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611
颗粒名称: 大金坡
分类号: P931.2
页数: 2
页码: 915-916
摘要: 从强家沟村朝西走去,往西南方向进入第三条沟,名叫绿豆沟。进入绿豆沟继续向前走,可以看到两个沟谷。正南的叫南岙,偏西的叫西岙。两岙所夹的岭背顶上叫“雕箭”,是强家沟山的制高点。20世纪60年代初,地质勘探队在山头竖立起三角形木架子,据说是为飞机指航。“雕箭”下面便是远近闻名的大金坡了。这大金坡古代就有人在此开矿采金,留下一个大石坑。这个消息立即传遍了十里八乡,人们纷纷拿起工具来大金坡周围挖坑开洞采金。在强家沟村,有以景取名的石老公,有以金命名的大金坡,有以盛产榛子取名的榛子沟,还有杜鹃鸟多的布谷顶,满山都是花岗岩的韩家山等。
关键词: 强家沟村 大金坡 “雕箭”

内容

从强家沟村朝西走去,往西南方向进入第三条沟,名叫绿豆沟。进入绿豆沟继续向前走,可以看到两个沟谷。正南的叫南岙,偏西的叫西岙。两岙所夹的岭背顶上叫“雕箭”,是强家沟山的制高点。20世纪60年代初,地质勘探队在山头竖立起三角形木架子,据说是为飞机指航。“雕箭”下面便是远近闻名的大金坡了。
  这大金坡古代就有人在此开矿采金,留下一个大石坑。传说有一天邻村河西人应该来打水清坑,他们来到一看,坑边有一小死孩,便谎称他们不该来,找个理由回去了,掌柜的便让东石硼村的人来打水清坑。待东石硼村的人来一看,坑边是一个小金娃娃,遂将小金娃娃抱回去,结果东石硼人发了大财,这一说法流传至今。现在这里还可看见坡上有一大片石垃子,那便是过去挖金人留下的痕迹。
  20世纪70年代中期,有地质勘探队探测到这里地下含磷,蓬莱县政府便在大金坡下建一磷矿,开山挖洞挖磷石,忙活了几年,横穿山洞近百米,但因磷矿石的品位太低没有开采价值而停产,磷矿那一片房屋后来又成了大柳行农中的校舍。
  20世纪80年代后期福山铜矿由于矿产枯竭需要转产,组成探矿分队又进驻原磷矿那片厂房。他们不但在大金坡下探出金矿,还发现原磷矿挖的山洞壁上有矿线,并有明金。这个消息立即传遍了十里八乡,人们纷纷拿起工具来大金坡周围挖坑开洞采金。一时间,捷报频传,大部分人真的找到了矿线,浅的地方挖下几米便是。开矿热潮以大金坡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扩展到整个强家沟地域,再后来又扩大到以强家沟为中心的邻村。
  凡是挖得深一点的矿井,通常都能打出古人开的洞子。古时候生产工具落后,他们是怎样开采金矿的呢?传说先人们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先用木头点火把岩石烤热,再用冷水浇到岩石上,烧热的岩石遇水冷却,变得疏松,再一点一点用镐头、钻子凿石挖洞。为了省工省力,当时的金洞狭小低矮,只能容得下一人猫着腰进出采金。前几年,曾有专家来进行过考证,说这一带的金矿,全是离现在一千五百年前的隋朝时期,由一扈姓官员来此督导开采的,可见当时开矿业的兴旺与发达。
  在强家沟村,有以景取名的石老公,有以金命名的大金坡,有以盛产榛子取名的榛子沟,还有杜鹃鸟多的布谷顶,满山都是花岗岩的韩家山等。每个地方都有它的一段传说故事。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姜作伦
责任者
张洪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