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图书馆
烟台图书馆
机构用户
烟台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历史趣闻话山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275
颗粒名称:
历史趣闻话山上
分类号:
K928.7
页数:
5
页码:
423-427
摘要:
在潮水镇西部,女王山西麓,金果山前怀,面南呈“品”字形排列着三个自然形态优美、风景异常秀丽的村庄,依次为山上李家村、山上孟家村和山上曲家村。这三个村名的前头之所以都冠以“山上”二字,顾名思义,就是因为村庄地理位置较高,因此而得名。
关键词:
历史
趣闻
潮水镇
内容
在潮水镇西部,女王山西麓,金果山前怀,面南呈“品”字形排列着三个自然形态优美、风景异常秀丽的村庄,依次为山上李家村、山上孟家村和山上曲家村。这三个村名的前头之所以都冠以“山上”二字,顾名思义,就是因为村庄地理位置较高,因此而得名。
山上李家
根据该村村民提供的《李氏家谱》所记载,李姓是在明朝的万历二年由河南省移民迁到山东,先落户于福山县城西十五里的山前李家村。不久兄弟分家,其中一支人迁居于此地,至今已经繁衍了20多代人。约有500年的历史了。全村共300多户、800多人。其中李姓为大户姓,有200多户,另有王、张等18个姓氏。
李姓村民世代相传,村西的古庙和村中有名的“双眼井”,在他们先人迁移到此地之前,就已经存在多年了,属于这个村庄的“史前文明”。传说中的村西古庙建于何朝何代,已无从得知。村中先辈曾流传下一句古语:“古庙钻出山枣树”,是说李姓人刚到此地,就见到村西的那座古老破庙的殿房顶上,还长着一棵山枣树,足见这座古庙的历史是多么久远。据传,当年这座古老破庙的残墙断壁上还曾题写着两首无名诗。这两首诗一直流传至今。其一首诗曰:“飒飒西风吹破棂,萧萧秋草满空庭。月光穿漏飞檐角,照见苍苔半壁青。”其二首诗日:“耿耿疏星几点明,银河时有片云行。凭栏坐听谯楼鼓,数道连敲第五声。”从诗的内容来分析,这两首诗的作者当是在秋天的夜晚“光临”此古破庙的,触景而生情,于是咏写出这两首七言绝句诗。应该说,诗作的水平还是超凡脱俗的,只可惜不知诗作者的大名。随着岁月的流逝,时空的转换,这座古庙现在早已荡然无存。唯独留存下来的遗迹是:当年古庙门前那两块曾经用来夹固旗杆的巨大石条。
山上李家村的古“双眼井”位于村子中部,这井的名字是因为井口上用一块开有双孔的巨石板封盖而得名。这口古“双眼井”深约三丈多,井水清澈,甘例可口,最适宜于泡茶饮用。清末民初,周边村庄的大家富户,时常派人不远数里到此沽水回去泡茶,并借机炫耀于乡里。数百年来,这口“双眼井”一直像母亲甘甜的乳汁世世代代哺育着这个村里的村民,直到前些年村里用上了自来水,才将此井封存起来。
山上李家村的人们,对文艺戏剧活动非常爱好。特别是对唱评剧,情有独钟,全村男女老少,都能哼唱几句。20世纪的50年代,农业合作化、集体化时期,村干部们把办剧团当作“正儿八经的事”来抓,与县文化馆取得联系,请来了专业演员来指导排练,村民的演艺水平大为提高。这个村的评剧团曾多次参加县里的文艺汇演,并且多次获得过大奖。他们唱红了潮水镇,唱红了蓬莱县,成为当时蓬莱县首屈一指的“农民评剧团”。其中还真培养出了几位演艺人才,先后被选招为国家级专业剧团演员,有的后来还当上了剧团的领导。
更值得一提的是山上李家村的“大花轿”和“大杆号”。那真可谓之历史悠久,艺技高超,名声远扬,方圆百里,无人不晓。不管是谁家有红白喜丧之事,那当然得请上这个村的“专业班子”去参与不可,以增添办喜事丧事的气氛。特别是近些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日趋活跃,一些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形式逐步受到群众的欢迎。特别是国家重视对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些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遗产又重新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客观上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因此又焕发出它那古老而又青春的魅力。现在的人们,在快节奏紧张工作之余遐,能够欣赏到山上李家村“大花轿”和“大杆号”的精彩表演,那可真称得上是一大乐事!
山上孟家
山上孟家地处山上李家村东北方向约4里地,村庄北依高岭而建。站立村头东西而望,只见大小山峦蜿蜒起伏,如龙似蛇。山峦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村庄周围山冈沟坡,果林密布。恰是春天时节,山上孟家村被花的海洋所淹没。杏红李白,粉桃含羞;蝶飞蜂舞,黄莺啼啭;烟柳吐黄,紫燕穿梭,真可谓是鸟语花香。置身此境,如梦似幻,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里才是大诗人陶渊明笔下的那个“世外桃源”。
据史志记载,山上孟家的孟姓人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由小云南迁至本县草泊村居住。因草泊地势低洼,常有水患,怕被洪水淹没,于清朝中期又迁至现址。现在全村共80余户、200多人,耕地500余亩。这个村以孟姓人为多,约50余户。另有王、许、张、范等姓人家约30余户。据传,这个村的王姓是坐地户,早在孟姓到来之前的明朝,就已经在这里定居。王姓祖上是为人看守墓地而搬迁到这里的。该村东面早年有片占地约十五六亩的墓地,被称为“吴家坟”。这“吴家坟”的主人,就是潮水镇三寨村吴姓的祖辈人,曾在明朝考中了武举,被朝廷禄用为官。一时吴家显赫,成为当地一大富户。武举入选墓地相中了这里,于是就雇用了王姓的先入到此守护他家的坟墓。
山川秀美,人才辈出。孟家村历史上就出现过多名才华横溢,聪敏过人的杰出人才。现在这个村仅名牌大学毕业、当专家教授的就有十多名。据一位许姓村民讲,这个村历史上曾发生过一个妙对联姻的动人故事。大约一百年前,一个名叫许良的少年,长得英俊帅气,聪慧过人,上过几年私塾。每遇到饱学之人,必躬身施礼虚心讨教。农闲时节常博览群书至深夜。有年春天,许良去汰口庙赶庙会归来,路经莲花泊村,忽然天下大雨,他急趋村头一私塾的屋檐下避雨。这时恰有一妙龄少女浑身被雨淋得像个落汤鸡似的,牵着一头水牛,径直走到学堂前的一颗柳树下将牛拴住。许良被这位少女的美貌惊呆了!他睁大眼睛看着这位美丽漂亮的姑娘,不肯眨一下眼,生怕失去这一幸运时刻。这位少女似乎也被眼前这位英俊少年所吸引,忽闪着那双秋波荡漾的大眼睛,上下左右地打量着他,并付之亲昵的一笑,然后才转身走进学堂一配房内。刚才的这一幕情景,早已被学堂里的老先生从窗户内瞧了个仔细。老先生微笑着,暗暗地点了点头。雨稍停,学生放学回家,老先生急步进入配房。不一会儿,面带笑容地走到许良面前,慈善地询问了他的家庭基本情况,许良一一作答。许良也乘机了解到老先生姓王,本县解宋营村人,被莲花泊村聘为教授。因其妻早丧?膝下只有这一女儿,年幼即常年随父寄馆。刚才那位姑娘即是他的唯一女儿。老先生见许良谈吐不凡,有意再考一考他的才学,便对许良言道:“刚才小女子不才,出了一对联的下联,想请许公子配对出上联,不知肯否?”许良立即作揖言道“单请令爱的下联施教,我当洗耳恭听”。王老先生开口吟道:“水牛下水,水淹水牛鼻,噗!”许良沉思片刻,想到自己小时候曾随人上山牧羊,灵感顿时涌现出来,脱口而出上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王老先生听后惊喜万分,情不自禁地大声夸赞道:“对得好!对得好!许公子真乃奇才耳!”随后不久,王老先生作主,将女儿许配给许良。就这样,一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水牛下水,水淹水牛鼻,噗”的妙对,使两位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段风流佳话一直流传至今。
山上曲家
山上曲家位于山上李家村西北方向约4里地,村庄北依马鞍山岭而建。村里房屋多是青堂瓦舍,参差错落,呈阶梯式布局。村子的地势,北高南低,采暖向阳。家家户户或在门旁,或在屋后,或在庭院之中,多植杏、桃、李、石榴等果树,既美观,又实惠。春天时节,如果你来到这里,就会看到村里村外,到处姹紫嫣红,百花争芳斗艳,把整个村庄点缀得像一个美丽神话故事中的仙境一般。身临此境,你会由衷地感叹:这里或许就是传说中天上那位王母娘娘的蟠桃园!
山上曲家村,只有曲、李两姓人,以曲姓人家为多。县史载:清朝顺治年间,曲姓兄弟分家,由本县观里村迁至泊子村,而后即迁至此地定居,因村地势较高故取名山上曲家。据传,来此地定居的李姓先人,当初是被曲姓招为上门女婿而由山上李家村迁来的。可能因为历史上这一层特殊关系吧,这个村的曲、李两姓人,一直和睦相处,不分彼此,如同一家人。现时,全村共约100余户、360多人,耕地700余亩。
俗话说,高山出俊鸟,宝地育英才。自古以来山上曲家村出了不少的人物。如现代的曲际恕,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曾在解放军里当过师长。这在一个小山村里确实是属于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山上曲家村的人们,为此深感骄傲和自豪。另外,在清朝末期,这个村有一个人叫曲世仁,还考取了秀才。据他的后人讲,曲世仁博学多才,诗词文赋无有不精,生前曾先后被本县的墟里、海头和栾家口等村聘为私塾的教授,善书法。他的书作当时在蓬莱周围是很有名气的,曲老先生的后辈人曾珍藏过他的数幅“中堂”和对联书法作品,但令人十分痛心的是,在20世纪的“文革”时期,这些珍藏的文物被红卫兵“破四旧”而全部烧掉!现在还值得人们庆幸的一点是,当年曲老先生所写的一副对联和一首七言律诗,其后辈人尚能流利地背诵出来。现录之供欣赏。
其对联为:海礁静垂钓,随便风狂浪起;山亭闲品茗,任凭云怒雨翻。
其七律诗为:
夜雨敲窗惊梦醒,如烟往事忆翩跹
飘零黄叶悲风冷,凄呖秋蛰哭露寒。
俯仰乾坤容贱命,沉浮日月载贫船。
沧桑几度朱颜改,征雁声声催泪传。
从上述对联和诗的内容来看,这位曲老先生一生贫寒,但却具有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才学。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