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石硼·娘娘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578
颗粒名称: 河西·石硼·娘娘庙
分类号: K925.23
页数: 8
页码: 867-874
摘要: 东石硼和河西两个村坐落在大柳行镇西南面的一道大山川里,这条大川里从源头往南数有初格庄、齐家沟、强家沟、东石硼、燕山河西几个村。旧时代的穷山沟,穷山恶水几块田,缺吃少穿怕过年。如今这里村村都是水泥街道,村容村貌大改观,村民生活大变样。出了这道大山沟就是“季北公路”,南来北去很是方便。这道大山川里盛产黄金,所以这里的村庄都很富裕。东石硼和河西村仅一河之隔,分住两岸,本为王氏一宗。明朝建立后,实行移民政策,王氏家族是在明朝初期由山西“小云南”移民到青州石板桥落户。
关键词: 大柳行镇 东石硼村 河西村

内容

东石硼和河西两个村坐落在大柳行镇西南面的一道大山川里,这条大川里从源头往南数有初格庄、齐家沟、强家沟、东石硼、燕山河西几个村。旧时代的穷山沟,穷山恶水几块田,缺吃少穿怕过年。如今这里村村都是水泥街道,村容村貌大改观,村民生活大变样。出了这道大山沟就是“季北公路”,南来北去很是方便。这道大山川里盛产黄金,所以这里的村庄都很富裕。
  东石硼和河西村仅一河之隔,分住两岸,本为王氏一宗。明朝建立后,实行移民政策,王氏家族是在明朝初期由山西“小云南”移民到青州石板桥落户。东石硼王氏祖谱记载:始祖王蒋公自青州府石板桥村移居于登州府蓬莱东南乡东石硼村定居,亦以“石”名者,爱以不忘……其后历年久远,渐以繁衍,分为东西村,称为“河东石硼”、“河西石硼”、“山西石硼”,以后简称为“东石硼”、“西石硼”,再后来,“西石硼”又进一步简称为“河西”,现在定名为“燕山河西”。
  王氏祖莹在虎路线村北果园处(原虎路线乡政府驻址后),祖谱称“松家顶”,石硼村人称“老茔”。茔碑记为十六村之祖墓。此处原有看茔的屋子,时称“小虎路线”,还有IT-产100多亩,土改时已分割。
  东石硼与河西村历史上多次分合。抗日战争时期,两个村建一个党支部,为一个行政村。合作化时期为一个耕作区,调整了插花地。现东石硼村有274户、720人、767亩耕地。河西村有221户人家、556人,耕地面积1315亩。两村都以王姓为主。
  在王姓来此定居以前,东石硼村曾有一“娄”姓人家在此居住,是这个村的坐地户,故事是由他们传留下来的。
  河西村把村东的河流称之为东河,东石硼村则把村西的河流称之为西河,“北庙”横跨西河两岸,河东是悬崖峭壁,约有几丈高。就在这石壁的半腰上,檩条的石窝和山梁的凹槽现在仍然清晰可见。下面偏北的半腰上有个石崖,可容纳二十几人。上面有一段内径约有二尺半圆筒似的石槽,下面还残存着一段石包墙,在石包墙上有断砖碎瓦,这就是“北庙”的遗址。
  传说这石包墙上的石窟中有一座贴窟小庙,这小庙就是北庙被大水冲垮以后,东石硼村又重建的北庙,上面的山坡地称“庙顶”。从河西村过河到河东沿,沿着楼梯似的石阶,拾级而上,到石壁半腰便是石窟小庙,共两间贴窟小庙房,屋脊吞进半筒似的石槽内,门前是一米多宽的门前走廊,这便是王母娘娘庙,室内正坐“王母娘娘”塑像,旁边便是管麻疹的女官“麻姑娘娘”,管疟疾、天花的“沙水痘哥哥”,还有“十不全”、“送子娘娘”、“财神爷”等。可见当时“宦不佑民”、灾疾严重、求神保佑、许愿还愿已成时尚。那南间是“关帝庙”,内设“关帝爷”主像,左有“关平”,右有“周仓”,威武森严,两旁还有两差役判官。当时胶东半岛不仅村村都有“关帝庙”,而且较大的街口也都有“关帝庙”。作为百姓的保护神,人们敬重这位“亘古一人”、侠肝义胆的关老爷,可见当时山东大地儒风盛行。东石硼村的关帝庙建在西河的大庙上,其意有二:一是佑护村民,二是给王母娘娘护驾,可见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这小庙当年也很红火,周边人们有病有灾,特别遇上灾疫年景都来求神保佑,许愿还愿;求子求财,出趟远门也来求神护佑,所以常年香火不断,逢年过节,上香送灯,更是热闹,有时还要“挨帮排号”。持续到1952年,“要药风”被平息后,因多年失修,庙也就逐渐倒塌、荒废了。
  据传,东石硼村在清朝乾隆年间出了个大学士,名叫王徽,家境富裕,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但屡试不第。他从有人在河道上淘出沙金,想到附近山坡上必有金矿,又想到村里有个坡名叫“大金坡”,这“大金坡”里肯定蕴藏着丰富的黄金,于是王徽便联络了附近强家沟、河西等几个村的一些人在“大金坡”上开山挖矿。金矿生意红火,为防止他人偷抢,晚上便安排人轮流值班护矿。某日事出蹊跷,天刚蒙蒙亮,强家沟村一值班人员下井巡查时,发现平巷口横卧一具死尸,忙上来三步并作两步到了河西村叫起工友下井查看。河西村的工友也大吃一惊,果然是一具尸体,大事不好,二入决定速报掌柜王徽。待王徽下得井来,抬眼一看,天哪!这哪里是死尸,分明是一个金光四射的“金娃娃”。他沉着冷静,不声不张,深思熟虑,让人把“金娃娃”抬回家中。大金坡金井里抱出个金娃娃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闹得远近乡里沸沸扬扬。金矿的合伙人议论纷纷,意见不一,但大多数人同意将金娃娃变卖平分。看来这金娃娃一个人独得是不可能了,变卖平分又与心不甘,王徽灵机一动对大家言道,这些天来,我每天晚上连连做梦,梦中见玉皇大帝派差降旨:近来巡视凡间,灾疫四起,民不聊生,债懊惨惨,可悲可泣。菩萨也多次禀报,无能为力,娘娘为普度众生,愿亲往监察,须建行宫一座,以便安歇赐治。现查你处山高皇帝远,官不能及,经禀唯你可担此重任,所需一切费用,想你必有办法解决,钦此。我思想多日,一直不明其意,今得其解,深感天赐宝物,不能独享,不可私用,我想用这金娃娃来建一座娘娘庙,让神仙来保佑一方平安,百姓皆受庇佑,大家不会有什么意见吧?听了掌柜的一席话,大家七言八语,各抒己见,最后大多数人表示支持。
  一座娘娘庙的蓝图出现了。这是一座别具一格的贴石跨河大庙。庙中大殿坐北面南,东贴东石壁,依石壁为山墙(即前边所述的檩头窝、裸槽),三间大殿即为王母娘娘庙。东厢,半壁石窟,神像坐东面西(通向西天)。关帝庙兼判官为戊司部,庭院跨河大桥接西院,一半在西岸陆地上,山门围墙皆建在岸边地上。庙建成后香火旺盛,金矿也红火了多年。
  大约在清末年间,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跨河大桥被冲垮了,正殿被冲走,东厢塌了一半,却留下一顶香炉,西岸留下半个庭院,山门和半壁围墙还完好,南围墙内外两棵两搂有余的大槐树,傲然屹立。钟楼内的大钟完好无损,大钟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民兵搬到南山顶作为防敌信号,后献给兵工厂造手榴弹和地雷用了。钟楼附近立有一座纪念碑,记叙建庙历程,建国前破除迷信,被砸毁了。庭院的北面,建有四间平房供看庙的人居住,最后的一位看庙人叫王宝财,此人的儿子已近9。岁了,至今还健在。庙顶有一坡庙产,20世纪30年代处理了一部分盖学堂用,另一部分土地改革时,留出小部分给学校,其余的都分给了贫雇农。
  庙中还有一套“老母驾”,是王母娘娘的宫罩,内有塑像,每遇早年、瘟疫,人们便将王母娘娘请出来“示威”、祈雨。现村中健在的老人回忆,小时候曾遇到过两次,一次是“蝗灾”,一次是“早灾”,那阵势威严壮观。原来庙上配有一套龙旗,一套锣鼓,有时联合齐家沟南庙的大鼓队(很似蓬莱阁的大鼓队)一起进行。齐家沟南庙的大鼓队由八名壮汉组成,头佩黄头巾,腰扎彩绸,上身赤膊,挥臂击鼓,再加上彩旗队浩浩荡荡,人们都来看热闹。祈雨的那一次还真的碰巧下起雨来,大家都说这求雨真灵验,王母娘娘真的显灵了。
  旧社会,家家有“神龛”,村村有小庙,乡乡有大庙,各种各样的神,泛滥成灾,那时的统治者除了横征暴敛外,就是利用各种各样的神来愚民,以使百姓俯首帖耳地听他们摆布。另一方面,兵不护百姓,官不佑民众,人们只得祈天求神,获得精神上的安慰。
  附.文化的摇篮东石硼村在20世纪30年代建起一座花园式学校——“北学堂”。现在当村民提到“北学堂”时,就很自然地要联想到带头创建这所学校的奠基人——王家声先生。
  家声先生(1886-1939)是东石硼村清末时期有名望的“私塾先生”,也是民国时期最早倡导“新兴教育”的“新学先生”。他本出生于一个乡绅家庭,自小受到父辈们严谨家教,又加之自身聪明伶俐,深明大义,思想进步,在兄弟当中最得宠。他学业又很好,家庭本希望他能出人头地,进入官场,光宗耀祖。但因当时官场污浊,考风不正,结果应试不第,从而使他认清了时局,认为仕途之路肮脏不可取,所以他便决意违背家庭意愿,弃考从教,试图用教育来医治乡民之落后。于是他便约几个同窗挚友走上兴办教育之路。
  创业是艰难的。当时受农村条件限制,只能利用另外一处闲房作为教室,学生自带桌凳,办起了南北两处私塾学校,自己亲自与同窗好友任教。这样几年的私塾教育办得很出色,培养了一批开创式的优秀商界人士,如八角滩上有名字号“大通货栈”,“大通烧锅”(酒厂名),“大通油坊”,“德顺盛”等皆是他的学生、家人所办。另外还有去烟台、福山、东北等地经商的人士。所以私塾学校办得很红火,学生拥挤不下。
  辛亥革命以后,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各地纷纷兴起“开办新学堂”,进行复兴教育。借此契机,他便应运而起,在学生村民中广为宣传,积极倡导开办“新学堂”。要办学堂,首要问题是资金。酝酿时日,他想到本村留有传统遗产“庙产和茔产”,于是他先是说通了村团领导,又利用学生广为宣传,最后又征得“族老”们的同意,博得了各方面的支持,变卖了大部分庙产作为办学基金,恐其不足,又带头鼓动群众捐助。这样,一面筹措资金,一面派人去烟台、福山等地考察了已办起的先进学校。然后请人共同对新学堂进行精心设计。不久,一座当时比较现代化的、花园式新学堂建造起来了。从学校规模到教学设施完全是新式的、一流的。校址选在村北头与河西两村之间,比较宽敞又不邻民户,他还把自家的村边宅基地让出来,用于建校。因学堂建在村北,所以叫“北学堂”。学校布局分校舍和操场两部分,联体组成内外课堂。
  学校外观:水泥瓦屋顶,大檐头,白墙蓝窗,砖腿腰线,石行展墙,高额大门,门头上校旗飘飘,围墙外绿树环绕,可谓幽静美丽的环境,周围不邻街,除了朗朗读书声外,非常清幽,很适宜学生读书。校院北面、东面建有教室和办公室,北屋正房六大间,两个教室,东面一个办公室一个教室,办公室内外开门(内门通北教室)。
  屋架全用东北松,长梁头,高柱角,单间对窗,玻璃窗外设风雨搭,教室高大、宽敞、明亮'采光很好,大方漂亮。教室内水泥讲台,支架大木黑板,适合儿童读书的双人带书洞的课桌凳,油漆的三抽办公桌和单人杌子;冬天有取暖的大“憋力器”(即大火炉),全套标准的崭新设备非常现代化。
  校院:通门石铺人行道,两边建有花坛,植有观赏树木(桃树、樱桃树、木梨树)和常绿花草,还有学生课间活动场地。男女分厕(这以前几乎没有女学生上学),这也是一大开创。
  校门:双垛悬式高门头,推拉门,弧形拱洞上方立有旗杆,中间嵌一匾额,白底蓝字,上书:东石硼村立小学,耀眼醒目。
  操场:开创式设院外操场,设有木架蓝球杆,木单杆,跳高架,跳高跳远沙坑,学生自带踺子,跳绳等简单活动器材,把体育课纳入课程,定时开展文体括动,很有传统。20世纪40年代过“四四”儿童节,冠亚军几乎都是东石硼小学的。还有校军乐队:大鼓、小鼓、军号、彩旗都很齐备,开展童子军训练,效果很好。
  师资:除本村的优秀老师外,还特聘了经高一级学校培养的学生,老先生仍亲自任课示范教学。
  教材:除沿用传统的识字课本,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杂字》外,还引进了《国文》、《算学》、《自然》、《修身》等复兴课本。另外加设了《尺牍》、《珠算》等应用文和实践课,扩大了新知识,灌输了新思想,开创了新局面。学堂培养了一批商界、教坛的创新人才。自抗战后,从北学堂出息了一大批(20多位)军政革命干部。
  从抗战到建国后,东石硼村小学一直都是赫赫有名的。所以,东石硼村老一代村民提到“北学堂”总也忘不了她的奠基入“家声先生”。北学堂的确是培养人才的文化摇篮。
  附二:八路窝的故事大柳行镇东石硼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是革命老根据地。村里高世明一家被誉为“老八路窝”。
  东石硼村地处偏僻山区,位于南北(蓬莱、栖霞、福山)三县敌占区之间的山区地带,向南距北海军区胶东公署驻地——牙山老区比较近,很适宜开展抗日游击战,成为共产党、八路军在胶东开展抗日战争的根据地。
  当年北海军区司令部常驻东石硼村。1941年3月,属于北海专署的蓬莱行署(相当于县政府)就是在东石硼村成立的。北海军区政委宫雨萍同志时任县长,著名的三县“五四”抗日全面反攻动员大会也是在东石硼村召开的,著名的大黄家碉堡爆炸攻坚战的部队也是从东石硼村出发的。炸栖霞臧家庄碉堡的战斗,东石硼村的民兵都参加过,伤病员也在这里疗养过,所以东石硼村是有着抗战光荣传统的老革命根据地。
  早在抗战初期,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三军二路”一发起,就以东石硼村为中心,在周边各地开展活动。一面坚持抗战,一面还要与“七路”(国民党杂牌军)军开展拉锯式的周旋活动,东石硼村就成了抗日中心。
  高世明是东石硼村的老共产党员王家刚的老伴,虽为女流之辈,但高世明思想进步开化,有觉悟,能说会道,有交际活动能力,真可谓是“阿庆嫂”式的人物。因此她最早被我地下党组织发展为积极分子。又因她的住处位于东石硼村西北角的偏僻处,是一座孤房,周围不邻人家,向西隔河进山十几里山地可直插栖霞敌占区,穿过去就能进入牙山老区;西北面和东北面也是与蓬莱、福山敌占区连着,八路军工作人员出入行动非常方便,对侦察情况,了解敌情,打击敌人非常有利,周旋的余地很大。
  经过地下党组织考察,又吸收了她的老伴及他们的老弟兄为共产党员,接着又发展她的女儿加入党组织,在东石硼村建立了早期的地下党支部,高世明参与了支部领导。至此她的家庭也就成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地下联络站,被称为八路窝。党的许多秘密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不少秘密文件是从这里发出的。她的一家人也便成了义务交通联络员。同时,不少地下工作者也常住在她家里。霍芳田同志当时就是以老师身份作掩护的地下工作者;还有当时县长宫雨萍同志的夫人也住在她的家里,她的大女儿就是在高世明同志家里出生的。高世明把她当成自己的儿媳妇,侍候“月子”,挂“弓箭”,然后高世明给孩子找了奶妈,养到三四岁才被父母接走的。20世纪80年代宫雨萍同志的女儿还多次专程来探望过这位革命的老奶妈,遗憾的是高世明早已谢世了。
  就是这个革命家庭,不仅住过、藏过八路,也从这个家庭里走出一批共产党员。先是两个女儿参加了革命队伍:大女儿送去牙山兵工厂工作;二女儿到区中队工作,后南下成为地市级国家干部。同时又动员三个在外的儿子也先后参加了革命,成为党的重要干部。四儿、五儿当时年少,解放战争时期也加入到公安队伍,入了党,后转业到地方工作,就连她的儿媳、女婿也都是党员干部,她的一家子全是党员干部,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无怪她的大孙女曾自豪地说:“我们这一家子可以成立个家庭党支部,老一辈少-辈二十几名党员。”真是名符其实的“八路窝”。
  附三:“要药”风波 “要药风”是1951年前后,源于东海文荣一带。谣传某一大山上的旧庙址’“神仙下凡”解救民忧,“求子得子,要药病愈,有求必应”。周围几十里的人前往不绝,非常“灵验”。如有不信说坏话就会得到神罚。1952年春,近处磁山庙也红火起来了,接“神水”(磁山洞内到“水神娘娘”下池),要神药的,上自磁山庙残址,下至山根,上午人山人海,老弱病残,驴驮马担,由清晨排到黄昏。沿石壁上排遍了接神药的小纸袋(笔者亲眼目睹)。同时,“求子怀孕”、“多年痼疾好转”的谣传四起。东石硼的“娘娘庙”也随之红火起来,更因为“娘娘庙”内设送子仙子,麻姑娘娘,痧水豆哥哥一类的疗病之神,来此求子免灾,烧香许愿的就更加拥挤。因为东石硼的残庙在半山腰,地方狭小,攀高路窄,更是排起了长队。有的从早排到晚有时还排不上。到后来干脆在河岸东石壁上也有等“神药”的。当然,也有要不到“神药”的,被认为是心不诚。
  时至1952年阴历四月十五日,逢孚庆“x子庙”山会(地址在镇水泥厂三县交界处),冢子庙也缘起此风。当时,公安派出所已经发现此风涉及面广,影响到春季生产。于是组织了“破除迷信”的活报队,并有针对性地在“要药”人群中揪出两个宣传迷信、蛊惑人心的人,给他们挂上了牌子游庙示众,揭露他们的丑行,戳穿他们的谎言,向群众大力宣传“解放思想,破除迷信,讲究科学,发展生产”,自此以后,此风渐渐平息了。
  附四:东石硼的“北学堂” “北学堂”即东石硼小学,此校舍沿用至1974年,“文革”复学后,生源多了,大队除了将原北学堂操场扩建了两个教室外,老校舍年久失修,于1974年将其进行了翻新。原地基未动,重新翻建(仍是原规格),换了屋顶和门窗,又将东厢房南端加盖了一间,改成三间教室、两间办公室,原门头拉门不能用,改成西大栅栏门,扩大了操场和学生活动场地。原校园又重修了大花坛,栽植了松树花草,20世纪80年代初被评为县级花园式学校,大队也被评为县级“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1984年虎路线建乡后,虎路线设中心小学,四五年级到虎路线上学,幼儿园搬进了东厢房。虎路线中学撤销后,中心小学搬进中学,1989年,东石硼村小学撤销,并入中心小学,只剩下幼儿园。王志强的金运幼儿园成立后,幼儿园并入金运幼儿园,至此,东石硼小学结束了。
  校舍成了闲房,现已租给私人企业了。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春文
责任者
张洪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