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格庄的金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576
颗粒名称: 初格庄的金牛
分类号: K925.23
页数: 3
页码: 862-864
摘要: 初格庄位于大柳行西部边界,北邻曲家庵口,南接齐家沟,往东是燕子夼,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现有440户人家、1100多人,耕地1300亩,园地100亩。村中以刘姓为主。“初格庄的金牛——全套家什”这个歇后语或者说这个典故,在方圆几十里内尽人皆知。值得一提的是,那里有座金牛殿,殿内供奉的东西与众不同。方丈通过暗道,召集全院的僧侣到大雄宝殿商讨对策。而那头大金牛也是很得意,不停地摇头摆尾,好像在告诉人们这是秉上帝旨义,是它应该做的。后来人们不管办什么事,做什么活,形容提前准备的周到齐全,就会开玩笑地说:“真是初格庄的金牛——全套家什呀!”
关键词: 大柳行镇 初格庄 燕子夼

内容

初格庄位于大柳行西部边界,北邻曲家庵口,南接齐家沟,往东是燕子夼,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现有440户人家、1100多人,耕地1300亩,园地100亩。村中以刘姓为主。
  “初格庄的金牛——全套家什”这个歇后语或者说这个典故,在方圆几十里内尽人皆知。这个故事就来源于大柳行镇的初格庄村。
  在很久以前,初格庄东面,有座宏伟壮观的大庙宇,叫“静山院”,它建在三面环山,林木茂盛,土地肥沃的山凹中,山涧小溪长年流淌,一年四季,苍松翠柏,鸟语花香,真可谓是山清水秀,人间仙境。这座寺院,当时在方圆百里是赫赫有名的,鼎盛时期僧侣有上百人,土地几百公顷,传经颂道的人,络绎不绝,烧香拜佛的信徒,川流不息。从而,那里有趣的传闻也层出不穷,得道成仙者也不乏其人。值得一提的是,那里有座金牛殿,殿内供奉的东西与众不同。生活用具和我们平民百姓一样,有吃饭、休息坐着的小板凳,擀面条用的小面板、擀面杖等。人们看到这些东西,不仅感到好奇,牛本来是食草动物,有一个牛槽就可以了,还用这些家什干什么呢? 原来,事情是样的。据传说,有一年冬天,突然连续下了十几天的大暴雪,山川、河流、道路、村庄和静山院都被几丈厚的大雪覆盖着,看不清哪是高山,哪是村庄,哪是大庙,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整个大地,见不到炊烟,更看不到生机。许多村民的房子被大雪压塌,老百姓和静山院的和尚们,有米不能做饭,有面不能下锅,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因为大雪盖住房子和烟囱,再加上当地农村,睡觉是大土坑,做饭是用大铁锅,用的燃料全是山里长的杂草和树枝等,秋后割下来晒干,在房前或是屋后垛成垛,以备来年使用,大雪太厚,出不了门,怎么拿柴草烧火做饭呢?僧侣和百姓们,个个饥寒交迫,无奈之下,只好从门缝、窗户洞里抠点雪来充饥止渴,好些老弱病残的村民们与和尚经受不住这突如其来的恶劣气候,连冻带饿,纷纷倒下。方丈看到这些状况,仰天长叹,难道老天真的要毁了我们静山院?要毁了这一方百姓吗?难道真的逃不过这一劫吗?不!绝对不能,决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拯救这里的苍生,保住这闻名遐迩的大寺院。
  方丈通过暗道,召集全院的僧侣到大雄宝殿商讨对策。面对雪灾,怎样保住全院和尚的生命,拯救周围村里的百姓?因大家从未遇到过这样深厚的大雪,一时束手无策。要清理道路,外面情形一概不知,雪往哪里运?怎样打开这殿门出去?最后方丈讲道:“我们必须团结一条心,在这生死关头,能扛梁的扛粱,能顶柱的顶柱,不管怎样,先用叠罗汉的方法,从大雪里钻出去,从上往下压,就是用身体滚,也要先淌出一条路来,解决吃饭问题。”说干就干,大伙打开门,身强力壮的武生们叠起了罗汉。当最上面一个小和尚露出了头,睁眼一看,奇迹出现了,他看见院子里有头金黄色的大牛,尾巴朝天,正在前腿刨,后腿蹬,用头顶,积雪齐刷刷地向两边飞去,就像一只大轮船,高速行驶在大海上一样,所过之处,后边留下一道深深的雪沟。只见这金牛在雪上飞走,上蹿下跳,朝着各个殿房、禅房、柴房、厨房来回盘踏。不大工夫,全院的道路被这牛给踏通了。和尚们沸腾了,纷纷涌出殿门跪地祈祷,放声高喊:“上天派神牛来搭救我们,我们得救了!”老方丈也被眼前的情景给惊呆了,心中纳闷,这是从哪来的一头牛,竟然这么有灵性,有力量呢?难道说这真是“如来”佛祖有眼,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显灵了吗?大金牛不停地翻滚和踏雪,人们尾随其后,打开正门,四周白皑皑一片,看不到一点有什么行走的足迹,方丈和众僧人心中也都明白了,如不是神物,怎能在这几丈厚的积雪里行走自如呢? 话说静山院的情况是这样的,初格庄的村民更是如此。许多百姓,冻饿交加,也都奄奄一息,正当村民在绝望的紧急关头,只见那头金牛踏通了寺院的道路后,又朝着村里的方向飞奔而去,仍然像在静山院里那样,挨门挨户地踏雪通路。村民们听到有响声,急忙推开门,见到自己的院子被什么动物踏通了一条路,打开院门,门前也是如此。大家都觉得无比的神奇,纷纷走出家门,看到村子的西面、南面、北面仍是厚厚的积雪,唯独朝东面的一条路被踏通。于是村民们决定探个究竟,忘记了多日的饥饿,沿着被踏出的路朝前走,一直来到静山院,看见了院子里围满了众和尚,中间有一头牛体格健壮、全身披满黄金颜色的毛,两只犄角成倒八字形向上高高翘起,足有三尺多长;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像铜铃一般,晶莹剔透,那四只大蹄子,一个足有铜锣那么大,两只大耳朵更是大得出奇,像两把芭蕉扇。村民们一下明白了,这是头金牛,决不是凡间所有,一定是头神兽,大家不约而同地跪下来,给牛磕头,并感谢佛祖危难时刻解救了他们。而那头大金牛也是很得意,不停地摇头摆尾,好像在告诉人们这是秉上帝旨义,是它应该做的。
  静山院的和尚们为了答谢这头大金牛的救命之恩,特收拾了一间宽敞的禅房给它住,做斋饭给它吃,可它连闻也不闻一下,草也不吃,水也不喝,这可急坏了老方丈与和尚们。初格庄的村民们得知牛不吃食的消息后,更是焦急万分。大家一起商议,应该做点好吃好喝的送给这位大“神兽”。于是全村人忙活开了,炒菜的、包水饺的、熬小米粥的,就像过年似的。人们拿出小饭桌,小板凳,小擀杖,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静山院,把这些东西摆放好,请出了大金牛,可是令众人非常失望,大金牛看了看这些贡品,连连摇头,只是温和地嗅嗅前来进贡的人们,人们也亲切地抚摸着它的头和光滑的身体。原来这头牛不食人间烟火,多少天也从没看到它大小便,所以它的房间特别洁净。室内的摆设也和农家完全一样,桌、椅、板凳,一应俱全,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初格庄的金牛——全套家什”典故的由来。
  那么这金牛不吃不喝,它如何活着昵?后来和尚们偷偷观察后发现,每当夜深入静的时候,就见那金牛到后山,张嘴朝天,吮吸着天空降下来的甘露。多日里金牛与僧侣们和睦相处着。一个多月过去了,这里的冰雪融化了,大金牛来到了众僧中间,向每人点头,感谢和尚们对它的关心,事后在院子里拉了一堆屎,当时金光闪闪,原来全是金子。拉完后,长嚎一声,只见它腾空而起,踏云驾雾,消失在茫茫云海里,直奔蓬莱仙岛而去。
  静山院的众僧和初格庄的百姓,为了永远纪念这位“神兽”,利用金牛临走时拉下的金子,大家又捐了些银两,在静山院里又专门建了一座金牛殿,内中供奉着金牛的金塑像,殿内摆设着农家日常生活所需用具、物品。
  后来人们不管办什么事,做什么活,形容提前准备的周到齐全,就会开玩笑地说:“真是初格庄的金牛——全套家什呀!”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延发
责任者
张洪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