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山有座文王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292
颗粒名称: 峰山有座文王庙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
页码: 449-451
摘要: 在峰山冷家村的东面有一座山。早年在峰山南坡脚下有一座寺庙,这座庙宇的修建时间已经无法考证”但关于文王庙的传说至今广为流传。捻军李成、张敏行所部在蓬莱横行霸道,当时峰山冷家村的人们安居乐业,就用石块在这座山半腰建起了围子“村民们都跑到山上的围子里面躲避“村民们就从山上向下滚石头,进犯峰山冷家村时”里的文王显灵。保护峰山冷家村的百姓,供奉的是文王的塑像”厢房前各有一棵古松柏树“只可惜文王庙毁于抗日战争时期。山沟里的村庄为什么会建。
关键词: 峰山 文王庙 潮水镇

内容

潮水镇的最东边有一个村庄叫“峰山冷家村”。在峰山冷家村的东面有一座山,叫做“峰山”。山上松树林立,一片葱郁。早年在峰山南坡脚下有一座寺庙,人们称之为“文王庙”。每年的正月十六赶庙会。这座庙宇的修建时间已经无法考证,但关于文王庙的传说至今广为流传。
  相传清咸丰年间,捻军李成、张敏行所部在蓬莱横行霸道。民众都称他们为“长毛军”。“长毛军”经常偷袭村庄,强抢粮食,掠夺财物,糟蹋女人,老百姓吃尽了苦头。当时峰山冷家村的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裕,当然成了“长毛军”的主攻目标。村民们为了反抗“长毛军”,就用石块在这座山半腰建起了围子。“长毛军”来犯时,村民们都跑到山上的围子里面躲避,以围子作屏障同“长毛军”展开抗争。“长毛军”攻山时,村民们就从山上向下滚石头。当“长毛军”拾石反击时,石头上就会出现蝎子,蛰得“长毛军”疼痛难忍,当“长毛军”躲到松树下,松树上的大马蜂就会蛰得“长毛军”乱蹦乱跳,使“长毛军”无立足之地。据说,每次“长毛军”进犯峰山冷家村时,都是无功而返。村民们都认为这是“文王庙”里的文王显灵,保护峰山冷家村的百姓。
  “文王庙”坐北朝南,共三进院落,有三座大殿,前两排中间是甬道。第一排大殿也叫“前殿”,殿内是威风凛凛的哼哈二将。第二排大殿也叫“中殿”,是文王的坐骑,两匹泥塑大白马各占东西两间。第三排大殿即后殿也叫“正殿”,共三大间,供奉的是文王的塑像。在第二排和第三排大殿之间的庭院里,东西各有三间厢房,厢房前各有一棵古松柏树,挺拔参天,浓郁苍劲,给这座古朴的寺院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每年的正月十六赶庙会,四方香客信士纷纷到此,男男女女,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只可惜文王庙毁于抗日战争时期,至今只留下了一块平地。
  山沟里的村庄为什么会建“文王庙”?这还得从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说起。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末年,姬昌(后称周文王)被暴虐无道的殷_nl王囚禁于今河南汤阴县北8里处的71河南安阳市30里处的黄里城后。这位被后世敬仰的圣贤,在被羁押的七年间,以德抗暴,矢志不移,在《归藏》易的基础上,潜心体验,深悟玄机,终将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并配以卦辞,形成了泽被后世、惠及子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奇书《周易》。众所周知,《周易》是用以占卜生产、生活、征战、福禄凶吉、地理风水等的依据书。峰山冷家村东边靠山,西边连水,确是一块风水宝地,或许是当年峰山冷家村的首户、富户,因据《周易》而选宝地,家境富足,生活殷实,从而感谢文王庇佑;或许是因人们敬仰文王德高品洁,堪为人表;或许是因人们崇拜文王逆境不堕,发愤治学,潜心研究的精神,所以修建“文王庙”以寄托精神,教化世人,激励后代吧。
  更具体的传说是,在很久以前的正月十六,峰山冷家村的一位农夫上山砍柴,在峰山上发现一块奇异的石头,在背回家的途中,走到峰山南山脚下时,石头重不可负,农夫只好放弃。从此,人们常常见到一位身着白甲,头戴白盔,手执白矛,胯下白马的天神,经常显灵,保护这里的土地和人民。人们认为这是神的化身,这位天神,很像殷商末期的姬昌(后称周文王)。因此就在这奇异的石头处建造了一座“文王庙”。
  据史传’文王庙自修建起来以后,香火一直不断。前来上香的人,大多是为了求神保佑自己的子孙后代学业有成,足见峰山冷家人自古以来的重学尚文精神。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峰山冷家村的文王庙巳不复存在,但至今’峰山冷家村周围的老人们还经常用“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刻苦求学,激励后代奋发向上。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朱斌
责任者
林士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