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果山上故事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560
颗粒名称: 金果山上故事多
分类号: I057
页数: 2
页码: 847-848
摘要: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位于刘家沟镇接夼施家庄村北的金果山虽然海拔只有250余米,但山上的“金果山庙”、“金狗洞”、“文昌阁”却以它动人的传说,至今仍为人们传颂着。在挖汞矿时,挖了个深50余米、宽2米左右的洞。人们就把这个洞叫“金汞洞”,把这座山叫“金汞山”。传说金汞洞中有九头金猪,在挖汞矿时给吓跑了,故又有“金猪山”之称。“金狗山”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改称为“金果山”。文昌阁,位于金果山的最顶端,是一座四方塔形的两层楼房。现在,金果山庙、文昌阁虽被拆毁,但宅基犹存。金狗洞、水井、翠柏、石臼依然存在。若有兴游山,仍会给你增添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 金果山 刘家沟镇 施家庄村

内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位于刘家沟镇接夼施家庄村北的金果山虽然海拔只有250余米,但山上的“金果山庙”、“金狗洞”、“文昌阁”却以它动人的传说,至今仍为人们传颂着。
  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山上有金汞矿。当时,曾有县官派人到此挖过。在挖汞矿时,挖了个深50余米、宽2米左右的洞。人们就把这个洞叫“金汞洞”,把这座山叫“金汞山”。“金汞洞”当地人又称“金狗洞”,“金汞山”当地人又称“金狗山”。传说金汞洞中有九头金猪,在挖汞矿时给吓跑了,故又有“金猪山”之称。金猪山上还有天然铁矿,在清朝末年,溥仪皇帝还派李忠到此开采过铁矿。“金狗山”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改称为“金果山”。
  明朝时期,有一南方人在此采金发了家。为此,他在山上建起了一座庙宇。金果山庙位于山的南半坡,庙门朝南,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共20多间房,东西长,南北窄。它分东、中、西三个大殿,庙堂颇像蓬莱阁上的苏公祠。庙堂里供奉着3个铜胎雕像和100多个大大小小的泥雕像。它们千姿百态:有的头顶乌纱,身着龙袍;有的首戴铜盔,腰挎大刀;有的手托珠宝,眉开眼笑;有的横眉竖目,手持大矛……庙院西侧长着一棵两搂多粗的家槐树;东侧,由四根石柱子顶着八百公斤的大钟,倘若一敲,钟声低沉悠扬、经久不息。中殿前面是山门,层层石阶直通山下。山门两旁有两棵合抱粗的翠柏。中殿后面,有一深30厘米、直径30厘米的石臼,是一巨石人工所成,据说是庙中僧人捣米所用;东侧还有眼水井,井水清澈透明,味美甘洌。
  在庙门外的正南方向有块大约30多亩地的平滩,平滩中央有个四方戏台。每年的阴历三月初二开始,连续四天是金果山庙会的会期,据说这个庙会是当时蓬莱最大的庙会。前来赶会的人遍及蓬莱20多个乡镇,另外还有黄县、栖霞、莱阳、福山等外县市的人也慕名前来烧香拜佛,人数可达十几万人,可谓人山人海。会期,金果山下的各个村都要集资邀请戏班子前来表演,为庙会助兴。
  文昌阁,位于金果山的最顶端,是一座四方塔形的两层楼房。底部宽、长均为6米、高9米。庙门上悬挂着一匾额,上书“文昌阁”三个字,阁内有三个泥塑像,中间大的便是文昌帝君。晴日,站在文昌阁上,放眼北望,无一障目,可清楚地看见长山诸岛。
  1920年左右,在金果山上出现了一帮“胡子”,有100多人。这帮“胡子”专门杀富济贫。由于他们的出现,一些地主豪门大有收敛,赌徒恶棍望而生畏,同时商贾富户生意萧条,赶庙会的人越来越少。从此,金果山庙再也没有兴盛起来。到了1926年,乡里成立保会团,便把金果山庙、文昌阁一起拆除,金果山庙会也不复存在了。
  现在,金果山庙、文昌阁虽被拆毁,但宅基犹存。金狗洞、水井、翠柏、石臼依然存在。山上树密林茂,郁郁葱葱,梯田层层,硕果飘香。若有兴游山,仍会给你增添浓厚的兴趣。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先念
责任者
姜显锡
责任者
高建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