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香于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486
颗粒名称: 安香于家
分类号: K925.23
页数: 5
页码: 764-768
摘要: 安香于家村位于安香寺的东部,据县地名办记载,清初顺治年间,邹姓先迁此居住,因而取村名为安香邹家。后来,又有于氏两兄弟自文登大水泊迁来此地,又自取村名为安香于家,这样一村两名延续了多年。最终于姓发展兴旺,至清朝末宣统年间便正式定名为安香于家。如今全村已有于、刘、邹、李、张等30多个姓氏,339户,786人,1620亩耕地。明末,于瓒、于茂兄弟自文登大水泊迁至蓬莱,相中了安香寺东西流水小河北岸的风水宝地,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取名安香于家村。于是在一些人的鼓动下,遂自将村名定为安香邹家村。加之于姓来得早,人口多,村名历史久,影响深远,所以村名最后还是统称为“安香于家”。1980年9月2日,于眉病逝,终年66岁。
关键词: 安香于家村 安香寺 安香于家

内容

安香于家村位于安香寺的东部,据县地名办记载,清初顺治年间(1645),邹姓先迁此居住,因而取村名为安香邹家。后来,又有于氏两兄弟(于瓒、于茂)自文登大水泊迁来此地,又自取村名为安香于家,这样一村两名延续了多年。最终于姓发展兴旺,至清朝末宣统年间(1911)便正式定名为安香于家。如今全村已有于、刘、邹、李、张等30多个姓氏,339户,786人,1620亩耕地。
   另据安香于家村史记载:安香于家村最早是杨、王、梁姓,在安香河西南崖开发定居,成为占山户,但没有具体村名。明末,于瓒、于茂兄弟自文登大水泊迁至蓬莱,相中了安香寺东西流水小河北岸的风水宝地,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取名安香于家村。于瓒、于茂兄弟俩来时,一个住在村的西边,一个住在村的东边,中间有一片空地,后来这个村又来了刘、邹等几个大姓,接着又有很多外姓人纷纷迁来,这时,中间空地也都住上了人家,再后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东、西、中居住的人家都互相连接了起来,形成了一个“一”字形的长村。住在东边的人们就叫东瞳,住在西边的就叫西疃,住在中间的(腰)就叫中瞳,也叫腰于家。到了民国初年,邹姓人发迹,在村里办起一个“天丰源”杂货店,生意兴旺,财大气粗,土地也不断增多。于是在一些人的鼓动下,遂自将村名定为安香邹家村。到了20世纪40年代中期,邹姓的家业一落千丈,在土改复查时划为了贫下中农。加之于姓来得早,人口多,村名历史久,影响深远,所以村名最后还是统称为“安香于家”。
   县地名办记载与安香于家村史哪个正确,邹姓、于姓哪个来得早姑且不论。安香于家这地方确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一批中华好男儿。
   于眉(1914~1980):1936年于北京大学读书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奉命回乡开展工作,组建中共蓬莱县支部,任支部书记。1937年11月成立第一届中共蓬莱县委,担任第一任中共蓬莱县委书记。1938年2月3日,成功地发动和领导了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创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大队(后改为第三军第二路,简称“三军二路”),并任政治特派员。1945年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华北军区兵站部政委、山东公路运输总局局长之职。1958年任交通部副部长。1980年任国家建委副主任。1980年9月2日,于眉病逝,终年66岁。
   于仲淑(1903-1987):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发起人之一。1938年2月,正式创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大队(后改为第三军第二路,简称“三军二路”),于仲淑先后任“三军二路”大队长、副指挥。1938年3月,于仲淑指挥起义部队两次攻打蓬莱城,摧毁伪蓬莱县临时政府;3月26日,成立蓬莱县抗日民主政府,被推选为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同年9月,于仲淑加入中国共产党,调任北海专员公署保安副司令。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胶东行政公署财政处副处长、北海区工商管理局局长、烟台市工商管理局局长、胶东军区交通部部长、胶东区行政专员公署交通局局长等职。他大力筹集财力物力,支援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于仲淑不计较个人得失,服从党的安排,历任青岛市文工团团长、青岛市文联戏曲改进会主任、青岛水产实验所所长、青岛市保险公司经理、青岛市政协常务委员等职,任职期间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深得人们敬佩。1987年1月11日病逝于青岛市,终年84岁。
   于寄愚(1909-1991):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发起人之一。其青年时代在北平求学,后转到杭州美术专科学校读书。1930年到上海,任左联美术家联盟总干事。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3日,参与领导和指挥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大队,任副指挥。同年7月,调任《大众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后历任中共冀鲁边区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中共鲁中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文委书记、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华东文联党组副书记、秘书长。1959年调安徽省文联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小说集《徐奶奶》、长篇小说《一支不正规的队伍》和剧本《花芙蓉》等著作。1987年离职休养,1991年8月8日病逝于安徽省合肥市,终年82岁。
   于大申(1914-1984):1938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胶东抗日中学、胶东公学教育主任,胶东大众报社校对科长、营业部部长、编辑科长、代总编辑,烟台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兼新华社烟台支社社长,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1948年以后,任豫西日报副总编辑、社长,开封日报社副社长、总编辑,河南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兼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河南省人民政府土改委员会委员兼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出版处处长,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河南省科学教育办公室副主任,河南省记者协会和河南省记者学会顾问等职务。1953年至1966年,曾被选为中共河南省委第一届候补委员、第二届省委委员。
   邹豹君:著名地理学家,60年来孜孜不倦,致力于地理学科的教学和著书立说,为国家的区域地理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另外,村里还有国家出版署署长于友先、沈阳军区营房部副部长于荫堂、陕西安康行署专员邹秀程等十几名地师级以上的干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奋斗不息,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安香于家人淳朴热情,疾恶如仇,具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抗日战争爆发后,于家村刘芳梧、刘芳栋、刘芳歧、于晶清(女)、于汀子(于月华女)等十几位同志,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参加了三军二路,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至1943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于家人同全国人民一样不愿做亡国奴,马万山、于文华、于荫堂、于明书、姚尚旗等50多人参军参政,走上抗日前线。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于家村人在开展反奸诉苦,土改复查运动的同时,踊跃参军,积极支前。于靖鲁、邹维俭、马万庆、刘长太、于良芳(女)等80多名热血青年,为了解放全中国,保家保田,保卫胜利果实,毅然参加了解放战争。1947年至1949年村里四次出民工20多人支前,参加了鲁南、济南、淮海、潍坊四个战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6名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安香于家村党支部、村委会,为使后人不忘祖功宗德,缅怀革命先烈,决定修建一座纪念堂。经干部群众反复酝酿商定,地址选在村南媾上,这里山水秀丽,风景优美,果园环绕,河水西流。1993年5月由本村建筑公司动工修建,于同年9月竣工,建成坐南朝北的纪念堂,共投资21万元,占地面积85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纪念堂居高临下,极目远眺是茫茫沧海,低首俯视是村舍田园。长眠在这里的祖先英灵,烈士忠魂,也会含笑九泉之下。
   纪念堂三间正屋的正面墙壁上,悬挂着中共蓬莱县委第一任书记于眉同志和蓬莱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于仲淑同志的照片、生平事迹的刊板;两侧墙壁上,悬挂着本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六位烈士的照片、生平事迹的刊板。他们是:机智勇敢、胆识过人的刘芳梧同志,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于万发同志,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姚尚旗同志,南征北战、威慑敌胆的马万山同志,积极工作、英勇奋战的马万庆同志,出民工支前、光荣牺牲的于树航同志。东西耳房存放着本村故去村民的骨灰匣,村民们在清明等节日期间,在这里对先人、烈士进行缅怀、悼念。
   正因为村里出了这么多革命先驱和革命先烈,新中国成立后,于家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建设于家、发展于家。20世纪50年代,他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在全县率先办起了互助组、合作社,为群众拔掉了穷根,解决了温饱问题,消除了两极分化。20世纪60年代,虽遇上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遭受“文革”的冲击,但是学大寨的步伐没有停止。坚持了14年整地改土搞水利,改变了自然面貌,使全村1400亩土地变成早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过去,村里农业生产始终沿着老辈传下来的耕作方式,种植着小麦、玉米、地瓜、花生,耕作技术落后,生产水平低下,粮食亩产只有二三百斤。20世纪80年代后,村里短时间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善了生产条件,推行科技兴农,农业生产得到全面发展,粮食生产实现了吨粮田;注重果业生产,把山媾薄地、山沟山坡改造成了千亩优质果园,年果品总产量450万斤。干部群众不满足在黄土地上的小打小闹,把眼光瞅在办企业奔小康的路子上,先后办起橡塑制品厂、山楂制品厂、海燕塑料厂等0个企业,有职工1200多名。同时与外商合资办起了福昌塑胶实业有限公司和诚昌塑料有限公司,同昌邑联资办起了福鹏印染公司。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提高企业高新技术的科技含量,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横向联合,先后聘请了60多名高科技人员,开发新产品,攻克难关。到1998年底全村实现产值2亿元,利税过千万元。
   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1998年人均纯收入4500元,是三中全会前1978年220元的20倍。2007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211元,人们的生活水平实现了“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变。村里创立了“村兴我荣,村衰我耻,艰苦奋斗,开拓务实,文明建村,造福后人”的村庄精神,并创编了自己的村歌,村歌是新时期新型农民的心声,是新时期新型农民面对未来的宣言,放眼明天,于家村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附:于家村村歌歌词
   于家人有双勤劳手,社会主义路上大步走,在田野上,在工厂里,共同致富热汗流。村兴我荣,村衰我耻,艰苦奋斗,开拓务实,文明建村造福后人,造福后人。于家人有颗火热的心,永远跟党阔步向前进,抛弃愚昧,抛弃无知,我们是一代新农民。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沙向阳
责任者
赵先念
责任者
刘丽丽
责任者
罗昌武
责任者
高建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