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桥与孤老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294
颗粒名称: 五里桥与孤老庄
分类号: K928.7
页数: 2
页码: 452-453
摘要: 在潮水二村的北部约5里处,老虎山东北部山脚下是一条既深而又陡峭的山沟。山沟中有一座单孔砖石拱桥,五里桥是潮水二村通往北山后的咽喉之路”也是通往五十堡、董家、解宋营最近的通道。在五里桥未建之前的几千年里。潮水的老百姓种地都是靠人背、牲口驮。上山下沟非常艰难,人们祖祖辈辈盼望能建一座桥,所以这座桥始终没能建起来,赵家在六十里堡村西寻得一块风水宝地,加上山沟深涧不易通过。于是草泊赵家就出资修建了这座桥,由于这座桥离潮水村有五里之遥,五里桥是砖石拱桥,桥洞宽3米。直达北部平地长约50米。
关键词: 五里桥 孤老庄 潮水镇

内容

在潮水二村的北部约5里处,有一座小山叫“老虎山”。老虎山的北坡和东坡,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老虎山东北部山脚下是一条既深而又陡峭的山沟,山沟中有一座单孔砖石拱桥,这座桥就叫“五里桥”。
   五里桥是潮水二村通往北山后的咽喉之路,也是通往五十堡、董家、解宋营最近的通道。潮水村在北山后有良田500亩。在五里桥未建之前的几千年里,潮水的老百姓种地都是靠人背、牲口驮,上山下沟非常艰难,人们祖祖辈辈盼望能建一座桥。但是,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低,社会条件差,经济发展慢,老百姓也很贫困,所以这座桥始终没能建起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了。清末同治年间,草泊村的赵家是个百万富翁,赵家在六十里堡村西寻得一块风水宝地,重金买下,欲把先人安葬在那里。
  但因这里道路崎岖不平,加上山沟深涧不易通过,于是草泊赵家就出资修建了这座桥,这是赵家替先人做了件善事,也是为潮水人做了件好事。于是这里便“天堑变通途”了,人们多年的企盼实现了。由于这座桥离潮水村有五里之遥,故称五里桥。
   五里桥是砖石拱桥,桥洞宽3米,长5米,高2米。桥面长20米,宽5米,从南部坡顺下来,直达北部平地长约50米。桥洞两侧完全用石块砌墙,中间石块泥土填充。桥面铺石块,宽阔平坦,可通马车。五里桥已有130多年的历史。2005年,潮水二村重新加固维修,现在可通行十几吨的重型卡车。五里桥为潮水的农业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提起孤老庄,潮水一带60岁以上的人还能记得,它坐落在六十堡村西约二里处。说是庄,其实总共只有五间房,因而称“孤”。这五间房是草泊赵家为看墓人而盖的。看墓人是六十里堡村的一户张姓人家。新中国成立后,看墓人回到了村里。孤老庄也在1958年消失了。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士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