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落”与“卧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323
颗粒名称: “窝落”与“卧龙”
分类号: K928.7
页数: 2
页码: 514-515
摘要: 从蓬莱城出发,顺着蓬水路南行30里路东500米处,有一个百余户人家的小村,那便是小门家镇卧龙朱家村。据史志记载,明万历年间,朱姓兄弟二人拖儿带女,沿途乞讨从小云南迁至此处。于是把挑着生命的担子放下了,告诉自己的老婆孩子,就在这安家吧,遂取名为“窝落朱家”。共产党来了苦变甜,全村男女老少齐动员,积极抗日支前,为中华民族之独立复兴,翻身解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斗争。村民们七言八语,集思广益,因村中有条蜿蜒而过的小河,好似一条仰卧的蛟龙,人们出于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一致同意将村名改为“卧龙朱家”。意在要使这个村中所卧之龙,能合着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节拍腾飞!
关键词: 卧龙 朱家村 小门家镇

内容

从蓬莱城出发,顺着蓬水路南行30里路东500米处,有一个百余户人家的小村,那便是小门家镇卧龙朱家村。
  据史志记载,明万历年间,朱姓兄弟二人拖儿带女,沿途乞讨从小云南迁至此处。当时他们走得筋疲力尽,饥饿难耐,不得不在一棵合抱粗的大杨树下歇息。片刻过后,兄弟二人便呼呼大睡过去。忽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一个锅口大的喜鹊窝连同窝里羽毛未丰的小喜鹊飘落下来,正好落在朱姓兄弟的身旁。一家人被吓了一跳,大家互相对视一下,不知是凶是吉,是祸是福。正欲起身前行之时,一大群喜鹊黑压压地从四面八方扯着喉咙嘶叫着蜂拥而至,忽高忽低地在朱姓兄弟的头顶上盘旋。不知是它们出于敌意,怀疑责难树下人有毁巢灭族之举,还是有意要挽留这帮让人同情和可怜的苦命落难之人。兄弟二人见状,惊恐不已,浑身冒冷汗,于是向离大杨树较远的地方挪了挪,给喜鹊们腾出了地方。喜鹊们围着小喜鹊喳喳地叫着。走还是留?再说走到多会才是个头?哪里才是栖身之地呢?兄弟二人茫然地望着上下翻飞的鸟群,忽然想起,人们都把喜鹊看作是吉祥鸟,民间有“喜鹊喳喳叫,喜事准来到”的说法,大家一商议,罢了,顺天意而行吧!于是把挑着生命的担子放下了,告诉自己的老婆孩子,就在这安家吧,遂取名为“窝落朱家”。
  后来,兄弟二人相依为命,团结互助,开荒种地,栽桑植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若干年后便繁衍成一个小村庄。因这个村庄的人姓“朱”,因而村中有一忌讳,即家中不能养猪,尤其不能养母猪,说是养母猪即使怀了崽也带不住,非落下来不可,全村人怨声载道,都一致埋怨、责怪“窝落朱家”这个村名,这当然是迷信之说。其实在那个年代,战乱纷纷,民不聊生,再加之人们没有文化,愚昧无知,无论是什么姓氏,人都饥寒不保,何况是猪呢?天长日久,本是占山户的朱姓家族一看,此处穷乡僻壤,交通闭塞,没有什么发展前途,还要忍受后人无端的埋怨,便告别了他们的祖先,随着闯关东的大军,迁至东北营口一带谋生去了。逐渐搬迁至此的张姓、李姓、姜姓等仍在此苦度时日,勉强生存。
  共产党来了苦变甜,全村男女老少齐动员,积极抗日支前,为中华民族之独立复兴,翻身解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斗争。1945年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村里两个共产党员,召集村里几个有名望的人一起商议,认为“窝落朱家”这个村名实在不雅,也不合民意,有愧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决定把村名改一改。村民们七言八语,集思广益,因村中有条蜿蜒而过的小河,好似一条仰卧的蛟龙,人们出于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一致同意将村名改为“卧龙朱家”。意在要使这个村中所卧之龙,能合着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节拍腾飞!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杜其本
责任者
张洪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