮未破。这位拾草的老人爬起来左看看右看看没有什么伤痕,感觉很神奇,于是便双膝跪下,朝小姑奶奶庙拜了三拜。然后幸运地背着草回到家中,对家人叙说了此事的经过,家人们一阵惊喜地说:“人做好事终有好报,是小姑奶奶保佑了你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于是他就给小姑奶奶送上了香火以谢大恩。
  小姑庙空中飞人大难不死的这件事轰动了周围四乡八邻,村里人众说纷纭,有的说:“这是小姑奶奶显灵行善事!”有的说:“此人空中旋体大喊小姑奶奶是妈妈,是娘救了儿子!”还有的说:“神气就在这紧要关头上出现!”后来人们把这位大难不死的老人称之为“老麦糠”。从那以后,小姑奶奶与老麦糠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洪昌
责任者
王有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