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楼村的趣闻旧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594
颗粒名称: 门楼村的趣闻旧事
分类号: K925.23
页数: 9
页码: 896-904
摘要: 门楼村坐落在大柳行镇政府驻地南偏西5里路远的山岙里,村西与啼口曲家村相邻,是全镇32个村中规模最大的村庄,有800多户、2000多人。人民公社时期全村有九个生产队、一个果树队、一个山林队、一个副业队。耕地3400多亩,农业学大寨改河造地,多造出来的耕地至少也有200亩。现在由于金矿占地和建民房用地,耕地只有2600亩了。门楼村主要有周、朱、王三大族姓,以村中为界,周姓在东,称为东疃,朱姓在西,称为西疃,王姓在村北小河沟畔,俗称“小河北”。门楼村的周、朱两姓原在山西相邻不远,历史上这两姓就早有联姻关系,骨肉相亲,关系密切。朱姓则定居于栖霞南朱家。两姓之间一直来往不断。在门楼村居住的矿工及其家属子女,每年可达3000人左右。
关键词: 门楼村 大柳行镇 “小河北”

内容

门楼村坐落在大柳行镇政府驻地南偏西5里路远的山岙里,村西与啼口曲家村相邻,是全镇32个村中规模最大的村庄,有800多户、2000多人。人民公社时期全村有九个生产队、一个果树队、一个山林队、一个副业队。耕地3400多亩,农业学大寨改河造地,多造出来的耕地至少也有200亩。现在由于金矿占地(单纯的金矿一般占地30多亩,带选厂的金矿占地200亩左右)和建民房用地,耕地只有2600亩了。
  门楼村主要有周、朱、王三大族姓,以村中为界,周姓在东,称为东疃,朱姓在西,称为西疃,王姓在村北小河沟畔,俗称“小河北”。
  门楼村的周、朱两姓原在山西相邻不远,历史上这两姓就早有联姻关系,骨肉相亲,关系密切。明朝初年,周、朱两家结伴从山西小云南迁至胶东境内,周姓选中了现蓬莱门楼村这块风水宝地定居,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朱姓则定居于栖霞南朱家。两姓之间一直来往不断。后来,朱姓觉得蓬莱门楼这地方山清水秀,靠山近海,土地肥沃,环境怡人,是块风水宝地,主粮是玉米、小麦,食鱼吃虾方便,生活条件要比栖霞南朱家好得多,因此一部分人迁到门楼村居住。现在门楼村的周、朱两姓户数和人口基本相平,差异不大。早前,门楼村的周、朱两姓各有一座祠堂(仙房),在“文革”时期被拆除,族谱、宗谱也同时被毁,所以当今的后人们,对祖宗名氏,家员辈分难以考究,无法修谱出书传世。村中以前曾有三棵粗大茂盛的古槐树,是明朝移民建村的历史标志,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时,被砍倒送往本镇东石硼村炼铁工地烧掉了。
  王姓移民迁来较晚,当时这里的好山好地都已属周、朱两姓所有,无奈只在“小河北”留下两三户,其他的迁往平畅河那边的“中营”落户去了。门楼“小河北”的王姓人口不多,至今只有10多户人家,因紧挨着门楼,历史上也就一直归属于门楼村。
  在封建社会,迷信盛行。据传周姓当初并不愿意朱姓迁居蓬莱门楼村,因为“猪吃粥”,周姓家族怕朱(猪)来了把周(粥)喝了,灭了周家的势力。但因两姓之间有联姻关系,又世代交好,不好拒绝,于是朱姓来此定居后,两姓家族的头面人物通过协商达成共识,朱姓把他们的驻地外围用石头砌成围墙,留两个大门洞出人。这座围墙历经数百年,在“文革”扫“四旧”时才彻底拆除。
  门楼村东西长有3里,南北宽有800米。一条6米多宽的天然河道从村中穿过,河道两岸砌有工整的石包堤坝,河道上建有10多座坚固的石板桥连接两岸,以方便村民交通。
  过去,门楼村有一座大庙,院墙有三个门,中间的门较高,两旁各有一个略矮一点的门。庙内有“大雄宝殿”坐北朝南,对面有南屋小殿,东南角还有一个钟楼,大钟悬挂于楼中,庙门口内墙角有两块长石条,中间立有一个庙旗杆。这座大庙始建于乾隆八年,辛亥革命期间,庙内神像被扒毁改为学校,60岁以上的老人小时候大都在这里上学读书,“文革”时期被彻底拆除。
  门楼村四面环山,峰峦起伏,地形复杂,易于隐蔽。往西翻过崦口西山可直奔崮寺店、大辛店,往南翻过山头可到栖霞、莱阳,往东可顺磁山两翼奔往福山、烟台,往北便是“牟黄公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在战乱年代,是兵家相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上曾是地方军阀刘珍年、张宗昌、郝铭传、赵保元、沈伯祥等争权夺势、来往频繁的地方。在漫长的战争年代里,也曾是地下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和当地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前后直至农村合作化高级农业社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门楼村仍是当地区委、区政府所在地。
  门楼村辖区内,满山遍野的地下都有黄金资源,是蓬莱市和大柳行镇黄金生产的重点区域。在门楼村居住的矿工及其家属子女,每年可达3000人左右。人流的增加促进了物流的发展,门楼村的市场红火,买卖兴隆,生意旺盛,天天日日胜似赶集。村里的大小出租车,大道两旁排成长龙,每天客流量都很多,出行方便。村民们的房前房后盖满了小旅馆供务工人员居住,凡开小旅馆的农户,每年的额外收入非常可观。现在门楼村凡能利用的空间都盖满了房屋对外出租。
  门楼村的先祖们当初选择的这块风水宝地,不仅给子孙后代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而且还留下了许多的历史佳话与神话传说,让后人们深深品味。
  村名的来历过去,门楼村村东头有个大黄泥崖子高高地耸立着,上边长满了奇花异草,大黄泥崖子向两旁延伸出的泥围子,宽宽厚厚,上边松树、柏树成林成片,浓郁茂密。黄泥崖子中间有个天然形成的拱形大洞口,这个大洞口就好像敞开的大城门,高高耸立的大泥崖子很像一座巨大的城门楼子。
  大洞口是村里村外进进出出的唯一通道,不管谁路过此地,打洞中穿过,都会有一种庄严壮观的感觉,风景独特,令人赞美,过后难忘。这天然形成的高墙、门洞和大门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大自然赐给的大门楼成了当地的突出特征,因之,人们就很自然地把坐落在大门楼里的村庄称为门楼村。
  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袭和冲刷,大黄泥崖子的大洞口塌落了,大自然所赐给门楼村人的这座巨大的城门楼不复存在了,门楼人又把这个地方改叫“黄泥口子”。
  农业合作社时期,门楼村的规模不断向外扩大,大黄泥崖子被铲平做了几个生产队的场院。合作化解体以后,这里逐年盖满了民房住宅。后来人就再也想象不出当年大黄泥崖子威严壮观的模样了,只能从所听的传说中去体验当年的奇物异景了。
  “妈儿媾”的往事门楼村东北面有一条大媾,人们都叫这条媾为“妈儿媾”。据老前辈留给后人们的传说:600多年前,门楼村刚从山西“小云南”移民来此落户,定居年代不长,那时的门楼村才只有十几户人家,漫山遍野仍是一片荒凉,山上的各种野兽很多。村里有一农户,一家三口人,小两口加上一个刚满5岁的儿子。这孩子长得活泼可爱,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夫妻二人经常带着孩子到媾上开荒造田,大人埋头苦干,辛勤劳作,孩子自己在周围随便玩耍。
  时间长了,胆子也大了。有一天,这个孩子在大媾上到处摘花折草,捕捉蚂蚱,玩得津津有味,忘记了大人的嘱托,离父母也越来越远。不知从哪里蹿出两只恶狼把小孩给咬叼走了。当大人干完活要收工回家时吆喝孩子,怎么大声喊叫也没有动静。大人慌了神,急了眼,就分头在大媾上到处找,结果只在林密之处找到了孩子的残骸。孩子的父母见此惨状,撕心裂肺,痛不欲生,哭天喊地,泣不成声。
  由于过分想念自己的孩子,从此以后,孩子的妈妈疯了,动不动就跑到这条媾上打着滚哭个不停。最后,孩子的妈妈也哭死在孩子被狼咬死的地方。这件令人痛心的事发生以后,村里人就把这条大媾称之为“妈儿媾”。此事历经数百年的流传,最后传成了“犸子媾”。
  注:犸子媾中的“犸”字是双关字眼。因为当地人管狼称为“犸子”。
  “黄瓜园”的由来据老前辈们传说:门楼村在300多年前,村里有帮专门淘金的人。村西头河南沿有块大地靠近河边。这帮淘金的哥们看好了这块地,找到地的主人,协商在此地淘金,地主人以地入股。协议达成后便开始破土动工,淘金的生意一直很不错,白天黑夜两班倒、送饭吃,干得热火朝天,每天一清流,收获不小。
  有一天,大家淘着淘着,淘出两条金黄瓜。于是,所有淘金的人都围过去看金黄瓜,你拿起来看看,他抢过去瞧瞧,三看两瞧,一不小心失了手,金黄瓜掉进水里,从此再也找不到这两条金黄瓜了。金黄瓜神秘失踪,大家深感痛心,惋惜不已。但“命里八尺,难求一丈”,又有什么办法呢?打此以后,人们就把这块地方称之为“黄瓜园”。数百年的漫长历史,这个故事代代相传。至今,村里人仍然还称这个地方为“黄瓜园”。
  “金翅岭”奇闻在数百年前,门楼村的村西头有座不太高的小山岭。据传说,在这个小山岭上,有人经常发现半山坡上有个金光闪闪的地方。为此有人好奇地前往,靠近仔细察看,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发亮。当快要走到发光的地方时,突然有一对金布鸽腾地而起,高飞远走了。原来发光的地方只剩下一堆布鸽屎,抓起来一看全是金豆子。这个因捡金豆子发了财的人,以后就经常偷偷地去那里观察,看有没有留下什么。
  有一次,这对金布鸽又飞回来了,还是在原来的地方发光。这个人一见喜上眉梢,急忙跑过去想抓住这对金布鸽,可是金布鸽扑啦啦一声展翅南飞,踪影消失,空等一场,从那以后,这对金布鸽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人们知道这件事以后,就把金布鸽落卧的地方称为“金翅岭”。
  “旱桥”的传说门楼村东头的大黄泥崖子,像一个土围子护卫着门楼村,威严壮观,景色奇特,外人不走近跟前不知这里还有个村庄。当年,有个看风水的地理先生路经此地时惊奇地说:“此乃风水宝地也!这里的后人能出两位朝中高官或能出真龙天子!”村里人听此断言半信半疑,遂带着这位风水先生绕着村里走走看看。当走到村西头的“西沟底”时,地理先生指着此处一条南北走向的黄泥沟说:“完了!完了!龙脉被人挑了一道跑水沟,风水宝地遭到破坏,地气转移,远走高飞了!”据说这个地方原来本没有这条沟,南方蛮子过来采地气,偷偷在这里埋下一骨灰罐子,临走时挑了一道小小的水沟,因年代久远,被雨水越冲越大,变成了一条大沟。地理先生的一番指点评说,引起了村里尊族长辈们的高度重视和忌讳,于是就筹集资金和人力物力在沟的北头修建了一座通往山路的“早桥”。这座早桥的洞口面朝对过的王姓小村——小河北村。
  几年以后,这位地理先生又路过此地,长叹一声,又说了一句话:“此乃一洞面冲王,王家后代无出息!”说完后就走了。不过,数百年来,这个王姓小村,人口和户数却是真的一直繁衍不起来,总是只有十来户人家,岂不怪哉! 胶东三个“门楼村” 在胶东半岛地区,蓬莱、福山、栖霞各有一个“门楼村”。这三个门楼村中都是周氏家族的繁衍地。据蓬莱门楼村的老祖先传述:当初,周姓一奶同胞兄弟三人从山西小云南一起移民到了胶东境内。老大落户于蓬莱门楼村,老二落户于福山门楼村,老三落户于栖霞门楼村。为什么亲兄弟要分开三个地方定居落户呢?这是因为,当初明朝皇帝对移民有严格的旨令规定:凡是同辈亲兄弟不准在一个地方定居落户,必须分散开来,不遵圣旨者另行发配。原来这一家三兄弟分散定居乃是不得已而为之。
  当时老二和老三虽然有了安身落户的地点,但村名要等老大的通知。老大落户的村名有了,叫“门楼”,分别通知老二和老三,于是他们的村名也都叫“门楼”,其目的是为了保持血脉联系,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三个“门楼”之间的血统关系、祖宗关系,为后人留下考证血缘关系的依据。福山门楼和栖霞门楼的周氏兄弟都是坐地户,村民中原来都是周姓为主。数百年的沧桑变化,福山门楼和栖霞门楼的周姓家族迁移外流的人口较多,人丁不旺,目前只有蓬莱门楼的周氏人支繁盛。
  300年前,蓬莱门楼周氏家族第十六世周德新、周德纯二兄弟为谋生存之路,跨海渡洋,北闯关东,落户定居于旅顺口区双岛湾周家葳子村。现在周家葳子村周姓1400多人,500多户人家,比蓬莱门楼周氏人口和户数还要多。旅顺周家葳子村为建立族谱,村里周姓成立了“族谱编委会”,主编周纯官先生,以非凡的毅力和坚强精神,用了近20年的时间,曾多次出访各地寻根问祖,调查取证。也充分证实了三个门楼的周姓是当年的一家人。因年代久远,光阴流逝,一些年长的老人也相继离开入世,特别是“文革”时期各家各户的家谱、族谱又遭到毁坏,加之现在的年青一代对家谱、族谱又没有足够的认识,血脉的传承,家族的根源,许多人已是漠然视之了。700年的风雨岁月,有关胶东三个门楼一家人的故事,三个门楼村的周氏后人也很少有人知晓了。
  东外河“星石” 在300多年前,门楼村有条东外河,河边上有块平平的地块。原来这块平整的地块上有块巨大的石头。据传在一个大白天,有两个卖杂货的挑着担子路经此地,赶路累了,于是就在此歇脚打尖,吃点干粮。就在这时,突然一阵狂风大作,风刮得呜呜响,吹得人都睁不开眼睛。紧接着,从天上突然掉下一块巨大的石头,砸在这块土地上。当时震得周围地动山摇,把村里村外的人都惊呆了,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人们都纷纷奔向出事地点想看个究竟。只见这块巨大的石头有二分地那么大的面积,一截钻入地下,一截露在地上。露在外面的一大截就像刚出炉的铁一样,热得烤人,没人敢靠近。当时那两个卖杂货的货郎就在此时失踪不见了。后来村里人就把这块地叫做“星石地”,这块大石头就叫做“星石”。
  农业合作化时期,村里搞建设用石头的地方多了,需要大量的石料,这块“星石”便遭了大难,各个生产队都来此采石,“星石”粉身碎骨,被集体的力量干掉了,人们又将大石坑填平恢复成原来平整的样子。数百年过去了,这块“星石”也早已不见了,可是“星石”的故事一直在村中流传,“星石地”的地名至今依然存在。
  占碾子的笑话在很早以前,门楼村有一户富裕农家。这家有个扛活的伙计名叫周德棒。这个伙计个头壮实,膀大腰圆,能吃能干,力大无比。掌柜的叫他赶着骡子到山后初家卖柴禾,牲口驮着200多斤,他还自己挑着100多斤,往返一次60多里的路程,一路上不停脚地走,从来不休息,三天一趟、五天两趟地去卖柴禾,从不说累。村里人都非常佩服他的这股闷劲。
  有一年秋后,谷子收拾完了,掌柜的叫他去占碾子碾谷。由于秋收刚结束,碾谷子的很多,周德棒晚上拿着牲口套去占碾子,结果他一连3个晚上都去晚了,碾子没占上。东家埋怨伙计太无能,连个碾子都占不上。周德棒心里有点窝火,心想凭我这么大的块头,不信就连个碾子都占不上!第4天晚饭后,他又拿着牲口套到了碾屋,可到了一看还是有人先把碾子占下了。周德棒这下可急坏了,如果碾子再占不上,在东家面前还怎么能抬起头来。夜半时分,周德棒悄悄出了门,偷偷向碾屋奔去,到了碾屋以后,他一用力把大碾砣子给端到了地上。第二天早晨对东家说:“拉着牲口去碾谷子吧,碾子我占上了。”吃完早饭以后,周德棒和东家不慌不忙地牵着牲口抬着谷子到了碾屋。东家一看愣住了,大声说:“这碾砣都掉在地上了还怎么能碾谷子?”周德棒说:“这好办,我再把它端上去不就行了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300多年来,一直在村民中相传。至今,在街头巷尾闲谈中,说起这件事来,仍使后人觉得:虽然用这种方法占碾子有点不地道,但500斤重的大碾irb能一个人端下来还能端上去,这个人的力气真大,周德棒确实太棒了! 附:神医朱元山大柳行镇门楼村有一位慈样善良的老人名朱元山,专治各种邪道病、古怪病、疑难病症,被人们称为神医。朱元山(1887-1975)年轻时代,因家乡闹灾荒,无法生存,背井离乡逃荒闯关东,流落到海参崴。这位年轻人在那里吃苦耐劳,为人勤恳,善交朋友,受到众多人的关爱。在知心朋友中有位专治古怪邪道病的专家,对朱元山特别器重,是他把朱元山从苦力帮里拉出来,教他学医治病。朱元山有志向,有追求,勤奋好学,刻苦认真,善于钻研,精益求精,博得了传医师傅的好评。
  朱元山的师傅治病方法主要是针灸疗法,用各种银针找准穴位扎下去产生功效。他治病不要钱、不用药、不动刀、不出血、不痛苦,扎针速度快,一次前后十几针,扎完针就起来,不用住院,随来随治,治完就走,手到病除,安全可靠。朱元山在海参崴跟师傅苦苦学了七、八年,掌握了这套针灸疗法,技术日渐熟练,通过临床实践,得到了师傅的高度评价。
  师傅认为朱元山的医德、医术到了一定的水准,感到放心欣慰,决定让朱元山独立掌门,为患者治病。有一天,师傅备了好酒好菜,召集朱元山在海参崴结交的朋友多人到一起聚会。酒宴间师傅对大家说:“我的徒弟朱元山已经功成业就,可以继承我的医术,今特备薄酒,让大家欢聚畅饮,友谊常在。我打算让我的得意弟子元山回老家山东开展我的事业,为更多的邪道病人治病,解救民众苦难。”朋友们都对朱元山为人诚恳、善良无私、有求必应的品德由衷地敬佩,对他的突然要走感到留恋不舍。朱元山在师傅的再三开导下,含着难舍难离的泪水离开了海参崴。启程那天,师傅、师母及他的朋友都前去送行,挥泪告别。
  朱元山回到故乡门楼村,为家乡各种邪道病人进行针灸治疗,治愈率效果显著,时间长了,远近闻名。大家都知道蓬莱有个神医朱元山会治古怪邪道病,因此朱元山家门口每天都车水马龙,远道慕名而来的各种古怪病人络绎不绝,前来求医。
  这些众多的病人中表现都不一样,有的不说不闹,不哭不笑;有的病人又哭又闹,胡说八道;有的骂人打入,动拳动脚;有的说唱就唱,说笑就笑;有的病人身轻如燕,敢爬树梢;有的倒立行走,表演奇妙;有的五花大绑,大喊大叫;还有的失去理智,不知羞臊。这些丑态百出的病人中,绝大部分是些中青年未婚和已婚男女。说起来也很奇怪,这些众多的病人,一进朱元山家的过道门,就会变得老老实实,进了屋一串针扎下去就消停了。
  据说,这些千奇百怪的病人,如果不抓紧初发期的治疗,就会毁了终身大事和前途。这些患者常年病情缠身,给家人造成了沉重负担和无尽烦恼。
  朱元山在门楼村为各种古怪病人治病,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行医数年来,他的名声越传越远,传到了天南海北,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神医。
  朱元山的治病原则是:不论亲疏远近,不论地位高低,不论穿戴好坏,一视同仁,有求必应,不要钱,不索礼,随来随治随走,犯病再来。多年来,凡经朱元山治过的病人,少则一两次就会康复,多则三四次就会正常,往往有些患者只来一次,就手到病除,特有把握,奇就奇在这里。
  朱元山治病时,从不烦恼,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待人热情,令人敬佩。他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和前途,为社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朱元山老人如果现在还健在的话,应该是120多岁了。他在风烛残年期间,就有了周密的安排,生怕自己的医术失传,决心要把这治病医术留给后人,继承发扬下去。他认认真真、辛辛苦苦把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的孙子。今天他孙子的治病医术毫不逊色,也闻名乡里。
  古人曾说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专治古怪病症的“仙”和“龙”依然在门楼,这也许是朱元山老人为邪道病人留下的福音和希望吧! 注:关于朱元山会“驱妖祛邪”的传说,实际上是一些人的误解,以误传误,越传越神。所谓“古怪病”,就是各种精神病。此病若缠身的确不太好治,朱元山的针灸医术属于特技医术名类。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可玉
责任者
张洪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