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张家庄的来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212
颗粒名称: 南张家庄的来历
分类号: K928.7
页数: 2
页码: 344-345
摘要: 相传南张家庄村名的来历与一群官兵有关。因住在村里的前街后巷,因此村里人习惯叫他们前员外和后员外。还是前员外聂家的势力大。这里还是要从官兵说起。话说前员外聂家财大气粗,便请来了戏班来表演。台子上面18面大锣、24面大鼓一齐敲响,所以惊动了周围村里的父老乡亲都来看热闹。所以当官的一声令下,官兵们见了这场面,都觉得这家人肯定有钱,便下令员外家准备饺子。命家人动手包饺子。官兵们都纳闷——这么点饺子够谁吃的呀。哪知员外取出一只金晃晃的盆来,将煮熟的饺子放了进去,当官的就吩咐士兵来吃。
关键词: 南张家 来历 大辛店

内容

辛店南去7里,有个南张家庄村。全村现有80户、230人。相传南张家庄村名的来历与一群官兵有关。
  南张家庄村以前叫聂家村。村里有两个大户:一个姓聂,一个姓张。因住在村里的前街后巷,因此村里人习惯叫他们前员外和后员外。比较起来,还是前员外聂家的势力大。那为什么聂家村改成了南张家庄村呢?这里还是要从官兵说起。
  话说前员外聂家财大气粗,为了显摆自己,便请来了戏班来表演。那场面,乡下人怎见过:戏台子全是用木板和木头柱子搭成的,还拉了几道横线,上面挂满了铃0;台子上面18面大锣、24面大鼓一齐敲响,震天动地。当时哪有这样的表演呐,所以惊动了周围村里的父老乡亲都来看热闹。凑巧,那天有一队官兵从此路过,听到鼓乐声,都不想走了。因为一方面被鼓乐声吸引,一方面他们也走乏了、饿了,所以当官的一声令下,都到聂员外家来看热闹。官兵们见了这场面,都觉得这家人肯定有钱,便下令员外家准备饺子。一下子来了300多人要吃饺子,这不是难为人吗?可聂员外不慌不忙,命家人动手包饺子。只包了一盘子,就停手了。官兵们都纳闷——这么点饺子够谁吃的呀。哪知员外取出一只金晃晃的盆来,将煮熟的饺子放了进去,然后对当官的说:“大家都来吃吧。”当官的就吩咐士兵来吃。第一次只招呼了两个人来,谁知眼看就吃完了,盆里“呼”地又冒出了满满一盆饺子……结果,300多名官兵都吃了个饱。他们这才明白员外家里有一个聚宝盆。回去后,便把这件事向上司报告了。不久,大队人马又浩浩荡荡开进了聂家村,干什么,要来夺宝!岂知这聂员外早料到有这一天,提前把聚宝盆埋于井下,弃家而去。
  从此,村里的大户就只剩下了张家。又一年,一队战败的官兵被敌兵追杀,急慌慌地跑到村里。张员外得知消息,马上命家人将官兵隐藏在玉米秸垛里。敌兵没找到,便走了。等敌兵撤走后,他急忙让官兵离开。哪知官兵刚走,敌兵又返回来了。不过这次是搜不到了。为了感激被救之恩,官兵们就称这个村为“张家庄”,并时常派人来答谢。时间一长,加上村里聂姓已去,当地人也不叫它“聂家村”了。只不过因为在北面不远已经有一个张家庄了,为便于区分,就叫做“南张家庄”。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于新武
责任者
林士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