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岚的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471
颗粒名称: 宝石岚的传说
分类号: I057
页数: 5
页码: 708-712
摘要: 宝石岚这个地方,确实存在着。北沟镇北姜家村东南方向的丘陵上,许多巨大洁白的石英石堆砌成一孤顶,这里苍松环抱,四季葱郁,景致独特。据说很早以前,人们都叫它“白石岚”。爬到最大的石英石上,即狮子头的顶部,向西北望去,可以看到茫茫大海和白色的浪花。顺着白石岚的北坡下到沟底,便是一条河,它弯弯曲曲地向西淌去。河旁坐落着的村庄就是北姜家。围绕着“白石岚”民间产生了许多传说。也因这些传说,后来,“白石岚”就改为“宝石岚”,北姜家村也自然地称为宝石岚姜家。相传,“白石岚”这地方原来是两山夹一庄。北山尖上,白石嶙嶙晶莹耀眼,故取名“白石岚”,山沟里坐落着东家庄村。
关键词: 宝石岚 北沟镇 丘陵

内容

宝石岚这个地方,确实存在着。北沟镇北姜家村东南方向的丘陵上,许多巨大洁白的石英石堆砌成一孤顶,这里苍松环抱,四季葱郁,景致独特。据说很早以前,人们都叫它“白石岚”。爬到最大的石英石上,即狮子头的顶部,向西北望去,可以看到茫茫大海和白色的浪花。顺着白石岚的北坡下到沟底,便是一条河,它弯弯曲曲地向西淌去。河旁坐落着的村庄就是北姜家。围绕着“白石岚”民间产生了许多传说。也因这些传说,后来,“白石岚”就改为“宝石岚”,北姜家村也自然地称为宝石岚姜家。
  相传,“白石岚”这地方原来是两山夹一庄。南山顶上一根巨石冲天矗立,形如牛角,因而取名“牛角山”。北山尖上,白石嶙嶙晶莹耀眼,故取名“白石岚”,山沟里坐落着东家庄村。
  早年,东家庄有个农夫叫姜白,多年寻父出外,流落至燕京。一日,他走进一家客店,店主是一位白发老翁,热情打座让茶,口呼乡亲,叫得姜白好生纳闷。老翁见姜白将信将疑,不等他反问便说:“你叫姜白,登州东家庄子人,对吧?” 姜白忙起身称是,心中却更加猜疑:老翁为何对我这样知底呢? 这时,那老人又问:“不知乡亲你几时回家?” 姜白一听,心愧面愁地说:“寻父多年,身无分文,已回不了家了。” “不要紧,我送你回家。”老翁边说边转身从抽屉里取出一片杏叶,“这封信劳你代我捎回家吧!” 姜白见老翁以杏叶当书信,更觉奇怪,忙问道:“不知老伯让晚生将此信送往何处?” 老翁听罢捋着银须笑微微地说道:“你自管将它送到白石岚上,围着一块最大的石头,左右各转三圈喊道:“‘白石岚、宝石岚、京城有人来相见’则可,记住没有?” 姜白满心疑团地点点头,揣上杏叶,用罢午饭,便辞别老翁。
  姜白走在路上有半袋烟的工夫,感觉身后好像被扇子扇了几下,身子越来越轻,只觉脚下生风,忽忽悠悠,似腾云驾雾。只见江河湖海,高山平川,疾驰而过,眼花缭乱,霎时竟到了白石岚! 姜白定了定神,找到那块最大的石头,照老翁的嘱咐行事。果然,忽啦一道闪电,眼前两扇朱门大开,家人让进姜白。嗬!满院庭花,雕栋画梁,金银铺地,碧玉生辉,令姜白眼花缭乱!又见一位银发鹤须老翁,手持麟角杯端坐客厅。家人介绍,姜白拜见,说明来意,递上杏叶,那老翁接手一晃,竟然是一封书信,姜白愣愣地呆站一旁。
  恰在此时,从内屋缓缓走出一位老妪。那老翁边念信边怅然自语:“孽障不除,庄无宁日呀!” 老妪听罢,搭言道:“你要能降服了它,岂能容它残害生灵至今?”“哎,有法,有法了,你看!”老翁说罢,手指书信,老妪凑近观信,二人喜形于色,异口同声言道:“妙哉!妙哉!”言罢,忽见姜白仍站一旁,慌忙陪礼让坐。
  姜白思念久别老母,连声告辞,那老翁苦苦劝留。见他实在无住留之意,便让那老妪从厨房里提来了一只盖着红布的篮子递上说:“劳你捎信,一路辛苦,一点薄礼,不成敬意,定要收下。” 姜白不知篮中装有何物,再三推辞不成只好收下,走出石岚大门。
  一路上,他越想越觉得事情蹊跷。猛然间又想起胳肘间的篮子还不知装有何物,便好奇地将红布揭开,竟是一大把豆芽菜!豆芽菜怎成礼物?姜白蹲在路上越瞅篮子越动气,思想老翁取笑于他,拿回家去反倒让邻里笑话,索性扔掉算了!想罢,他伸手抓起那把豆芽菜扬在路旁,挎着个空篮子向庄里走去。
  时值百鸟归巢,夜幕降临,路上人影模糊,姜白刚到村口,冷不丁被石头绊了一跤,将手中的篮子摔出丈远。姜白懊丧地爬起来,再看那篮子,竟有一颗类似豆芽菜形状的金子挂在篮系上熠熠发光。他恍然大悟,忘了跌跤的疼痛,急忙返身沿路寻找,但一直找到白石岚,再也没有看到一颗金豆芽,有心上前再叫门,又怕人家见笑,不免闷闷不乐地折转回村。
  一进家门,姜白呆住了,只见院中荒草齐腰,檐下蛛网满墙,打听街坊邻居,方知老母已病故三年,姜白好不悲伤。
  原来,庄前牛角山上来了一条毒蛇,常将尾巴缠在牛角石上,把头探到沟底去喝水,毒液不断地放进河沟、井湾,危害生灵,散发瘟疫,三禽不飞,六畜无声,附近村庄的百姓们也有不少人染病,痛苦难耐,惨不忍睹。
  看到全庄人畜不得安生,姜白心急火燎,几夜睡卧不宁p他想起了白石岚里的老人,或许老翁会有办法,但几次照旧去叫门,白石依旧,门却不见踪影,姜白急病了,卧床不起。
  一天晚上,他果真在梦中见到了白石岚老人,那老翁告诉姜白:“要治好庄里人畜的病,除非找一位疯癫道人,要从此安居乐业必须待人马强壮后,同心协力铲除毒蛇。”并附耳密授机宜:“正月十五这天,如此这般这般……” 过了几日,村里来了一个疯子,手提一袋烧灰,口称治病救人,但却无人搭理。那疯子便抱住牲畜的头强硬地灌灰。人们见疯子做傻事儿,又气又笑地赶他,他不走。姜白听见了,想起梦中老翁的话,知那疯道人来历不凡,一骨碌爬起来,找到疯子,便将金豆芽递给他,那疯子一把抢在手中,撒腿就跑,姜白随后紧紧追赶。一直跑到北山,疯子一晃不见了,眼前竟是白石岚。姜白仔细地围着白石岚寻找好几圈,竟不见疯子踪影,只拾到了他扔掉的半袋烧灰,提回家中,分给众乡亲服用。不久,东家庄的人很快便痊愈了!牛也仰起了头,马也呜呜叫,鸡鸣狗吠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已是大年正月十五,这一天是东家庄的人最为繁忙的一天。在姜白的带领下,家家备好了干柴,户户装好了石灰。时近中午,小伙子们背上干柴和石灰奋力登上牛角山,将干柴和石灰堆满山间,燃起柴火。一个时辰后,便背水泼在石灰上,那石灰遇热又遇冷,沸得像开了锅,热气腾腾,笼罩了山巅。
  到了半夜子时,大风骤起,在不远处观看的全庄男女老少,点起灯笼火把,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隐隐约约,望见牛角山上一会黑雾漫漫,一会儿白光闪闪,翻上滚下,旋来转去。人们惊骇地瞪大了眼睛,心似箭在弦上! 整整持续了半夜。黑雾渐渐散去,白光越来越亮。突然,一阵狂风过后,呼隆一声巨响,似天塌地陷!大小石块在空中旋转飞舞,铺天盖地向牛角山上压下。整个牛角山霎时被砸得陷了下去,一道黑光扎进了西海。
  太阳出来了!一切恢复平静,牛角山也无影无踪了。人们跑到旧址上一看都惊得张开了嘴巴,白石岚山也不见了。而那些巨大晶莹的石英石全堆在脚下的牛角山顶上。当中一块最大的白色石英石板上,卧着一只有气无力的白狐,两眼圆睁,盯着西海。见人并不躲开,姜白心领神会地告诫乡亲们,人们谁也没有上前惊动它。几天后,白狐不见了,那块石英石板上留下了白狐卧过的“五体窝”。毒蛇一去不复返了。
  从此以后,牛角山这地方自然地被改称为白石岚了。石岚内有白老先生住守,并给人们除孽造福。这里的人逐渐地都将这白石岚作为福星降临的象征,由此又改称为宝石岚。人们为了纪念给庄里除孽造福的白老先生,每年初一早晨拜过年后,家家户户成群搭伙都来宝石岚上烧香吊纸,手摁“五体窝”磕头。每逢正月十五,男男女女都争先恐后给老先生来送灯,意思是为了给他照亮,隙望海面。为了纪念第一个发现宝石岚秘密的人——姜白,东家庄村从此改名为“宝石岚姜家村”。
  宝石岚遍地是大大小小的白色石英石,在山丘的最高处,由数块巨大色泽滑润的石英石磊叠在一起,耸立在山陵之巅。从远处望去,仿佛一只白虎昂首在绿色的丛林之中。民间不了解宝石岚的来历,所以传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半颗星星,是宝石。
  在古代,宝石岚松柏参天,大虫野兽出没其间,因为地势高,哪怕是风和日丽的天气,宝石岚里仍然会松涛呜咽,低沉轰鸣。蛇在石缝中蠕动前行,有的盘在树枝上,一不留神,误以为是干枯的树枝呢。被蛇吃掉的飞禽走兽,只留下一堆堆羽毛和骨架。在宝石岚的中央,有一棵粗大弯曲的黑松树,树下横卧着一块有几十平方米大小、且十分平滑的石英石,它就是闻名十里八乡的古迹,神秘的磕头石。磕头石上有双膝跪地、两手摁地、头磕地的窝痕,更让人感到稀奇的是还有个肚脐眼形状的窝痕,这些痕迹的方向,都朝东北方。所有登上宝石岚的人,不论年长年幼,都不敢大声喧哗,只能耳语或用手势交流,生怕惊动了什么,给自己带来不幸。过去,凡是来宝石岚者,都自愿地跪在磕头石上三叩首,无一例外,顶礼膜拜之后,方可离去,沿袭成俗。古时候,这里还有个习俗,即凡是要进入宝石岚的人,在进入之前,必须先在外大声喊叫:“有人来了!请诸位回避!”以此通知里面的鬼怪神妖避开来人。这一习俗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呢。
  在很早以前,一个书生跟随家人到田里干活,趁家人不备的时候,独自一人跑进了宝石岚,当他往里走时,便听到前方传来了有节奏地“嘭!嘭,”地碰撞声音,他寻声走到了一块大石头跟前,后来人称这块大石头为“撞头石”,拨开灌木,只见里面衣香鬟影,珠围翠绕,人影晃动,如同出自相府的达官人家。书生见一老妇歪坐在一边,他急忙上前,欲将老妇扶起,哪知老妇坚如铁石,书生尽管用力搀扶,她仍旧不动。那书生便苦苦劝告,其实那个老妇人希望书生赶快走开,不要打扰她的祈拜和修炼,而书生呢?却偏偏慈心大发,便死劝硬拉,那个老妇人仍然把面部扭向一边,无动于衷。他气恼地说:“你这个人竟如此不懂情理,真乃山野之妇!”这书生气急败坏,刚起身要走,那个老妇人突然站起,忽地把脸转向书生,书生便立刻倒地昏死过去。
  家人找到了书生,把他抬回家中。待他慢慢苏醒后,回忆着所碰到的事情,向人们讲述着噩梦般的见闻。他说.“那个老妇人猛然把脸转过来,我-看她的脸又扁又平,白白的,没有五官,是个大肉饼,是个妖精!”从此那书生饭不思茶不进,睁眼闭眼满脑子里都是没有五官的大肉饼,日复一日,不久便死去了。打那以后,宝石岚姜家的老人们,便定了一个规矩,凡要进入宝石岚的人,在进入之前,必须先在外边大声喊叫。
  另有传说,早年有一个大胆的农夫,夜间进入了宝石岚,结果他在里面转悠了一夜,想回家也找不到路,直到天亮才走出来。那农夫说,宝石岚的夜晚,一片火树银花,灯红酒绿,条条繁华的大街上,商铺林立,店馆相连,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如同进了大城市。不知这农夫是因为迷路,露宿宝石岚,做了一个美梦,还是为掩盖自己谜路的尴尬而故弄玄虚。反正宝石岚的传说,延续了千年百代,再加上它的阴森恐怖,大白天没有一个人敢进去的。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姜廷顺
责任者
张洪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