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狐情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622
颗粒名称: 人狐情深
分类号: I277.3
页数: 6
页码: 943-948
摘要: 在蓬莱东南部有座九目山,南邻磁山,北面大海,山势陡峭,怪石嶙峋,青松翠柏,遮云蔽日,蒿草丛生,荆棘遍地,泉水淙淙,鸟语花香。山虽然不太高,但远近闻名。据传山中有狐仙,经常化作人形,济贫救困,乐善好施,慷慨解囊,助人排忧,能给善良者带来安乐,也能给勤奋者带来收获。因此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到山上古庙进香的人络绎不绝,乞求狐仙保佑,万事如意,喜庆吉祥。朝廷三年集中全国举人会考一次,称大比,大比中榜者头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其余称进士。于是,便热情招待,又是让座又是敬茶,言谈中说及到家族排了辈分,王秀才应称会长为叔父,随后会长便给王秀才安排了午饭。
关键词: 蓬莱 九目山 狐仙

内容

在蓬莱东南部有座九目山,南邻磁山,北面大海,山势陡峭,怪石嶙峋,青松翠柏,遮云蔽日,蒿草丛生,荆棘遍地,泉水淙淙,鸟语花香。山虽然不太高,但远近闻名。据传山中有狐仙,经常化作人形,济贫救困,乐善好施,慷慨解囊,助人排忧,能给善良者带来安乐,也能给勤奋者带来收获。因此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到山上古庙进香的人络绎不绝,乞求狐仙保佑,万事如意,喜庆吉祥。
  话说清朝道光年间大兴科举,考期都在秋季,所以也叫秋闱。当时规定在县级考中的叫秀才,在州府考中的叫贡生,在省城考中的叫举人,每年考试一次。朝廷三年集中全国举人会考一次,称大比,大比中榜者头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其余称进士。
  有一年秋闱后,文登县大水泊村有位19岁的王秀才到登州府拔贡未中,心情不快,怏怏而返。这位王秀才因是贫寒农家子弟,没钱雇脚力,只好步行赶路。他背着行李走出蓬莱县城,当天晚上赶到潮水集宿了一夜,第二天早饭后,便顺蓬福大道向东而行,走至蓬莱大季家巨峰村时,正逢集日。王秀才边走边向集市两旁观望,在集市东头,看到有位40来岁的男子用网袋装着一只纯白洁净、毛梢发亮的小狐狸在高声叫卖:“卖小狐狸啦,你看小狐狸的毛梢多光滑,这是百年一见的白狐呀!”王秀才走到卖狐人跟前仔细一看,知道这是一只幼狐,一双淡蓝的眼睛,眉目清秀。小狐狸看到王秀才后便两眼淌出泪水,可怜兮兮的样子,王秀才看这情景,心中十分怜悯,便对那卖狐人说:“这只小狐狸你要卖多少钱?”男人道:“给制钱二百文就卖。”王秀才摸了摸腰包说:“好吧。”说着就取出二百文钱付给那男子,便提起网袋出了巨峰集向东走去。当走到巨峰东媾时,他把小狐狸从网袋里放了出来,口中自语道:“小狐狸呀小狐狸,我在这把你放了,赶快往大山里跑吧,以后千万别再被人捉住。”可是,那只小狐狸并不急于逃跑,而是把四条腿趴在地上朝着王秀才直摆尾巴,这分明是在向他拜谢,那样子实在叫人爱怜。王秀才用手拍了拍小狐狸的脊背,摸了摸它那雪白光亮的毛梢重复道:“快走吧,顺着没人的地方跑,路上要小心保重。”小狐狸这才站起身,朝东南方向的九目山一溜烟飞奔而去。王秀才看着那只小狐狸跑得无影无踪后,这才背起行李继续向东奔走。快近中午时分来到了九目山北边的树夼王家村。他走进村庄找到村会,向会长说明了自己的来历。会长一听他是个过路的秀才,而且还是在老爷爷辈从本村迁出的后代,与自己是同宗同族。于是,便热情招待,又是让座又是敬茶,言谈中说及到家族排了辈分,王秀才应称会长为叔父,随后会长便给王秀才安排了午饭。
  午饭后,王秀才对会长说:“大叔,小侄在家常听爷爷讲,老家九目山上有十大天然美景,小侄想下午去逛一逛,麻烦大叔安排小侄在村里住上一宿,也顺便借此机会明天早晨参拜家庙宗谱。”会长说:“太好了,等我派个人上山给你带路。”王秀才说:“现在正是秋收秋种季节,家家户户都挺忙,就让小侄自己去吧。”会长说:“山高路险,你对路径又不熟悉,这样吧,我给你画一张上山去的线路图,照图行走方便些。”说完他便拿起笔在纸上标出一条上山的路线。王秀才拿在手中,仔细看过一遍,恭恭敬敬向会长行了一礼,便直奔九目山而去。他按照会长画的路线,从王家南媾走向九目山北坡小顶,略一喘息又奔向九目山二顶,在二顶顶巅偏东南处,有一座石崮,上面搁着一块下窄上宽的大青石,如同一只在海上捕鱼的小帆船,这就是九目山十大景观之一的飞来石船。王秀才想,石船这个名字起得实在恰如其分,惟妙惟肖。他在那儿逗留片刻,便按照路线图,抓松扶岩朝着九目山主峰继续攀登。当爬上楼陡(山石名)顶巅时已累得浑身是汗,他敞开衣襟迎着习习秋风举目远眺。山的东北两面是片汪洋大海,水天一色,波浪起伏,渔帆点点;向西向南是连绵群峰,山峦重叠,茫茫苍苍。尔后,他低头朝山下俯瞰,西边峭壁陡直,峭壁下的小溪流水潺潺;东南北三面近处是漫漫山坡,松树浓密,荆棘丛生,在萧瑟秋风中,发出如泣如诉的呜咽声。
  王秀才面迎秋风,赏览秋景,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联想此次在府学考试中耳闻目睹的种种营私舞弊现象,使他怒气填膺,识破红尘。他在顶巅周边辗转徘徊,左顾右盼,看过了十大景中的葫芦瓢,葫芦碗、大炕、小炕,这都是传说中古代东海神仙聚会的地方,留有不少传奇故事。王秀才被景色迷住,流连忘返,猛抬头看到一轮红日已近西面的女王山。这秋天的夕阳就像滚动的车轮,一瞬间,便没人群山背后。于是,他便急忙顺来路回返,可是,当他一脚高一脚低走到山半腰时,夜幕已经降临,周围灰蒙蒙一片,上山时走过的那条崎岖小路已被夜色掩盖。他左转右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无论如何也走不出眼前这片树林,辨认不清方向,只好停下脚步四处察看。他正在惶恐优愁之际,忽然看到在左前方的山谷中有灯光闪烁。他顿时觉得有了希望,马上摸索着朝灯光奔去。到了跟前定睛一看,竟是一座有三间草房的独户农舍。他站立门前犹豫片刻,用手轻轻敲了敲农舍板门,随即听到屋内有女子的声音,问道:“谁呀?”王秀才很不好意思地答道:“对不起,我是过路人,在这儿迷了路,请帮我指点一下路径。”话音刚落就听草房门板“吱”的一声开了一条缝,依稀看到一位少女的面庞,从门缝向外张望。当她看清是王秀才站立在门外时,就赶紧把门打开,同时欢快地向里屋喊道:“爷爷快来,是我的救命恩入到了。”顷刻,便有一位雪须白发、面目清瘦、精神矍铄的老者从里间走出,向王秀才拱手抱拳道:“恩人快请屋里坐。”王秀才向老者深鞠一躬还礼道:“天色已这般时候,敲门打扰您老人家实在过意不去。”老者道:“恩人别客气,快请进屋说话。” 王秀才进屋坐定后,借着微弱的灯光把屋内扫视了一遍。小屋虽不宽敞,但却收拾得十分洁净,中间正屋靠北墙安放着一张木制圆桌,桌子旁立着两只四方木凳,圆桌上摆着一盆枝叶繁茂,花朵盛开的夜来香,散发着浓郁的香味。东墙壁下放着一个铁铸的火炉,炭火正旺,炉上放着一把紫铜燎壶,壶中热水已发出“吱吱”响声。
  少女从里屋柜中端出茶壶茶碗,又从一个竹制的茶叶盒里把茶叶倒人壶中。少女提起燎水壶把开水冲入茶壶,略一停顿,便用纤纤细手给王秀才和老者各倒上一碗。事毕就垂手立于旁边。她不时地给二人添茶,显得温顺、麻利、勤快、落落大方。
  老者端起茶碗对王秀才说:“老夫是山野之人,无甚好茶招待恩人,这茶是老夫在附近山谷中采摘的几种山花野草熏炒精制而成,虽不甚香爽但对清火解渴十分奏效,请恩人品尝。”王秀才连忙称谢,举碗喝茶,刚吮一口,觉得味道确实特殊,喝了几口之后,顿觉心旷神怡,疲劳全无。这时,王秀才借着莹莹灯光,将站立在身旁的少女仔细端详,只见她粗衣布裙,村姑装扮,身材苗条,光彩照人。一张瓜子脸白里透红,恰似出水芙蓉;一双丹凤眼如同两潭秋水脉脉含情,两道弯眉又黑又长,如半月当空,柳叶飘舞,确有沉鱼落雁之容,闭花羞月之貌。她亭亭玉立在灯影之下,就像一只伫立枝头,跃跃欲飞的春燕。
  少女的姿容秀色打动了王秀才,一股暖流涌入心田,使他因拔贡未中的悲愤心情烟消云散,顿时感到满室生辉,豁然开朗,踌躇满志,春光明媚,似乎有点想人非非。
  正当王秀才意兴神迷之际,座旁的老者轻轻一咳,把王秀才惊得满脸失色,羞愧难当,自觉失态,赶忙起身告辞道:“晚辈打扰多时,现时已晚,就请老人家给晚辈指条出山之路,也好返回村舍,当感激不尽。”老者欠身道:“如此说来,老夫也不强留了,就让我孙女送恩人下山吧。”他转身从里屋的柜子里拿出一个精致木盒递在王秀才的手中,说道:“特备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请恩人笑纳。” 王秀才将盒盖打开一看,大吃一惊,原来里面装有约鸡蛋大小两块黄澄澄的金子。心中暗想:这祖孙二人口口声声称我为恩人,究竟是怎么回事?他越想心中越觉得蹊跷。于是,他谦问道:“有件事情晚辈弄不明白,我与你们素不相识,今天本是我登门打扰,可你们不仅热情招待还送我如此贵重的礼品,这究竟为何?恳请老人家告知。”老者道:“天已不早,恩人既然急于回村,老夫就不细谈,让我孙女在路上告诉你吧。” 王秀才推辞道:“小生无功不受禄,不应收此厚礼。”可老者执意让他收下,推来推去,互相谦让。这时少女急忙上前将木盒接过,抱在怀中,然后一手拉着王秀才走出家门。王秀才无可奈何,只好回身向老者深鞠一躬,说道:“老人家保重,晚辈告辞了,后会有期。” 少女拉着王秀才左转右转,不一会儿便走出那片密林,来到距树夼王家村约二里远一个叫石碓臼的地方。他急忙双手握住少女那绵软嫩滑的纤手说道:“好妹妹,我已认得回村的路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请回吧q不过有件事情我想问个明白,你和你爷爷都称我为恩人,临别时又赠我那么贵重的礼物,这到底是怎么个原委?”少女将那木盒塞人王秀才怀中,然后嘤嘤细语道:“我说了请恩人不要忌讳害怕。你不会忘记今天上午在巨峰集上,买了又放生的那只小狐狸吧?现在的我就是那只小狐狸的化身。恩人放我跑回家后,便对爷爷说了恩人相救的经过,爷爷算计救命恩人今天必定会来逛山,一定能有相见并报答你的机会。”接着,她指了指塞在王秀才怀里的那个木盒说:“我爷爷送给恩人的那两块黄金,是今年夏天发大水时,我和爷爷在九目山南面的时金河里捡到的。那是块天然毛金,请你拿回家后把它提炼成纯金,在村头买上几亩田园,与父母共享天伦之乐,不必再去操心什么科举之事了,考官成名发财之事,根本轮不到贫寒人家的头上,劝君专事农桑,安居乐业,丢掉名利,修身养性,过平民生活为好。” 王秀才听了少女这番肺腑之言,感动得潸然泪下,声音颤抖地说:“山青青,水碧碧,人生难得一知己。今日小生有缘遇到狐仙姑娘真是三生有幸,待我回家禀过父母之后,亲自来向妹妹求婚,不知姑娘意下如何?”少女簌簌落泪道:“你我是人狐之分,阴阳两界,恐怕夙愿今生难以实现。如果老天有眼,那就让我们来生再圆鸳鸯梦吧!”说完,她脉脉含情地道了声:“恩人多珍重。”然后,一条火线飞人山林之中。
  王秀才眼望着少女不见踪影,便怏怏地顺着原路返回树夼王家村会。那里早有四五个人在翘首相望,等候王秀才归来。当看到他安然无恙后便齐声喊道:“你可回来了,怎么这么晚?我们正要上山寻你呢。”王秀才满脸赔笑,把在山里迷路,幸遇好心人把他送出山的经过述说了一遍。会长说:“那你一定是遇见狐仙了。” 第二天清晨吃过饭后,王秀才便向会长请求,让他到王家祠堂参拜家谱。会长按他的要求开了祠堂的大门,王秀才虔诚地向家谱焚纸烧香三叩九拜,以表祭祀之心。会长把他搀起坐定后,王秀才从怀中取出一块老者赠给他的黄金说道:“这块金子请叔叔收下,等秋收过后,代我找木瓦匠把家庙翻新一下,以表示晚辈对祖先的一点敬意。”随后便向会长告辞上路返回家乡。
  秋收过后,王家村会按照王秀才的嘱托,用他捐赠的金块,把王家祠堂重新修建,并在院内栽植两棵片松和数十棵翠竹,使王家祠堂呈现一派古朴肃穆清幽典雅景象。
  王秀才回到文登大水泊家中拜见过父母,并将路上发生的事情如实禀告,家人都感到十分幸运有缘,其母还在家中立神位供奉,时常怀念九目山狐仙。
  尔后,王秀才便按照少女临别的嘱咐,把所赠金块变卖成银两,在村后购买了二十余亩田园,随老父在家躬耕,从事农桑,过上了自由自在,悠闲清静的田园生活。转过年又娶了一位邻村的贤良美貌女子为妻,成家立业。无独有偶,这妻子的长相和九目山的狐仙少女非常相似,如同孪生姐妹,王秀才心中不免有几分猜疑,把妻子当成心目中的狐仙妹妹。从此,他对科举做官心灰意冷,不再耗费精力向往仕途了。
  自从王秀才娶妻后,家业开始一天比一天兴旺,成为当地富户,然而他吃水不忘打井人,经常助人为乐,资困帮穷,修桥补路,捐赠公益,深得百姓爱戴敬慕。
  有一天,王秀才在自己的柴房里发现一张雪白的狐狸皮,心中明白了八九分,知道这是爱妻之物。他不动声色地将毛皮藏好,谁也不知半点内情。
  当爱妻发现自己的毛皮不知去向时,便焦急地问丈夫:“夫君,你曾见过一张毛皮没有?”王秀才见妻子急切的样子便说出了藏皮的真相。王秀才说:“你虽是狐狸所变,但我要和你白头偕老,永不分离,我若变心,遭雷劈死,因为我们早有姻缘,所以我不让你再回仙界。” 爱妻见丈夫真诚无邪,信誓旦旦,便说:“好吧,要断我后路,除非把毛皮烧掉。夫君,我也愿意和你恩恩爱爱,守望幸福,百年好合,你就把毛皮烧掉吧。” 王秀才把毛皮找出来,放进锅灶底下,点火燃尽。
  当毛皮燃烧之际,爱妻痛得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只见一道金光闪耀,瞬间消失,爱妻从地上爬起来,变得更加标致,美若天仙。王秀才将她紧紧抱住,心疼得泪水涟涟,说道:“我的好妹妹,你终于来到凡间,圆了咱们的鸳鸯梦。” 爱妻说:“夫君,我再也走不了啦!我已脱胎换骨,永留人间。” 王秀才和妻子都笑了,笑得那么温馨、惬意、灿烂、开心。
  说也怪,王秀才娶妻的前几年,家业虽然如日中天,但尚未有子。自从爱妻转世以后,便连生三男二女,且个个聪慧安康,使王家后继有人,代代发达,名扬胶东。
  有诗曰:天道酬善又酬勤,人狐相爱情深深。关护生灵终有报,自然和谐满园春。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殿顺
责任者
张洪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