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户于家的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227
颗粒名称: 皂户于家的故事
分类号: I057
页数: 2
页码: 364-365
摘要: 于家村出了一名大人物叫于东,在胶东一带他打的首饰做工精细。找一户人家专门为皇宫种二三亩地,再由省府派人来取,因当时为皇宫种地的户称为皂户。皂户于家于大拿的大名传到福山高疃的一个制作首饰高手、外号张一手的耳朵里。有一天张一手专门来到于家村点名拜访于大拿,于是县府出面定好以一个月为限。于大拿和张一手各自将自己拿手的金银首饰造出一件。由知府请来的名家进行评比,知府衙门里高朋满座。专等于大拿和张一手来比试,那金钗放在一个精雕细琢的紫檀木盒子里,等将金钗往堂上一献时,在座的名家们大吃一惊。
关键词: 故事 于家 大辛店

内容

皂户于家村位于大辛店西2里处,现全村有176户、498人、903亩耕地,村子原来叫“于家”。至于为什么在村名前又加上“皂户”两个字,据说与明朝皇帝有关。
   明朝万历年间,于家村出了一名大人物叫于东,在朝中做官。他有一个本家叫于世廉,是一个金银首饰匠。在胶东一带他打的首饰做工精细,式样精美,因此名气很大,人们都尊称他为于大拿,意思是在这一行里,他是第一。
   明朝时,每个县设一两个村,找一户人家专门为皇宫种二三亩地,然后兑成银子,再由省府派人来取。于世廉是于东的本家,于东又在朝为官,因此这个好处自然就落到了于世廉身上。因当时为皇宫种地的户称为皂户,因此于家村就被当地人称为“皂户于家”。时间一长,皂户于家于大拿的大名传到福山高疃的一个制作首饰高手、外号张一手的耳朵里,张听后心里十分不服气。有一天张一手专门来到于家村点名拜访于大拿。名为拜访,实为挑战,他不服于大拿这个称号,要来比试一番。这事惊动了知县知府。于是县府出面定好以一个月为限,于大拿和张一手各自将自己拿手的金银首饰造出一件,由知府请来的名家进行评比,来确定谁是真正的第一。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这一天,知府衙门里高朋满座,金碧辉煌,从各地赶来的金银名家齐聚一堂,专等于大拿和张一手来比试。张一手先到了,带来一支金钗。那金钗放在一个精雕细琢的紫檀木盒子里,外面包裹着金色缎子。等将金钗往堂上一献时,在座的名家们大吃一惊:因为这支金钗是一只龙凤钗,只见这金钗,龙腾祥云,凤舞煦风,龙凤交错,灵动活现。大家禁不住啧啧称奇,有人甚至早早下出结论:这支金钗人间罕见,世上少有,就是于大拿再拿出什么宝贝恐怕也抵不过,看来,这第一的名头非落在张一手身上了。不一会儿,于大拿也风尘仆仆赶来了,他打开饰盒,献上的是一个银蟾蜍。只见银蟾蜍双眼外突,四爪扣地,昂头向上,蓄势待发。更为绝妙的是,从银蟾蜍的口里吐出个一寸长的舌头,舌尖在半空中勾住了一只小虫,而那舌头雕琢得薄如葱皮,却坚挺如柱,将一幕蟾蜍扑昆虫的画面刻画得栩栩如生。这银蟾蜍一献上来,众名家又是一阵喧哗,大家都惊诧于民间藏有如此能工巧匠。及至评比取舍,大家却作了难:因为两个物件各有千秋,都是上乘佳品,没法比较。正在为难之时,有人给知府大人送来一封书信。知府展信读罢,与众人耳语一番,便宣布于大拿技高一筹,拔得头名。
   原来,于大拿和张一手的金银首饰本来难分高下,只因知府接到了朝里于东写来的书信,要知府关照一下于大拿,这才让于大拿得了个第一。
   后来,在于东的引荐下,于大拿进了皇宫,专为皇宫征收金银打造首饰。于家村从此正式得名皂户于家。村志上有记载:“……领一皂户牌,专为皇宫收金银。”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