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图书馆
烟台图书馆
机构用户
烟台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人参姑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343
颗粒名称:
人参姑娘
分类号:
I057
页数:
4
页码:
557-560
摘要:
本段描述的小家门诊人参姑娘的传说。
关键词:
传说
人参姑娘
小门家镇
内容
小门家镇境内有一座雄伟高大的山峰名叫巨山,不过当地人不叫它巨山,而俗称玉皇顶,巨山位于小门家和于庄之间。玉皇顶前的山脚下,有一个名叫卧龙的山村,它背靠巨山,俯视大河(黄水河),一条从玉皇顶流下的山泉,从村子中间穿流而过。正是这股山泉,使卧龙村远近闻名。周围十里八乡,凡有病死的牲畜都到卧龙村来卖。卧龙村的老百姓只要把买来的肉放到村中小河的山泉水里一洗,再做熟了吃就没事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在那久远的年代无从考证,谁也解不开这个谜,老百姓称这股山泉为“圣水”。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个南方姓王的老和尚云游来到这里,当他听当地人讲了这种神奇的事后,也觉得百思不得其解。为了弄个明白,就亲自到卧龙村进行了解。老和尚站在村头一望,村子四周山花烂漫,桃红柳绿,村中小河流水潺潺。老和尚不禁赞叹道,这真是块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到村里一打听,这神奇的故事妇幼皆知。他顺着山泉爬到玉皇顶的半山腰,只见泉水从一块洼地的乱石缝中流出,尝了一口,清爽甘甜。当他沿着山脊登上玉皇顶巅峰时,四下一望,群山起伏,云雾缭绕,山谷中升腾着一股灵光宝气。老和尚多年来走南闯北,游历过数不清的名山大川,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奇异景象。根据经验,他断定此山一定藏有宝贝,如果得到它,就会有万世之富。为了寻宝,他就在山后的谷地里结草为屋,住了下来,以行医为名,串村走访。后来,他又在当地雇了一名小童,为他提水砍柴,看家护院,小童还从家里带来一只小狗,与他形影不离,朝夕相伴。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转眼又到了秋风扫落叶的季节。一年多来,老和尚走遍了玉皇顶周围的大小村庄,与各式各样的人接触交谈,却没有发现有关宝贝的蛛丝马迹,真使他有点心灰意冷,不过老和尚发现,最近小童的情绪有点反常,一改过去愁眉苦脸的样子,整天乐呵呵的,嘴里经常哼着小曲,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一天吃饭的时候,老和尚问小童从哪学来的歌曲,小童兴高采烈地说:“山上的一个姑娘教我的,她还帮我打柴,和我一起玩耍呢!”“什么时候能碰到她?”“每天下午,我上山打柴的时候她就来了。”老和尚听了烦躁的心又兴奋起来了,心里暗想:这深山老林,人迹罕至,一个小姑娘怎么会到这深山老林里来呢?为了弄个水落石出,当下午小童又上山打柴的时候,他就尾随其后,悄悄地察看究竟。小童像往常一常到了树林,拿上工具就砍起柴来。过了不大一会儿,从山上下来一个姑娘,十四五岁,面施粉黛,唇红齿白,扎着一对小髯髻,红袄绿裤,胸前还戴着一个好看的花兜兜。姑娘一到小童跟前就帮着打柴,不大一会儿就打好一捆柴,把柴捆好后,俩人就玩耍起来。或在小溪边嬉戏打闹,或在山坡上采花扑碟,或在巨石间追逐捉迷藏,一直玩到太阳快要落山,只累得小童满头大汗,姑娘甜甜的笑声在山谷里回荡,这一情景,被趴在草丛中的老和尚看了个清清楚楚,他暗自窃喜:“我的鸿运来了,这姑娘就是山中的宝贝,一定要把她弄到手。” 第二天,老和尚到山下买了一个红线球和缝衣针。回来后,把线穿在针上,又在灯上烧了烧把针弯成钩。吃午饭的时候对小童说:“下午你去打柴,要是那个姑娘再来的话,临走时,你悄悄地把这针钩在她的衣襟上,千万不能让她知道。”小童听了迷惑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老和尚欺骗他说:“这样那姑娘就能天天来和你玩。”小童信以为真。下午,老和尚待小童又上山后,就在家里做着准备。傍晚时分,小童背着柴禾回来了。他迎上前去,笑着问:“怎么样?”小童回答:“都按你的吩咐办好了。”老和尚心中暗喜,“去玩吧,我以后不会亏待你的。”小童心里说:“师傅这是怎么了?过去从来没对我这样客气啊!” 第二天天刚亮,老和尚带上准备好的工具就进山了。他在小童打柴的地方,费了好大的劲才在草丛中找到了红线。他顺着红线在荆棘树丛中穿行。发现红线伸向了一个陡坡,老和尚拽藤附葛地攀了上去。走了不多远,只见红线挂在一棵人参上。他一见,手心都急出了汗,情不自禁地脱口说道:“宝贝,我可把你找到了!”他赶忙用一块红布条把人参拴住,顾不得擦一把汗,就动手干了起来。先用铁锨把人参周围的土铲开,接着就用自制的竹刀,趴在地上,一点一点地把泥土拨离清除,连一根细毛也舍不得丢弃。秋风萧瑟,乌云低垂,这些老和尚全不放在心上,整整忙了一上午,才把人参毫发无损地挖了出来。这是棵罕见的千年老人参,腰粗腿壮,根系发达,简直就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少说也有一二斤重。他把人参捧在手上,爱不释手,看了又看,心里美极了,仿佛自己也成仙得道,祥云罩顶,从心窝升腾出一股无法抑制的兴奋来。
下午,当小童又上山打柴的时候,老和尚在门前的山泉水中,把人参洗干净。晚上,趁着小童睡觉的时候,把人参放到锅里蒸了起来。烧好火后,一上午的劳累,使老和尚困得连眼睛也睁不开,顾不得掀开锅看一看就上了炕,心想第二天再慢慢享用。梦里他吃了人参,成仙得道,一跺脚,腾空驾云而去…… 正当老和尚得意忘形之时,“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他从睡梦中惊醒,开门一看,山下村庄的一个人站在门口,气喘吁吁地说:“先生,我父亲病得快不行了,你快去救救他吧……”话没说完,拉着老和尚就跑。
天亮了,小童下了地,一看师父不在,觉得屋子里有一股香气直钻鼻孔,忽然觉得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便想找点吃的。当他拉开锅盖时,只见锅里放着一个寿桃。他心想,这可能是别人送来的,师傅没舍得吃,留给我的。于是就掰了一小块放到嘴里。顿时,香气通肠贯肚,充满全身。不吃不要紧,越吃肚子越饿,越吃嘴越馋,竟把寿桃都吃了。小狗蹲在旁边,伸着舌头,直流口水,他扔了一块给小狗,还把锅里的汤水舀给小狗喝了。
太阳升高了,老和尚才急急忙忙地从山下回来。走到门口一看,小和尚抱着小狗在草垛旁睡着了。只见他身上,烟气缭绕,红光升腾。老和尚心里“咯噔”一下,赶忙奔到屋里,拉开锅一看,什么也没有了。心里的美梦成了泡影,一生的奔波付之东流,一刹那,他如五雷灌顶,一怒之下,抓起一根木棍跑出门外,照着小童劈头盖脸地打了起来。小童从睡梦中惊醒,一见老和尚气急败坏的样子,吓得爬起来就跑,小狗也在后面跟着。正当老和尚要赶上小童,举棍向他打来时,急得小童跃身一跳,回身朝老和尚一指,奇迹出现了,小童和小狗腾空而起,向天上飞去,一眨眼就无影无踪了。老和尚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干瞪眼站在那里,顿时变成了石头人。
小童和小狗已不知飞向何方,据说都成了神仙。又不知过了多少年代,卧龙村的山泉,仍然昼夜不停地流淌,村边烂漫的山花,照例年年开放,那个贪心的老和尚变成的石头人,依旧站在那里,经风沐雨,苦度沧桑。当地的老百姓都称他“望小人”。至今,古迹犹存。据说这股山泉就是人参姑娘普度众生的圣水。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姜庆元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