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庄与七里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136
颗粒名称: 七里庄与七里汤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
页码: 247-248
摘要: 今日的七里庄,村中有姚、陈、姜、刘、李、张、龙、曲、孙、陆等姓氏。蓬水公路从村西通过。距南王村5里。村南一条大河自西向东流过,翻过一道山冈便是平山水库,因位于蓬莱城南7里并有一温泉而得名”七里庄温泉。据村中80岁的陈姓老人回忆,他幼年时经常到温泉中洗澡,唯此泉雾气升腾,泉水自然流出。形成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最后汇人八里河中,泉北,小河两岸绿柳成荫。低洼处积水为湖,湖中菱荷茂盛,泉水也渐渐少了,在村北有一个以陈姓为主的小村,相传为明代礼部尚书陈其学的后裔,后来听说七里汤温泉可以治病。
关键词: 七里庄 七里汤 蓬莱

内容

今日的七里庄,有255户、700多人口、耕地1400多亩,其中果园600亩,村中有姚、陈、姜、刘、李、张、龙、曲、孙、陆等姓氏。蓬水公路从村西通过。东与南八甲村相邻,距南王村5里。村南一条大河自西向东流过,名叫“八里河”。过了八里河,翻过一道山冈便是平山水库。七里庄旧名曾叫“七里汤”,因位于蓬莱城南7里并有一温泉而得名。《民国县志》记载:“七里庄温泉,距城七里,惜已湮塞。昔为七里汤,潴水为湖,中有亭榭菱荷之胜,今圮(音pi,毁坏)。” 据村中80岁的陈姓老人回忆,他幼年时经常到温泉中洗澡,那时的温泉水,温而不热,三九天四处皆冰,唯此泉雾气升腾,终不结冰。听老人说,此泉过去水流很大,水温亦高,泉水自然流出,形成一条小河穿村而过,自西向东,常年奔流不息,最后汇人八里河中。泉北,亭榭交错,曲径通幽。小河两岸绿柳成荫,低洼处积水为湖,湖中菱荷茂盛,春夏之交,繁花似锦,彩蝶飞舞,蛙鼓蝉鸣,恰似世外桃源。清光绪五年夏,天下大雨,地动山摇,接连数日,亭榭具毁,大雨过后,水温骤降,泉水也渐渐少了。
  七里庄村由数个小自然村组成,在村北有一个以陈姓为主的小村,旧称“陈家庄”,相传为明代礼部尚书陈其学的后裔。据说当年陈母有病,四处求医,终不得治,后来听说七里汤温泉可以治病,陈氏家人即到七里汤取水给陈母喝,陈母病情大有好转。陈其学为了孝敬母亲,就在七里汤北买地建房,供老人居住疗养,陈其学同胞兄弟陈其儒携家人来此侍奉老母,后来繁衍成庄。清朝年间,陈家庄的陈子合兄弟同科考中文武举人,直到现在,村头还有陈氏武举当年练功的遗迹。
  昔日温泉不温了,但水源依旧很旺,今被村民劈为水塘,塘水清冽,灌溉着周围的良田,继续造福于民。隆冬季节,塘面结冰,唯水塘中心泉眼处,热气升腾,终不结冰,仍不惜为七里庄一胜景。昔日的亭榭处,已被后人辟为良田数十亩,村民们称其为“亭子地”,成为历史的见证。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功基
责任者