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基河畔六“木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521
颗粒名称: 木基河畔六“木基”
分类号: K925.23
页数: 11
页码: 801-811
摘要: 在刘家沟镇北部,206国道南北两侧,有六个村庄,名叫“木基杨家”、“木基丛家”、“木基西赵”、“木基迟家”、“木基东赵”、“木基南吴家”。木基六村始建于明朝嘉靖、崇祯,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有五个村是从今山西省小云南迁移而来,有一个村是从今威海文登迁移而来。说起“木基”二字,还有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为改变这种状况,岸边的百姓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治理洪水上动了不少脑筋,出了不少力,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仍没有摆脱水祸的危害。打那以后,这条河便被两岸人叫做“木基河”。
关键词: 刘家沟镇 木基河畔 村庄

内容

在刘家沟镇北部,206国道南北两侧,有六个村庄,名叫“木基杨家”、“木基丛家”、“木基西赵”、“木基迟家”、“木基东赵”、“木基南吴家”。木基六村始建于明朝嘉靖、崇祯,清朝康熙、乾隆年间(1524-1795),有五个村是从今山西省小云南迁移而来,有一个村是从今威海文登迁移而来。说起“木基”二字,还有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
  自古以来刘家沟北边就有一条几十米宽的大河,自西向东人黄海。杨家、丛家、西赵、迟家、东赵五村坐落在河的北岸,南吴家坐落在河的南岸。此河当初无名称,住河北岸的叫它南河,住河南岸的叫它北河。在过去,由于这一带的特别地势,洪水流冲到这里时,特别凶猛,每逢雨季来临,河水时常暴涨肆虐,冲坏岸边的房屋和土地,给两岸村落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威胁。为改变这种状况,岸边的百姓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治理洪水上动了不少脑筋,出了不少力,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仍没有摆脱水祸的危害。最后,岸边的百姓经过集思广益终于想出了一个奇招:在河的两岸以直线式整齐、密集地钉人又粗又壮又高的木桩,打牢根基,筑堤挡水。这一招还真灵,在以后每有洪水来临时,还真起到了挡水的作用。从此岸边的房屋和土地再也没有受到损坏,两岸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打那以后,这条河便被两岸人叫做“木基河”。而在沿河两岸迁来定居的人们都把自己的村名前加上“木基”二字,于是就有了“木基六村”当地人称“六木基”名称的问世。
  现在的木基河,早已今非昔比。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兴改河造地,兴修水利。人们在河的上游沟汊建水库,修塘坝,搞拦河截流;在大河床上改河造地,将河两岸用石头垒包浆砌代替了木桩。虽然河床面积比过去减少了许多,但由于兴修水利措施到位,过去那种闹水灾、损毁房屋和土地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
  木基杨家木基杨家村位于木基河的北岸,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1)0当时有陈、杨、王三姓从山西小云南迁来定居,三姓中杨姓发展兴旺,因此取村名为木基杨家。如今全村有陈、杨、王等十多个姓氏,212户,488人,1663亩耕地。
  在木基杨家村的西北部有一座王氏祠堂,它始建于1937-1938年间。在整个刘家沟一带众多的家族祠堂中,杨家的王氏祠堂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祠堂建的高大宏伟,气宇轩昂,给人以金銮大殿的感觉。事实上,当日在建筑时,也就是仿照京城的金銮殿修建的。
  祠堂的街门南面是一个大照壁,每到开祠日,都在照壁上挂一个足有一米高的大扁灯。正门高大、敦实,门的上坎装有各式各样、形态别致的龙虎图案。两扇大门有金光闪闪八个大字:右扇是“治厥孙谋”,左扇是“俎短千秋”,运笔刚劲豪放。进门有30多米的大走廊,东西两侧各悬挂着八个大扁灯,接着是四级大理石台阶。再走10米,就是祠堂。祠堂正门两侧是两根大明柱,都是红漆漆的,明净瓦亮,每根明柱一个人搂不过来。祠堂前面出廊,后面出厦,西山墙用红油漆过。由于祠堂的地势高悬,所以王氏祠堂特别是西山墙红色油漆,格外醒目。祠堂的屋脊高立挺拔,两头撬起,恰似一条卧龙昂首翘尾的雄伟姿态。两边的梢檐融汇古建筑装潢的精华。
  祠堂的里面更是别有一番景象:顶上是红纱罩,下面是黄沙罩。王氏家谱在中间挂着,按辈分的大小,从上到下、自右向左依次排列。冢谱的卜曲是3米长、两米宽红油漆的大供桌。供桌的两旁是一对人头高的大蜡台和一对1米高的大花瓶。每年的除夕晚、正月十五日晚、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一日、冬至日是世俗的鬼节令,也是王姓始祖规定的开祠日。开祠这天凡是王氏家族的人都到祠堂拜祖、祭祖。特别是除夕和正月十五这两日,祠堂的烟花、鞭炮随意放,热闹非凡。
  屋顶的两坡一色是16厘米的方木椽子,每根椽子都是用红油漆过,每隔10厘米一根椽子。椽子上面铺有5厘米厚的木板,木板也是红油漆过。再上面是一仰一卧的细泥小瓦。祠堂经历这么多年还是原来的模样,丝毫没有改变。
  王氏祠堂是由王廷秀和王子祥出资建筑的。从祠堂的规模、装潢模式看,当时耗资是相当大的。究竟耗资多少无人知晓,也无法考证。据说,王廷秀和王子祥早年就离开家乡在外闯荡,做买卖,生意相当红火,也赚了不少的钱,建国后,在港台地区、加拿大及美国都有他们后人的企业。祠堂建成后,王廷秀、王子祥就成了王氏家族的族长。二人在村里、乡间有很高的威望,是一个开明的绅士。王廷秀死后沿途有四大牌坊。王子祥死后烟台送的寿衣。王子祥是山东有名的大善人,不论谁有什么难处,找到他,吃住和一切耗费他都包揽下来,故得此名。至于王秀廷、王子祥的详细情况由于时间的久远,现在的人已无法说得太清楚了。
  王氏的族长有相当高的威望,族规也是相当严厉的。有一年村里有个叫王福德的小青年骂他的父亲,触犯了族规。族长把王氏家族集合起来到祠堂,族长和辈分大的按顺序坐在供桌旁,让人把王福德按倒,用扁担压着,由王福洪和王福丰用棕子绳浸水抽打,以示族规的圣威和对触犯者的严惩。
  建国后,王家祠堂失去了以往的威严。经过历次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一些物品遭到破坏或已不存在,真令人遗憾和惋惜。值得庆幸的是整个建筑还基本完好。2006年蓬莱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有黑理石保护碑一座。
  木基丛家木基丛家村位于木基河北岸,相传明朝祟祯年间(1628-1644),有丛姓人从文登迁至此地定居,因南临木基河,故取名叫“木基丛家”。全村现有丛、刘、李、王四大姓氏家族,61户,150人,664亩耕地。
  木基丛家紧靠大海,很早就有海区,丛姓落户后,便“靠海吃海”,以打鱼为生。不料,在清朝年间,村边海上发现了一具漂尸,官府得知后,非要处罚丛家兄弟,或罚款,或买棺材厚葬死者。丛家被逼无奈,只得照办。后来丛家族人感觉又窝囊又晦气,一气之下,就把村东海区贱卖给了迟家赵姓大户。从此丛姓再也不打鱼了,以种地为生。
  丛家村东,有一座古庙,名叫“翠华宫”。翠华宫分东、西两院:东院是海神娘娘庙,前有山门,山门东角是钟楼,后殿是经房。而这海神娘娘庙倒是有点来历,据说是当年南方一艘商船到此遇难,得到丛家渔民全力救援,得以生还。为了感恩答谢,南方商人就过来捐款赞助,修了这座海神娘娘庙,以求海神娘娘为渔民们祈福,保平安,降吉祥。然而历史却无情地与丛家开了个小玩笑,海神娘娘也无神力平息海上“漂尸”事件,渔民的饭碗被砸了,成为靠海不能吃海的海边人,但丛家人是宽容的,不“吃”海后他们没有迁怒和责怪海神娘娘,仍然从村里派专入一直看管寺院,依旧香火不断。
  西院是药王庙,供奉的是神农氏尝百草、普济天下苍生的药王金身塑像。门前立柱书写“神农称上世,名医列庙堂”一联,香火极旺。民间百姓,过去缺医少药。凡有小灾大病,唯一的办法就是到庙里烧香拜佛,求神灵保佑,驱邪避难保平安。本来大多数的小灾小病抗一抗、挨一挨都能不治自愈,然而人们却都归功于神灵。因此这些金身大佛便获得了众多忠诚信徒们的更大信仰,也获得了更多的香火。这恐怕就是寺庙香火久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吧。
  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该庙才拆除,在原址上建起了学校。后学校又迁址,此处改建成了民宅。
  木基东西赵木基河的北部有东西两个赵家村,原来分别叫木基东赵家、木基西赵家,现在都将木基二字去掉,只称为东赵家、西赵家。据村史记载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有赵氏兄弟三人赵显、赵连、赵通自山西小云南大槐树下迁来,因为兄弟三人分住在东西两地,故分别取名为木基东赵家、木基西赵家。两个村均在1980年县地名普查时,因村名字数太多,去掉了木基二字,更名为东赵家、西赵家大队,1984年改名为东西赵家村。东赵家村有赵、刘、郝、王、张、孙、范共七大姓氏家族,104户,277人,646亩耕地。西赵家村有赵、李、张、刘、朱等十大姓氏家族,158户,436人,1341亩耕地。
  东赵家村,东边临海,祖先以打鱼为主。20世纪40年代末,村里18条渔船去远洋打鱼。据说在朝鲜海域遭遇大风,18条船全被风浪吞没,无一生还。全村人哭天号地,悲痛欲绝。18条船,几十号人,几乎殃及家家户户。这一灾难成了东赵家村人永远的痛。老百姓发誓:宁上南山去当驴,不到北海去打鱼,并自此全村人弃海种田,这一警句在胶东沿海也广泛流传。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直到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风起云涌时,东赵人才重操旧业,驾驶着新时代的渔轮,劈风斩浪,捕获着丰收和喜悦。
  清代,在东赵村出了个“岁进士”叫赵光显,其传于后人的“岁进士”门匾,直到“文革”时才被烧毁。
  抗日战争时期,村里有个热血青年赵凤梧,原名赵德昌,还在读书时就投身革命,在蓬莱县大队工作,是胶东三军二路的发起人之一。其参加过解放蓬莱城战斗,后来在许世友将军的手下,担任过胶东军区第13团参谋长,参加过解放掖县城战役,后随解放军南下打福建、去四川剿匪,参加过无数次战役,立下不少战功。在1955年由于身体有病先去了南京军区,在许世友将军处养病,后又去了济南军区在杨得志将军处养病,在济南军区养病期间’济南军区成立了“八一”养殖场,养殖场设在蓬莱新港刘家旺,总部设在烟台,赵凤梧任场长,1965年部队成立蓬莱第一干休所,赵凤梧即从烟台总部离休迁至蓬莱部队干休所定居,于1983年去世。
  村西有个叫窖沟的半坡地,1958年“大跃进”时挖出几座砖砌鸡笼式坟墓’里面挖出一堆骨架、一些缸罐等。传说是宋朝“六十还甲子”的坟墓。
  西赵家村北依大海,南仰峰山顶。村子虽然不大,但却有不少传说和趣事。有人形象地用两句话来概括:寿村一侍郎,人洞甲山沟。
  寿村——人人羡慕的长寿村细心的人走进西赵村都会发现,村里的老人不但多,而且很少见拄拐杖和歪歪斜斜地走路的,个个身板硬朗。有心人最近做过统计,1990年到现在’全村10。岁以上的老人有3人,90^-99岁的老人有8人,80-89岁的老人32人。一个165户、446人的小村庄,出现如此多的长寿老人,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吧。周围村的人都羡慕地称“西赵是个长寿村”。还有不少人试探寻找村里人长寿的秘密,有人说西赵人遗传基因好,有人说西赵村的水好……列出理由有几十条之多,但没有一个是完整准确的。后经村中好事者悉心探讨,得出长寿的秘诀只有两个字“和谐。”是啊,村庄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村子与周围邻村和谐相处,全村男女老少尊老爱幼、互相敬让,家家人人和谐相处,能不长寿吗?愿普天之下所有人关爱自己的家园,关爱自己和他人,环境和谐,村庄和谐,人人长命百岁! 侍郎——“皇清兵部侍郎”赵相龄赵相龄生于1849年,自童年起他就铭记着先人孜孜不倦地读书的教诲,勤奋苦读,博览群书,成年后,他注重学以致用,坚持社会调查,编著了许多有关社情民意的书刊文章和私塾教材。他免费召集自家子弟和乡民子弟传授文化知识,被乡里百姓尊称为“三先生”。
  为求取功名,赵相龄29岁那年,赴济南参加清政府设立的“山东乡试”考试。揭榜后,光绪帝发布《诰命》敕封他为六部之一的“皇清兵部侍郎”,并赐予“肃静”、“迥避”等金字红牌和金瓜、钺斧、朝天蹬等执事制品。当时由于赵相龄突然发病,后来一直病魔和家事缠身,直到64岁归西,也没能赴京任职。光绪帝所赐执事用品后来一直摆设在其长子的南客屋里,直到1940年前后还完好无损。后因保管不善,到“文化大革命”后,基本全毁。现在赵相龄的遗物只剩下《山东乡试路程折》、《宗谱》和应试前的几页文章的手稿了,真是一大憾事。
  “人洞”——村民的保命洞 19世纪上半叶,清王朝腐败无能,再加上西方列强的人侵,政局动荡,胶东一带散兵游勇和土匪十分猖獗,经常侵扰民宅,杀害抢劫百姓。为防范他们的杀掠,聪明的西赵人在甲山沟的东沟(黄泥沟)陡崖峭壁上,开凿了三个能保护全村人的大洞穴,村里人都称为“人洞”。这些洞的洞口都开凿在绝壁的半山腰,离地面近两丈,洞口处都栽有针叶松或其他树木,使洞口更加隐蔽。从沟底上望,根本看不到洞口。洞里面修得很宽畅,每个洞都能容纳100多人。平时,洞里面都配有云梯和十多口大缸,大缸里的水平时定期更换,这水既能饮用,又能防止敌人火攻。平日村里在周围几十里范围内设有暗哨,一发现有兵匪来侵,便迅速将消息传回村里,村里立即将村民组织起来,带足衣食物品和武器,扶老携幼,藏人洞中。青壮年守护洞口,妇女照顾老幼。当兵匪在洞下的危急时刻,洞中必须保证绝对安静。为保护大家的安全,曾有两个母亲捂住要啼哭婴儿的口鼻,结果导致婴儿气绝夭亡的惨剧发生。人洞在当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三个“人洞”还残留一个,一些顽皮的儿童还经常爬上去玩耍,不知这些顽皮的儿童从洞中残留的水缸碎片、小动物的羽毛、骨骼中,能否感悟到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这幸福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甲山沟”——万马侯家西赵家村的西南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沟,村人称“侯家沟”。此沟自古以来就水源丰足,林草茂密。沟的东面有几百亩地,村人称为“料草地”。侯家沟的西面有几百亩地,村人称为“操场”。
  相传(具体时间无处考证),清朝有姓侯的将领,图谋造反,就选择了西赵西南这沟壑众多、水源丰足、林草繁茂的地带招兵买马,壮大实力,伺机叛乱。他安营扎寨的地方后称“侯家冈”,屯集草料的地方后称“料草地”,练兵的地方后称“操场”。传说侯家经过五六年的经营,势力急剧膨胀,兵将有数万人,战马上万匹,所以称为“万马侯家”。相传“料草地”的草料堆积成山,每日在“操场”练兵,尘土飞扬数丈高,遮日蔽天。将士的厮杀呐喊声和战马的狂奔嘶叫声,数里外闻之震惊。万马侯家虽然势力很大,可能是当时造反不合时宜,后被清政府血腥镇压。镇压后大量的将士阵亡,盔甲遗物抛在侯家沟以东的山坡和沟谷里,所以至今人们还把这一带的山和沟称为“甲山沟”。
  木基迟家木基迟家村位于木基河的北岸,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4-1566).当时有高姓兄弟四人高鸿俊、高鸿举、高鸿皋、高鸿歧从山西小云南迁来定居,同时又有迟国显从登州城迟家弄迁至此地,故两家都以姓氏取村名为高家和迟家,因而形成一村两个名称。后来因村南河名叫木基河,再加上迟姓发展兴旺,村名便叫做木基迟家。村里有迟、赵、高、王、张、何、刘等十多个姓氏家族,418户,1099人,2820亩耕地。
  传说迟姓是尉迟敬德的后代,尉迟敬德为唐初大将,曾辅佐李世民开国建邦。据传,后来尉迟氏的一支遭难,一家只有两子逃出。为躲避追捕,更为兄弟日后便于相认,两人商量将尉迟一姓一分为二,老大改姓尉,老二改姓迟。兄弟二人约定,以后若有机会相见,便以此作为相认的凭证,之后兄弟二人便各奔东西。据说,尉姓兄长去了山西,迟姓弟弟直奔山东。历尽千辛万苦,先到了山东莱阳落脚,后又迁到蓬莱的芦洋、南王,最后在蓬莱城里安家落户。
  到了清朝初年,迟姓三世迟国显,带着三位叔叔,又从蓬莱城里迁到这里落户,与高姓同居一村。后来,因为迟姓人丁兴旺,高姓不及,村子里便流传着一句戏言,叫“吃(迟)糕(高)”,意思是迟姓把高姓“吃”掉了。之后,村名最终改成了木基迟家。现在村庄已发展到400多户,其中迟姓占了200多户。
  清代,高、迟两大姓各建有自己的宗祠,是各家族祭奉、议事的中心。村西有座庙,俗称“老佛爷庙”。庙里老佛爷被塑有18只金手,慈眉善目,吉祥和善。周围十里八村的善男信女,逢年过节、大事小情,都来烧香拜佛,祈祷神灵保佑。偶遇灵验者,便来扎金塑银、放鞭放炮,答谢庆贺。“老佛爷庙”前后有两座大殿,前殿左右建有钟楼、鼓楼,晨钟暮鼓。正殿当中供奉的是18只手的金佛,侧边供奉的是8只手的金佛,各有千秋。庙里有两个和尚主持,共有10亩庙地。
  村中河沿处,有一棵300多年的家槐,至今长势良好、枝繁叶茂,有两抱多粗,它见证了木基迟家村几百年的历史沧桑。
  另据老人们讲,村里还传说村前有个马家墓,村后有个潘家茔,都是在高、迟落户之前就有这些遗址的。这也说明了此村早有人烟,只不过是历经沧桑、物是人非罢了。高、迟等姓,赶上了好年代,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安居乐业,幸福地生活着……村民们高兴地说:“迟”到的幸福更长久。
  木基南吴家南吴家村位于木基河南岸,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4-1566)。当时有吴姓从小云南(今山西省)迁来定居,与高姓同住一村。后因吴姓发展兴旺,再加上村子坐落在木基河南岸,因此取村名为木基南吴家。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村名数字太多,又改为南吴家。吴姓后裔人口繁衍发展,分为两支,一支住村西,一支住村东,分别称南吴、北吴。现在全村有吴、刘、郭、高、于、李、曲、孙、赵、王、郑、衣、姜、戴等20多个姓氏家族。康达葡萄酒庄园及3000亩葡萄基地就坐落在该村的东端。
  相传村中高姓是占山户,高姓当年有八条好汉,把守村中的三口水井,不准外姓人吃。为吃水高姓和其他姓氏人有过纠纷,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往事如过眼云烟,如今南吴家村百姓融洽,邻里和睦,经济发达,家家吃上了自来水,日子过得比蜜甜。
  据村中老人讲,在南吴家建村之前,这里就早有人烟。在村北的地面上,相传元朝时期有座规模宏大的庙宇,庙里住的和尚,心术不正,香火不旺,到处扰民,欺男霸女,最后百姓奋起抗争,一把火烧毁了庙宇。如今这里只剩下些残砖碎瓦了。
  2004年扩建烟潍公路时,在村西北的吴氏老葬茔处,又挖出七八个鸡笼式坟墓,这些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极具传说中“六十还甲子”的宋代坟墓特点。
  在村东北角刘姓比较集中居住的弄口,有一棵生机盎然、枝繁叶茂的老榆树。老榆树旁矗立着一棵古槐,两树朝夕相伴,形影不离,传说至今已有200多个春秋了。民间有“槐抱榆”主富贵的说法。所以有人认为刘姓人家受此荫0,家家日子过得都不错。实则不然,20世纪60年代初,全村各姓氏家族都有人被饿死,前些年,榆树被砍了,古槐独自伫立,然而全村不只刘姓人,20多个姓氏家族的每一户日子过得照样红红火火,像吃着甘蔗上高楼——步步高、节节甜。
  南吴家人爱憎分明,正直刚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战时期全村人积极配合党的抗日武装,为打击消灭日伪汉奸作出重大贡献,也因此付出惨重的代价。1944年秋,胶东的抗日形势如火如茶,盘踞在蓬莱城的伪军,在抗日军民重重包围下,惶惶不可终日,蓬莱城已成为一座孤城。以伪警备大队大队长郝铭传为首的汉奸们已成为瓮中之鳖,丧家之犬。为了延续其苟延残喘的命运,郝铭传狗急跳墙,率残匪拼命出城烧杀抢掠。一次次地拼命,一次次地惨败,越发加快了其覆灭的进程。
  郝铭传深知依靠抢掠过活是没有保证的,他向上司告急,从东北海上运物资,以解决燃眉之急,维持其苟延残喘。古历十月间,一艘满载急需物资的大型机帆船在刘家旺附近,被蓬莱独立营截获,押至南吴家村北海边,缴获了船上的全部物资。并以南吴家村民为主,还有东赵家、迟家的一部分村民,奋战一夜,将机帆船拆毁。后来因有人告发,消息传到郝铭传耳朵里,其曾多次威胁南吴家村补偿、赔款,否则要血洗南吴家村。但南吴家村的广大群众并没有被吓倒,仍不理不睬。
  1944年古历冬月三十日凌晨,郝铭传亲自带领八个伪军中队包围了南吴家村。村民郭家海早起拾粪被敌人抓住,随之百般拷打,叫他领着进村抓人,他不干,随后问他谁是共产党员,谁是八路军,谁家是军属,谁拆过船,都被他一一拒绝,回答敌人的只有三个字:“不知道!”敌人气急败坏,于是用大刀威胁,他仍是一问三不知。在敌人面前,郭家海表现出了英勇不屈的大无畏精神,敌人气疯了,下毒手将郭家海杀死在村北的打麦场上(后来发现郭家海的身上被敌人砍了八刀)。这时到井上挑水的、拿草的村民刘风利等九个人也被抓到村北的打麦场上。
  郝铭传接着亲自带队进村到处抓人,破门砸户,又抢又夺。全村被抓的300多名男女老少,都被押到打麦场上,进行打骂、威吓,叫供出谁是共产党,谁是八路军,谁家是军属,谁是村干部,谁拆过船,可是没人搭腔。敌人一怒之下,连砍了十个人,还是一无所获。村民吴云生、曲道林是最末两个被砍的,刽子手连砍了八个人,手的力气消耗殆尽,所以砍最末两个人时力度相对来说比较轻些,吴云生、曲道林虽然也倒在血泊之中,但最终没有致命,事后又经抢救活了过来。
  正当郝铭传怒不可遏、想把集中起来的300多名男女老少用机枪进行一次更大的屠杀之时,突然,南山上响起了枪声,原来蓬莱县独立营得到信息,正往南吴家赶。敌人怕断绝归路,便匆匆忙忙收兵回城。事后村北的打麦场上一片血污,收尸的人家抬着流血的尸体,无不痛哭流涕。曲道林的弟弟惨遭杀死,曲道林幸免于难,其母面对一死一伤的两个儿子,一边料理、安葬死者的后事,一边送治幸存者的伤口,当时的惨状目不忍睹,这就是蓬莱著名的“南吴家惨案”。
  南吴家惨案只是日寇侵略中国、日伪汉奸走狗屠杀人民群众罪行的一个缩影,然而邪恶终究摆脱不了失败覆灭的下场,正义有时会迟到,但它永远不会缺席,这是历史从古至今的轨迹。三年后,郝铭传最终在天津附近被解放军击毙,结束了他丑恶的一生。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先念
责任者
刘丽丽
责任者
高建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