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后孙家“金凤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552
颗粒名称: 堡后孙家“金凤飞”
分类号: K925.23
页数: 3
页码: 836-838
摘要: 堡后孙家位于刘家沟镇的东南部。相传明朝洪武年间91孙姓由山西小云南迁此定居,因坐落在五十堡村后(北部),故以方位和姓氏取名为堡后孙家。如今全村有孙、文、刘、咸等十多个姓氏家族,341户,872人,2650亩耕地。孙家村北,有一个50多户的小自然村,村民至今仍习惯称呼文家庄。后经政府、村里长久维护,现基本保持完好。孙运v故居于2006年被蓬莱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有黑理石保护碑一座。与孙运璇故居毗邻的孙为信故居古称“济善厅”。村民们感其恩德,为其树碑“济善厅”,至今一直传为美谈。如今的堡后孙家村内村外道路全部硬化、绿化、亮化、净化,村风文明,人们和谐相处,生活幸福美满。
关键词: 堡后孙家 刘家沟镇 家族

内容

堡后孙家位于刘家沟镇的东南部。相传明朝洪武年间(1368-1387)91孙姓由山西小云南迁此定居,因坐落在五十堡村后(北部),故以方位和姓氏取名为堡后孙家。如今全村有孙、文、刘、咸等十多个姓氏家族,341户,872人,2650亩耕地。
  自古以来村里就流传着一句话:“孙家地势如凤凰,代代当有金凤飞。”这句话还真有点应验。孙家村北,有一个50多户的小自然村,村民至今仍习惯称呼文家庄。20世纪50年代末集体化后,合并人孙家,统称堡后孙家。文姓是在明朝先迁入蓬莱城东解宋营西村,第七代又迁一支到堡后孙家村北落户的。小村不大,先后还真出了几个人物。文姓老人说:民国期间,在军阀张宗昌手下做军需官的文得祥曾在村里轰动一时,后来不知下落。年青时期就参军抗战的文得真,后来当了空军飞行大队长,最后升为广州军区空军作战部长,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为家乡人民赢得了荣誉。
  孙家当代还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孙运璇。孙运璇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在清代曾任青州县官。他出生于1913年11月11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毕业后,进入台湾发展,曾任国民党第十至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常委,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还担任过交通部长、经济部长、行政院长等职务。1999年回蓬莱老家探访一次,为家乡学校捐款2万元。2006年在台湾病逝。孙运璇故居位于村中北部,为民国初建筑。故居坐北朝南,客屋前厅、后厅各五间,前院西厢、后院东厢各三间,客屋开门,门外偏东有大门。后经政府、村里长久维护,现基本保持完好。孙运v故居于2006年被蓬莱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有黑理石保护碑一座。
  与孙运璇故居毗邻的孙为信故居古称“济善厅”。清朝末年,村绅孙为信在外做买卖发财后不忘家乡,回乡后行善积德,救济穷困农民。每逢灾年,召集贫苦农工管饭吃,给工钱,在房前盖了座大厅,专门给穷人放粥赈灾。村民们感其恩德,为其树碑“济善厅”,至今一直传为美谈。
  清末,乡绅孙可璋为了家乡百姓免受洪水灾害,捐款修筑了一条2里多长的大河坝,至今保存完好,百姓依然受益。
  堡后孙家不光知名人士多,历史古迹也不少。明代,在村东南建有“回龙庵”,前后大殿,气势宏伟,前有阁楼(钟楼),后有经房,侧有卧室,香火挺旺,解放初,回龙庵改建为“育英学校”。
  在村西北100米处,有一处古村遗迹,方圆几百米到处是残砖碎瓦、石砾。以前还有残垣断壁、缸碗瓢盆等。这个古村何因何时毁灭,没有记载。在百姓中只留传下这个地名叫“宅口”,标记着这个古村曾经的史迹。
  在村东南还有一古墓群,有关专家曾来考察。1995年《蓬莱县志》记载:“位于村东南250米处,分布于东西长80米,南北宽40米的黄土高台地,发现残坑竖穴墓3座,采集标本有泥质灰陶残豆盘,残陶口沿器底和少量泥质红陶片,外饰网纹,墓群破坏严重。”据考为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遗迹。
  在村南村委会办公室南侧,南北公路中间以东以西横向有4棵笔直钻天的大杨树,高度足有20多米,直径有1米多粗,距今至少有80多年的历史。在上世纪50年代,不知哪级哪个部门曾在这四棵大杨树下立了一块石碑并标有号码,1997年又改为一块有1.5尺高的水泥碑,上面标有号码,并印有山东省公安厅测绘局的字样。至今人们也不知道这四棵大杨树下标记的详细用途。村里人猜测,这四棵大杨树可能起航标作用。因此,村里人都把这四棵大杨树叫做“导航树”。
  如今的堡后孙家村内村外道路全部硬化、绿化、亮化、净化,村风文明,人们和谐相处,生活幸福美满。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沙向阳
责任者
赵先念
责任者
刘丽丽
责任者
高建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