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偏南的港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407
颗粒名称: 港口偏南的港里
分类号: K925.23
页数: 3
页码: 643-645
摘要: 港里村位于蓬莱城西20余里处,南与王格庄紧邻,东是上口水库,西距栾家口不到一里,村北临海,西北是古老而又闻名的栾家口港,港里村因其地理位置港南偏里,故得名港里。村庄现有314户、847人、440多亩耕地、260多亩园地。据传,港里这地方早先有刘、解、栾等姓在此落户,于海边高地搭了几处草房,栖身挡雨,靠海吃海,以打鱼摆渡为生。后因天灾战乱,落难逃离,不知去向,只留下了几间破草房,成为远古村庄的见证。现在港里村的林姓是村中落户较早的大姓。据《林氏族谱》记载林氏的十代祖雄德“兄弟同科,兄乃榜眼、弟乃状元”,成为旷古佳话’荣耀大江南北。林氏后嗣,繁衍旺盛。
关键词: 港里村 港口 存在

内容

港里村位于蓬莱城西20余里处,南与王格庄紧邻,东是上口水库,西距栾家口不到一里,村北临海,西北是古老而又闻名的栾家口港,港里村因其地理位置港南偏里,故得名港里。村庄现有314户、847人、440多亩耕地、260多亩园地。
  据传,港里这地方早先有刘、解、栾等姓在此落户,于海边高地搭了几处草房,栖身挡雨,靠海吃海,以打鱼摆渡为生。后因天灾战乱,落难逃离,不知去向,只留下了几间破草房,成为远古村庄的见证。
  现在港里村的林姓是村中落户较早的大姓。据《林氏族谱》记载:“余家相传,来自闽省,散于山左,或掖水。或金山邑,各有人;后寄迹蓬海之滨,农业相传,已数世矣。”谱书中又较详尽地追溯了林姓的祖先来历:“吾族自比干之子居于长林,避纣之难,后受武封,因地受姓,以林为氏焉。”“余族传自王公、广公二祖。二公系同胞兄弟,自南省同迁至此。”兄弟二入“一处居于村之东隅,一处居于村之西隅”,后人称之“东林”、“西林”。
  林姓出自名门望族,世代兴盛,人才辈出,自古传颂“福建无林不开榜”。据《林氏族谱》记载林氏的十代祖雄德“兄弟同科,兄乃榜眼、弟乃状元”,成为旷古佳话’荣耀大江南北。“历宋、元、明、清四朝,代有‘皇封,,号称闽侯八族第一”。另据史料记载,历代林氏七品以上的官吏达到数十位之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深受民间爱戴信仰的妈祖,北方称为海神娘娘的林默,也是出自林氏家族。据《林氏族谱》称“林默乃莆田湄州人,是宋代都巡检林愿的第六个女儿。她出生时‘弥月不啼,名曰默,性灵异,少与群女人海,有神捧铜符出’以授后’”。后来护国庇民,广济苍生,屡救海难,深受渔民爱戴’百世香火不衰。被历代官府加封为“英烈妃”、“天妃”、“天上圣母”、“天后”等一系列桂冠。而渔民百姓一直亲切地称为“妈祖”、“海神娘娘”、“航海弓神”、“雨水之神”、“送子娘娘”,甚至追捧为“战神”,将人间一切美好愿望糸之一身’成为民间百姓的最高精神寄托。难怪乎,大江南北,沿海之处到处都建有妈祖庙、海神娘娘庙,世代传承,已积淀为灿烂的妈祖文化。
  林氏后嗣,繁衍旺盛。港里村林姓至今传承到第17代人,足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村里还有王、孙、生等大姓,各俱谱书,脉络清楚,都比较明确地记载各姓氏来龙去脉,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历史资料。《孙氏族谱》记载“余家相传,来自闽省,始祖孙万盛,率先移登州蓬莱落户”,至今也有十多世了。《生氏族谱》记载“生氏始祖生义,于明代从小云南移民而来,途中有的落户山东滕州、胶南等地。本支徙居登州府蓬莱港里村落户,至今已有15代人。”生姓是一个不多见的姓氏,但在蓬莱北沟周围村庄却多有分布,都系-族’辈次分明,传承有序,可见生姓后续有人,代代繁盛。
  村里的王姓是泊子村于清代初期迁来的一支,至今也是第14代入了,E分排序与西泊子王氏相同。
  据老人回忆,村里古有“三官庙”,解放初期,神像被扒毁改成学校。村南原来有一座“狐仙太爷庙”,曾因迷信作怪上演了一场闹剧。古时农村缺医少药’且又迷信鬼神,百姓家里有个三灾八难、小伤小病都要到“狐仙庙”烧香祈祷’磕头许愿,以求化解灾难。一些神汉、巫婆大肆渲染、借机生财、装神弄鬼’“接香灰为神药”愚弄百姓,说是可治百病,偶有巧合治好了某病,便说狐仙显灵,传得越来越神。清末在“狐仙庙”院里打了一口井,又传井水乃“神水”’忽悠得山南海北、四面八方的百姓都来排队求药,闹得不可开交,成为一段史料。
  港里村四周原有多处古代遗迹,后来都遭破坏,如今荡然无存了。在村东南,原有多丘“油篓坟”,1958年扒掉了。坟墓都是用花纹饰边的大长方砖头堆砌的,墓穴是穹隆顶型,穴内有白骨,无有棺材痕迹,有的坟内墓壁上还有老式灯盏,似乎印证了民间传说的“六十换甲子”的葬俗。但有专家认为此说不可靠,史无记载,难以考证。
  港里村中还保存了几栋百年以上老式民居,古色古香,别具一格,成为港里村的古老象征。村民孙洪珍家祖传的“神主匣”、香炉、香案等是过去民间百姓祭祀先人,置放牌位的器具,“文革”时期作为“四旧”焚毁,存世不多。
  村民王维兴,15岁就闯关东,去了奉天(沈阳)学生意。从学徒做起,勤学苦练,终有所成。后来成为沈阳市知名五金行业的老板。发了财以后,回到港里老家,置地置房,富及四乡。他曾在村北建了座两层的楼房,楼上建有碉堡、设置枪眼,高院墙、大铁门,层层设防,以图财产安全,高枕无忧。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民国末年,烽烟四起,盗匪成灾。他从东北返乡的途中,被土匪劫持,破了财,保住了命,但惊吓成病,不久故去。苦心经营的高楼铁壁也没能保住他的财和命,成为旧社会动乱、黑暗的一个写照。
  港里村高荣宽,1937年出生,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历任天津化学试剂总厂科委主任、科协主席,天津市红旗化工厂厂长、书记,天津市化学职工大学校长、书记等职。
  注:《林氏族谱》为林代卿保存·《孙氏族谱》为孙开典所藏,《生氏族谱》为生可序提供。
  (整理:沙向阳高建文)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沙向阳
责任者
高建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